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滤棒成型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提高滤棒成型质量的稳定性,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法,在KDF-2成型机上用2.4Y/34000规格的醋纤丝束,对稳定辊压力、螺纹辊压力、空气喷嘴压力和辊速比4个滤棒成型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①稳定辊压力对滤棒单支重量、压降和压降变异系数及硬度有显著影响,稳定辊压力控制在0.07MPa较为适宜;②螺纹辊压力对滤棒硬度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螺纹辊压力控制在0.22MPa较为适宜;③在选择的水平范围内,辊速比和喷嘴压力对滤棒质量的影响不显著,适宜的辊速比为1.15~1.35;喷嘴压力的控制以能够满足丝束输送和便于操作为宜。  相似文献   

2.
滤棒成型工艺参数与质量稳定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有效控制滤棒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波动,用2.4Y/34000、3.0Y/35000和3.3Y/37000规格的醋纤丝束在KDF-2型滤棒成型机上进行了丝束开松比、螺纹辊压力、空气喷嘴压力及稳定辊压力对滤棒压降和硬度指标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在丝束规格一定的情况下,辊速比、螺纹辊压力、空气喷嘴压力及稳定辊压力等参数对醋纤丝束稳定开松和成型起决定性作用。②不同规格的丝束对辊速比的选择略有不同,对于2.4Y/34000规格的丝束,辊速比为1.20~1.25;3.0Y/35000规格的丝束,辊速比为1.40~1.45;3.3Y/37000规格的丝束,辊速比为1.50~1.55时,可获得最稳定的滤棒压降和硬度。③在试验范围内,螺纹辊压力控制在0.18~0.20MPa、稳定辊压力控制在0.08~0.10MPa较适宜。④为保证滤棒质量稳定,在满足加工目标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空气喷嘴压力,一般不宜超过0.08MPa。  相似文献   

3.
KDF-2成型机主要有开松机和烟枪两部分构成。开松机将成品丝束开松成蓬松状态,以达到制作特定规格滤嘴棒的要求;开松后的丝束在烟枪内收紧、上胶成型;丝束经喷嘴、烟枪收紧上胶成型过程的稳定性对滤棒的质量有较大影响,在细支棒成型过程中表现尤为明显。通过方差分析对细支滤棒成型过程中喷嘴压力、布带位置进行了研究,发现布带位置对滤棒稳定性影响不明显,对喷嘴压力影响明显。通过回归模型研究了因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找到了喷嘴压力、布带位置最佳工艺参数,对提高细支滤棒质量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醋酸纤维丝束是一种人造纤维 ,在它的生产加工过程中 ,由于使用机械的方法使纤维产生卷曲效果 ,醋纤丝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损伤而产生飞花。但在制造醋纤丝束时 ,生产厂家会尽力采取措施减少产生飞花 ,从而不给用户的生产带来困难。对于丝束用户而言 ,掌握丝束的飞花测试方法有利于控制滤棒的生产和量化丝束中飞花的含量。1 测试条件( 1 )丝束规格 :2 .7/ 35 0 0 0 ;3.0 / 35 0 0 0 ;3.0 /370 0 0 ;3.3/ 390 0 0( 2 )设备型号 :KDF2 ;PM 5( 3)螺纹辊的开松速比 :1 .2 5~ 1 .45之间 (在丝束完全开松的前提下的最小开松速比 ,此时丝束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影响滤棒质量的加工工艺参数,通过对KDF2滤棒成型机加工过程中影响不同丝束加工质量的关键参数进行研究,对关键参数开松宽度、甘油酯的施加率、开松压力、辊速比等进行优化研究,按照参数的控制现状和其对滤棒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层次分析和分级,筛选出KDF2滤棒成形机优化的较佳加工参数,为卷烟生产的均质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丝束卷曲特性对滤棒物理特性的影响,选用规格为7.3 dtex/5.1 ktex的聚丙烯丝束,分析了开松前、开松后、滤棒内部丝束的卷曲特性(卷曲度、卷曲弹性回复率)的变化,以及滤棒内丝束的卷曲特性对滤棒重量、吸阻和硬度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①棒内丝束的卷曲度直接影响滤棒的重量、吸阻和硬度;丝束在成型过程中卷曲度有所损失,而且棒内丝束卷曲度的损失量大于开松后丝束卷曲度的损失量.②在单丝线密度一定时,丝束卷曲度越高,所需的开松比越大;在滤棒重量一定时,卷曲度越高,滤棒硬度和吸阻值越高;在滤棒硬度能够满足卷烟生产要求时,卷曲度值越高滤棒重量越低.③卷曲弹性回复率与滤棒物理特性无直接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KDF2 /AF2开松成型机上成型2 .7Y/ 310 0 0型醋纤丝束滤棒的技术参数和技术要点。可稳定生产出 310 0~ 4 50 0Pa吸阻范围的滤棒 ,各项理化性能指标均符合新国标要求。生产 2 .7Y/ 310 0 0型丝束滤棒与生产 3.0Y/ 350 0 0型滤棒相比较 ,可节省丝束 4 %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KDF4滤棒成型机无法自动检测丝束拼接不合格滤棒等问题,采用高灵敏度光电传感技术设计了一种丝束拼接头检测剔除装置。根据开松丝束宽度的变化识别拼接头,并将丝束宽度变化检测转换为漫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开关信号,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剔除阀,对不合格滤棒进行自动剔除。以KDF4滤棒成型机生产的2750 Pa规格滤棒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丝束拼接头的剔除准确率达到100%,剔除滤棒的吸阻均值2346 Pa,均低于工艺标准范围(2750±245)Pa。该技术可为提高滤棒成型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南纤公司在研究丝束飞花难题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丝束飞花日均值从原来用户难以接受的19.3mg/30min下降为今用户满意的10.0mg/30min偏下。借助显微镜的观察,首先提出了飞花具有不同的结构种类的看法,并对此进行分类,初步分析了不同飞花结构的产生机理。对错片粘度、浆液水分、浆液状态、丝束油剂等主要工艺控制指标与丝束飞花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最后,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分析了卷曲压力对丝束飞花的影响,提出适当降低丝束超喂率,注小卷曲机反庆力,有助于减少丝束飞花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丝束带从丝束包拉出过程中内部张力变化导致的滤棒吸阻、圆周等指标波动问题,采用闭环伺服控制原理,设计了丝束恒张力控制系统。系统由伺服电机、张力检测装置、丝束控制装置、附加开松器、控制系统、显示屏等组成。张力检测装置检测运行中丝束带张力变化情况,与来自成型机的速度同步信号进行比较,控制丝束控制装置转速,使丝束带内张力保持恒定。将该系统应用于ZL26C滤棒成型机,2个月的测试显示:改进后滤棒吸阻标准偏差降低20.62%,滤棒圆周标准偏差降低50.00%,表明该系统可显著提升滤棒质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滤棒自动输送系统设备配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平 《烟草科技》2005,(9):16-17
论述了滤棒自动输送系统设备的配置要求,包括卷接机组的分组、滤棒发射机、固化剂、滤棒成形机等。通过分析滤棒设备制造厂家的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并结合徐州卷烟厂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该系统的设备选型及使用体会,即滤棒成形机的生产能力要与卷接机组的需求量相匹配,选用非标准型滤棒储存库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滤棒加香的稳定性及其生产设备的制程能力,测定了16个普通烟用液体香料和10个滤棒加香用的液体香料样品中的乙醇、1,2-丙二醇和丙三醇含量,并以1,2-丙二醇作标记物,考察了2台滤棒成型机制备的加香滤棒中1,2-丙二醇含量的X-R控制图和工序过程能力指数(Cpk).结果表明:①26个香精样品中均检出乙醇,且含量最大;其次是1,2-丙二醇,除1个样品外,25个香精样品中都检出1,2-丙二醇;第三是丙三醇,12个样品中检出,14个样品未检出,其中包括10个滤嘴加香用的香精样品;②滤棒中1,2-丙二醇的检出限为0.045 mg/支,平均回收率99.95%,相对标准偏差1.41%;③1#和2#机台均处于稳定控制状态;④1#机台和2#机台的Cpk值分别为1.46和0.97.以1,2-丙二醇作标记物可以评价添加液体香料滤棒产品的加香稳定性和生产设备的制程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拓宽细支卷烟(φ=5.4mm)滤棒设计思路,设计开发细支滤棒用规格为8.6R13 000的R型截面二醋酸纤维素丝束,绘制其成型特性曲线,评价其成型能力。将8.6R13 000规格二醋酸纤维素丝束成型为不同压降细支滤棒,并以Y型截面醋纤丝束(6.0Y17 000、8.0Y15 000)为对照,卷接为细支卷烟,考察不同截面丝束、不同压降细支滤棒的烟碱过滤效率。结果表明:(1)与Y型截面二醋酸纤维素丝束相比,R型截面二醋酸纤维素丝束成型特性曲线存在显著差异,8.6R13 000规格二醋酸纤维素丝束覆盖压降范围从1 447Pa到6 428Pa,覆盖范围明显增大,且适用于更低压降细支滤棒;(2)R型截面二醋酸纤维素丝束滤嘴对烟气烟碱过滤效率为13.8%到17.6%,随着滤棒压降升高,烟碱过滤效率升高,且与Y型截面二醋酸纤维素丝束相比,R型丝束的过滤效率明显偏低。本文设计开发了细支卷烟用R型截面二醋酸纤维素丝束,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了评价,为不同风格细支卷烟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27 mm滤嘴长卷烟之卷烟纸、成型纸、接装纸及嘴棒组合搭配对国标规定的卷烟主流烟气递送量(包括焦油量、烟气烟碱量、烟气CO及烟气水分)及过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装纸透气度及嘴棒吸阻是影响卷烟主流烟气递送量的高度显著因素及重要因素;成型纸透气度及嘴棒吸阻是影响过滤效率的高度显著因素及重要因素。重点对接装纸透气度、成型纸透气度及嘴棒吸阻进行调整和控制,可以很好地实现对27 mm滤嘴长卷烟主流烟气递送量及过滤效率的控制,减少产品质量波动,降低产品成本。使用该方法可快捷、高效、经济、准确地确定卷烟材料多因素对卷烟主流烟气递送量及过滤效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准确量化地表征和研究醋纤滤棒空隙结构,采用了一种毛细管模型表征方法,即将滤棒内部的空隙简化为一束均匀的毛细空管,通过测量滤棒圆周、质量、长度、成型纸厚度和毛细吸水质量5个参数,计算滤棒内部毛细管的半径和数量,分析了不同滤棒样品的空隙结构。结果表明:(1)方法的重复性较好,毛细管半径和数量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5%。(2)常规滤棒样品(圆周24.2 mm)内部约有1 600~2 200个半径78~90μm的毛细管,细支滤棒样品(圆周17.0 mm)内部约有180~310个半径140~190μm的毛细管。(3)滤棒加工压降越大,滤棒内毛细管数量越多,半径越小。(4)由不同丝束加工的同规格滤棒(相同长度、圆周和压降)中毛细管数量和半径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察卷烟燃吸时的气体流量分配规律,设计了一种测定烟支不同部分进气量的装置;采用该装置测定了卷烟燃吸状态下燃烧锥端、卷烟纸段和滤嘴段的进气量,分析了卷烟燃吸时不同部分的气体流量分配规律和燃烧锥烟气净生成量。结果表明:(1)卷烟燃吸时,卷烟纸段和滤嘴段进气量大于未燃卷烟,燃烧锥端进气量小于未燃卷烟,滤嘴通风卷烟的滤嘴通风率大于未燃卷烟。(2)无滤嘴通风卷烟燃吸时,燃烧锥端进气量与烟丝段长度呈线性递减关系,卷烟纸段进气量与烟丝段长度的二次方呈正比关系。(3)卷烟抽吸时燃烧锥存在净生成气体量,且烟气净生成量与燃烧锥进气量呈正比,实验卷烟燃吸时每毫升燃烧锥端进气量约净生成0.24 mL气体。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YF171型滤棒储存输送装置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其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包括滤棒最大输入输出速度、固化区库容量、模块化单元及输送通道的结构,以及储存区的滤棒总量及储存时间,并介绍了该装置的电气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YL23型滤棒成形机供丝喷嘴设计不合理,导致供丝系统送丝不稳定,直接影响了滤棒质量,产品合格率仅为76%左右。为此,对其供丝系统进行了技术改进:增大了喷嘴内外套间的气腔;改造了喷嘴出丝端锥形斗;加装了空气稳压罐。改进后生产的滤棒质量明显改善,产品合格率达到99%,设备有效作业率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