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丝绸服装色彩创新时尚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国内丝绸服装色彩设计令人忧虑的现状入手分析,提出改进的理念和想法,片针对相对具体的创新时尚方法提出几点建议,目的是畅想如何打造中国丝绸品牌的影响力,树立新形象,引导消费新时尚.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女性情感需求特征,以及品牌视觉形象传达所用的不同材质带给消费者的不同视觉感知,寻求增加女性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与好感度的办法。方法首先对现阶段品牌视觉形象传达过程中的触觉元素所带给消费者的情感体验进行分析研究,并招募符合要求的目标消费者进行偏好调查问卷研究,了解现在女性消费者对品牌视觉形象传达媒介的触觉感知的不同偏好。再进行针对性偏好实验研究。结论 (1)在品牌视觉所承载的载体方面,对于年轻的女性消费群体来说,使用带有肌理性的材质有利于年轻女性消费群体与品牌产生心理产生共鸣,增强品牌好感度。(2)年轻女性消费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品牌的触感选择会有从活力的到舒适转变。(3)选用特定的材质进行品牌视觉表现时,载体手感所带给消费的心理感受,更加能够引起年轻女性消费群体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3.
赵辉 《丝绸》2009,(11)
以服装消费文化、品牌快速运作模式等内容为切入点,通过快速时尚流行趋势下服装领域的变化分析来探讨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服装发展的新定位,力求从透视流行时尚、消费市场、消费群体等因素中找寻丝绸服装设计的薄弱环节,由此提出对应性可借鉴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4.
对于丝绸来说,中国就是一个大品牌,但要创造自己的名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为之付出长期艰苦而不懈的努力。本文从我国丝绸服装色彩设计令人担忧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思路,并对比较具体的创新时尚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促进我国丝绸服装品牌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现代丝绸产品介入时尚服装与家居饰物领域的重要性。引入丝绸服装与家居饰物的配套设计理念,促使丝绸服装和家居时尚产业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带动丝绸产品的全方位系列发展。从探究丝绸服装与家居饰物配套设计的形式方法入手,开发丝绸系列产品,以此来满足现代人多元化、个性化的精神与物质上的消费需求,使丝绸产品发展空间更广。  相似文献   

6.
从消费群体细分看丝绸服装面料的再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根据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细分的消费群体对丝绸服装款式、图案、色彩及性能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和倾向。对丝绸服装面料再开发提出了5点建议:加强产品研发,性能复合实用;加强设计创新,色彩图案流行;花式创意新颖;市场定位准确;重视艺术创新,提高设计师水平。运用成功案例进行了佐证说明,为丝绸服装面料的开发、设计、生产、经营提供了参考依据。指出要使丝绸服装引导消费行为,只有进行丝绸面料再开发,才能使丝绸面料和服装再现辉煌,真正实现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家具的重塑设计是现代家具设计创新的灵感源泉之一。本文从"民间"家具的视角,阐述了重塑设计的设计思维;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提出了意境重建、功能重构、造型重塑的重塑设计方法;通过具体设计案例,分析了重塑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在现代语境下,家具设计的文化传承与重塑设计直接从民间家具着眼,返璞归真,不仅丰富了设计师的设计视角,而且契合了现代年轻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8.
浙江都市成熟女性丝绸服装消费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浙江经济较为发达的6个主要城市为调查区域,对年龄区间在30岁至55岁的都市成熟女性丝绸服装消费状况展开相关调查,调查内容涉及穿用和购买丝绸服装的现况、对丝绸服装的喜炊程度、对丝绸服装的购买意愿和消费需求、对丝绸服装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4个方面.在调查结果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浙江都市成熟女性丝绸服装消费特点,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趋势提出相关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消费行为看丝绸服装面料的再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中青年消费者在丝绸服装的类别、色彩、图案、性能、市场、价格及销售渠道等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消费者对丝绸服装的消费心理、消费倾向和喜好态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丝绸服装面料再开发的建议,为丝绸服装的设计、生产、经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晓平 《中国皮革》2024,(1):142-145+149
当下,国人消费理念已经从物质层面追求上升到精神文化层面。将中国传统元素与时尚潮流相结合以表达情感个性和文化意蕴,是契合国人消费理念的时尚潮流。采用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赋能皮革产品设计历来有之。面对当下新国潮现象催生的消费新主张,皮革产品设计有必要因时而变。通过挖掘高适配度文化元素,打造独特品牌IP,厚植特色传统文化元素,拓展多元品类,同时深耕文化元素承载的故事,进行国潮营销等举措创新皮革产品的设计,使皮革产品设计的社会层价值和文化层价值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1.
酪氨酸酶是合成黑色素过程的关键酶,通过测定酱油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来确定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酱油对酪氨酸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酶抑制率达到50%时(IC50)酱油固形物含量浓度为19.8g/L。酱油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动力学行为表现为可逆混合性抑制类型。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作为交联剂,采用载体交联法制备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并研究了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给酶量为40~50mg/g,于pH7.5,25~30℃下,0.4%~0.5%的戊二醛溶液交联12h,所得的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活力回收率平均达61.6%。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子鼻和乙醇传感器判别草莓新鲜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静  赵秀洁  孙柯  王卓  屠康 《食品与机械》2016,32(5):117-121
以红颜草莓果实为试材,在4℃(低温组),相对湿度85%~95%条件下贮藏,研究基于气味判别草莓新鲜度的方法。分别运用电子鼻和单一乙醇传感器采集草莓贮藏期间的气味。主成分分析结合感官评定将草莓的新鲜度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4℃贮藏0~3,6,9~12,15d。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分类型支持向量机(SVM-C)构建了基于气味判别草莓新鲜度的模型;应用电子鼻和PLS-DA法构建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总体准确率分别为84.2%,88.3%;而基于SVM-C法构建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总体准确率分别为99.2%,96.7%。应用乙醇传感器技术和PLSDA法、SVM-C法构建模型,准确率分别为83.3%(PLS-DA法建模组),86.7%(PLS-DA法验证组),90.8%(SVM-C建模组),90.0%(SVM-C验证组)。该研究可为建立草莓采后贮藏和流通过程中新鲜度实时监测的方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交联吸附法固定果胶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固定化主要因素对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优化固定条件。结果表明,在海藻酸钠浓度为2%、氯化钙为1%、戊二醛浓度为3%的条件下,采用酶浓度为0.2mg/mL、pH值3.0、温度为40℃、固定时间为45min。固定化果胶酶活力最高,酶活回收率达到84.4%。  相似文献   

15.
果胶酶在壳聚糖上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以壳聚糖为载体,以戊二醛为交联剂,研究了果胶酶的固定化,分析了戊二醛浓度、给酶量、温度对酶固定化的影响。同时对固定化后的酶促作用条件(最适pH、温度)、米氏常数、半衰期等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在3%戊二醛,0.1mg/g湿壳聚糖的给酶量,5℃条件下,果胶酶固定化的固定率较高。酶促特性研究表明,固定化果胶酶最适温度范围较非固定化果胶酶大,最适pH和表观Km均有所下降,在4℃条件下,固定化果胶酶的半衰期约为30d。  相似文献   

16.
以臭氧活化后的聚丙烯微孔膜为载体,并以丙烯酸为单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转谷氨酰胺酶。研究了臭氧活化时间、接枝反应时间、温度、单体浓度、莫尔盐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对固定化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己二胺浓度15%,胺烷基化温度50℃、时间120min,戊二醛浓度3%,交联温度30℃、45min,酶浓度10mg/mL,固定化时间20h。此条件下载酶量为30.23mg/g膜,酶活力可达16.9U/g膜。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了谷氨酸发酵液对谷氨酸提取工艺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用膜过滤除菌方法对染菌发酵液有较好的提取效果;发酵周期控制在30~34h;发酵液放罐残糖控制在0.6%以下;发酵结束后要及时升温处理,升温至65℃.  相似文献   

18.
以取代度及特性粘度为指标,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醛及NaBH4的用量等对壳聚糖的N-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取代度和特性粘度有较大的影响。要得到高粘度、高取代度的衍生物,反应时间以20~24h为宜。为了制备高取代度和高粘度的衍生物,反应温度不超过40℃为宜。醛的用量应为壳聚糖所含-NH2的物质的量的4~5倍较适。NaBH4加入量为壳聚糖所含-NH2的6倍为适。  相似文献   

19.
明建  曾凯芳  李洪军 《食品科学》2009,30(7):210-214
采用TA-XT2i质构仪,研究木瓜蛋白酶处理对牛肉嫩度的影响,对酶活力、pH值、处理温度、处理时间进行实验,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选择出最佳嫩化工艺。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液的酶活、pH值、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对牛肉的持水力、烹饪失水率、剪切力均有显著的影响。木瓜蛋白酶最佳嫩化条件:酶用量20U/g(0.01%)、pH7.0、处理温度37℃、处理时间1.5h;或酶用量40u/g (0.02%)、pH7.0、处理温度20℃、处理时间1.5h。因素的显著性次序为:处理温度>处理时间>酶活>pH值。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鲜鸡肉在-18℃下冷冻保鲜过程中的肉品质的变化。通过对肉样色差值、菌落总数、理化指标(pH值、TVB-N)的测定和比较分析,探讨鲜鸡肉在冻藏条件下肉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各项理化指标和细菌总数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着储藏期的延长,色差L*值呈下降趋势,而a*值呈上升趋势;经过90d冻藏,鸡肉还是二级鲜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