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豆异黄酮主要以糖苷类型的分子形式存在于大豆中,但是其具有生物活性的部分主要是苷元.为了建立一种体外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为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新方法,采用纤维素酶水解70%乙醇提取脱脂大豆粕得到的异黄酮粗提物,对比了水解前后两样品的异黄酮组成差异,并测定了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能完全水解大豆苷和染料木苷为大豆素和染料木素;而不能水解丙二酰基染料木苷和丙二酰基大豆苷.纤维素酶处理以后的大豆异黄酮糖苷混合物达到DPPH自由基50%清除率所需要的异黄酮浓度是未处理的大豆异黄酮糖苷混合物的1/2.56.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机检测黑豆异黄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丹  牟莉  李晓磊  谭克 《食品科学》2007,28(9):438-441
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水:甲酸30min内,0.8ml/min梯度洗脱(从20:80:0.1到80:20:0.1)黑豆70%乙醇提取液。紫外光谱和电喷雾质谱的数据表明:大豆苷、乙酰基染料木苷、染料木苷、丙二酰基大豆苷、丙二酰基黄豆苷和丙二酰基染料木苷是黑豆种子中最主要的异黄酮,总含量为0.373%,为普通大豆种子异黄酮含量的2~6倍;黑豆是异黄酮的丰富来源。  相似文献   

3.
异黄酮主要以糖苷的分子形式存在于黑大豆和葛根中,但是其具有生物活性的部分主要是苷元.为了建立一种体外生物转化异黄酮糖苷为异黄酮苷元的新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黑大豆和葛根异黄酮,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纤维素酶水解前后两粗提物的异黄酮组成.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对于不同种类的异黄酮糖苷具有不同的水解专一性、基团专一性和键专一性,能完全水解大豆苷和染料木苷为大豆素和染料木素,而不能水解丙二酰基染料木苷、丙二酰基大豆苷和葛根素.  相似文献   

4.
对利用β-葡萄糖苷酶将豆奶及豆奶粉中生物有效性较低的异黄酮糖苷化合物转化为高活性的异黄酮糖苷配基化合物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浓度β-葡萄糖苷酶对豆奶及豆奶粉中大豆苷、乙酰大豆苷和丙二酰大豆苷的降解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β-葡萄糖苷酶浓度1.5U/mL、pH5.5、45℃保温1h的条件下,豆奶及豆奶粉中大豆苷、乙酰大豆苷和丙二酰大豆苷的总量分别降低了89.1%和89.5%,大豆黄素的含量分别增加了57.2和78.7倍;黄豆苷、乙酰黄豆苷和丙二酰黄豆苷的总量分别降低了93.2%和87.7%,黄豆黄素的含量分别增加了4.2和11.7倍;染料木苷、乙酰染料木苷和丙二酰染料木苷的总量分别降低了93.8%和82.4%,染料木黄酮的含量分别增加了5.2和23.0倍。试验结论:利用β-葡萄糖苷酶能够将豆奶及豆奶粉中生物有效性较低的异黄酮糖苷化合物高效转化为高活性的异黄酮糖苷配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利用柱层析法从大豆胚芽中分离到 8个异黄酮化合物 ,分别是黄豆素糖苷、大豆苷元糖苷、染料木素糖苷、丙二酰黄豆素糖苷、黄豆素苷元、大豆苷元、染料木素、染料木素葡萄糖苷 - 6″ -阿拉伯糖 ,其中化合物染料木素葡萄糖苷 - 6″ -阿拉伯糖在大豆中为新发现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市场上销售的5种国产和进口大豆异黄酮保健食品中12种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对3种苷元大豆素、黄豆素和染料木素,3种糖苷大豆苷、黄豆苷、染料木苷采用各自的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对乙酰化或丙二酰化糖苷用对应糖苷的内标响应因子和转换因子来计算含量.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保健食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含量标示不准确的问题,甚至部分完全不含有大豆异黄酮,亟待加强对大豆异黄酮保健食品的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了青方、红方、白方和低盐红腐乳中大豆异黄酮组成和含量差异,并对青方腐乳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含量和构型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类型腐乳中大豆异黄酮基本以苷元形式存在,青方腐乳大豆异黄酮含量明显低于其他类型腐乳,仅为红方腐乳的33.01%,从单一异黄酮来看,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在四种类型腐乳中的含量明显高于黄豆黄素;青方腐乳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转化研究发现,白坯中大豆异黄酮以糖苷型为主,染料木苷含量高于大豆苷和黄豆黄苷,前酵过程中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苷元型大豆异黄酮,盐腌过程中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含量有轻微降低,发酵过程中苷元型大豆异黄酮总量在后酵前30 d显著下降,其中大豆苷元可能部分转化为雌马酚,导致青方腐乳大豆异黄酮含量明显低于其他类型腐乳,对其转化物质需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8.
<正>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化学素,属植物黄酮类,主要来源于豆科植物的荚豆类,在大豆中含量较高。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具有抑制肿瘤生长、降低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以及缓解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多种生理保健作用。大豆中天然存在的大豆异黄酮共有12种,可以分为3类,即黄豆苷类、染料木苷类、黄豆黄素苷类,每类都以游离型、葡萄糖苷型、乙酰基葡萄糖苷型、丙二酰基葡萄糖苷型这4种形式存在。目前,如何简单准确地测试大豆中异黄酮的含量仍是检测领域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胡珀  金华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3):193-196,201
建立保健食品中6种大豆异黄酮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方法。样品中大豆异黄酮采用80%甲醇超声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C18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柱温30 ℃,质谱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大豆苷、大豆黄苷、染料木苷、大豆素、大豆黄素以及染料木素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大豆黄苷、大豆黄素检出限均为10 μg/kg;大豆苷、染料木苷检出限均为20 μg/kg;大豆素、染料木素检出限均为30 μg/kg,加标回收率为81.8%~98.4%,相对标准偏差为1.8%~6.7%。所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的测定方法,对保健食品中大豆异黄酮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液质联用及串联质谱法对黑豆、黄豆及青豆等8个大豆样品进行了大豆异黄酮分析,结果表明:染料木甙(G)及丙二酰基染料木甙(MG)在8个大豆样品中均为主要的大豆异黄酮组分,两者之和平均占到了大豆异黄酮总含量的50%以上;其次为大豆甙(D)和丙二酰基大豆甙(MD),两者之和平均占大豆异黄酮总含量的38%左右;黄豆黄甙(GL...  相似文献   

11.
大豆脱皮与等级豆粕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大豆加工生产饲用豆粕,蛋白质含量是决定其价值的关键。系统阐述了脱皮豆粕的蛋白质含量及其质量,以及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前景,描述了大豆脱皮工艺的工艺参数,并将几种不同的脱皮工艺进行了比较,证明了大豆加工中采用热脱皮工艺生产高蛋白质豆粕的可行性,同时,对生产等级豆粕工艺进行了分析,为大豆加工企业提供全新的大豆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大豆低聚糖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从脱脂豆粕中提取大豆低聚糖的制备工艺。经多次实验,确定了浸提、活性炭脱色和离子交换脱盐等过程的优化工艺参数,并对成品糖浆的成分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3.
水溶性大豆多糖类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对大豆多糖类的组成、结构、性质、及近期开发与应用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4.
大豆肽是指将大豆蛋白水解成3~6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在1000 Da左右。以豆粕为原料,采用发酵法生产大豆肽,通过微生物作用对某些苦味肽基团进行修饰和重组,使小肽之间、小肽与氨基酸之间发生移接、重排,制得的大豆肽具有较好的生理特性和加工特性,克服了酶解法产品苦味大和口感差等缺点,产品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工业。  相似文献   

15.
旨在优化发酵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从发酵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是:60%乙醇,料液比200g/L,室温下提取60 min,提取2次.此条件下异黄酮提取总量为2855.485 μg/g.  相似文献   

16.
大豆胚芽综合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胚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富含生理活性物质维生素E,大豆异黄酮和甾醇等。对大豆胚芽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对其综合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测试结果表明:大豆胚芽含有28%蛋白质,8.7%油(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油中含VE190mg/100g,大豆异黄酮1.23%,甾醇0.37%。  相似文献   

17.
大豆制品生产废水综合开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秋霜  应铁进 《食品科学》2007,28(9):594-599
豆制品生产中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源。文章阐述了从大豆制品生产废水中提取功能性物质如大豆低聚糖、大豆乳清蛋白、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大豆多糖等的研究进展,为豆制品废水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菠萝汁酶解大豆多肽发酵酸豆乳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菠萝汁中所含蛋白水解酶将豆乳中的蛋白质部分水解成为功能性多肽,再添加乳酸菌发酵剂制成酸豆乳。酶解条件的优选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以蛋白质水解度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菠萝汁用量15%;pH=7.0;温度45℃;时间70 min。发酵豆乳产品的配方设计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感官品评分数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的产品配方为:蔗糖含量4%;乳粉含量3%;豆水比1∶4;稳定剂0.5%。  相似文献   

19.
混菌发酵豆粕制备大豆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豆肽是大豆蛋白经水解得到的低分子肽混合物,具有比大豆蛋白更优越的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已在很多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微生物发酵能够降解大豆蛋白为大豆肽,采用平板培养和混合发酵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发酵豆粕的最佳菌株,得到芽孢杆菌CS27和米曲霉混菌发酵组合,利用正交试验优化该混菌组合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芽孢杆菌CS27与米曲霉同时接种,接种比例为2:1,30℃下发酵48 h,大豆肽质量分数达23.98%,大豆肽得率为51%,为大豆肽的发酵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该文综述大豆脱皮系统中冷脱皮,温脱皮和热脱皮工艺产生和演变过程,重点总结归纳冷脱皮与热脱皮区别,及三种经典热脱皮工艺特点,并对大豆脱皮各种产品优点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