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GPS与测量机器人联合作业模式在露天矿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振利  吉长东  任东风 《矿山测量》2007,41(1):41-42,69
为了解决露天矿变形监测中精度与实时性的问题,采用GPS相对定位模式与测量机器人(TCA2003全站仪)联合作业,在现场进行了测试。通过对GPS定位的误差来源、测量机器人与APSWin系统应用、测试成果等分析与研究,阐述了有关数据采集与处理、GPS测站选择因素等技术手段,得到了如何获得毫米级变形精度实时观测成果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用测量机器人监测三峡库区典型滑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在描述测量机器人技术组成和变形监测主要方法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测量机器人的监测方案,变形监测系统的组成和软件设计,并针对三峡工程库区巴东滑坡进行了试验,指出用测量机器人监测三峡库区典型滑坡的可行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桥梁的整体性形变监测问题,笔者及研究小组引进了GPS-RTK技术和测量机器人技术,在近5年的桥梁整体安全性自动监测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有效地实现了对桥梁整体安全性的实时监测,其桥梁整体空间位移的三维监测精度可达到亚毫米级。文章叙述了GPS-RTK技术和测量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大型公路桥梁整体性安全三维原位监测的实施过程、监测要领和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全站仪具有的测量点的三维坐标功能,间接求得天轮偏角,现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提升基坑监测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文中采用了C/C++作为开发语言,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3作为开发环境,并选用徕卡测量机器人作为实验设备,从底层进行了基坑变形的测量机器人自动监测系统的开发。通过现场实验,可以得出该系统界面友好,观测结果结果正确,极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可以投入实际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6.
文中从地下、地面、空间三个方向综述了变形监测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现状,并对GPS、测量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D-InSAR等最新测绘技术在变形监测领域的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随着现代GIS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以下观点:变形监测的数据获取将逐步实现自动化;变形监测的设备将实现多层次集成化;变形数据分析与处理将实现网络化。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平朔公司边坡监测机器人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为提高实际监测精度所采取的措施,总结了系统建成以来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情况。以平朔公司2处井口边坡监测数据为例,实际测算了2套机器人监测系统的监测精度,测量机器人实测精度满足工程测量规范滑坡监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金堆城矿区边坡变形监测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露天矿监测技术应用的现状。客观分析了现有监测技术以及GPS监测和测量机器人监测系统在变形监测领域的应用特点与不足。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露天矿变形监测应逐步实现数据获取的自动化,监测设备多层次的集优化,变形数据分析与预警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9.
陈冉丽  吴侃 《矿山测量》2011,(6):84-86,89
三维光学测量技术结合了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以及结构光栅空间编码测量等技术,同时具有摄影测量的高效率和光栅测量的良好精度等优点.该技术可克服传统模型观测方法存在的设备安装复杂、采样点有限、效率低、精度不高等缺点.实例应用及与传统的灯光透镜法对比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信息容量大、方便易行等优点,能够实现实时观测和以影...  相似文献   

10.
济宁二号煤矿副井罐笼提升天轮更换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井提升设备是沿井筒提升煤炭、矸石、升降人员和设备,下放材料的大型设备,是联系矿井上下的咽喉.作为提升设备的核心部件,提升天轮在提升系统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所以正确、精确安装矿井提升天轮不仅可以使提升系统正常运转、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而且可以使矿井生产更为有序、安全,从而提高了矿井多方面效益.本次更换天轮是在检查和分析原有测量标志的基础上,制定了有效的测量放线的方法,配合机电安装人员顺利完成了济宁二号煤矿副井提升天轮的更换任务.通过此次工作,为后续处理此类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针对提升机天轮故障诊断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远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主要有数据采集、无线传输、实时监测与诊断、离线分析等功能,通过对天轮测点的振动、偏摆、温度状态的实时监测,诊断出天轮的故障,为天轮的检修与维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天轮在深井提升系统中是一个关键运行部件,主要起承载力和导向的作用。由于天轮是运转轮体,考虑到自身不易安装传感器,提出了基于线结构光的机器视觉非接触式天轮偏摆实时监测方案。运用机器视觉处理技术,线激光照射在运转天轮上,将摄像机实时拍摄的图像传输到Labview软件中的图像模块进行图像处理,然后通过嵌套在Labview中的Matlab程序完成线结构光提取以及偏摆测量,并将测量数据实时显示形成曲线图并保存,从而达到实时监测天轮偏摆故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尚双贵 《中州煤炭》2021,(8):147-149,153
为了确保煤矿提升机的安全运行,采用故障树对煤矿提升机天轮故障进行分析,建立了煤矿提升机天轮故障树,确定3种故障特征:轴承故障导致的天轮噪声过大、井架安装不正导致的井架倾斜和天轮安装不正导致的天轮偏摆过大。研究了煤矿提升机天轮故障监测方法,对提升机天轮的运行状态进行了监测,并构建了系统的软、硬件部分,对采集的天轮振动信号处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为煤矿提升机天轮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EEMD的提升机天轮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经验模态分解过程中出现的模态混叠现象,从而提高轴承故障诊断的准确性。该方法的实现过程为:通过时域参数确定天轮轴承是否出现故障,如果出现故障,应用EEMD方法对故障信号进行处理,进而得到能够提取故障频率的Hilbert谱和边际谱,通过故障频率判断轴承故障发生的位置。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消除外界噪声和间歇性冲击的影响,准确提取轴承故障频率从而判断轴承故障的类型,为天轮轴承的检修维护提供依据,保证提升系统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5.
设计研究了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滑绳保护系统,该系统采用高速光电脉冲编码器测量天轮和主轴的速度并将信号传输给主控制器,利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对天轮和滚筒的主轴测速编码器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传输到主控制系统,由主控系统决定是否实行滑绳保护动作,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网络上以实现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16.
介绍落地式多绳摩擦提升机天轮安装预调整和质量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提升机天轮装置在运行中出现的异响问题,从轴瓦的受力入手,对异响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一般与轴瓦连接螺栓的断裂有关。从提高轴瓦螺栓抗剪切力、改善轴瓦耐磨特性等角度,提出加装定位键、应用锌基合金轴瓦、改善天轮装置结构等解决方案,对于旧结构天轮装置的升级改造及返厂维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竖井双卷筒提升机钢丝绳偏角设计时的两个隐含条件,在此条件下通过调整天轮平面与进出车方向(或卸载方向)的夹角,来调整天轮平面的间距,以改变钢丝绳的偏角,经实际运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苏雷涛  王锐  汪政  周原 《中州煤炭》2021,(11):200-205,214
设计基于虚拟现实的变电站机器人工作状态智能监测系统,能够及时以虚拟视觉的形式发现机器人异常工作状态并发出预警,提升变电站机器人的智能程度。创建包含双目视觉单元、人机交互单元、任务规划单元以及监测控制单元等的变电站机器人工作状态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双目视觉单元采集视频图像,经压缩编码后传至数据库单元存储,并将所输入任务指令发送到任务规划单元;任务规划单元依据所接收任务指令对机器人实施定位测量,获得机器人工作动态轨迹,并发送至监测控制单元;监测控制单元依据所接收轨迹信息,实现对变电站机器人工作状态的监测与异常预警。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视频传输时效性,可实时呈现机器人工作虚拟场景,定位测量精准可靠,可监测到机器人的工作动态轨迹,并在异常时发出报警。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的滑坡体深部位移监测中存在人工测量成本高、监测频率低、实时性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多点分布式深部位移实时监测方法。该方法利用低功耗微处理器、加速度传感器实现测量单元的模块化,并任意组合为测量传感器组,施工时将该传感器组垂直放入滑坡体钻孔中,实时测量滑坡体深部各单元倾斜角参数,进而利用相邻2个单元之间的倾角值计算出滑坡体内部形变值,以及确定出滑动面位置。整个测量方法具有实时性高、无人值守、可任意扩展裁剪等特点,同时能有效降低人工测量成本,实际现场应用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