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3 毫秒
1.
LaB6多晶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在真空热压烧结炉中制备了LaB6 多晶材料 .测试了采用不同烧结工艺制备的LaB6 多晶的性能 ,研究了烧结温度、压力和保温时间对多晶体致密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 ,从而确定了最佳的烧结工艺参数为烧结温度 2 10 0℃ ,压力 5 0MPa ,保温时间 2h .这一工艺条件下制备的LaB6 多晶致密度达 92 % ,弯曲强度达 110MPa .  相似文献   

2.
以Ti-B-C-N四元相陶瓷粉末为实验材料,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对其进行烧结,真空热压烧结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温度分别为1900℃和1450℃,烧结压力分别为20 MPa和40 MPa,保温时间分别为1h和3min。使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试样物相组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表面微观形貌和断口形貌,并测试了烧结试样的硬度和抗弯强度。结果表明:真空热压烧结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块体的主要生成相为TiB2相和TiCN相,相对密度分别为97.40%和93.06%,热压烧结试样致密度高,颗粒尺寸大,放电等离子烧结试样孔隙较多,晶粒尺寸小;抗弯强度分别为259.98 MPa和335.17 MPa;弹性模量分别为89.11GPa和162.92GPa;洛氏硬度分别为78.8和84.9;放电等离子烧结试样表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后续的致密化工序(如热挤压)提供较高质量的烧结坯,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分析了3%C-Cu机械球磨复合粉末所制备烧结坯的显微组织,并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其相对致密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未机械球磨混合粉烧结行为的影响很大,而机械球磨复合粉对烧结温度不敏感。真空热压烧结可以明显地促进致密化过程。提高烧结温度、延长烧结保温时间或增加热压压强,均有助于提高烧结坯的相对致密度。在相同条件下,烧结坯的相对致密度随着复合粉末机械球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β—SiC亚微细粉末的合成及其热压烧结性能。以SiO_2和C粉为主要原料制得了粒径<0.5μ的SiC粉末,并在一定的热压温度和压力下通过研究烧结体密度、强度随保温保压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出了该粉末的热压烧结工艺,制得了相对密度99%以上、抗弯强度600MN/m~2左右的烧结体。  相似文献   

5.
用燃烧合成及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出致密Al_2O_3-TiC复合材料;分析了烧结温度与材料致密度、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关系;真空气氛、1650℃、保温5min烧结试样的相对密度达99.8%,断裂韧性为4.61 MPa·m~(1/2);更高温度下烧结,气相反应加剧,不利于致密度进一步提高,力学性能也有所下降。沿晶断裂是其主要断裂方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添加2种不同的稀土氧化物,利用热压液相烧结法烧结,研究了2种工艺条件下稀土氧化物对Ti(C0.7N0.3)基金属陶瓷刀具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的添加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受工艺影响很大,在烧结温度1400℃压力25MPa,保温时间为30min的工艺条件下,稀土氧化物的添加会大幅度的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温度1450℃压力25MPa,保温时间为30min的工艺条件下,稀土氧化物会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玻璃纤维增强PET复合板材的力学性能,将涤纶纤维与玻璃纤维通过针刺复合成非织造布,采用叠层热压成型制备出刚性复合板材。采用力学性能测试,XRD分析研究了铺叠层数、热压压力、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对复合板材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结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铺叠层数为7层时,控制热压压力为8MPa,热压温度为260℃,热压时间为5min,复合板材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最佳,分别为131.6MPa、93.7MPa、94.8kJ/m~2,且此时PET晶粒尺寸最小,晶体内部缺陷少。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压烧结制备了TiB2-AIN陶瓷材料,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1700-1900℃)对用5%体积分数AIN作添加剂的TiB2陶瓷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力为30MPa,保温保压1h条件下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先上升后下降,在1800℃得到的材料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黄麻毡/PP膜制备的复合材料用于汽车内饰,具有质轻、强力高及绿色环保等优点。探讨了黄麻毡/PP膜通过层压法制备汽车内饰材料的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和单因素分析法优选了黄麻毡与PP膜复合制备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PP膜与黄麻毡质量比为40∶60时,所制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在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180℃、热压压力10 MPa、热压时间9 min时最优。  相似文献   

10.
利用废弃棉/麻混纺纤维与聚丙烯制备了外保温墙板,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研究了板材的拉伸、弯曲以及冲击性能。当废弃混纺纤维质量分数为40%、热压温度为175℃、压力为8 MPa、时间为10min时,保温墙板的力学性能较好。对废弃纤维保温墙板的理化性能和保温性能进行了测试,各项检测数据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1.
采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Al2O3/Ti(C,N)-Nb-Cr-Y2O3复合陶瓷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通过调整热压烧结工艺,研究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Al2O3/Ti(C,N)-Nb-Cr-Y2O3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烧结温度能显著影响陶瓷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温度在低于1650℃范围内,材料的致密度随温度升高而提高,力学性能也随之提升;但烧结温度超过1650℃时,晶粒异常长大,材料性能降低。热压烧结的保温时间以15min为宜。在烧结温度为1650℃、保温时间15min下,热压烧结Al2O3/Ti(C,N)-Nb-Cr-Y2O3陶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良好,抗弯强度、维氏硬度、断裂韧度分别为735MPa、20.45GPa、8.9MPa·m1/2。  相似文献   

12.
利用针刺法非织造技术将再生涤纶(PET)、黄麻和丙纶短纤维(PP)进行混合、成网、加固制得再生涤纶/黄麻/丙纶纤维复合毡,再将制备的纤维复合毡经过热压成型工艺,制得纤维复合板材。研究制备的纤维复合板材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分析原料混合比例、热压参数(温度、时间、压力)对纤维复合板材的该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得出:当再生涤纶短纤维、黄麻短纤维和丙纶短纤维质量混合比为35:35:30、热压温度为230℃、热压时间为1.0min、热压压力为5MPa时,制备的再生涤纶/黄麻/丙纶短纤维复合板材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添加2种不同的稀土氧化物,利用热压液相烧结法烧结,研究了2种工艺条件下稀土氧化物对Ti(C0.7N0.3)基金属陶瓷刀具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的添加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受工艺影响很大,在烧结温度1400℃压力25 MPa,保温时间为30 min的工艺条件下,稀土氧化物的添加会大幅度的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温度1450℃压力25 MPa,保温时间为30 min的工艺条件下,稀土氧化物会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14.
以Ti-45Al-8Nb-0.2B-0.2W-0.1Y元素粉末为原料,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高Nb-TiAl合金。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合金的显微组织影响显著,当烧结温度高于1 350℃时,可制备出致密度高、晶粒尺寸在20~30μm间的全片层组织高Nb-TiAl合金;提高烧结温度可促进Nb在基体相中的扩散,有助于加强Nb的固溶强化效果;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密切相关,当烧结温度为1 350℃时,其显微硬度为744.5 HV 0.1/15,抗弯强度为674 MPa,显示出较好的室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在燃烧法制得的磷灰石型LSO电解质纳米粉体基础上,研究了预处理、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LSO烧结体致密度的影响.烧结实验结果表明:球磨预处理和合适的成型压力,可以有效消除颗粒间的团聚、降低烧结温度和提高致密度;最佳成型压力为225 MPa;最佳烧结温度为1 400℃下保温3 h,烧结体的致密度高达96%.运用交流阻抗谱法研究了LSO烧结体的电性能,结果表明:烧结体随温度的升高,晶界电阻逐渐减小,晶粒电阻逐渐占据主导;烧结体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经验公式,700℃时离子电导率达到4.38×10-3s/cm.  相似文献   

16.
测试分析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热压压力等工艺参数对黄麻/聚丙烯纤维复合板材性能的影响,并用方差分析了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热压工艺参数对板材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都有显著影响,且随着温度升高复合板材强力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温度为17012时,强力达到最大值;随着热压时间延长,强力呈上升趋势,在4min时拉伸强力和弯曲强力较好;随着压力增加,强力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4Mpa时达到最佳强力。  相似文献   

17.
在燃烧法制得的磷灰石型LSO电解质纳米粉体基础上,研究了预处理、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LSO烧结体致密度的影响.烧结实验结果表明:球磨预处理和合适的成型压力,可以有效消除颗粒间的团聚、降低烧结温度和提高致密度;最佳成型压力为225 MPa;最佳烧结温度为1 400℃下保温3 h,烧结体的致密度高达96%.运用交流阻抗谱法研究了LSO烧结体的电性能,结果表明:烧结体随温度的升高,晶界电阻逐渐减小,晶粒电阻逐渐占据主导;烧结体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经验公式,700℃时离子电导率达到4.38×10^-3s/cm.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方法,在不同的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升温速率和烧结压力下,固结Fe76Si9B10P5非晶粉末。用差式扫描量热仪测定了非晶粉末的过冷液相温区,用X-ray衍射方法分析了放电等离子烧结前后样品的相结构,研究了SPS法烧结参数对Fe76Si9B10P5非晶样品致密化及结晶化的影响,并在非晶粉末的玻璃转变温度以下快速烧结制备了尺寸为Ф15×3 mm的块体非晶合金,致密度达98.7%。  相似文献   

19.
高压电触头材料用90W-10Cu难熔合金由于高熔点和高比重差异,在高温长时间的粉末冶金过程中存在致密化困难和晶粒异常长大而影响其性能。新型振荡热压烧结(Hot oscillatory pressure, HOP)技术在常规热压烧结基础上用一定频率的循环振荡单轴压力代替静单轴压力,可快速促进陶瓷等材料的致密化。因此,为了研究振荡热压烧结对90W-10Cu难熔合金的低温烧结效果,本文将振荡热压烧结技术应用到90W-10Cu(质量分数)难熔合金的制备中,研究了烧结温度(1000-1300 ℃)对其微观组织、致密度、晶粒尺寸、硬度及电导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振荡热压烧结90W-10Cu合金由W相基体和Cu相粘结相组成。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90W-10Cu难熔合金的致密度逐渐增大,在烧结温度最高为1300 ℃时,其致密度最高可达到99.35%,同等温度下均高于热压烧结样品的致密度;而晶粒尺寸仅为4.97 μm左右,没有异常长大,达到了细化晶粒的效果;同时其W晶粒邻接度逐渐减低,合金的微观组织均匀性得到优化和改善;维氏硬度和电导率分别达到225.78 HV30和27.88% IACS,高于同等温度甚至高100 ℃时的热压烧结体,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达到了低温烧结效果。结果表明振荡热压烧结能够有效地促进90W-10Cu难熔合金的致密化,降低烧结温度和抑制晶粒生长,显著优化其微观组织均匀性,有利于在较低温度下获得高致密度、晶粒细小、高硬度和高电导率的90W-10Cu难熔合金材料。  相似文献   

20.
利用Ti箔(厚0.04 mm)和Ni箔(厚0.02 mm)交替叠加,并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Ni-Ti合金. 结果表明:在温度700℃,压力12.5MPa,保温1h工艺条件下制备的Ni-Ti合金中存在明显的扩散层,界面处生成金属间化合物TiNi和Ti3Ni;当压力和保温时间不变,温度为850℃时,制备的合金中Ni,Ti之间充分扩散;在850℃时制备的试样在900℃进行2?h固溶处理后,硬度达到474HV,随后在低温500℃进行2h时效处理,硬度降低为418H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