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V对贮氢合金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发AB5型稀土系低Co贮氢合金,研究了加V低Co贮氢合金M/Ni3.55Co0.3Mn0.4Al0.25Cu0.15Fe0.1Cr0.1Zn0.13Vx(x=0.02,0.05,0.08)V含量变化对放电容量、循环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加V低钴贮氢合金可以获得良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但V的加入应严格控制。在本研究范围内,x=0.02的加V低钴贮氢合金具有最佳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Al、Cu含量对Zn-Al-Cu-Mg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洪军  李亚敏  郝远 《铸造技术》2007,28(6):823-826
如何使铝铜含量良好匹配,是开发新型高性能Zn-Al-Cu-Mg模具合金的关键。研究了Al、Cu含量对Zn-Al-Cu-Mg模具合金力学性能和铸造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含量从3%增加到14%,铜含量从3%增加到9%,合金力学性能明显增加,但铸造流动性下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得出新型模具锌合金的建议成分w为:9%~11%Al,7%~9%Cu,0.04%~0.05%Mg。  相似文献   

3.
采用阴极电沉积法在AZ3lB镁合金表面上制备了不同Sn含量的Sn-Ni合金镀层.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电位极化曲线(Tafel)、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硬度仪研究了不同Sn含量时镀层的结构、表面形貌、耐蚀性及硬度.结果表明,镀层中Sn含量对镀层各种性能的影...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种新的铸造技术将较多的铅混合到铝合金中,然后用普通的浇铸方法制备铸造铝铅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定量金相等技术研究了冷却速度、铅含量、重力作用等对铝铅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该技术制备的铝铅合金中的铅颗粒呈团絮状均匀分布于基体内,铅颗粒的尺寸随铅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冷却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具有不同碳氧含量的初始粉末,利用真空液相烧结制备93W-4.6Ni-1.9Fe-0.5Co合金试样,研究碳氧含量的变化及其平衡反应对合金力学性能与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坯在真空高温烧结过程中,原料自身含有的碳具有较强的脱氧能力,通过碳氧反应可减少合金中的氧、碳含量,阻止氧化物、碳化物夹杂的生成,在钨颗粒与粘接相之间形成牢固的界面。当合金总氧含量低于500μg/g时,合金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杨晓滔  曾荷峰  付仕梅  马媛  方卫  鲁瑞智 《贵金属》2022,43(S1):160-162
试验采用脉冲红外吸收法和热导检测法测定NiPt合金中的氧和氮含量。对TC-400氧氮分析仪的测定条件,样品的制备、清洗,称样量等进行了实验。试样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 5.08%~9.56%,加标回收率95~107%;氮的含量小于0.001%,加标回收率为96%~105%。方法可满足生产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Zr含量对Ti-1100合金中硅化物析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TEM观察了不同Zr含量Ti-1100合金中硅化物的析出形貌及分布规律,由实验结果、Ti-Zi-Si三元相图和相关文献推测了基于Ti-1100合金成分的赝Ti-Zi-Si三元相图Si含量为0.76%(原子分数)的变温截面,通过TEM观察结果和相图分析显示,随着Zr含量的增加,Ti-1100合金中硅化物溶解温度升高,同时合金中Si元素的溶解度降低,这些变化导致合金析出硅化物的整体尺寸增大、体积分数增加,硅化物的析出位置也由以β相为主变成以α相为主。  相似文献   

8.
铝硅合金中铁的有害影响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Fe在Al-Si合金中的有害影响、增铁机理和常见控制措施的优缺点。介绍了通过在红热状态下干净彻底地清铲坩锅和用涂料屏蔽 ,使合金的增铁控制到了 0 .0 3%以下的工艺。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EDXRF)法测定U-Ta合金中Ta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将样品溶解,加载于滤纸片上,制成滤纸试样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试样片中Ta含量。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Ta含量在1%~6%范围的U-Ta合金样品的Ta含量测定。对Ta含量为1.5%的样品,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不大于0.6%;Ta含量为5%的样品,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不大于0.3%。  相似文献   

10.
采用减压凝固密度试样法测定ZL106合金的试样密度,在四种不同含气量条件下,用电阻法检测铝液中的夹杂含量,分析铝液含气量与夹杂物的相互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夹杂和气体存在着密切的孪生关系,铝液中的夹杂含量越多,含气量越高;夹杂含量越少,含气量越低.同时分析了静止工艺对铝液净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添加不同含量Si和Mg,研究Si、Mg对Al-Mg-Si合金显微组织与显微硬度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显微硬度计分别对合金的微观形貌、相组成及显微硬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中主要有初生α-Al、骨骼状Mg2Si相、板片状共晶Si,还会出现少量的Al9Si、Al8Si6Mg3Fe、Al0.3Fe3Si0.7 和Al0.5Fe3Si0.5。随着Si含量的增加,Al-Mg-Si合金中α-Al枝晶变得细小,初生硅含量增加。随着Mg含量的增加,α-Al枝晶变粗、变大,从α-Al基体和初晶Si中的析出相逐渐明显,Mg2Si强化相聚集长大,同时α-Al初生晶尺寸增大。随着Si含量的增加,Al-Mg-Si合金的显微硬度也随之提高。随着Mg含量的增加,合金显微硬度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深过冷凝固实验对Co-Ru包晶合金中不同相的析出及演化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熔融玻璃净化与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合金的深过冷实验获得了217 K (0.12 TL) 的最大过冷度。结合经典形核理论的计算结果,在全过冷度范围内ξ相始终作为先析相优先从熔体中析出。当过冷度(ΔT)小于临界过冷度 (ΔT* ≈ 180 K) 时,合金凝固组织表现为典型的包晶组织,此时包晶相的析出依赖于ξ相的形态改变;当ΔT>ΔT*时,虽然ξ相仍为先析相,但是包晶相α的析出不再依赖于ξ相,而是直接从过冷熔体中析出并与ξ相竞争长大。随着过冷度的增大,包晶相的相对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再次增加  相似文献   

13.
锑含量对Mg-6Al-6Si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Mg-Al-Si系合金(AS系列)在凝固过程中容易形成粗大Mg2Si相,严重影响材料的性能。通过添加Sb使Mg2Si尺寸和形状得到改善,以提高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加入Sb后合金的铸态组织得到明显改变,随Sb加入量的增加初晶Mg2Si逐渐消失,树枝状Mg2Si变得更加细小、弥散,当Sb含量为1.0%时,初晶Mg2Si已完全消失,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Iron in aluminium alloys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mpurity. It forms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with Al and elements Si and Mg; these coarse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impair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 increase in hardness and decrease in UTS, YS, and ductility was observed with an increase in Fe content in the range 0.2 to 0.8% in an Al-7Si-0.3Mg Alloy. Further analysis showed higher hardening rate of the alloy at 0.8% Fe compared to 0.2% Fe with the tensile flow curves.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effect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Mg, Fe), solidification rate, heat treatment (delayed ageing with Cd trace addition)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lloy. Chill castings were found to possess high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an sand castings.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 of Al, Zn, Sn, Mn, Si and Ni on the color characteristics of binary copper-base alloys has been researched systematically and quantita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alloying elements decrease the red content of an alloy at different levels but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yellow color. Al and Zn enhance the yellow content of an alloy, whereas Sn, Mn, Si and Ni decrease the yellow content. When the alloys with different karat gold colors are imitated, Al and Z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color mixing elements and Sn, Mn, Si and Ni can be used as auxiliary.  相似文献   

16.
球化剂中的有效镁含量随着氧化镁含量的增高而降低:所以球化剂中氧化镁越高,其球化能力越低。为了获得良好的球化,球化剂中氧化镁含量应低于一定的临界值。研究了球化剂中氧化镁含量对球化效果、球铁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及球化剂中所能允许的氧化镁临界含量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郭永圣 《铸造》2007,56(11):1211-1214
系统地改变A201(0.75%Ag)铝合金平板铸件的长度、厚度及冒口大小,以探讨这些冒口对不同尺寸A201平板铸件抗拉强度及微孔隙的影响程度,进而在铸造生产中,可为冒口设计及金属凝固控制提供参考。型砂为100%硅砂。试验结果表明,A201铝合金平板铸件的力学性能及微孔隙受冒口补充的影响,当微孔隙增加时,会降低铸件的抗拉强度及伸长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OM、SEM、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含铝量对蒙乃尔(Monel)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铝含量从2%逐渐增加到4%(质量分数,下同),存在于枝晶间的离异γ′共晶相的面积比率逐渐增大;并且在不同的铝含量下,该含铝Monel合金在模拟海水中的腐蚀形式为点蚀,同时,随着铝含量的逐渐增加,该含铝Monel合金在模拟海水中的耐蚀性先增强后减弱。当铝含量为3%时,合金的耐蚀性达到本实验范围内的最佳。  相似文献   

19.
对6种不同硫含量的Cu-Ni合金进行了室温拉伸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拉伸速率和硫含量对材料屈服强度、拉伸强度、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金相组织分析,研究了硫含量对金相组织的影响。分析了Cu-Ni合金中硫析出物的分布、变形及对塑性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材料发生断裂的起源和过程及硫含量对塑性影响的根本原因,为后续冷变形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不同氢含量的Ti6Al4V合金板材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研究氢含量对Ti6Al4V合金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的影响,并利用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合金磨损表面的形貌及成分变化,分析了合金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氢使钛合金的摩擦系数降低,但是氢含量对Ti6Al4V合金摩擦系数的影响不明显。随氢含量的增加,钛合金的耐磨性能逐渐变差。随着氢含量的增加,钛合金的氧化磨损特征逐渐变弱,磨粒磨损所起的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