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华  王照科 《酿酒》2005,32(6):98-103
葡萄酒一般清亮、晶莹、透明、有光泽,具有令人愉悦的外观和回味无穷的内涵,因而葡萄酒具有美学特性。葡萄酒品尝过程中美感活动是一种逐渐深化的过程,美感的形成机理研究由于哲学辩证法的借入,诠释葡萄酒品尝过程中美感形成的机理。由葡萄酒品尝过程中主观、客观存在的美感追溯其美感内涵,以提升葡萄酒品尝者对葡萄酒的欣赏水准,倡导葡萄酒消费审美文化,引领葡萄酒时尚品味,旨在使葡萄酒品尝者通过葡萄酒品尝,怡神悦意、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激励斗志、升华境界。  相似文献   

2.
葡萄酒一般清亮、晶莹、透明、有光泽,具有令人愉悦的外观和回味无穷的内涵,因而葡萄酒具有美学特性。葡萄酒品尝过程中美感活动是一种逐渐深化的过程,美感的形成机理研究介于哲学辩证法的借入,诠释葡萄酒品尝过程中美感形成的机理。由葡萄酒品尝过程中主观、客观存在的美感追溯其美感内涵,以提升葡萄酒品尝者对葡萄酒的欣赏水准,倡导葡萄酒消费审美文化,引领葡萄酒时尚品味,旨在使葡萄酒品尝者通过葡萄酒品尝,怡神悦意、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激励斗志、升华境界。  相似文献   

3.
杨征建 《新食品》2014,(15):74-74
2014年7月上旬,意大利IDV和IGM两家葡萄酒社团组织中国葡萄酒媒体人、教育者,踏上了意大利葡萄酒考察之旅。笔者也受邀在列。  相似文献   

4.
据葡萄酒调查机构wine Intelligence的最新调查,英国约有40%的葡萄酒常饮者(约1100万人)喜欢在网络上获取葡萄酒信息。数据还显示,在过去3个月里,约有28%的葡萄酒常饮者(约800万人)从网上购买葡萄酒,而且这一数值还在继续增长。同时,14%的葡萄酒网购用户还将酒评发布到网上。  相似文献   

5.
《酿酒》1996,(4)
葡萄酒学院评酒员培训班结业鉴于原葡萄酒、果酒国家评酒员,有的已离开酒的行业,有的已经退休,受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委托,西北农业大学葡萄酒学院于1995年第四季度开办了葡萄酒、果酒评酒员培训班。经过学习和考试,成绩优良者,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聘请一部分新的、...  相似文献   

6.
《美食与美酒》2012,(12):24-24
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协会(CIVB)成立于1948年,该机构代表波尔多约7800名葡萄酒酿造者、300名葡萄酒经销商和100名经纪人。  相似文献   

7.
《中外轻工科技》2001,(1):28-28
一项新的研究提示,进餐和其他方面的习惯至少也可带来像饮用葡萄酒那样的益处,如果的确如此,爱护心脏就是一件更为复杂的事,而不仅仅是每日饮用红酒了。 科学研究已经显示,经常少量饮用葡萄酒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比戒酒者所具有的这些益处主要是得益于葡萄酒本身还是得益于饮用者的生活方式则是有待于探索的课题。此外,研究数据表明,葡萄酒饮用者都非常喜爱锻炼,而较少吸烟,超重现象也较少。 许多研究已经显示,葡萄酒和其他酒精饮料影响血液的变化,而这可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3年前,丹麦的研究人员也揭示,心脏病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美食与美酒》2013,(12):6-6
很多朋友在问,什么是葡萄酒的“江湖”?其实,有葡萄酒的地方就是江湖,而高端葡萄酒,就是所谓的“江湖高手”。它们应该品质优异、质量稳定、风格具备代表性,在给品酒者带来感官上愉悦甚至感动的同时,其卓越的品牌附加值也能给人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即使价格高昂,  相似文献   

9.
《中外轻工科技》2001,(3):26-29
近年很多人提到中国人开始爱上 “红酒”——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爱饮葡萄酒。然而,在饮葡萄酒时,如何正确分辨真伪葡萄酒是大家所必须关注的,假酒自古有之,中外有之,怎样辨别假酒是全世界客商和用酒者需关心的。  相似文献   

10.
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酒中的有机酸是葡萄酒的主要化学成份之一,它们所产生的酸味对葡萄酒的感官特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些有机酸中,酒石酸和苹果酸是葡萄酒的两大固定酸,其中苹果酸是一种口感酸性强,带有刺激味的双羧基酸。当葡萄酒中的苹果酸含量较高时,则葡萄酒给人以酸涩和粗糙的感觉,并且这种有机酸易带来葡萄酒微生物的不稳定性,因此,酿造者常常考虑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fermenation),使原来酸味尖锐的苹果酸被酸味柔和的乳酸所代替,从而使葡萄酒的感官质量和生物稳定性得到提高。然而,苹果酸──乳酸发酵作为一种严格…  相似文献   

11.
《美食与美酒》2012,(12):34-49
2012年.我们的编辑们在超过500款新推出的葡萄酒中进行评比,以独立盲品的形式.评选出我们今年的这份名单。最终上榜的葡萄酒遵循以下4个原则:品质(按我们给出的评分来评比)、价值(按出售价格的高低来评比)、可用性(按各种酒的产量或者进口量来评价)以及被我们称为“X-因素”,包括具有潜力的酿酒者、标准葡萄酒或者对葡萄酒产区而言具有重大里程碑贡献的特殊葡萄酒。最终的选择结果反映了评委们对亲自品尝过的这些葡萄酒的评价和认可,也反映了现在葡萄酒行业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12.
法兰西味道     
《新食品》2009,(19):96-97
本期鉴评者 郭松泉 葡萄酒国际裁判,葡萄酒古董收藏家,曾任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相似文献   

13.
《福建轻纺》2008,(8):80-81
中国人的社交文化向来讲究吃饭喝酒。受白酒文化的影响,国内企业家往往是喝白酒者居多,啤酒也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佐餐饮料。与之相比,葡萄酒还很少能够正经地摆上企业经理们的餐桌。虽然近几年来,葡萄酒在国内已经开始受到关注。但国内企业家里,能够真正对葡萄酒品评出个所以然的人,却并不多。  相似文献   

14.
田野 《新食品》2012,(22):100-101
花思蝶(Frescobaldi),一个源自意大利的古老名字,一个在国际市场上极富盛名的葡萄酒生产商,是托斯卡纳产区最大同时也是最古老的葡萄种植者、酿造者。其中由花思蝶全权控股的奥纳亚庄园(Omellaia)出产的葡萄酒可谓意大利几大头牌之一,声名显赫无人不知。  相似文献   

15.
中国葡萄酒近年来发展很快,特别是国家开发西部战略的实施,在西北、西南边疆相继新建了一批现代化的葡萄酒厂,这些厂都种植了新的葡萄品种,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堪称中国葡萄酒的新秀,而云南高原葡萄酒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使饺者。它创建于1997年,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接轨好,很快就在葡萄酒业中异军突起,令行业人上刮目相看。1999年又受益于世博会的天时地利,更加红火起来,当年生产的36000屯葡萄酒现已供不应求。为探索‘云南红”的奥秘,春节过后我在香港拜访了云南高原葡萄酒有限公司董事长武克钢博士,同他就入世后中国…  相似文献   

16.
甘露蛋白—21世纪的葡萄酒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葡萄酒酿造者来说,防止葡萄酒酒石酸沉淀一直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所采用的方法也不是100%的可靠。1 常用法1.1 偏酒石酸10g/HL用于储存周转快的葡萄酒。用偏酒石酸保护葡萄酒,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不稳定的,因为这一措施取决于葡萄酒的储存温度。储存温度越高,偏酒石酸水解的越快,从而导致其保护作用的消失。偏酒石酸对葡萄酒的保护期限依储存温度而定:12℃:2年以上;18℃:1年;20℃:3个月;25℃:1个月;30℃:1个星期。1.2 冷处理为了使葡萄酒保持“稳定”,各种类型的处理方法在于去除葡萄…  相似文献   

17.
“平心而论,真不希望现在在中国葡萄酒爆发性增长,中国的市场没有准备好,中国的消贽者没有准备好,中国的企业也还没有做好这个准备,一个你没准备好的产业一旦爆发性增长,假冒伪劣产品全都出来了。”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名如是说。  相似文献   

18.
葡萄酒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葡萄酒的色、香、味综合决定葡萄酒的感官质量,而香味则是决定葡萄酒质量和典型性的主要因素,葡萄酒的香气成分通过与品尝者的嗅觉、味觉广泛接触,从而表现其本身的感  相似文献   

19.
南罗讷的2011     
Pierre 《美食与美酒》2013,(11):62-65
2009、2010和D2011堪称是罗讷河谷葡萄酒的3个精彩年份,但每个年份又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2011年相比于前两个年份表现出更好的水果气息和柔顺的单宁,这种风格的葡萄酒无论是在年轻时,还是存放几年后饮用都会令饮者感到愉悦。  相似文献   

20.
据新西兰葡萄种植兼葡萄酒酿造者协会(New Zealand Winegrowers)称,2005年是新西簟第二大葡萄收获年份,受此影响,9月份新阿兰葡萄洒的出口增长了28%,大约有6百万升(158万加仑)葡萄酒销售到海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