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水鱼营养成分丰富、水分含量高,在冷链物流中容易发生腐败变质。因此,通过了解冷链物流中海水鱼的腐败机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海水鱼产品保鲜,进而提升冷链物流中海水鱼产品品质。作者论述了海水鱼冷链物流中的自溶性腐败、氧化腐败和微生物腐败机制,并重点阐述了控制微生物腐败的保鲜技术研究进展。通过臭氧水、电解水、低温等离子体、辐照杀菌、高静压杀菌技术、光动力杀菌技术等减菌技术,可有效减少海水鱼表面微生物;采用温度控制、气调包装、活性包装等可有效控制冷链物流中海水鱼的微生物增长、蛋白质和脂质氧化,从而控制海水鱼的腐败变质,维持海水鱼的鲜度品质。这些研究发现可为进一步开发应用于冷链物流中海水鱼的保鲜技术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腐败和致病微生物是导致水产品腐败和食用安全的主要因素,由于物理化学微生物控制技术在鲜活和微加工水产品应用受到限制,致使生物保鲜技术在食品领域悄然兴起。本文对水产品中的细菌菌相构成,生物保鲜技术和乳酸菌生物保护剂在水产品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阐述冷冻和鲜活水产品中的乳酸菌来源、控制目标微生物和乳酸菌抑菌机制以及在水产品中的应用前景,旨在进一步开发乳酸菌生物保护剂在水产品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亚楠  李欢  蒋凡  傅玲琳  王彦波 《食品科学》2022,43(13):285-291
研究发现,内源酶、微生物、脂质氧化及环境等是引起水产品腐败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保鲜效果以减少水产品的腐败损失和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成为水产行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引起行业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包装关注的不断提高,活性包装逐渐发展起来,并在改善保鲜效果方面作用显著,成为研究的热点。鉴于此,本文在探究水产品腐败机制的基础上,从内源酶活性、微生物生长、脂质氧化和环境4 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基于活性包装的水产品保鲜机制,并探讨了活性包装可能的增效机制。旨在为未来研发靶向的水产品保鲜活性包装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水产品在实际运输贮藏销售环节,易受到环境温度、微生物等因素影响而导致腐败变质,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微冻保鲜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维持食品原有风味。但是其温度控制严格,单一的微冻保鲜不能很好地延长水产品货架期,因此常采用微冻与其他技术结合的保鲜技术,以更好地发挥栅栏效应。该文综述了水产品腐败机理及品质变化、单一微冻保鲜应用,微冻与抗冻剂、气调、涂膜、静电场等联合对水产品保鲜的最新应用,并对微冻保鲜存在的问题作出总结与展望。旨在为微冻保鲜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做铺垫,为水产品保鲜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甲壳类水产品捕捞后易腐败变质,低温是最主要的保鲜方式,为了提高低温保鲜效果,其辅助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本文总结了甲壳类水产品变质的现象、机理及其抑制方法,综述了甲壳类水产品的低温保鲜技术,对比了常用的两种低温保鲜方法,总结了低温保鲜的常用和新兴辅助技术,以期为甲壳类水产品的保鲜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水产品具有的蛋白质属优质蛋白,水分较大,与畜肉不同的是结缔组织较少,易腐败变质。为后续的储运、加工、销售中带来很多的不变。目前,常应用于水产品保鲜的技术主要有低温保鲜、化学保鲜、气调保鲜和辐照保鲜等。本文主要介绍微生物保鲜技术和酶法保鲜技术。微生物保鲜  相似文献   

7.
鱼类产品营养丰富,但容易腐败变质。本文以水产品生物保鲜的专利申请为研究基础,从专利申请量、专利申请人以及专利研究技术内容等方面分析了国内鱼类保鲜领域的研究内容以及发展演变过程,梳理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
李娜  谢晶 《食品与机械》2017,33(11):204-207,220
水产品蛋白质价值高,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易受微生物污染而导致腐败变质。文章在分析现代水产品保鲜技术的基础上,综合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鲜度评价指标,从物理、化学、生物保鲜技术的不同组合角度详细综述了应用于水产品保鲜中的不同组合保鲜方式,总结并提出在未来水产品保鲜技术发展中复合生物保鲜剂与物理、化学保鲜技术的结合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李娜  谢晶  梅俊 《中国食品学报》2024,24(1):407-417
水产品在贮藏期间呈特定的微生物演替规律,其中优势腐败菌在贮藏后期占据数量优势,且致腐败能力强,是导致水产品腐败变质的重要原因。本文在概述水产品贮藏期间微生物演替规律的基础上,介绍水产品中常见的优势腐败菌类型、生物膜形成及致腐机制,其中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胞外酶的分泌是水产品中优势腐败菌的重要致腐要素。同时,本文从肌原纤维蛋白降解、核苷酸关联产物代谢、脂质氧化角度出发,阐述优势腐败菌的致腐败路径,提出未来可从分子水平、全基因组序列层面建立编码基因表达-优势腐败菌-水产品品质特性间的内在调控机制,特别是混合优势腐败菌的致腐机制。同时建议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构建优势腐败菌的代谢路径,关注不同代谢路径间的交互作用,为揭示水产品腐败机理、靶向抑制腐败菌以及采取有效的保鲜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产品中蛋白质、水分、脂肪含量丰富,容易引起氧化和微生物繁殖导致腐败变质,因此水产品贮藏保鲜技术是水产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香辛料作为一种新型、健康、无副作用的生物保鲜剂,对水产品具有明显的抑菌及抗氧化作用,进而能保持水产品的贮藏品质并延长其货架期,在水产品的保鲜及贮运上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香辛料对水产品保鲜的作用机制,尤其论述了香辛料在水产品贮藏保鲜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水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少,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正是由于水产品的组成成分的这些特点使其容易腐败变质。因此水产品的保鲜和保活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冰藏保鲜是水产品保鲜应用最早和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文章结合冰鲜的原理与技术,综述臭氧、生物保鲜剂、化学保鲜剂、辐照保鲜等保鲜方法结合冰鲜技术在水产品中的应用,并提出冰鲜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水产品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口感及风味独特,极大丰富了消费者的日常饮食。然而水产品捕捞后贮藏期间易腐败变质,低温保藏是最主要的保鲜方式之一。但是低温会造成其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的损伤从而导致品质下降。为提高低温保鲜效果,减少贮藏过程中的蛋白质损伤,可利用低温保鲜技术与辅助技术联用来提高水产品品质的稳定性。该文阐述低温对水产品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总结低温保鲜过程中蛋白质品质的调控方法,以期为水产品的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产品极易腐败变质,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抑制其腐败变质。低温等离子体(Cold Plasma,CP)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广谱冷杀菌技术,可以在大气压下实现均匀、稳定放电,且对常见水产品致病菌和腐败菌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可以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作者综述了CP产生方式、灭活微生物机制及影响其灭菌效果的因素,同时探讨了CP对不同种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及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以期为CP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金枪鱼肉鲜味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的生食水产品,但其不易保藏,品质易劣变腐败,它的品质和保鲜方法紧密相关。通过冷链流通可以延缓生食水产品中腐败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从而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但其中仍然有部分适冷微生物生长,尤其是假单胞菌,能够在苛刻的低温环境中继续生长。本文主要综述了金枪鱼保鲜技术现状,并从细胞膜调节、低温蛋白酶、冷激蛋白、低温防护剂四个方面系统阐述假单胞菌这一优势腐败菌在低温下的适应机制。假单胞菌适冷机制的研究可以靶向指导金枪鱼冷藏保鲜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及其复合保鲜技术在水产品抗菌保鲜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品作为一种营养、低脂的鲜味食品备受消费者青睐,但因在贮藏过程中易滋生微生物而加速其腐败变质,导致水产品贮运难度较大。单一保鲜技术难以全面抑制微生物生长,因此利用复合保鲜技术延长水产品货架期具有重要经济意义。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及保鲜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天然生物保鲜剂成为科学界极为认可的保鲜方法之一。壳聚糖因具备优良抑菌活性、成膜性及安全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食品保鲜中。该文基于水产品品质劣变原理,从壳聚糖的抑菌作用、机理及其复合保鲜技术在水产品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壳聚糖在水产品抑菌保鲜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产品营养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其水分及蛋白质含量较高,导致水产品极易受微生物作用造成腐败变质,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保鲜方法来防止或延缓腐败,保证其品质。非热杀菌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有别于传统食品加工中采用的热杀菌,能够有效保护食品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本文综述水产品在贮藏过程中致腐及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及危害,并综述超高压技术、高密度二氧化碳技术、辐照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高压静电场技术、臭氧技术及酸性电解水技术的机制及研究进展,同时对非热杀菌技术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水产品收获期集中,营养丰富,极易腐败变质,因此水产品保鲜尤显重要.本文综述了酶制剂(包括葡萄糖氧化酶、溶菌酶、谷氨酰胺转胺酶、脂肪酶等)和抑制腐败菌的微生物(乳酸菌、荧光假单胞菌、两歧双歧杆菌等)在水产品保鲜中生物保鲜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
鲜水产品的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但是在水产品保鲜的研究与新技术、新方法利用上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水产品的出口创汇和水产工业的发展。现就水产品腐败机理和过程、水产品鲜度鉴定及鲜活水产品保存方面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群体感应与水产品保藏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群体感应系统,分析了水产品腐败与群体感应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以水产品腐败菌QS现象为靶点的水产品保藏新策略,为水产品防腐保鲜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生鲜食品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励建荣   《中国食品学报》2010,10(3):1-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和方式的转变,生鲜食品已成为城乡居民生活中的必需品,且需求量增长迅速。然而由于保鲜技术的相对滞后,生鲜食品产后腐败损失严重,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生鲜食品保鲜已成为当今农业、食品企业、物流业和消费者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以生鲜水产品和果蔬为主要对象,根据其品质特性和腐败变质机理,介绍生鲜食品保鲜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旨在为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推动生鲜食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