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生长时间为55d~75d苦荞全叶及其醇提物对高脂血症仓鼠血脂调节作用。雄性仓鼠适应环境1周后,随机分为5组(n=8),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苦荞全叶组和苦荞叶醇提物低、高剂量组。饲喂6周后眼底静脉丛取血,断颈处死,测定血清与肝脏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丙二醛(MDA)等各项指标。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苦荞全叶及其醇提物各剂量组血清、肝脏和粪便中TC、TG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HDL-C极显著增高,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和肝脏中的MDA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苦荞全叶及其醇提物对高脂血症仓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益生菌在干酪中应用的降胆固醇活性,以菌株胆固醇降解率、胆盐水解酶活力及模拟胃肠道耐受性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具有降胆固醇活性的益生菌,并添加到低脂干酪(脂肪含量为1.0%)中,灌胃小鼠35 d,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动脉硬化指数(AI)及肝脏、粪便中TC、TG含量。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KLDS 1.0320降胆固醇特性优于其他菌株,胆固醇降解率达到63.72%,模拟胃肠道消化后存活率为82.21%,胆盐水解酶活力为0.71 U/mL。与高脂模型组相比,灌胃添加植物乳杆菌KLDS 1.0320干酪小鼠的TC、TG、LDL-C及AI分别下降21.23%、19.30%、31.73%和35.05%,肝脏中TC、TG显著降低,粪便中TC、TG显著升高(p<0.05)。实验获得了1株具有降胆固醇能力的植物乳杆菌KLDS 1.0320,以干酪为载体在动物体内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说明其具有应用于干酪发挥降胆固醇活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对D-松醇的降血脂活性进行研究,选用SPF级雄性仓鼠进行实验。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血脂仓鼠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剂量组(50mg/(kg BW·d)、100mg/(kg BW·d)和200mg/(kg BW·d))。灌胃治疗期间每周称量体重,禁食(不禁水)12h后眼眶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6周后仓鼠处死,并对其肝脏、粪便中的TC、TG含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剂量组经灌胃治疗6周后,高血脂仓鼠血清中的TC和TG水平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肝脏中TC、TG含量显著性下降(p0.05),粪便中的TC含量有所增加。说明D-松醇能有效调节高脂血症仓鼠的TC和TG水平,加速TC在仓鼠体内的代谢。  相似文献   

4.
研究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在体外降胆固醇能力及三种益生菌混合发酵豆乳对高脂饮食小鼠血脂及肝损伤的影响。采用邻苯二甲醛法评价益生菌体外降胆固醇能力。采用C57BL/6N小鼠,并将其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高脂组;干酪乳杆菌发酵豆乳干预组;植物乳杆菌发酵豆乳干预组;双歧杆菌发酵豆乳干预组;三种益生菌混合发酵豆乳干预组;未发酵豆乳干预组。连续喂养7周后,测定血清和肝脏中相关血脂指标,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在体外降胆固醇能力分别为43.14%、46.27%和40.53%。益生菌混合发酵豆乳显著降低小鼠腹部和肾周脂肪指数,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肝脏TC、TG、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并明显改善肝脏脂肪堆积。  相似文献   

5.
发酵乳杆菌SM-7的筛选及对小鼠降胆固醇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玉婷  潘道东 《食品科学》2010,31(9):224-228
筛选1 株具有高效降胆固醇活性的乳酸菌菌株并研究其降胆固醇的特性。采用分离自新疆酸马奶的10 株乳酸菌,通过益生活性的测定以及降胆固醇实验筛选得到1 株具有高效降胆固醇的益生菌株SM-7,经过鉴定为发酵乳杆菌。该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的胆固醇脱除率为66.82%,用该菌液饲喂小鼠4 周,研究其对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体质量和肝、肾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血清TC、TG、LDL-C 含量均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 < 0.01),而HDL-C 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 > 0.05)。这表明发酵乳杆菌SM-7 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有显著的降胆固醇作用。  相似文献   

6.
评价添加西藏灵菇源植物乳杆菌K25的发酵乳对饲喂高脂饲料小鼠降胆固醇的作用。结果表明:含植物乳杆菌K25的发酵乳能显著降低高脂模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的水平;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显著地升高作用;对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无显著影响;饲喂含植物乳杆菌K25发酵乳的小鼠,其粪便中乳酸杆菌数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加,而大肠杆菌数无显著差异。因此,植物乳杆菌K25发酵乳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功效,并能增加肠道内乳酸杆菌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肖美添  叶静  汤须崇 《食品科学》2010,31(11):241-243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昆明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以燕麦膳食纤维为阳性对照,测定江蓠藻膳食纤维100、200、400mg/(kg bw·d)剂量灌胃给药高脂血症模型小鼠,4 周后对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蓠藻膳食纤维能显著降低高血脂模型小鼠血清中TC、TG、LDL-C 的含量,降低肝脏脂质水平,同时升高血清HDL-C 含量。江蓠藻膳食纤维具有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可降低高脂膳食导致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荞麦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和肝脏抗氧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将雄性C57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和高脂血症条件下的10种荞麦处理组,每组10只。于实验第12周眼球采血,收集肝脏。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检测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H-Px)的活力变化,并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高脂血症模型组比,添加荞麦的高脂血小鼠,体重增长率和肝脏指数均呈降低趋势;荞麦降低了高脂血小鼠血液的TC、TG、LDL-C浓度,而HDL-C浓度升高;荞麦改善了高脂血症小鼠肝脏的GSH-Px和SOD活性,并显著降低MDA浓度(P﹤0.05);与高脂血症模型组相比,荞麦处理小鼠的肝组织细胞排列整齐,轮廓及索状结构清晰,细胞内脂滴空泡相对少。苦荞麦调节血脂和抗氧化作用优于甜荞麦。结论:荞麦具有降低高脂膳食引起的血脂升高作用;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肝脏脂代谢,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对高脂血症仓鼠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胆固醇0.1%、猪油20%的高脂饲料喂饲健康雄性仓鼠(Hamster),诱发高脂血症的同时分别加入5%纤维素和聚葡萄糖(Polydextrose),观察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对仓鼠生长、血清脂质和肝脏脂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聚葡萄糖能有效地降低进食高脂饲料仓鼠的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含量,对空腹血清三酰甘油(TC)水平无影响;2)聚葡萄糖能有效地降低喂饲4周仓鼠肝脏组织胆固醇的含量,对三酰甘油水平无影响;3)聚葡萄糖在5%摄入水平对仓鼠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葛根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SD雄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组,高脂组饲以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后,再随机分为高脂对照组和葛根提取物低、高剂量组,以50、100mg/kg·d-1剂量的葛根提取物分别对葛根提取物低、高剂量组灌胃4周,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葛根提取物各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MDA和肝脏MDA水平、肝脏系数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均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血清及肝脏SOD活性明显高于高脂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有显著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乳酸杆菌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2 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成6 组,分别为普通饲料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和Lactobacillus casei NCU011054低剂量组、高脂饲料和Lactobacillus casei NCU011054高剂量组、高脂饲料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U433低剂量组、高脂饲料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U433高剂量组。每周对小鼠称体质量,并在第9周末(动物实验结束)处死小鼠,测定小鼠空腹血糖浓度、Lee’s指数、器官指数及器官功能指标水平、血清生化指标水平、血清瘦素和脂联素质量浓度、肝脏氧化应激指标水平、肝脏胆固醇(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制作脂肪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脂肪细胞形态和分化情况,检测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结果:两株乳酸杆菌显著降低了小鼠体质量增量、Lee’s指数、空腹血糖浓度以及血清中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血清瘦素水平(P<0.05),并显著升高了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和脂联素水平(P<0.05)。此外,乳酸杆菌的摄入有效抑制了肥胖小鼠脂肪细胞的分化并改善了肝脏脂代谢紊乱。结论:两株乳酸杆菌对肥胖小鼠具有有效的干预作用,其能够通过调节小鼠体内脂类相关水平的变化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植物乳杆菌DMDL 9010(Lactobacillus plantarum DMDL 9010)对SD大鼠脂质水平的影响。以无菌水、1 mg/mL阿托伐他汀水溶液、高剂量(109 CFU/mL)和低剂量(107 CFU/mL)L. plantarum DMDL 9010菌悬液连续灌胃SD大鼠10周,监测大鼠体重和血清、肝脏、粪便的脂质水平变化。结果显示:高剂量(109 CFU/mL)L.plantarum DMDL 9010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23.03%)、低密度脂蛋白(28.00%)和动脉硬化指数(34.04%)(p<0.05),显著降低大鼠肝脏TC(33.20%)和甘油三酯(TG)(40.86%)(p<0.05),增加粪便TC(31.07%)和胆汁酸(TBA)(70.18%)排泄(p<0.05),肝脏病理切片观察表明,L. plantarum DMDL 9010能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得出L. plantarum DMDL 9010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血清和肝脏的TC和TG,提高粪便TC和TBA排泄,从而有效调控其脂质水平,为开发预防和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益生菌制剂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探讨苦菜黄酮(flavonoids from Sonchus oleraceus L.,FSOL)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及肝脏的保护作用。选择60 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 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10 mg/kg)以及FSOL低剂量组(50 mg/kg)、中剂量组(100 mg/kg)、高剂量组(200 mg/kg),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其余组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饲喂5 周后测定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肝脏中TC、TG、MDA、SOD等指标水平,并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表明:FSOL能抑制高脂血症小鼠体质量的增长,降低血清中TC、TG、LDL-C、ALT、AST、MDA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并且降低肝脏中TC、TG、MDA水平和肝脏指数;另外,SOD和HDL-C水平都有不同程度提升,说明FSOL对高脂血症小鼠具有较好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脂质代谢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这为FSOL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SCL)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血脂调节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60 只,随机抽取30 只设为正常对照组(CON)和正常+SCL 组(CON+SCL 100 mg/kg),每组15 只,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0 只小鼠以高脂饲料喂养4 周,确定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SCL治疗组(模型+SCL 100 mg/kg),全部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2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检测小鼠脂/体比,检测肝组织中TC和TG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C、TG、LDL-C、AI及脂/体比均显著增高(P<0.01),HDL-C含量降低,肝组织中TG和TC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SCL 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TC、TG、LDL-C、AI及脂/体比(P<0.01或P<0.05),升高了HDL-C含量,并降低了肝组织中TC和TG含量(P<0.01)。结论:SCL 可以减轻高脂血症小鼠脂肪含量,对小鼠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剂量的植物甾醇酯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饲喂高脂饲料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然后对小鼠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灌胃不同剂量(50、75、100、125、150mg/(kg ·d))的植物甾醇酯。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比较,植物甾醇酯会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HDL-C/LDL-C)和HDL-C/TC值,降低动脉硬化指数,对甘油三酯(TG)水平却无明显影响;植物甾醇酯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高于75mg/(kg ·d)植物甾醇酯可显著降低(P<0.05)高血脂模型小鼠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lipid-lowering effects of fermented soybean-derived chungkookjang (CKJ) in hyperlipidemic Bio F1B hamsters. The animal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of nine hamsters each [normal diet, high-cholesterol diet (HC-diet), chungkookjang + high-cholesterol diet (CKJ + HC-diet)]. After an eight-week experimental period, the hamsters were made to fast for 20 h, and blood was collected from the abdominal artery under ether anesthesia. The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 (TC), high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triglyceride (TG), atherogenic index (A.I.), serum glutamate oxaloacetate and pyruvate transminase (SGOT and SGPT), total protein, and albumin in the serum were determined. The HC-diet induced hyperlipidemic hamster model, which showed increases in TC, TG, HDL-C, and in the A.I., was employed. The hamsters that were administered CKJ showed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these levels, compared with the HC-diet induced hyperlipidemic group. The CKJ diet, moreover, effect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SGOT and SGPT.  相似文献   

17.
部分益生菌被添加到干酪中能发挥其的功能特性。为探究添加植物乳杆菌的低脂干酪对小鼠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及其最佳工艺条件,以成品干酪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干酪关键工艺参数,通过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动脉硬化指数(AI)及肝脏、粪便中TC、TG含量来研究其体内降胆固醇作用。结果显示,以发酵剂接种量0.02%(质量分数),植物乳杆菌添加量2.00%(体积分数),菊粉添加量2.00%(质量分数)时制作的低脂干酪灌胃小鼠35 d,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试验组干酪小鼠的TC、TG、LDL-C及AI分别下降21.23%,25.57%,39.11%和35.05%,肝脏中TC、TG分别下降37.32%,17.33%,且显著低于灌胃空白低脂干酪的小鼠(P<0.05);粪便中TC、TG分别升高37.2%,30.66%(P<0.05),且干酪感官得分为86.78,与预测值87.36相近。添加植物乳杆菌及菊粉的低脂干酪具有一定的体内降胆固醇活性,其感官品质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分子质量围氏马尾藻(Sargassum wigtii)岩藻聚糖硫酸酯对高脂血症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给小鼠灌胃中、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MMWF1、MMWF2和LMWF1、LMWF2),测定小鼠体质量和肝脏指数以及血清脂质指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测定肝脏脂质指标TC、TG含量,探索岩藻聚糖硫酸酯的降脂效果。结果:灌胃4 种不同分子质量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对高脂血症小鼠的体质量增长无显著影响,高剂量的4 种岩藻聚糖硫酸酯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肝脏指数(P<0.05)。4 种岩藻聚糖硫酸酯具有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和肝脏TG、TC、LDL-C含量(P<0.05),提高HDL-C含量(P<0.05)的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也有明显降低效果(P<0.05),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生成的作用。结论:4 种岩藻聚糖硫酸酯能够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和肝脏TC、TG含量,调节脂质代谢,有效缓解高脂血症,高剂量组作用最显著,剂量依赖性较明显。  相似文献   

19.
卵磷脂的安全性评价及降血脂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卵磷脂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同时研究了卵磷脂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Horn氏法,遗传毒性试验方法选择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调节血脂试验采用大鼠脂代谢紊乱模型法,观察指标为血清TC、TG及HDL-C。结果:卵磷脂的大、小鼠LD50均大于21500mg/kg·bw,属无毒物;三项致突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此外,卵磷脂在剂量为112.5、225mg/kg.bw时,能明显提高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HDL-C水平,同时,其血清TG水平平均下降了12.26%和27.74%,但在445mg/kg.bw剂量条件下则无上述效应,而对同批大鼠的血清TC水平则影响不明显。结论:卵磷脂为无毒物,未显示有遗传毒性作用;降血脂试验结果表明卵磷脂的降脂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