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磷酸-氨基甲酸酯化双变性淀粉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钠与玉米淀粉发生酯化反应,制得磷酸-氨基甲酸酯化双变性淀粉,并对其进行了红外表征;测定了这种双变性淀粉的糊化温度、冻融稳定性、透光率、黏度和黏度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得的磷酸-氨基甲酸酯化双变性淀粉在室温下即可糊化,而且其冻融稳定性好,透光率高,水溶性好,黏度热稳定性好,有可能在常温下用作纺织浆料和印染糊料,可节约能耗.  相似文献   

2.
食用型化学变性淀粉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综述常见化学变性如乙酰化、羟丙基化和交联处理对淀粉物理化学、形态学、热力学等性质影响;且探讨影响淀粉变性效率因素,如淀粉种类、颗粒结构、变性试剂类型和用量等,通过选择合适变性试剂和淀粉原料可生产出具有良好应用效果食品用变性淀粉。  相似文献   

3.
变性淀粉的种类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性淀粉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淀粉分子链被切断、重排或引入其他化学基团以改变其结构而获得的.经过变性的淀粉比原淀粉具有更优良的性能.根据变性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变性淀粉、化学变性淀粉、酶变性淀粉和天然变性淀粉.  相似文献   

4.
变性淀粉与原淀粉相比有很多优点,现将马铃薯变性淀粉(磷酸马铃薯变性淀粉、醋酸酐马铃薯变性淀粉、氧化马铃薯变性淀粉)代替原淀粉应用到西红柿肉类复合灌肠中,感官评价表明变性淀粉添加到复合灌肠中感官指标优于原淀粉,尤其是醋酸酐马铃薯变性淀粉。  相似文献   

5.
变性度对变性淀粉浆浆液浆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不同变性程度的氧化淀粉、醋酸酯淀粉、磷酸醋酯淀粉、羧甲基淀粉、交联淀粉等几种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研究其变性程度对浆液、浆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玉米淀粉与玉米变性淀粉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测定了玉米淀粉、羟丙基淀粉、羧甲基淀粉、淀粉磷酸酯的冻融稳定性、透光率、膨胀度、粘度、糊化特性等主要物理性质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变性淀粉与玉米淀粉的性质不同,由于变性淀粉引进了羟丙基、羧甲基、磷酸基团等亲水性基团,使淀粉极性增强,亲水能力增大,使其都具有较强的冻融稳定性、抗凝沉性,较高的膨胀度、透明度,因此变性淀粉具有更广阔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7.
纸用变性淀粉的新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概述了我国纸用变性淀粉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普通型变性淀粉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纸用变性淀粉应朝着两性,多元变性方向发展,朝着具有“网络功能”的变性技术发展,同时还介绍了作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类变性淀粉在灌肠制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变性淀粉(玉米变性淀粉、木薯变性淀粉和马铃薯变性淀粉)在灌肠制品中的应用研究,探讨了变性淀粉对灌肠制品性能的影响,即对灌肠的气味、色泽、弹性、风味及质地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及模糊数学的理论方法确定变性淀粉的理想用量和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马铃薯淀粉(PS)及其7种变性淀粉(醋酸酯淀粉、羟丙基淀粉、磷酸酯双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氧化淀粉、氧化羟丙基淀粉)在糊化温度、峰值黏度、热稳定性、凝胶性、抗剪切、耐酸性、冻融稳定性和透明度等性能差异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改性方式对马铃薯淀粉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⑴羟丙基和醋酸酯改性均可降低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提高淀粉峰值黏度,增加糊液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但淀粉糊的热稳定性和凝胶性差;⑵交联改性提高了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和凝胶性,增强了糊液热稳定性和耐酸性,但透明度降低;⑶氧化处理降低了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和峰值黏度,提高淀粉糊透明度;(4)双重改性处理的复合变性淀粉同时兼有二种单一变性淀粉的共同特性,其中:氧化羟丙基淀粉的透明度最好,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冻融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淀粉及变性淀粉颗粒形貌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各种原淀粉及其经过不同处理方式得到的变性淀粉的颗粒形貌结构,发现运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得到的淀粉与原淀粉具有不同的颗粒形貌结构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为判断未知变性淀粉样品的处理方式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多孔淀粉制备原料有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等,在制备过程中,淀粉原料某些性质变化对多孔淀粉性质有一定影响,不同原料、或同一原料不同处理方式都会影响多孔淀粉形成;有效预处理方法对改变淀粉原料性质,提高多孔淀粉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多孔淀粉性质十分重要。该文对淀粉不同处理方式对多孔淀粉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淀粉作为一种资源丰富的可降解生物原料,在食品、药品、纺织等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未经改性的原淀粉冷水溶解度和冷糊黏度较低,常需加热成糊才能使用,降低了使用的便捷性.冷水可溶淀粉是一种冷水溶解度和冷糊黏度均有大幅度提高的改性淀粉,根据改性后淀粉是否可以保留颗粒形态,可将冷水可溶淀粉分为预糊化淀粉和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两大...  相似文献   

13.
韦爱芬  韦莉敏 《造纸化学品》2009,21(4):10-13,28
以制备成本基本相当为前提,采用木薯淀粉浆为原料,制备磷酸酯涂布淀粉、醋酸酯涂布淀粉和羟丙基涂布淀粉。通过对3种涂布淀粉的性能研究对比,结果表明:3种涂布淀粉均具有优良的黏结强度、成膜性、流变性和保水性,能满足高浓度淀粉蒸煮糊化、高固含量涂料配制及高速涂布的需要;其中,木薯醋酸酯涂布淀粉的总体应用性能最优,木薯羟丙基涂布淀粉次之。  相似文献   

14.
淀粉预处理方法对多孔淀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孔淀粉的制备原料有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等。在制备过程中,淀粉原料某些性质的变化对多孔淀粉性质有一定影响,不同原料、或同一原料的不同处理方式都会影响多孔淀粉的形成。有效的预处理方法对改变淀粉原料的性质,提高多孔淀粉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多孔淀粉的性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技术在淀粉改性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波技术是一种常用物理场加工处理方法,目前超声波技术用于淀粉改性成为新型变性淀粉研究热点。该文介绍超声波改性淀粉作用机制及对淀粉糊性质、淀粉颗粒形态、淀粉结构、反应性能和其它性质影响,认为超声波技术是一种对淀粉进行改性并提高其功能特性的最具潜力和发展前途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用变性淀粉等添加剂改进淀粉膜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马铃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制膜机制成了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可食性淀粉膜。为增加淀粉膜的机械性能,考察了变性淀粉等添加剂对淀粉膜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添加马铃薯淀粉醋酸酯、海藻酸钠和卡拉胶等食品添加剂可以改进淀粉膜的强度。  相似文献   

17.
研究氧化蜡质玉米淀粉颗粒形态、偏光性质、透明度、凝沉性等性质,并与其原淀粉相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氧化条件下,氧化蜡质玉米淀粉羧基含量要比氧化普通玉米淀粉低;其颗粒外观形状与蜡质玉米淀粉相似,偏光十字清晰,氧化作用发生在无定型区;氧化蜡质玉米淀粉颗粒表面更为粗糙,微孔洞量增加,氧化反应在淀粉颗粒表面和内部进行,颗粒表面发生降解;比其原淀粉显示更高透明度,而凝沉效果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8.
非晶化淀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是一种天然多晶聚合物,随着对淀粉结晶结构研究深入,人们发现淀粉颗粒在某些条件下淀粉结构有序性被破坏,具有非晶化现象。非晶化淀粉颗粒称为非晶颗粒态淀粉,其颗粒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具有较高酶降解性、反应活性等,使淀粉更适于改性和深加工。该文对非晶颗粒态淀粉研究概况、结构、性质等作相关阐述,并对其今后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用氧化剂处理甘薯淀粉,使其增白。在轻度氧化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用交联剂处理,提高淀粉凝胶的强度,即抗剪切、抗水、热能力。交联氧化复合变性甘薯淀粉与蚕豆淀粉配合使用制成的粉丝,与全蚕豆粉丝相比,品质没有显著差异。生产过程简单,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20.
非晶化淀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是一种天然多晶聚合物,随着对淀粉结晶结构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淀粉颗粒在某些条件下淀粉结构的有序性被破坏,具有非晶化现象.非晶化的淀粉颗粒称为非晶颗粒态淀粉,其颗粒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具有较高的酶降解性、反应活性等,更加适于改性和深加工.对非晶颗粒态淀粉的研究概况、结构、性质等作相关阐述,并对其今后的研究作相关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