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抑霉唑浸泡 ( 2 0 0 0ppm、10 0 0ppm、0ppm)、不同温度 ( - 1~ 0℃、5℃、10℃ )等措施 ,对长芒、黄榛、油榛三个品种的锥栗进行保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用长芒浸泡 2 0 0 0ppm的抑霉唑 ,并在 - 1~ 0℃的低温条件下贮藏 ,锥栗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种衣剂中噻菌灵、粉唑醇和抑霉唑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美国An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瑞典Kromasil 100-5-C18不锈钢色谱柱),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种衣剂中噻菌灵、粉唑醇和抑霉唑含量,流动相: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210 nm的检测波长;进样体积20滋L。[结果]在2.5~500 mg/L的范围内噻菌灵、粉唑醇和抑霉唑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17%、100.28%和101.21%,噻菌灵的RSD为0.0097%,粉唑醇的RSD为0.0230%,抑霉唑的RSD为0.0167%。[结论]该方法能准确、快速测定种衣剂中噻菌灵、粉唑醇和抑霉唑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以灵武长枣为试材,(0±0.5)℃为对照组(CK),研究(-1±0.1)℃、(-0.5±0.1)℃和(0±0.1)℃温度下灵武长枣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保鲜效果(-0.5±0.1)℃(0±0.1)℃(-1±0.1)℃CK。其中,(-0.5±0.1)℃综合保鲜效果最佳。贮藏60 d,-0.5℃灵武长枣的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TSS)、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VC)、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分别为11.2 kg/cm2、19.3%、289.5 mg/g、0.30%,优于0℃;而-1℃出现冷害现象;但CK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乌龙岭”龙眼经魔芋涂膜、PE薄膜包装后 ,在低温 (3℃ )下贮藏 6 0天的保鲜效果和生理变化。试验表明 ,经魔芋液膜保鲜后的龙眼 ,好果率 (88 89% )、失重率 (2 0 3% )、褐变率均优于对照组 (CK ) ,呼吸强度及营养成分变化也低于对照组 ,基本上防止了果皮失水、果肉长霉、腐烂变质 ,保持了原有风味 ,延长了贮藏期和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5.
建立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毛丹中抑霉唑的残留动态分析的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1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29nm,流动相为甲醇-离子对溶液(75:25,V/V),流速0.85mL/min,进样量20μL。抑霉唑在15.0~960.0μg/L(r=0.9994)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μg/L,抑霉唑回收率为86.4%~104.5%,相对标准偏差0.84%~2.87%。同时,还对抑霉唑由红毛丹皮向肉的迁移,在红毛丹体上的降解动态进行分析。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红毛丹中抑霉唑含量监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温度波动对灵武长枣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将灵武长枣进行自发气调包装,然后在(0±0.1)、(0±0.5)、(0±1)℃下贮藏。通过测定灵武长枣贮藏期间感官品质、丙二醛、V_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电导率等来比较不同贮藏温度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0±0.1)℃下贮藏的灵武长枣保鲜效果最好,有效维持灵武长枣的感官品质,减缓了V_C的降解,同时有效抑制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以及丙二醛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2 种保鲜剂的混配剂对柑橘采后主要病菌的毒性及对锦橙果实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混配剂333.3 g/L抑·咪乳油对青霉菌、绿霉病和炭疽病的毒力均最大,半数有效质量浓度(median effectiveconcentration,EC50)值分别为0.473 6、0.241 9 μg/mL和10.121 7 μg/mL,毒性均高于单剂500 g/L抑霉唑乳油和
250 g/L咪鲜胺乳油。混配剂333.3 g/L抑·咪乳油的共毒系数分别为273.485 4、293.900 9和207.017 2,均大于170,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根据保鲜效果来看,混配剂333.3 g/L抑·咪乳油在30 d时保鲜效果和500 g/L抑霉唑乳油相当,为96.15%,45 d的保鲜效果在90%以上,60 d的保鲜效果在85%以上,保鲜效果均好于对照的单剂250 g/L咪鲜胺乳油和500 g/L抑霉唑乳油。根据实验筛选到的最佳的混配剂为333.3 g/L抑·咪乳油。  相似文献   

8.
青椒常温下气调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采用化学控制和不同贮藏方法,研究了在室内常温(秋、冬季)条件下青椒的保鲜贮藏。经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青椒在败前经25ppm的2.4-D的1%的漂白粉处理,采用充N快速降氧法,经57天的贮藏,好果率为94.3%。(2)青椒在贮前用50ppm的2.4-D和1.3%的2-苯基-苯酚混合液浸果,可以减少腐烂,保持品质、降低贮藏期间的呼吸,对青椒保鲜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包装方式,预贮、抑菌剂及赤霉素对海南绿橙常温下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抑霉唑1000mg/kg浸果1min,晾干后采用O.01mm厚的PE膜单果包装,常温(26~30℃)贮藏28d,好果率为93.3%,失重率为1.5%,果皮色泽青绿,果蒂新鲜,主要营养成分下降速度变缓;而预贮及赤霉素不适宜海南绿橙的采后处...  相似文献   

10.
植酸对腌芥菜的护色保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在不同条件下,异抗坏血酸、植酸保鲜液及其混合液的抗褐变和防霉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异抗坏血酸在空气中几乎没有抑霉效果,真空状态下虽有较好的抑霉作用,但未能阻止腌芥菜明显褐变,而0.2%的植酸保鲜液在有氧或无氧的情况下,均表现出比较理想的抗褐变和防霉特性。  相似文献   

11.
鲜食槟榔的护绿保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鲜槟榔果的护绿保鲜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 ,在鲜食槟榔制作中 ,由于鲜槟榔果色泽变化的敏感性 ,采用热烫、微波、冷藏工艺或应用柠檬酸、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尼泊金乙酯 )处理 ,都无法满足制作要求。试验选择了采用质量分数为 0 .3 %的护绿保鲜剂溶液浸泡鲜槟榔2 4h、入味保护后真空包装 ( -0 .1MPa)的工艺。结果 3 0℃下产品货架期可达 4个月。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贮藏温度下鲫鱼鱼片保鲜效果,试验设置0℃(冰藏)、4℃(冷藏)、-3℃(微冻)和-18℃(冻藏)4组试验,以质构分析、硫代巴比妥酸(TBA)、高铁肌红蛋白、挥发性盐基氮(TVB-N)、微生物等指标变化为依据测定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鲫鱼鱼片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鲫鱼鱼片的质构特性、高铁肌红蛋白、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温度越高,上升速度越快。其中,4℃(冷藏)下的鲫鱼鱼肉的贮藏货架期为9 d,0℃(冰藏)下的鲫鱼鱼肉的货架期为15 d,-3℃(微冻)和-18℃(冻藏)下鲫鱼鱼肉的货架期较长。综合各项理化指标可知鲫鱼鱼片在微冻和冰温、冻藏条件下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冷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应用配有FTD/NP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水果和蔬菜中异丙威、嘧霉胺、抑霉唑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经过硅胶柱净化,旋蒸定容后上机。以GC-FTD(NPD)测定,外标法定量。嘧霉胺、异丙威、抑霉唑分别在一定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高(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准确,重现性、精密度好,杂质干扰少。方法检出限嘧霉胺0.005mg/kg,异丙威0.01mg/kg,抑霉唑0.01mg/kg。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采用不同的护绿剂及不同的保鲜液,分杀菌和不杀菌两种操作,对蕨菜保鲜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将蕨菜在95℃的0.5g/kg果蔬护绿剂溶液中漂烫3min后,用保鲜液浸泡2hr,保鲜液采用0.08%保鲜剂A与0.05%保鲜剂B,用柠檬酸和抗坏血酸调pH值为3.8,80℃巴氏杀菌10min,护绿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气调和1-MCP对青菜保鲜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甲基环丙烯(1-MCP,1-methylcyclopropene)和薄膜小包装气调技术(MAP技术)保鲜青菜,常温下贮藏8d,2℃下贮藏20d,对各种条件下的菜进行感官评价及测定贮藏期间叶绿素、色泽,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值。研究表明经3%O2+35ppm1-MCP处理的青菜在2℃下的保鲜效果最好,表现为外观正常,无腐烂、萎焉现象,色泽,叶绿素、硫代葡萄糖苷各项测定指标较好。经3%O2处理的青菜在常温和2℃下都能保持较好的品质。而经35ppm1-MCP和3%O2+35ppm1-MCP处理的青菜在2℃中保鲜效果较好,但在常温下贮藏5d后保鲜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在溶菌酶、Nisin、GNa保鲜剂对托盘小包装冷却肉复合性保鲜的基础上,为取得更好的保鲜实验效果,进一步开展了溶菌酶、Nisin、GNa保鲜剂正交实验研究,以研究出能应用于生产实际的托盘包装冷却肉的有效保鲜剂。通过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保鲜剂经正交实验配合使用,对非真空托盘包装保鲜冷却肉的保鲜效果非常显著,使托盘包装保鲜的冷却肉在0~4℃条件下,有效保存时间达到24天以上。经正交实验研究后得出较优的工艺条件为A3B2C2D2,即GNa液采用5000ppm,Nisin2500ppm,溶菌酶2500ppm,用乳酸调pH值至4.5。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子鼻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graphy,GC-MS)技术,对在230℃下烘烤的庆元锥栗香气进行检测。电子鼻结果显示,在230℃烘烤过程中锥栗香气轮廓随时间变化显著;0~10 min是烘烤锥栗香气形成的关键期,香气轮廓变化较大;10~20 min,锥栗烘烤香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20 min后锥栗烘烤香气继续发生较大变化。通过GC-MS从烘烤锥栗中共检测到八大类30种化合物,随着烘烤时间的延长,挥发性酸类、醇类、醛类物质逐渐减少,酮类和杂环类物质逐渐累积,酯类和芳香族物质则先增加后减少。通过对各组分的动态变化分析,再结合各香气成分的阈值、香气特征,推断呋喃酮类物质是烘烤锥栗香气中的主要成分,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和麦芽酚为烘烤锥栗的特征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18.
对砂仁精油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以"红实美"草莓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砂仁精油浸泡处理对草莓果实低温保鲜(4℃)的效果。结果表明:砂仁精油主要含有杜松醇(11.41%)、十八碳烯酸甲酯(8.99%)、十氢-2-亚甲基-5,5,8a-三甲基-1-萘乙醛(5.06%)和十六烷酸甲酯(4.73%)等。砂仁精油对草莓果实具有显著的保鲜作用,其中以精油浓度80~160μg/mL处理效果最好,可有效降低草莓的腐烂指数,减缓草莓中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VC的损失速度,延长草莓的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9.
以鲜切苹果为实验原料,分别用1%醋酸配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浸泡鲜切苹果,在0℃和25℃条件下保存,考察可滴定酸含量、褐变度、失重率.实验结果表明,在0℃条件下,壳聚糖浓度为1.63%,浸泡时间为90 s时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板栗进行不同剂量射线和不同药剂处理的抑制萌发试验,提出了γ射线辐射和药剂处理的抑制板栗萌发技术。采用1.0~2.0kGy的辐射剂量处理板栗,不但可杀虫和抑制萌发,还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用4%NaCl 2% Na2S2O5混合溶液浸泡处理板栗30min,具有良好的抑制萌发效果,板栗在(0±1)℃条件保鲜贮藏210d,萌发率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