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为研究糙米发芽后不同处理方式对其中酚类物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对同一稻谷品种的精米、糙米、发芽糙米3个样品中游离酚、结合酚及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亚铁还原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和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分析基础上,以常温25℃匀浆处理方式为对照分别考察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对样品中游离酚、结合酚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和ORAC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精米、糙米、发芽糙米中游离酚、结合酚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ORA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经过热风干燥后的发芽糙米相较糙米的游离酚、结合酚增加了27.28、10.24 mg GAE/100 g DW,游离酚和结合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ORAC也显著增加(P<0.05);而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组之间的游离酚、结合酚及其对应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ORAC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相较于常温25℃匀浆处理方式,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组中的游离酚、结合酚及其对应的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ORAC 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超声波技术辅助加工发芽糙米,探究超声波辅助处理对发芽糙米总黄酮、基本营养成分、米糠皮层微观结构及质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处理工艺顺序对发芽糙米总黄酮的含量有一定影响,其中糙米先浸泡13 h,再用160 W超声处理25 min后发芽,发芽糙米的总黄酮含量达到最大值218.17 mg/100 g。在此工艺条件下,与未超声处理组相比,发芽糙米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升高了19.60%(P<0.01)和4.66%(P<0.05);蛋白质、维生素B2及矿物质元素(钾、磷、锰、锌)的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糙米皮层变得更加疏松多孔;硬度、黏着性、弹性和粘度均下降。热物性方面,发芽糙米淀粉糊化相关热物性参数无显著性变化(P?0.05),可见超声波辅助加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发芽糙米的功能营养特性及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3.
发芽糙米焙炒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焙炒过程中发芽糙米品质的变化,将发芽糙米分别进行轻度、中度和强度焙炒,测定其主要成分、色泽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3 种焙炒程度的发芽糙米中的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未焙炒(P<0.05)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随焙炒程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强度焙炒的发芽糙米总酚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焙炒(P<0.05)。焙炒后直链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均增加但3 种焙炒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焙炒对总淀粉含量的变化影响不明显。a*、b*和ΔE值随焙炒程度增强逐渐增加,而L*值逐渐降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未焙炒及不同焙炒程度发芽糙米风味物质进行提取、鉴定与分析,发现吡嗪和呋喃类物质种类和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发芽糙米轻度焙炒GABA含量损失最少,且对焙烤香气起主要贡献的吡嗪类物质含量最高,达到焙炒增香目的,因此轻度焙炒较为适宜发芽糙米焙炒加工。  相似文献   

4.
以糙米为原料,通过双螺杆挤压膨化机进行挤压,得到糊化度不同的重组米,研究糙米及其重组米的糊化特性。结果表明,糙米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显著高于3种重组米(P< 0.05),而淀粉的含量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糙米淀粉颗粒表面粗糙,具有规则的外表,经过挤压后几乎不存在完整的淀粉颗粒,且糊化度越高,表面破损程度越大。糙米的冷峰值、峰值黏度、保持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和回生值显著高于3种重组米(P< 0.05),其峰值时间则显著低于3种重组米(P>0.05)。DSC结果表明,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和热焓值都随着糊化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富硒发芽糙米蛋白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了糙米和富硒发芽糙米中的蛋白,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测定,并与对照品芦丁和V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富硒发芽糙米蛋白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和还原力低于芦丁和VC,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显著低于芦丁(P<0.05),但是显著高于糙米蛋白(P<0.05);富硒发芽糙米蛋白的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与芦丁和VC相当,但显著高于糙米蛋白(P<0.05)。富硒发芽后的糙米蛋白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糙米发芽过程中淀粉功能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芽对糙米(品种:武运粳46)淀粉组分及含量、流变、凝胶、热力学和加工特性的影响。提取发芽0、24、48、72、96、120 h的糙米中的淀粉,用流变仪测定淀粉的动态流变学特性,质构仪测定淀粉凝胶的质构特性,并分析发芽对淀粉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图谱和加工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发芽后糙米中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随发芽时间的延长,糙米中的淀粉在升温过程中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的峰值增加,淀粉糊化变性时的温度下降,糙米淀粉的弹性和黏性得到改善;发芽对淀粉凝胶质构特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凝胶强度、凝胶硬度、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均在72 h达到最大值;DSC扫描图谱表明发芽使糊化焓增加,提高了其稳定性和结晶度,对淀粉的相转变温度(To、Tp、Tc)无显著影响(P>0.05);发芽改善了淀粉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发芽后淀粉的持水性没有显著(P>0.05)变化,持油性整体呈上升趋势。发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糙米淀粉的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7.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4种采用不同工艺制备的发芽糙米食品进行了感官评价.评判结果表明,发芽糙米菜团、发芽糙米麻团和发芽糙米酥属优良产品,发芽糙米片属中等产品.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食品的综合感官评定结果趋于准确和客观,为发芽糙米产品质量稳定提供了可靠的评价保障.  相似文献   

8.
用2种发芽糙米材料进行加工与储藏实验,研究了不同加工和储藏条件下发芽糙米及其碾白产品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发芽糙米生产过程的产品脂肪酸值平均增加5.3 mg KOH/100 g;不同包装形态的发芽糙米储藏期间脂肪酸值及其变化的差异不大;发芽糙米储藏期前21 d的脂肪酸值快速增大趋势明显,即在21 d以内控制发芽糙米不发生储藏品质劣变更有效;发芽糙米常温储藏的脂肪酸值增加量是低温储藏的3~7倍,糠层损伤程度大的发芽糙米在常温储藏的脂肪酸值增加量是糠层损伤程度小、低温储藏的约14倍,在发芽糙米生产过程减小糠层损伤程度并采用低温储藏能够有效防止发芽糙米储藏品质劣变;发芽糙米储藏后碾米与碾米后储藏的储藏品质劣变及食味品质的差异不大,发芽糙米碾白产品的糠层去除越多,储藏后脂肪酸值减小幅度越大且食味品质越好。  相似文献   

9.
以未熟粒糙米为试材,研究其低氧胁迫发芽期间主要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经低氧胁迫发芽48 h,未熟粒糙米的发芽率达79.3%,芽长为1.92 mm,呼吸强度提高5.6 倍,容重达0.79 g/mL;发芽期间其含水量快速增加后趋于平缓,淀粉含量持续下降,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逐渐增加,均与完熟粒糙米变化趋势一致且无显著性差异;未熟粒糙米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随发芽时间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发芽48 h时GABA含量增加1.08 倍,且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活力和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低氧胁迫下未熟粒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与芽长、呼吸强度、游离氨基酸和GAD活力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淀粉和谷氨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低氧胁迫发芽改善了未熟粒糙米营养品质,是富集GABA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10.
发芽对糙米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富集γ-氨基丁酸(GABA)的优化糙米发芽工艺条件,研究糙米发芽前后内部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变化,主要包括膨胀度、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特性、糊化特性及质构特性等。结果表明:糙米发芽后,膨胀度增大,且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透光率比发芽前升高了20%;冻融稳定性提高,凝沉特性得到改善,这说明发芽使糙米不易老化,有助于食品货架期的延长;峰值黏度降低,糊化温度基本不变;糙米发芽后凝胶黏性有所提高,硬度和胶凝性均降低;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发芽后整个米粒结构变得较疏松。通过对糙米淀粉酶活力的测定,表明发芽后糙米淀粉酶活力上升。综上得出,发芽对糙米的理化特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晓娟  从竞远  吴伟  吴跃 《食品科学》2017,38(18):67-72
选用24个糙米品种为原料制备发芽糙米,研究发芽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以及营养成分变化对发芽糙米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糙米发芽后,总淀粉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可溶性蛋白、纤维素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直链淀粉、总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发芽糙米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和回生值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支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峰值时间也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支链淀粉、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呈显著负相关(P0.05)。此外,发芽糙米峰值黏度与总蛋白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和回生值也与总蛋白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2.
以糙米为原料,对发芽糙米制作膨化食品的生产工艺和配方进行系统的研究,确定出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糙米用30℃蒸馏水密闭浸泡6 h后粉碎过60目筛,加入辅料后在20~24℃搅拌,采用配比为1∶2~1∶3混合菌种(酵母菌∶乳酸菌)发酵,产品口感最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发芽糙米、糙米和白米的谷蛋白亚基进行比较分析,采用Scnimage软件对电泳图谱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发芽糙米、糙米和白米谷蛋白中含量较高的各亚基分子量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含量不同:含量较低的亚基在分子量和含量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糙米发芽前后抗氧化性的变化。实验将发芽糙米与糙米原料分别进行糊化与液化处理而制取液化汁,并测定了两种液化汁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还原力以及亚硝酸根离子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发芽糙米液化汁清除羟基自由基效果比糙米原料液化汁高80%;发芽糙米液化汁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比糙米原料液化汁高160%;发芽糙米液化汁还原能力比原料糙米液化汁高40%;发芽糙米液化汁清除亚硝酸根离子能力比糙米原料液化汁高90%。除此之外,发芽糙米液化汁的上述抗氧化能力均随液化汁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糙米发芽前后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超声波-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法和水提法比较糙米发芽前后总多酚的变化,以滴定法检测糙米发芽前后VC含量的变化,并对多酚提取物消除自由基的能力和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超声波-微波辅助80%乙醇提取法优于水提法,总多酚的提取率提高了1.6倍.糙米经发芽后总多酚质量分数达0.3%,比糙米原料总多酚增加了87.5%;VC发芽前未被检出,发芽后增加到1.048 mg/100 g;发芽糙米清除羟基自由基效果比糙米原料高40%,能有效延缓食用油脂的酸败.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compare changes i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bioactive compounds of germinated rough rice and germinated brown rice. Ungerminated rice (brown rice) and germinated rice extract powder were also prepared, for comparison purposes. In general, the concentration of crude protein, total free amino acids, α-tocopherol, γ-oryzanol, thiamine, niacin and pyridoxine, in the germinated rough rice and the germinated rice extracted powd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germinated brown rice and the ungerminated rice, whils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s of crude fat, carbohydrate and ash. The amino acid contents of the germinated rice product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and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mongst these samples.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γ-aminobutyric acid, glycine, lysine and leucine, were observed in the germinated rough rice and the germinated rice extracted powder.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种能与17种常见氨基酸分离的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的检测方法,即采用Hypercarb column色谱柱,以邻苯二甲醛作为衍生试剂进行柱后衍生,检测波长为338 nm,γ-氨基丁酸的定量线性范围为0.2~50 mg/L,线性方程为A=0.304 3C+0.065 3,相关系数R2为0.999 9。确定了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的提取条件,发芽糙米经20%甲醇-水提取后,用1.0%甲酸稀释,进样检测,回收率可达97.7%。按照上述提取与检测方法,对不同种糙米制品中γ-氨基丁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糙米,发芽糙米经高温挤压与模拟蒸煮处理后,其γ-氨基丁酸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发芽糙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芽糙米中主要生理活性物质有γ-氨基丁酸、六磷酸肌醇、谷胱甘肽各种维生素河矿物质,受到各国特别是日本食品界的高度重视,已有多种发芽糙米产品问世。我国对发芽糙米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在技术和产业化方面也有了可喜的发展。在发芽技术、设备、工艺和产业化发展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