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铜冶炼制酸污酸采用常规硫化法处理后,砷含量一般在100~200 mg/L,中和后产出的石膏渣砷含量有可能超过GB5085.06-2007规定限值。采用新型高效硫化工艺处理高含砷铜冶炼污酸,具有流程短,硫化钠消耗少,砷及重金属离子硫化回收率高(99.9%以上),生产环境好,中和后产生的石膏渣砷含量能够满足国际要求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铜冶炼制酸污酸采用常规硫化法处理后,砷含量一般在100~200 mg/L,中和后产出的石膏渣砷含量有可能超过GB5085.06-2007规定限值。采用新型高效硫化工艺处理高含砷铜冶炼污酸,具有流程短,硫化钠消耗少,砷及重金属离子硫化回收率高(99.9%以上),生产环境好,中和后产生的石膏渣砷含量能够满足国际要求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以5个铜冶炼工程的污酸污水处理站为实例,分析了其污酸成分和污水水质,并依据水质特点选择硫化法、石灰石中和法、石灰-铁盐法及其组合工艺对污酸和污水进行处理,同时,对各处理站的工艺流程、工艺特点、主要反应方程及设备选型参数进行阐述,以期为铜冶炼行业污酸污水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铜电解车间产出的副产物黑铜泥和废水车间硫化生成的硫化砷渣为原料,对黑铜泥和硫化砷渣进行回收铜和砷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黑铜泥氧化酸浸最佳酸度75g/L,双氧水用量/黑铜泥=1m~3/t,氧化酸浸时间为2h;氧化浸出液稀释倍数2倍,硫化渣加入量为理论值的2倍,硫化渣与氧化浸出液反应最佳,实现了黑铜泥与硫化渣综合回收,铜砷回收率分别为93.58%和90.01%。  相似文献   

5.
氢气和硫磺合成法为一种可靠,运行成本低,过程易控,自动化程度高的硫化氢合成工艺,经过生产分析,在470~480℃,0. 8 MPa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可得到纯度99. 5%以上的硫化氢气体。将硫化氢用于污酸净化工业中,经过分步硫化,通过自动化集成污酸硫化控制系统,可实现铜砷分步分离,且铜砷含量降至0. 5 mg/L以下,硫化氢利用率可在99%以上。硫化氢替代硫化钠等化学试剂对污酸进行硫化反应效果好,且不引入钠离子,有利于危废渣的减量及废水和废酸的回用,最终实现污酸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6.
铜冶炼过程汞的流向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物料衡算法对云南省某铜冶炼企业铜冶炼过程中汞的流向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铜冶炼系统中的汞主要来自铜精矿;经过制酸工艺,汞绝大部分进入到酸泥、污酸中,一部分进入到硫酸产品中,很少一部分随烟气排放;烟气中的汞能够达到规定的排放限值;经过污水处理系统,污酸中的汞进入到砷钙渣、中和渣和石膏渣中,回用水指标合格。  相似文献   

7.
目前,铜冶炼酸泥的处理方法集中在汞、硒的分离,对于含有铜、汞、硒、铅以及金银物料的综合处理方案尚未有公开报道。本文采用氧压浸出脱铜+常压络合酸浸工艺处理含汞酸泥,对铜、汞、铅、硒、金、银等有价金属进行综合回收:采用氧压浸出、电积的方法回收酸泥中的铜;采用络合酸浸方法浸出脱铜渣中的汞;采用铁粉定量置换络合酸浸后液中的硒;采用硫化沉汞回收脱硒后液中的汞。该工艺中,铜、汞、硒、金、银、铅分离效果比较彻底,金、银、硒基本富集于渣相,铜回收率达到96%,汞的脱除率在85%以上,金、银、硒回收率在99%以上,使得有价元素得到了合理回收,而且生产所需药剂为普通工业原料,成本较低,可实施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和渣中砷的低成本无害化处理这一铜冶炼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某公司在三连炉富氧底吹铜冶炼工艺中,将污酸中和渣投入冶炼生产线,然后通过高温处理将有害砷酸盐转化为砷的稳定化合物。经过多次实验分析可知,中和渣经过回炉后产生的冶炼渣已不属于危险废物,可作为一般固体废物处理。生产实践表明,这种中和渣无害化处理方法安全高效,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  相似文献   

9.
有色冶炼烟气制酸一般使用湿法烟气净化工艺,烟气净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重金属的污酸废水。针对传统污酸处理工艺的不足,提出了氧化—中和、硫化、置换三步反应处理的新工艺。在实现废水达标排放的前提下,显著减少了药剂的使用量,同时使砷渣、重金属渣、石膏渣得到了有效的分离,实现了重金属渣的资源化和危废渣的减量化。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铜冶炼污酸的主要来源、成分的基础上,综述铜冶炼污酸的处理技术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铜冶炼污酸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从污酸的达标排放向回收污酸中有价金属和稀酸的方向发展;从以污酸处理为重点向关注氟、氯的去除以及处理过程中废渣的减量化和无害化方向发展;从传统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向对物理化学处理新技术、生物处理新技术、计算机辅助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方向发展;从传统的投加石灰乳作中和剂向对环境无影响、无毒无害新型水处理药剂的开发和利用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处理污酸中的砷,研究利用硫化钡作为除砷剂,采取了一段间接-二段直接的两段硫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一段工艺中投2.4倍计算量的硫化钡,50 ℃下反应80 min;二段工艺中投1.6倍计算量的硫化钡,在室温下反应60 min,污酸中砷的浓度从8 810 mg/L降至0.5 mg/L以下,综合除砷率99.99%以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污酸除砷影响因素中硫化钡投药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此工艺产生的硫化渣量较小,可大大降低企业堆存压力,并且可将产生的硫酸钡二次利用,减小企业生产成本,同时二段除砷后液中未引入新的杂质离子,降低了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系统开展了铜锰渣的H2SO4浸出及酸浸液Na2S2O3选择性沉铜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探究了2个工艺过程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铜锰渣酸浸的较优条件为:H2SO4用量200 g/L,液固体积质量比(mL/g)7∶1,反应温度80 ℃,反应时间2 h,该条件下铜、钴、锌、锰的浸出率分别为99.81%,99.54%,99.07%,24.10%,浸出渣主要物相为MnO2。酸浸液选择性硫化沉铜的较优条件为Na2S2O3用量倍数2.0,反应时间90 min,反应温度70 ℃,该条件下铜、钴、锌、锰的沉淀率分别为99.99%,0.26%,0.34%,0.29%,沉铜渣主要物相为CuS。经过上述工艺过程,铜的回收率达到99.80%,浸出渣和沉铜渣可直接用于工业生产,沉铜后液可继续分离锌、钴等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13.
铜火法冶炼原料杂质含量逐步升高,入炉原料含砷超过0.5%,冶炼过程产出砷渣大幅增加,本文重点研究砷分布率,通过原料杂质配入、铜冶炼过程工艺控制等措施,解决铜冶炼过程大量砷进入污酸形成砷渣的问题,提高原料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贫化电炉主要作用是将炉渣中的Fe3O4硫化及还原,使其中的铁与铜形成冰铜粒子沉降以达到降低渣含铜[1]目的,同时也可处理生产中产生的一些中间物料,调节铜锍排放。通过长期对渣中铜损失形态的研究,2016年金隆铜业有限公司通过采取包括投加还原剂在内的系列措施,改善渣型,创造利于形成冰铜粒子的条件,最终达到降低渣含铜目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石灰中和法和硫化法及其组合工艺处理铅锌冶炼过程中产出的含重金属污酸废水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取缓释硫化处理工艺与分段中和相结合的方法,并采用新型缓释硫化药剂进行了铅锌冶炼污酸废水的净化除重试验,得出以下结论:在缓释硫化药剂投加量为理论需求量的2倍、溶液酸度60 g/L、硫化反应时间40 min、常温常压、搅拌速度300 r/min的条件下,污酸废水中重金属离子As、Tl、Cd脱除率达到99%以上,Hg的脱除率达到90%以上;该试验中和后液出水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中排放限值要求,产出的石膏渣达到资源化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硫化铜精矿焙烧浸出过程铜元素赋存状态研究发现,硫化铜精矿中铜主要以辉铜矿赋存,其次为黑铜矿和赤铜矿.通过750℃焙烧后,焙砂中铜元素主要以氧化铜赋存,其次为铁矿物包裹铜.二段浸出渣样品中铜元素主要以铁酸铜赋存,部分赋存在赤铁矿等矿物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含铜、钴硫酸渣为原料,采用直接酸浸方式回收其中的铜、钴,探究了原料细度、浸出温度、搅拌速度等工艺参数对铜钴浸出率的影响。在不磨矿、浸出温度为70℃、搅拌速度为400 r/min、液固比为4∶1、硫酸质量浓度为160 g/L、浸出时间为4 h的最佳浸出条件下,铜、钴浸出率分别为72.16%,70.81%。铜钴化学物相分析表明,硫酸渣中硫酸铜质量分数最高,次生硫化铜质量分数最低,在硫酸体系下,硫酸铜、自由氧化铜物相较易浸出。硫酸渣中钴主要以硫酸钴、亚铁酸钴、四氧化三钴形式存在,还含少量硫化钴和氧化亚钴。在硫酸体系下,硫酸钴和硫化钴易被浸出,四氧化三钴和亚铁酸钴较难浸出。  相似文献   

18.
采用碱浸—沉淀法回收锌,酸浸—置换法回收铜及酸浸—沉淀法回收锰使烟道灰中的铜、锌、锰得到分离回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优化工艺。碱浸法最优化工艺:固液比为1∶4,NaOH浓度为10%,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2 h,锌浸出率达到97.6%,所得ZnCO_3渣含锌量达50.0%,回收率达96.0%;酸浸法最优化工艺:固液比为1∶5,硫酸浓度为7.5%,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2 h,其铜、锰浸出率分别达到96.0%,95.0%;铁置换法最优化工艺:初始pH值为2.0,铁过量系数为1.15,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2 h,铜回收率达98.0%,铜含量达90.5%以上;利用沉淀法回收锰得MnO_2,锰回收率达99.0%以上,锰含量达5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在赤铁矿法炼锌工业中,锌浸出渣锌精矿协同浸出液中的Fe3+、As将极大影响赤铁矿的品质。以锌浸出渣协同浸出液为原料,采用气相硫化的方法,在高酸条件下,完成溶液Fe3+、As的脱除,并使锌、Fe2+完整地保留在溶液中。考察了温度、硫化气体通入量、通入速度等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化气体为理论通入量的1.2倍,通入速度<0.3 L/min,反应温度80 ℃的条件下反应,砷的脱除率达95.26%,Fe3+的还原率达到接近100%,铜的脱除率达99.91%,而锌及Fe2+则完整地保留在溶液之中。过程产生的硫化渣量很少,含铜可达30%以上,无需二次处理可直接搭入铜精矿中。  相似文献   

20.
采用硫代硫酸钠为含铼污酸的沉淀剂,考察了硫代硫酸钠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对铼和铜沉淀率的影响。在硫代硫酸钠用量1.15%、140 min、70℃的最优条件下,可有效实现污酸中铼和铜的深度沉淀,其沉淀率均为99%以上。表明本工艺实现污酸中铜、铼等有价成分提取分离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