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实验对变质面筋中腐败微生物进行分离,分离出的18株微生物全部为细菌,并对其进行面筋腐败验证试验,所有菌株均能在24 h内引起面筋变质。对面筋中腐败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以及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引起面筋变质的腐败微生物主要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以及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红烧肉和酱料包的胀袋和腐败问题,该研究对胀袋红烧肉、牛排酱与番茄酱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16S rDNA鉴定和产气验证试验确定导致产品胀袋的主要产气微生物。结果显示,从3种胀袋产品中共分离出9株优势菌,编号为1~9。其中菌株1号和5号为革兰氏阳性球菌,经鉴定1号菌株为枝状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daphicus)、5号菌株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4号和8号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经鉴定4号菌株为巴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braakii)、8号菌株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2号、3号、6号、7号和9号为革兰氏阳性杆菌,经鉴定2号菌株为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3号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6号菌株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7号菌株为太平洋芽孢杆菌(Bacillus pacificus)、9号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经产气验证试验,可以确定Bacillus velezensis、Citrobacter braakii、Bacillus cereus、Bacillus pacificus和Citrobacter freundii为产气微生物,是引起红烧肉和酱料包胀袋的主要污染微生物。综合分析,芽孢杆菌是导致包装食品胀袋的主要产气微生物之一,有效控制芽孢及芽孢杆菌的污染是解决食品胀袋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排草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以水作为溶剂得到排草水提取物,分别采用DPPH法、ABTS法和还原力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同时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排草水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肠球菌等5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排草水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EC50为22.71μg/mL。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排草水提取物对肠球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为60mg/mL,抑菌强弱顺序为:肠球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4.
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来自市场的52个腐乳样品进行了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调查与鉴定。结果表明,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较高,不同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的含量不同(10cfu/g~105cfu/g),对消费者存在潜在的危害。某些腐乳产品中蜡状芽孢杆菌的数量较低,说明改善卫生条件和改进生产工艺,可以生产出优质、安全的腐乳产品。  相似文献   

5.
以屎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以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屎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培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初始p H、装液量和氮源对活菌数影响显著。最优条件为:初始p H 6.5、装液量50/500 m L、氮源用量35 g/L、接种比1∶12、转速180 r/min,在此条件下活菌数达到6.99×1010 CFU/m L,比优化前提高了5倍,屎肠球菌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的活菌数分别达到4.58×1010 CFU/m L和2.41×1010CFU/m L。  相似文献   

6.
芽孢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且部分芽孢杆菌易产生胞外毒素。小麦粉面团中易存在芽孢杆菌芽孢,因其耐高温特性,导致在正常烹饪环节中不易被完全消杀,增加了食用健康风险。本研究对某高校食堂小麦粉加工车间进行了全链条跟踪,采集相关环境样本,并采用16S rDNA扩增测序的方法评估污染,显示芽孢杆菌为主要污染源,且以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为主;研究发现芽孢杆菌主要来源于小麦粉原料。通过单独及联合使用天然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LH),探究了乳酸连球菌素和ε-PLH对于该菌群抑制效果。结果显示ε-PLH对芽孢杆菌及其在面粉中的抑菌效果强于乳酸连球菌素。乳酸连球菌素不仅不能抑制B.velezensis,反而促进其生长。两种抑菌剂的联合使用显示出协同抑菌效果;其中当乳酸连球菌素和ε-PLH质量分数同时大于0.75 g/kg或者乳酸链球菌素质量分数大于1.25 g/kg且ε-PLH质量分数大于0.5 g/kg时,对小麦粉的抑菌率都能达到100%。该研究为建立基于时空菌群分布的芽孢杆菌污染全链条...  相似文献   

7.
李博  籍保平 《食品科学》2006,27(5):77-82
分别对新鲜的和37℃/24h贮藏后的葡萄糖酸内酯豆腐(GDL豆腐)中最普遍的菌落进行分离、纯化,发现二者中的存在的主要微生物不同。新鲜的充填豆腐中以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firmus)为代表的芽孢杆菌为主;在37℃存放24h以后的豆腐中以屎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ium)为主。为确定这些腐败菌的来源,研究了豆腐制作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GDL豆腐生产过程中,熟浆中微生物含量极少,但灌装后细菌总数急剧上升,保温成型(二次杀菌)不能使细菌总数呈下降一个对数单位。芽孢杆菌和屎肠球菌主要来源于大豆原料中,在GDL豆腐生产的各工序几乎都能检测到。经过清洗和不清洗的大豆样品,在85℃恒温水浴锅中保温15min,然后检测大豆中残存的耐热微生物。实验结果表明,在这两个样品中都含有少量的芽孢杆菌和大量的肠球菌,对大豆原料进行清洗可以显著降低耐热菌的残存量。  相似文献   

8.
以原料乳粉中分离的蕈状芽孢杆菌作为对象,研究了蕈状芽孢杆菌萌发条件。借助OD650值方法测定蕈状芽孢杆菌萌发率,摸索了不同pH值、不同温度热刺激、以及不同浓度L-丙氨酸作用下蕈状芽孢杆菌萌发率,最终确定蕈状芽孢杆菌80℃热刺激15 min,浓度为500 mmol/L的L-丙氨酸为最优萌发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保健食品中的污染菌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 按照GB 478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对31批次保健食品进行检验, 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污染菌进行鉴定。结果 从31批次的保健食品中分离、鉴定出64株污染菌, 在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中未检出目的菌, 但分离得到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 分别是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气味沙雷菌、温和气单胞菌、赫氏埃希菌、阪崎肠杆菌、非脱羧勒菌、泛菌属、缓慢葡萄球菌、浅绿气球菌、哥伦比亚肠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产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铅黄肠球菌、屎肠球菌、以及枯草/解淀粉/萎缩芽孢杆菌、死谷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以及蜡样/苏云金/蕈状芽孢杆菌。结论 各种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的检出, 对消费者健康存在潜在的风险。通过分析污染菌的来源及危害, 提出提高保健食品卫生质量的建议, 为保健食品的生产、消毒灭菌、卫生学检验及监督管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原料小龙虾和卤制加工后的即食小龙虾为对象研究其优势腐败菌种类,为后续研发适宜的杀菌工艺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传统平板分离法,从原料小龙虾与开始腐败的即食小龙虾中分别分离出优势腐败菌,通过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对微生物种类进行初步分类。采用16S rDNA 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以及测序的方法,进行了菌种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原料小龙虾优势腐败菌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溶酪巨球菌(Macrococcus caseolytic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ia)、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indicum)和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p.);即食小龙虾优势腐败菌仅检测到以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为代表的芽孢杆菌,而其他类型的细菌在卤制加工过程中已被灭活。小龙虾加工前后优势腐败菌鉴定结果对比分析可知,高温卤制工艺难以除灭原料小龙虾中的芽孢杆菌,芽孢杆菌仍存活导致即食小龙虾腐败。  相似文献   

11.
生乳中芽孢杆菌属芽孢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生乳中芽孢杆菌属芽孢的分布龟井俊郎[日]等设定牛乳等低酸性食品的加热杀菌条件.必须把污染原料的微生物,尤其是把耐热强的细菌芽孢列为指标,并将其杀死为目的。形成细菌芽孢的有芽孢杆菌(Bacillus);棱状芽孢杆菌(Closlridum);芽孢乳杆菌(...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通量微生物法检测四种抗生素在鸡蛋中的残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兴泉  冯震  姚蕾  李博斌 《现代食品科技》2011,27(4):465-467,460
建立了-种采用高通量微生物法测定鸡蛋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和新霉素的方法.样品预处理后在96孔微板上采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蕈状变种进行检测,枯草芽孢杆菌的检测限为0.32mg/kg~0.64mg/kg,蜡样芽孢杆菌蕈状变种的检测限为0.64 mg/kg~1.28 mg/kg,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3.
川佛手精油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川佛手精油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以石油醚作为溶剂超声辅助提取得到川佛手精油,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抑菌活性,川佛手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肠球菌5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川佛手精油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EC50分别为3.92,1.88mg/mL。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川佛手精油对肠球菌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4mg/mL,抑菌强弱顺序为:肠球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4.
咖啡饮料罐头和小豆汤罐头等的平酸变败,是由耐热性特别强的芽孢菌所引起的。用作食品乳化剂的某些蔗糖脂肪酸酯对这些耐高热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本文对已知的各种罐头腐败菌芽孢耐热性进行了测定,然后选取耐热性特别强的嗜热酸梭状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嗜热解糖梭状芽胞杆菌接种在牛奶咖啡中,以探讨蔗糖脂肪酸酯和其他食品乳化剂对这些细菌芽孢耐热性的影响,目的在于为蛋白质饮料制品找到一个有利的杀菌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从餐馆隔油池废水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能高效降解油脂的芽孢杆菌DK-1,经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为解淀粉类芽孢杆菌,并进一步考察了菌株的生物量、油脂去除率、CODCr去除率及乳化活性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菌体的乳化指数为65%,在初始油脂质量浓度为5 g/L,CODCr为55 000 mg/L左右的模拟高含油有机废水中,该菌株能生长并快速降解油脂,在48 h内油脂去除率为97.3%,CODCr的去除率为91.9%。  相似文献   

16.
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t185和HD-1菌株发酵上清液中生物活性物质抑菌作用和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发酵上清液中活性物质的抑菌活性,供试菌为草生欧文氏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普通变形球菌、谷氨酸棒状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9种细菌。结果表明,发酵上清液对9种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对草生欧文氏杆菌的抑制性最强。发酵上清液对热、酸、紫外线照射和连续超声波刺激均较稳定;发酵上清液在50℃以上抑菌活性开始下降,在pH 3.0~9.0条件下抑菌活性稳定,紫外光照射2.5 h之内抑菌活性稳定,在连续360 W超声波条件下2 h之内抑菌活性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益生潜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养猪场健康成年猪粪便中分离、筛选出1株芽孢杆菌。经培养特征、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相似度为98.99%,确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并进行了该枯草芽孢杆菌与肠道细菌在体外的生长竞争实验。结果表明:肠道厌氧菌群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拟杆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多,而肠杆菌、肠球菌等需氧菌群数量则有所减少。证明该菌株能促进肠道厌氧菌群的生长,而抑制需氧菌群的生长。可见,枯草芽孢杆菌能起到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是一株比较理想的潜在益生菌。  相似文献   

18.
耐热芽孢杆菌(Bacillus sporothermodurans)的 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芽孢杆菌是一类能形成芽孢的杆菌或球菌,一般来说能够耐受巴氏杀菌温度的芽孢杆菌为耐热芽孢杆菌。芽孢杆菌根据菌种不同,其耐热性也不同,有的甚至能耐受100℃及以上的高温。食品中耐热芽孢杆菌的存在会给食品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有些耐热芽孢杆菌能够产毒素而且具有致病性。耐热芽孢杆菌的普遍存在给食品工业带来巨大的挑战。Bacillus sporothermodurans(BSTD)就是一种典型的耐热芽孢杆菌。本文概述了BSTD的发现、命名和一些基本的生理生化特性,介绍了该菌种的来源、分子学鉴定、在食品中存在的健康及质量风险,从溯源角度进行系统分析,从热杀菌处理结合其他辅助杀菌工艺分析该菌种的控制方法和技术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和控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芦荟汁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芳  胡云  彭常安  胡秋辉 《食品科学》2004,25(10):77-80
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芦荟提取物能有效抑制几种常见球菌和杆菌的生长。长时间的沸水浴处理对芦荟的抑菌活性有一定的影响。高浓度的芦荟提取物与糖、盐协同作用时,对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程度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史振霞  杜洪利  欧旭  闫训友  刘畅 《食品科学》2009,30(21):278-282
通过对桃罐头中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生理生化指标和反证试验进行鉴定和特性研究,初步断定其主要污染菌为凝结芽孢杆菌、黄色丝衣霉、蜡状芽孢杆菌等兼性厌氧菌,并依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三种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建立了一条检验桃罐头中微生物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