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玉米黄粉二步酶解制备高F值寡肽的影响因素,优化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蛋白酶种类、酶添加量、料液比、p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玉米蛋白转化率和活性肽F值产生一定影响。经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的初次酶解条件为碱性蛋白酶添加量12.5 kU/g (以玉米黄粉质量为基准)、pH值9.0、料液比(g/mL)1∶35,50℃反应3.0 h,此条件下蛋白转化率达到85.61%。以初次酶解液为原料,经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的二次酶解条件为复合风味蛋白酶添加量2.7 kU/mL(以玉米黄粉初次酶解液体积为基准)、pH值7.0、酶解温度45℃、反应时间2.5 h。玉米黄粉经二步酶解、活性炭吸附后,样品寡肽得率为35%,F值达到28.30,分子质量为493.46~912.84 Da,高F值寡肽占总含量85%以上。研究结果旨在为玉米黄粉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以金枪鱼碎肉为原料,采用双酶分步水解法制备高F值寡肽。通过Box-Behnken设计,确定最佳酶解条件。酶解液经活性炭静态吸附去除芳香族氨基酸,用Sephadex G-25葡聚糖凝胶层析测定高F值寡肽的分子质量分布。试验结果表明:胃蛋白酶为第1步水解用酶,酶解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酶用量650 U/g,料水比1∶7(g/m L),温度35.9℃;风味酶为第2步水解用酶,酶解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酶用量50 700 U/g,p H 6.51,温度51℃。酶解液吸附脱芳的最优条件为p H 3.0,活性炭用量1∶20(g/m L),温度35℃,时间3 h。脱芳后的酶解液经层析得到2个高F值寡肽组分,分子质量分布在600~1 300 u,F值分别为37.52,32.08。  相似文献   

3.
金枪鱼暗色肉酶解工艺及其水解物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胰蛋白酶,以金枪鱼暗色肉为原料、水解度和氮回收率为指标,制备蛋白水解液。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2 400 U/g原料、初始pH 8.0、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6 h,在此条件下制得酶解液水解度(19.89±0.10)%、氮回收率(64.88±0.7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酶解液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酶解对大分子蛋白质有明显的降解作用,酶解液主要由寡肽组成,降解生成的物质分子质量以3 kD以下为主,1 kD以下占大部分(质量分数79.23%)。通过对酶解液氨基酸组成的分析表明,产物酶解液各种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质量分数42.38%),可用作食品的营养补充剂。  相似文献   

4.
以鹅肉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制备呈味肽,对比分析4 种酶解液中的水解度、寡肽含量,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酶解液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并利用电子舌和感官评定方法对酶解液的鲜味等味道进行滋味评定。结果表明:45 ℃恒温水浴酶解6.5 h,加酶量1 200 U/g、pH 7.0、固液比1∶3(g/mL)的条件下,木瓜蛋白酶酶解液水解度最大且寡肽质量分数最高,其次是中性蛋白酶,鹅肉蛋白水解度达到29.69%,寡肽质量分数达到0.18%。此外,中性蛋白酶酶解液的风味最好。中性蛋白酶酶解后产生的游离氨基酸类型丰富,谷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高,最终酶解液整体鲜味浓郁,并伴有酸味。因此,确定酶解鹅肉蛋白的最佳用酶为中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5.
为了高效制备玉米寡肽,本实验对玉米蛋白粉进行超声预处理,以寡肽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复合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6种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筛选出碱性蛋白酶为制备玉米寡肽的最适水解用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制备玉米寡肽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加酶量2660U/g、底物浓度8.0g/100mL、反应温度57.0℃、反应pH为9.0、反应时间3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玉米酶解产物的寡肽得率为34.34%±0.22%,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扇贝裙边为原料,利用复合蛋白酶对扇贝裙边进行酶解,在确定扇贝裙边最佳酶解温度的基础上,探索了扇贝裙边酶解液在不同酶解时间下的呈味特点,并探讨了不同酶解液中呈味分子的变化规律,探明不同酶解时间下扇贝裙边酶解液的呈味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酶解时间制备酶解液的滋味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8 h的扇贝裙边酶解液鲜味强度最高(9.32分),而12 h酶解液的苦味(7.33分)和饱满度(8.33分)最强。主要是因为酶解时间对酶解液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的含量及比例存在较大影响,当酶解8 h时,扇贝裙边酶解液中鲜味氨基酸比例最高(46.80%),而苦味氨基酸比例最低(51.67%);此外,肽分子分布结果显示8h酶解液中5000 u的肽段(对呈味贡献小)和180 u的肽段(苦涩味明显)比例较低,可能是8 h扇贝裙边酶解液取较好的鲜味和饱满度,较低苦味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研究扇贝呈味组分在酶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工业上利用扇贝裙边制备高品质呈味基料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以鸽肉为原料,用风味蛋白酶催化水解鸽肉来制备鸽肉寡肽。采用10%(w/v)三氯乙酸沉淀水解物中大分子蛋白质再结合双缩脲试剂来测定水解物中寡肽含量;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水和鸽肉之比、pH、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和酶用量对鸽肉水解物中寡肽含量的影响;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验寡肽的分子量。以水解液中寡肽含量为衡量因子,通过正交实验优化鸽肉蛋白适宜水解条件。结果表明鸽肉蛋白适宜水解条件为酶解时间3.5h、水解温度50℃、风味蛋白酶添加量2100u/g、水与鸽肉之比5∶1(m/v)、pH6.5,寡肽吸光度值为0.308,其对应寡肽浓度和含量为别为0.056g/mL和28%。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通过酶解技术和美拉德反应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扇贝裙边调味基料的工艺参数。方法 以扇贝裙边为原料, 采用酶解法制备扇贝裙边调味基料, 并利用美拉德反应增强调味基料的抗氧化活性。以水解度为指标, 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索复合蛋白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pH对扇贝裙边酶解效果的影响, 并通过正交试验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 确定扇贝裙边酶解最佳条件。将扇贝裙边酶解液与葡萄糖混合加热进行美拉德反应, 测定样品的褐变度、抗氧化活性, 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 扇贝裙边最佳酶解工艺为: 蛋白酶添加量3%、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8 h、pH 8。扇贝裙边酶解液与葡萄糖110℃加热3 h后,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1.7倍, 扇贝裙边调味基料滋味鲜美, 香气浓郁, 无腥臭味道。结论 扇贝裙边经酶解及美拉德反应联合处理制得的调味基料具有抗氧化活性, 本研究可为功能性调味料的开发及扇贝裙边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备酸性蛋白酶液(酶活力190μ/ml)酶解玉米蛋白粉,加酶量100μ/g原料,酶解温度45℃,酶解液pH=3,酶解时间9h,测定酶解液游离氨基酸(AA)含量为0.67mg/100ml。  相似文献   

10.
以膨化米糠为主要原料,先经α-淀粉酶液化,再经糖化酶和蛋白酶同步酶解,改善米糠液中的营养成分。试验结果表明,α-淀粉酶水解最佳条件为酶用量1.5%,酶解温度为80 ℃,酶解时间为75 min,淀粉酶水解后还原糖含量达到0.657 1 g/100 mL。糖化酶和蛋白酶复合水解米糠,最适条件为pH4.5,糖化酶添加量0.2%,蛋白酶添加量2%,酶解温度60 ℃,酶解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酶解液还原糖含量可达3.0 g/100 mL,氨基酸含量可达5.2 g/100 mL。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确定了分离纯化乳酸乳球菌细胞壁蛋白酶(CEP)的最佳技术路线.用裂解液(50mmol/L Tris-HCI,2mmol/L EDTA-Na2,100mmol/L NaCl,0.5%Tritonx-100,1mg/ml溶菌酶,pH8.5)悬浮菌体(20ml/g),37℃下保温3h,离心后取上清液即为粗酶液.粗酶液通过45%硫酸铵沉淀,DEAE-Sephadcx A-25和Sephacryl-S-300 HR两步层析,可以得到纯化的细胞壁蛋白酶.蛋白酶提纯倍数达到74.048%,最后回收率为14.865%,PAGE电泳检测为一条带,SDS-PAGE检测蛋白酶为单体结构,分子量大约为53kD.用纯化后CEP酶解乳清蛋白,酶解液ACE抑制率为45%.  相似文献   

12.
以扇贝加工中的废弃物——裙边为原料,以水解风味、回收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SM)考察主要因素对水解度(DH)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得到最佳的酶解条件为:温度60.9℃,pH11.3,加酶量23359(u/g干物质)。在此条件下,实际水解度为49.9%。利用E1和E2进行分段复合酶水解研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水解条件下扇贝裙边酶解液中的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解液中含19种氨基酸,并且甘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等呈味氨基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以菠萝皮渣为原料,研究纳米TiO2吸附结合超滤、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菠萝蛋白酶粉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温度15℃条件下,以粗酶液质量3.5%的纳米TiO2吸附30 min,酶吸附率迭99.1%;采用O.4 mol/L、pH 6.O的柠檬酸缓冲液洗脱.将洗脱液用截留分子质量50kD的超滤膜超滤,流出液用截留分子质量10kD的超滤膜超滤,浓缩液经冷冻干燥得到比活力为2.8×106U/g的菠萝蛋白酶粉.  相似文献   

14.
以虾夷扇贝为原料,采用复合蛋白酶水解的方式,研究了扇贝裙边酶解液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在均匀实验的基础上,以加酶量、底物浓度、反应时间为输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输出,建立扇贝裙边酶解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优化酶解条件,得到的最佳工艺为加酶量140 U/mL、底物浓度2%、反应时间4.4 h。在此条件下,酶解液的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95.5%±2.6%。此方法在工艺优化过程中实现对扇贝裙边酶解过程的拟合和监控,进而为扇贝裙边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大豆分离蛋白(SPI)的水解度,实现深度酶解,生产低分子质量寡肽,比较不同蛋白酶与不同配方的复合酶对SPI的水解能力,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复合酶的组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不同蛋白酶对SPI的酶解能力不同,其中以碱性蛋白酶的水解度寡肽收率最高。多酶复合水解可以提高SPI的水解度与寡肽收率,其中以同时加入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进行水解时水解度最高。由此3种酶组成的复合酶的最佳组成是碱性蛋白酶39.6%、风味蛋白酶25.4%、中性蛋白酶35.0%,最适用量为SPI干质量的3%。以此复合酶在55℃、SPI质量浓度10g/100mL、自然pH值的条件下酶解6h,SPI的水解度可达27.2%,寡肽收率高达83%。  相似文献   

16.
以扇贝裙边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胶原蛋白,并采用酶解技术制备扇贝裙边胶原蛋白酶解物,研究扇贝裙边胶原蛋白酶解液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为质量分数1.5%,酶解时间为90 min,酶解温度为60 ℃时,扇贝裙边胶原蛋白酶解物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最好,为46.52%.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兰茂牛肝菌利用率和附加值,以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酶解条件和复配配比,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呈味核苷酸等滋味成分进行分析,结合味觉活性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和等效鲜味浓度(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评价。结果表明,最优酶解工艺为:料液比1:20(m/m),pH值为7.0,温度为50 ℃,时间为1.5 h,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添加量分别为0.60%、0.90%、4.70%(以兰茂牛肝菌粉计,m/m),此条件下获得的兰茂牛肝菌酶解液的氨基酸态氮为 124.01 mg/100 mL、游离氨基酸总量为12.33 mg/g、呈味核苷酸总量为96.48 μg/g、有机酸总量为4 511.59 μg/g,EUC值为2.46 g MSG/100 g。因此,兰茂牛肝菌经最优工艺酶解后得到的酶解液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兰茂牛肝菌的精深加工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鱿鱼碎肉通过固定化双酶水解法制备高F值寡肽的工艺,以蛋白质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固定化胃蛋白酶和固定化风味酶的最佳酶解条件。第1步采用固定化胃蛋白酶,其最佳酶解条件是:料水比1∶5、加酶量26.83 U/g鱿鱼碎肉、水解时间5 h、水解温度55℃;第2步采用固定化风味酶,其最佳酶解条件是:加酶量1 692 U/g鱿鱼碎肉、pH 7.0、水解温度55℃、水解时间3 h;两步酶解后的总水解度为(32.09±0.58)%,OD_(280)为0.238±0.001。酶解液经多级活性炭串联吸附脱除芳香族氨基酸后,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F值)大于20。鱿鱼碎肉经固定化胃蛋白酶和固定化风味蛋白酶分步水解后,活性炭串联吸附脱芳后可制备高F值寡肽。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利用驴骨资源,利用酶解技术获得抗氧化性高和氨基酸含量丰富的酶解液。以驴骨泥为原料,以水解度、可溶性多肽得率为指标,筛选酶种类及双酶组合方式。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双酶分段水解工艺参数,并对酶解液的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通过测定酶解液的总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分段水解为最佳酶解工艺,其最适酶解条件:先在50℃、pH 7.0、加酶量1.5%、固液比1∶2(g/mL)条件下利用风味蛋白酶酶解3 h,随后加入复合蛋白酶,固液比1∶2(g/mL)、加酶量2.5%、酶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酶解液水解度、可溶性多肽得率分别可达15.74%、20.34%;酶解液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丙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甘氨酸含量高于30 mg/100 mL;所得酶解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都有很好的清除作用,其清除率最高分别达到31.65%、44.40%和71.43%。综上,双酶酶解驴骨泥蛋白可以制备高氨基酸含量和高抗氧化性的酶解液。  相似文献   

20.
对马鲛鱼下脚料水提液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及正交酶解试验,优化了马鲛鱼下脚料的酶解工艺,再利用酶解液制备海鲜调味酱,并与市售海鲜酱的感官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马鲛鱼下脚料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中性蛋白酶用量500 U/g,液料比(V∶m下脚料)3∶1 (mL/g),酶解温度55 ℃,pH值 7.5,酶解时间5 h,该酶解条件下酶解液中氨基酸态氮的质量浓度高达(0.325±0.004) g/100 mL。制备的海鲜酱与市售海鲜酱的口感相当,产品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