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辣椒红是从辣椒中提取的类胡萝卜素系色素,它是辣椒色素(辣椒红色素、甜椒红色素和辣椒橙色素)中应用较广的一种。辣椒红的主要成份为属于叶黄素类的辣椒红素(C40H56O3)、辣椒玉红素和β胡萝卜素。辣椒红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2.
食品添加剂按用途,可分为食用调味剂、食品防腐剂、乳化剂、增稠剂、营养剂和保鲜剂。这类添加剂高安全性,具有一定的营养和保健功能,且资源丰富,日益受到行业的重视。一、天然色素现今利用无毒无害的天然物质提取食品色素,成为一种趋势。植物色素是开发应用最多的天然色素。据资料统计,目前有30余种。如姜红素、栀子黄色素、高梁红色素、辣椒红色素、胡萝卜素、甜菜红色素、甘蓝紫色素、苋菜红色素、胭脂树橙素等,来自农副产品的还有花生内皮、玉米淀粉黄浆、葡萄酒皮渣等。动物色素为少,有一种胭脂红色素,多用于饮料着色。在微…  相似文献   

3.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类胡萝卜素,色泽鲜艳,着色力强,安全无毒,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目前辣椒红色素普遍存在不溶物、杂质含量高的问题,产品利用程度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本研究以辣椒红色素为原料,确定了一种辣椒红色素纯化的方法。其最佳脱胶剂添加量即加酸量为2.5g,加水量为40g,加盐量为3g;在此条件下处理的辣椒红色素不溶物可降低至0.38%。使用此方法处理得到的辣椒红素呈深红色,具有诱人的光泽,流动性好,品质高;并经过车间中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色素与人工合成色互相比有很多优点,人工合成色素中有许多是对人体有害的,是有毒的,而天然色素则安全性好,有些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被广泛应用到食品添加剂中。但天然色素要进行必要的精细加工,以提高其纯度及稳定性。辣椒在我国资源丰富,可以用来提取得到红色素,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本实验采用液相色谱柱法分析分离辣椒红色素,方法简便,利用操作,还可以得到经济价值高的副产物辣味素,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和饲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如何发展操作简便、成本低、提取率高的提取方法,并有效地利用辣椒红色素一直是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了近几年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的研究成果和辣椒红色素的应用现状,旨在为辣椒红色素的研究与利用提供基础的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食用色素已得到广泛应用,以改善食品的色泽。天然色素因安全性高而取代合成色素成为食用色素发展的方向。辣椒红色素为天然色素中的一种,属类胡萝卜素系色素,以红辣椒干为原料制取,呈深红色,其乳化分散性及耐热性、耐酸性均好,耐光性稍差,不受金属离子的影响,可用于糖果,饼干、蛋糕的加彩,椒酱肉、辣味鸡等罐头食品和调味品以及饮料、冰淇淋等的着色。  相似文献   

7.
常用天然色素抗氧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王威 《食品科学》2003,24(6):96-100
对花青素类、黄酮类、类胡萝卜素类和醌类等十四种常用天然色素的抗氧活性研究表明:姜黄色素、两种高粱色素、可可壳色素、葡萄皮色素和洋葱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活性;紫草红色素、紫胶红色素、叶绿素铜钠盐、栀子黄色素和辣椒红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氧活性;甜菜红色素仅有一点抗氧活性;而红曲米色素和栀子蓝色素不具有抗氧活性。  相似文献   

8.
辣椒红素是从成熟红辣椒中提取的一种类胡萝卜素,其色泽鲜艳、安全性高,被人们广泛用作于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辣椒红素是极性脂溶性物质,其生物利用度高于β-胡萝卜素。除了作为着色剂,辣椒红素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体内过量的活性氧、参与调控与活性氧相关信号转导途径,从而缓解氧化应激对机体组织和细胞重要成分如脱氧核糖核酸、脂类和蛋白质的损伤,发挥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以往研究发现,辣椒红素能够调节机体脂代谢、调节免疫、抗癌、抗辐射和减轻老年学习障碍,尤其是降低某些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本文对近年来辣椒红素的生物利用度、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辣椒红素的功能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从红辣椒中提取了辣椒红色素,探讨了其在不同条件下稳定性变化的程度与规律,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打下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应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素是完全可行的,所得产品的光谱特性及主要特征吸收峰均与辣椒红色素标准图谱基本吻合;辣椒红色素在90℃以下的稳定性较好,但辣椒红色素的耐光性较差,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色素易分解,建议采用不透明材料包装产品进行避光保存.此外,pH值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小;除Fe3+离子对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有影响外,Ca2+、K+和Na+离子对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护色效果,故最好避免Fe3+离子的介入.  相似文献   

10.
《饮料工业》2016,(4):62
正研究人员发现将红灯椒类胡萝卜素与糖类化合物混合可以提高这种类胡萝卜素的溶解性,使得其可作为天然色素或生物活性物质来应用。巴西弗洛米嫩塞联邦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如何能提高甜灯椒中主要的两种类胡萝卜素—辣椒黄素和辣椒红素的溶解度,使其能够作为一种天然食品饮料色素或作为一种功能配料使用。研究显示,富含类胡萝卜素的平衡膳食摄入与一些组织癌变和黄斑变性等疾病的预防有关。然而,类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1.
类胡萝卜素是广泛存在与自然界中的一种天然色素,不同种类的类胡萝卜素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本文描述了多种类胡萝卜素之间的转化,包括叶黄素酯向玉米黄素的转化,叶黄素向4-酮基叶黄素的转化,辣椒红色素向4-酮基辣椒红色素的转化,玉米黄素向虾青素的转化,β-胡萝卜素向斑蝥黄质的转化,以及叶黄素向隐黄质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辣椒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前辣椒红色素作为一种天然的食用色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对关于色素稳定性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在提取及增强稳定性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常用食用防腐剂对食用天然色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 2种常用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对 6种食用天然色素的影响 ,通过可见光谱、紫外光谱的分析研究看出 ,6种食用天然色素受防腐剂影响较大的为葡萄皮红色素和姜黄色素 ;有一定影响的为叶绿素铜钠盐和辣椒红色素 ;基本没有影响的为栀子黄色素和高粱红色素。此结果为食用天然色素的应用推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辣椒红色素进行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红色素在90℃以下时热稳定性良好,色素在不同食用酸中稳定性较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其耐光性差,故在阴暗处保存或采用不透明包装可以延缓色素的褪色;除Fe3+和Cu2+离子对其色素有褪色和变色作用外,大多数金属离子都有护色作用,故最好避免Fe3+和Cu2+离子的介入.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辅助提取辣椒红色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有机溶剂从辣椒中提取红色素,对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色素提取率进行测试,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同时在微波作用下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红素,以辣椒红素的收率为指标,运用正交法确定了乙醇超声提取辣椒红素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为1:8,超声时间为12min,超声波功率为600W。与浸提法比较,超声提取极大地缩短了提取时间.而且收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四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天然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开发天然色素是世界食用色素发展的总趋势,本文介绍了四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天然色素:红曲色素、天然胡萝卜素、酸枣色素、辣椒红素。对它们的基本性质、制取工艺及应用概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预防辐射功勋显著辣椒红素研究再度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色素是熟辣椒中所含有一种天然色素,其主要成分是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经辣椒粉萃取,烘烤后制成粉末色素,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生产。  相似文献   

18.
王静  何林枫 《中国食品工业》2024,(6):121-123+126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有机物,其是以红辣椒的成熟果实为主要原料,经提取、分离、精制等一系列工艺操作而得到的四萜类橙红色色素。辣椒红色素食用安全、物美价廉,兼具保健功能及药理价值,在食品加工、医用药品研发、日用化妆品和饲料等领域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价值。文章阐述了辣椒红色素的主要成分、理化性质、保健功能、提取方法以及应用现状,旨在为辣椒红色素深层次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提供基础的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因其具有色泽鲜艳、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业。该文介绍辣椒红色素提取、分离纯化工艺技术研究进展,并对辣椒红色素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活性氧与防御酶对辣椒红素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氧化系统与辣椒红色素褪变的关系,为防控病理因素导致的辣椒红素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外源活性氧·OH、H2O2、O2·-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脂氧合酶(LOX)作用辣椒红素,探究其稳定性变化。结果:在外源活性氧条件下辣椒红色素不稳定。超氧阴离子(O2-·)释放源——甲基紫精在低浓度(0.8 mmol/L)作用5 h后,色素降解明显,色素溶液由红色褪变成浅黄,且浓度越高色素颜色变化越显著(P0.05);辣椒红色素在过氧化氢(H2O2)环境下不稳定,8 mmol/L H2O2处理5 h后辣椒红色素残存率仅52.76%;羟自由基(·OH)比H2O2对辣椒红色素降解作用更为显著(P0.05)。在外源活性氧(H2O2)处理的同时添加外源防御酶POD和CAT,辣椒红色素含量降低不明显,活性氧与防御酶共存体系色素褪变较单一活性氧体系缓慢(P0.05)。LOX粗酶液单独作用5h后,色素溶液澄清颜色褪变明显,且LOX浓度越高,色素的降解程度越明显。作用1~5 h,LOX处理组色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LOX对色素降解有重要影响。结论:辣椒红色素褪变与辣椒抗氧化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效控制辣椒采后病菌感染对保护辣椒色素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