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辣椒酱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辣椒酱发酵合适的工艺参数为发酵液用量5%、发酵时间6d、盐浓度3%、糖浓度2%。发酵6d后,含酸量达到0.59%。纯菌种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最高含量为0.64mg/kg,而自然发酵时可达6.12mg/kg。杀菌温度90℃杀菌时间5min。  相似文献   

2.
灵芝多糖和枸杞多糖均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功能。提取灵芝多糖和枸杞多糖的复合物清除羟自由基活性可以达到53.11%,优于两种多糖单独作用效果。利用灵芝菌株发酵枸杞汁,体系中总糖含量可以达到20g/L以上,发酵液稀释10倍清除羟自由基活性可以达到56.65%,高于灵芝发酵液和枸杞法清除率。初步说明可以通过灵芝发酵实现灵芝多糖和枸杞多糖的复合,为发挥多糖功效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药对冬虫夏草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5味中药对冬虫夏草发酵的影响。在培养基中加入中药(焦三仙、黄芪、当归、海马、柴胡)提取液,使中药提取液总量分别占液体培养基的0、10%、15%、20%、25%、30%(v/v)。发酵后,测定冬虫夏草菌丝体的浓度;在此提取液浓度下,用正交试验法调节这些中药用量的配比,对菌丝体中的甘露醇及发酵液中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在中药提取液浓度为10%时,菌丝体浓度最大,是未加中药的2.6倍;不同中药用量配比的发酵液中多糖含量有很大不同,同时各味中药用量比为1∶1∶1∶1∶1时菌丝体中主要有效成分甘露醇含量最高,较对照组提高了5.92倍。因此中药对冬虫夏草的发酵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参提取液对白灵菇深层发酵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白灵菇液态深层发酵过程中添加入不同浓度的党参水提取液对发酵多糖的动态影响。通过测定胞内多糖、胞外多糖以及pH值、生物量、菌丝球密度、菌丝球直径和发酵液黏度等一系列发酵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发酵培养液中加入25mg/L、50mg/mL、75mg/mL的党参水提取液,对白灵菇发酵多糖及生物量均有促进作用,尤其是添加50mg/mL的党参水提取液时效果最显著,白灵菇发酵胞内多糖得率、胞外多糖得率及生物量质量分数分别可达10.5%、8.02%和1.4g/100mL。  相似文献   

5.
关洁  张璐  李丽  张盛贵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1):205-208
在茁霉多糖小试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5L中试生产工艺方案,分别研究了接种量和转速对中试发酵的影响,对比研究了中试和小试发酵液在生物量、多糖产量、蛋白含量及色素等各项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接种量对中试发酵有一定影响,其中以12%的接种量效果较好;与小试发酵不同,中试发酵在搅拌速度上应采用变速搅拌方式,即前期发酵采用160r.min-1较低搅拌速度,在后期发酵时应采用200r.min-1的搅拌速度;两种发酵方式比较,在相同的发酵时间内,生物量和多糖产量两项指标,中试发酵均高于小试发酵,而蛋白质和色素产量较小试发酵低,确定的中试工艺条件为:装液量3.5L,接种量12%,初始pH6.5,温度30℃,发酵时间5d,在此工艺下制得的发酵液中多糖含量达到3.66g/L。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将茶叶籽油生物发酵生产工艺引入到油茶籽油生产中的可能性,通过观察不同打浆轮次及处于不同发酵时间段的油茶籽水浆状态,深入研究了油茶籽水浆发酵分层现象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油茶籽水浆发酵开始时上下是浑然一体的,呈乳白色,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分层逐渐由模糊变为清晰,发酵进行到4 h左右,发酵液明显分为3层:乳白色上层、淡黄色中层及灰褐色下层;此后,各层逐渐变得坚实,到发酵16 h左右,发酵液各层厚度已经稳定,上层、中层及下层的相对厚度分别为16%、75%、9%。不同打浆轮次油茶籽水浆发酵液上层形成时间随着打浆轮次的增加逐渐推迟,发酵液上层相对厚度随着打浆轮次的增加而降低;前3轮水浆发酵液上层相对厚度之和占所有打浆轮次上层相对厚度总和的95.9%。油茶籽水浆发酵分层现象发生过程与结果与茶叶籽水浆基本相同,因此茶叶籽油生物发酵生产工艺完全可以用于油茶籽油生产。利用茶叶籽油生物发酵工艺生产油茶籽油时,只需打浆3轮就可以达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燕麦的食用菌液体发酵及其发酵饮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喆  师俊玲 《食品科学》2010,31(5):169-174
以燕麦乳为培养基,对4 株灵芝菌种和1 株真姬菇菌种进行液体摇床培养,结合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液pH值、胞内多糖含量、胞外多糖产量、菌体生长量及燕麦β- 葡聚糖变化,分析每株菌的发酵特性,并对菌种“灵芝3”的发酵液进行饮料加工。结果表明,4 株灵芝均能在燕麦乳中快速生长,并产生大量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含量与菌体生长量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两者均在培养的第6 天达到最大值,不同菌株的胞外多糖产量分别在第5 天、第6 天、第7 天达到最大值。真姬菇的胞外多糖产量在培养过程中不断下降,胞内多糖含量与菌体生长量没有相关性。燕麦乳不适用于真姬菇多糖的液体发酵,适用于灵芝多糖的发酵生产。在灵芝发酵液中加入1.5g/L 的CMC-Na,即可制成酸甜适口、质地稳定、澄清透明,含103g/L 多糖、1g/L 总酸、 11.6g/L 氨基酸、40g/L可溶性固形物的灵芝发酵饮料。  相似文献   

8.
对蜜环菌饮料制作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表明 ,当采用最佳培养条件时 ,发酵液中多糖含量高 ,制成的成品饮料含多糖为 0 2 96mg/mL ,氨基酸为 1 6g/L ,蛋白质为 44 9mg/L。当发酵液中添加 5 5 %蔗糖、0 1%柠檬酸及 0 0 5 %黄原胶等添加剂时 ,可以得到色、香、味俱全的营养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9.
利用猴头菌对大果山楂汁进行发酵,以发酵液中形成的多糖含量及菌丝湿质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猴头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大果山楂汁中白砂糖添加量为10 g/L,发酵温度为26 ℃,转速为160 r/min,接种量为8%。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10 d,发酵液中的多糖含量达到5.91 mg/mL,菌丝湿质量达到255.86 mg/mL。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MRS培养基为基础,通过优化碳、氮源及无机盐的配方和用量,再结合补料发酵,最终实现唾液乳杆菌XH4B高密度培养的目的。以乳酸菌的生物量为指标,同时考查发酵液pH值、乳酸含量等,最终确定酵母粉和蔗糖为最佳氮、碳源,同时增加乙酸钠用量至2%、磷酸二氢钠0.6%,可以对发酵液酸化时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采用优化的PY-Suc培养基,唾液乳杆菌XH4B的生物量最高能达到6.91 g/L,明显高于MRS培养基的5.01~6.30 g/L(P0.05)。等量补料培养并且采用NaOH中和发酵液pH值时,乳酸最高积累速度可以达到5.958 g/(L·h),但是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积累速度迅速下降。发酵酸化较严重时(乳酸含量9~10 g/L),唾液乳杆菌XH4B的生物量积累变缓。结论:优化MRS培养基,并加大乙酸钠、磷酸二氢钠等能够缓冲发酵液的无机盐用量,结合补料发酵,可以实现唾液乳杆菌XH4B的高密度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