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建立用快速微波水分仪测定果蔬罐头中水分的方法。方法在微波条件下对水分含量高的果蔬罐头进行检测,寻找出测定果蔬罐头水分的最佳条件,检测结果和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直接干燥法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本方法检测果蔬罐头,样品搅拌均匀下,均匀涂抹到样品垫上的厚度4 mm,所测定的水分含量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值理想,结果再进行F检验计算和t检验计算,所检测结果与直接干燥法检测结果也无显著性差异,结果重现性好、耗时少,能满足快速分析的要求。结论本方法可等效标准检测方法使用,适用于果蔬罐头水分的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2.
梦瑶 《中国食品》2012,(9):46-47
新鲜水果和蔬菜采收后仍然进行着复杂的生理变化、生化变化和物理变化,很容易发生皱缩、失重、萎蔫、变质等现象,影响果蔬的品质和销售。目前,在我国每年约有8000万吨的果蔬腐烂,经济损失高达约800亿元之多,占果蔬总产值的30%以上。因此,果蔬保鲜是果蔬生产、贮藏和销售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采用科学、合理的贮藏保鲜技术,能有效延长新鲜果蔬的贮藏期,调节淡旺季,繁荣果蔬市场,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影响鲜切果蔬品质原因果蔬经机械去皮切割后对果蔬所造成的机械损伤表现在细胞组织被破坏,一旦细胞壁的破坏便引起细胞水分的流失,使得果蔬组织软化、加快果蔬的衰老,影响果蔬贮藏期与货架期;另一方面,水溶性营养物质如VC等的流失影响果蔬营养含分,水分的流失在果蔬表面形成水渍环境,加上各种不利的生理生化反,如细胞代谢等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微生物污染主要是细  相似文献   

4.
一、开展果蔬贮藏研究的重要意义果蔬是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等的重要来源,是人们必不可少的食品。采摘后的果蔬是有生命的有机体,仍在进行呼吸,蒸发水份,散发热量,尚有复杂的酶的活动。由于不能从外界吸收水份,造成果蔬膨胀压降低,而发生萎蔫现象。活细胞的雕蔫,使正常的呼吸作用停止,加强了有机质的分解,降低了果蔬对微生物的抵抗力。果蔬组织内又含有大量水份和营养物,易为微生物繁殖而腐坏。果蔬的生产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受  相似文献   

5.
水分的除去是食品干燥工业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果蔬物料在干燥脱水中各工艺阶段的水分散失情况的确定,将有助于制定准确的工艺参数。果蔬压差膨化是一种新型的果蔬干燥工艺,通过以低温高压膨化设备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工艺参数并利用热力学相关定律,分析并计算出整个膨化操作过程中水分的迁移情况。结合示意图,给出了膨化过程中物料各阶段含水量。并根据分析,给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冷凝水的处理方法,为果蔬压差膨化的工艺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1 用于果蔬保鲜 果蔬在贮存过程中易发生褐变,严重的会腐烂变质,造成资源浪费。以植酸作为果蔬的保鲜剂,完全无毒,使用方便。其主要作用,一是利用其抗氧作用,防止果蔬氧化变质;二是螯合果蔬表层的金属离子,使其失去催化特性;三是封闭果蔬表皮的气孔抑制果蔬呼吸作用,减少果蔬水分散失,同时抑制和抵御真菌的繁殖侵入。  相似文献   

7.
供应链中生鲜果蔬由于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和乙烯释放等因素,持续消耗有机物质(如糖和淀粉),导致生鲜果蔬品质降低。在整个供应链中,生鲜果蔬的生理、生化变化受内在因素(种类与品种、产地与采收期、成熟度或生长期)和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O2和CO2体积分数、乙烯体积分数、挤压、撞击、振动等)的影响。目前,供应链中应用了许多采后技术来提高品质和保留率,以减少生鲜果蔬的品质劣变,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作者简要介绍了供应链中生鲜果蔬品质劣变(如霉变、萎蔫、褐变、软化、黄化等)机制、生鲜果蔬品质劣变影响因素,以及通过采用共性管控技术减缓生鲜果蔬的品质劣变,并综述了智能标签在生鲜果蔬新鲜度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果蔬的保鲜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蔬水分含量高 ,营养丰富 ,极易腐败变质。本文阐述了果蔬的保鲜方法 ,为保鲜技术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叶龄对青菜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叶龄对青菜萎蔫和黄化的影响。叶龄越长,叶绿素含量越高(20-40d内),20d叶龄的青菜由于较嫩容易失去水分,压力势较低,比较容易发生萎蔫;而20和25d叶龄的青菜糖含量较高;40d叶龄的青菜叶片含水量及叶绿素的含量和压力势较高,因此发生萎蔫的时间较晚。  相似文献   

10.
A、用于果蔬保鲜 果蔬在贮存过程中易发生褐变,严重的会腐烂变质,造成资源浪费。以植酸作为果蔬的保鲜剂,完全无毒,使用方便。其主要作用,一是利用其抗氧作用,防止果蔬化变质。二是螯合果蔬表层的金属离子,使其失去催化特性。三是封闭果蔬表皮的气孔抑制果蔬呼吸作用,减少果蔬水分散失。同时抑制和抵御真菌的繁殖侵入。  相似文献   

11.
核磁共振技术因其信息量大、非破坏性、精确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中。主要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从果蔬内部水分、代谢组分、损伤病变及其他方面,介绍其在果蔬研究中的应用,为核磁共振在果蔬研究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果蔬的干燥加工可以有效降低其水分含量,延长货架期,减少损耗,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营养物质。目前,在果蔬干燥领域,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应用较多的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本文综述真空冷冻联合干燥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现状,为真空冷冻联合干燥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可食用膜在果蔬贮藏与保鲜中的作用陈秀芳许时婴王璋(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无锡,214036)0前言可食用膜,顾名思义,是一种由可食用的成分组成的膜。涂于新鲜果蔬表面的可食用膜,通过控制新鲜果蔬的呼吸强度,阻止果蔬组织的水分损失,从而延长果蔬的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有机羧酸作为果蔬罐头原料的去皮浸渍介质对果蔬去皮的效果,分所了浸渍参数对去皮效果的影响并与目前应用较广的热碱去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有机羧酸──水分散体系是一种良好的果蔬去皮浸渍介质。  相似文献   

15.
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与成像(LF-NMR/MRI)是一种利用氢质子的弛豫时间分析水分的流动状态和分布状态的快速检测手段,广泛应用在果蔬干燥领域。文章在阐述低场核磁共振应用原理的基础上,总结了LF-NMR/MRI在葡萄、香菇、生姜等果蔬原材料干燥前处理、干燥过程和干燥终点水分状态上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LF-NMR/MRI在微波真空干燥中在线应用的案例,文章对LF-NMR/MRI在果蔬干燥领域的高效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果蔬保鲜涂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蔬贮藏过程中对果蔬保鲜的促进作用及它们的协同作用,并利用复合生长调节剂及成膜物对果蔬进行浸涂成膜,跟踪水分等生理状况的变化情况,以确定适于果蔬贮贮藏的生长调节剂配方及成膜物的成膜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两次成膜法能有效防止果蔬腐烂、鲜重损失及叶绿素含量下降,是大批量果蔬保鲜的一种方便而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试论蔬菜流通领域冷链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跃 《食品科学》1998,19(9):57-60
我国的蔬菜流通体制,实现市场化以后,形成了蔬菜商品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在逐步建立新型“菜蓝子”流通体系的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改造和装配蔬菜流通企业,努力提高流通领域的科技含量,是实现蔬菜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蔬菜流通领域的冷链保鲜技术是发展蔬菜商品化的技术基础,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l果蔬冷链保鲜技术的概念果蔬作为生鲜食品,其特性是收获后仍是一个活的有机体,继续进行着生命活动。果蔬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它的化学成分又是微生物发育的良好基质,如果在常温下久藏,随着营养成分的消耗和水分的丢失,果蔬的品质会下降,甚至腐烂变质,最后失去食用价值。因此,研究果蔬的保藏方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粮油加工》2001,(11):31
由苏州工业园区某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的盒式气调保鲜包装机,采用无压差气体置换技术 ,攻克了食品果蔬长期保鲜的一大难题,解决了真空包装方式下食品果蔬水分外渗的缺陷. 通采用保鲜气体对包装盒内空气的置换,改变了包装盒内食品的外部环境,抑制了细菌的生存繁衍,减缓了新鲜果蔬的新陈代谢速度,从而延长食品和果蔬的保质期,确保了食品果蔬的原汁原貌.  相似文献   

19.
果蔬冷链过程由于管控粗放、损耗大等问题易造成果蔬内部结构损伤,引起品质劣变;同时,果蔬内部的水分和热量会发生动态迁移,不利于果蔬的贮藏和销售。因此,明确果蔬冷链过程多尺度热质传递机理是目前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用于果蔬多尺度建模的数值成像技术,探讨果蔬冷链过程热质传递机理的多尺度计算流体动力学建模方法,以及建模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和解决方案,并优化现有的热质传递模型,设计更高效合理的冷却系统,以期为果蔬冷链过程多尺度热质传递机理研究和减损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5种高新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4):252-259
果蔬中含有大量水分、碳水化合物及其他营养成分,还含有很多活性物质,因此不耐贮藏,容易腐败,且加工时部分营养物质及活性物质容易损失。随着人们对果蔬加工品品质要求的提高,传统加工技术已不能满足对果蔬加工的要求。能最大限度保持果蔬品质和营养成分的高新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已成为果蔬加工业发展的大趋势。文中阐述了超微粉碎技术、超声波技术、微波加工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5种高新技术的作用原理及其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高新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