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油-盐混合污染耕地的耕作层中施加麦秸以强化水浸洗盐和促进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通过实验考察了麦秸添加量对降解石油烃所用的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和刺孢小克银汉霉菌(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的生长及其对于石油烃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土壤中添加5%(质量分数)麦秸可使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生物量提高至对照样品的25和3倍;19 d时总石油烃降解率从29.2% 提高到48.0%,其中饱和烃、芳烃的降解率分别从31.5%和39.1%提高到55.7%和55.9%.在中原油田污染耕地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石油烃降解菌添加25 d后,添加麦秸的修复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生物量为对照土壤的158和9倍;45 d后试验地块中的总石油烃质量分数降至0.3%以下,石油烃降解率最高达到75%.上述结果显示出添加麦秸与真菌-细菌协同修复方法相结合在治理油-盐混合污染耕地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从辽河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59株细菌,并对其石油降解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细菌具有较高的石油降解能力及脂酶活性,其中B-4、B-5、B-46、B-47四株细菌的石油降解率分别达到52.1%、55.4%、51.6%、59.3%。经初步鉴定B-5、B-46、B-47均属于微球菌属(Micrococcusspp.),B-4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sp.)。  相似文献   

3.
通过拮抗实验选用高效降解菌B2020,真菌F2006、F2008、F6、F9904、F9902进行互配,对生物预制床中的高凝油、稠油、特稠油、稀油进行处理,发现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的降解有促进降解作用,在90~120d降解率提高较大。如果空气温度较高,无论是否施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石油的降解速率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平均提高幅度为15%左右。因此,生物修复应尽量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季节进行。  相似文献   

4.
以辽宁省大豆田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的39株真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真菌菌株代谢产物浸出液在不同处理时间对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J2)的抑制作用,评价不同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效果,从而进一步筛选出生防效果较好的菌株。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差异。39株被测菌株中有7株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真菌snf 2455-2的浸出液对大豆胞囊线虫有较强的致死作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大多数菌株的抑制效果增强,同时具有抑制效果的菌株也增多。在处理72 h时,与对照相比有17株菌株抑制效果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筛选的11个生物防治菌株进行盆栽和田间小区防治番茄灰霉病试验结果表明,细菌B27,真菌F45和F120,放线菌A15和A111,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防治效果均在60%以上,其中放线菌A15菌株,防治效果达70%以上。菌株组合真菌F20+F45和F20+F120,F45+F120和细菌B24+B28具有增效作用。其中F45+F120和B28+B24组合.防治效果分别为69.2%和70.2%。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种筛选方法,从保护地土壤和番茄病果上,分离筛选对灰霉病菌有营养竞争和抑制作用的菌株。结果表明,在分离获得的细菌165株、真菌93株、放线菌210株中,细菌、真菌以营养和空间竞争作用为主,而放线菌生长缓慢,以产生抑菌物质为主,约有20%的放线菌表现出有抑菌作用;离体叶筛选灰霉病生防菌结果表明,细菌x24、x28,真菌z45、z120与放线菌f15、f111、f163均具有较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2001-2004年从山东,河南等11省采集土样78份,通过稀释平板法共分离菌株282株,其中真菌138株,细菌72株,放线菌61株。通过小麦白粉菌的孢子萌发抑制试验和小麦离体叶病害抑制试验的初步筛选,共得到12株防效较好的菌种。将所筛选的12个菌株进行温室盆栽苗病害控制试验。结果表明:细菌菌种PE4、C26、C27与真菌菌种P17-1对小麦白粉病抑制能力较强。防治效果分别达74.96%、70.1%、67.33%和64.71%。并对不同处理的小麦株高和千粒重进行方差分析。其中菌株PE4、C26、GE11处理的小麦千粒重分别为43.57,42.21,41.57g,与对照千粒重(29.22g)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测定处理前后的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种群的数量变化,探讨氯化苦熏蒸处理保护地土壤的杀菌效果。氯化苦熏蒸土壤可杀灭土壤微生物,对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杀灭率均在85%以上,有效地减少土传病害的病原菌数量,从而降低土传病害的侵染率;最经济有效的氯化苦(90%油剂)的熏蒸剂量为20mgkg-1,相当于每亩剂量为25-35kg;熏蒸的时间为5d以上;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能够对熏蒸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在20℃以上熏蒸均有较好效果,温度越高效果越好;含水量以55%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从田问多年施用氯嘧磺隆的土壤中,驯化分离得到一株能够以氯嘧磺隆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真菌F8,F8在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中发酵96h,对10mg L-1氯嘧磺隆的降解率为93.07%.F8明显促进土壤中氯嘧磺隆的降解,20μg kg-1氯嘧磺隆的降解半衰期由对照的46.52d缩短为15.03d.F8在麦芽汁平板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为乳白色,圆形,干燥,绒毛状或粉状,中心突起;经电镜观察,细胞长宽比大于2,形成发达的假菌丝,连接成树枝状;糖类发酵试验表明:F8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半乳糖,不能发酵淀粉、乳糖;同化碳源试验表明:F8能利用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不能利用淀粉、乙酸钠;同化氮源试验表明:F8不能利用硝酸钾,能利用硫酸铵,尿素;能分解脂肪,能陈化牛奶,不能液化明胶,不能同化乙醇,不能产生淀粉化合物,不能产酸,不能产酯.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8s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F8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相似文献   

10.
从营口农药厂排污口、药厂周围受污染土壤及未受污染农田分别采集活性污泥和土样,共富集分离到以阿特拉津作为唯一氮源生长的28个菌株。对所分离到的菌株进行降解能力的测定,筛选到降解能力相对较高的2个菌株,其降解率分别为62.7%、58.3%,分别编号为AT1、AT3;对AT1、AT3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分别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sp.)。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了油液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机械设备的危害的基础上,利用油液中悬浮颗粒对光线的吸收,结合光纤传感系统的优点设计了油液光纤监测系统,并对其原理进行了介绍。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测油液的污染度,在机械设备的实时在线监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油藏受天然气的侵入,就会产生油气分异的现象:天然气会萃取出油藏中的轻组分,造成凝析油藏或轻质油藏;此外,油藏中的重组分脱出,形成沉淀,直接导致储层的渗透率降低,从而影响油气的分布规律。针对油藏中油气分布规律复杂的问题,在传统油层含油判别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和Petri网的油藏建模方法。应用粗糙集的知识约简对油层含油识别相关的岩层厚度、泥质含量等6个指标进行属性选择,提取最简规则,建立Petri网模型,根据Petri网的并行推理达到简洁高效的含油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粗糙集与Petri网判断的油气分布规律与现场数据高度接近,精度高,识别速度快,正确率高。可见将粗糙集与Petri网组合用于油层油气识别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油田原油生产计量中原油含水率和含气率难以监测的问题,采用射线型原油含气、含水率分析仪,解决了取样测量含水率代表性差的问题,克服了其它含水仪表由于水包油、油包水等因素造成的测量范围小、非线性误差大的不足,基本消除了含气对含水测量带来的误差。该仪表在长庆油田集油站和联合站、原油交接点以及单井计量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石油钻井物料清单的构造方法与系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石油钻井物料的供应,降低库存,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申物料清单的方法,提出了适用于石油钻井物料管理与控制的石油钻井物料清单的概念.研究构建了钻井物料清单的结构模型,分析了模型中节点间的关系,给出了钻井物料清单的形式化定义.基于钻具可重复使用的特性,按钻井开次,以分阶段计算的方法,提出了钻井物料清单的数量模型.开发实现了一个钻井物料清单管理系统,为钻井物料供应的优化管理提供了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15.
海洋表面矿物油膜、生物油膜等在SAR图像上都呈现为暗色特征,使得单极化SAR图像对矿物油膜和生物油膜的区分存在困难。分析了矿物油膜和生物油膜后向散射系数的极化比,提出一种基于交叉极化比的多极化SAR图像矿物油膜和生物油膜的区分方法,并用SIR\|C多极化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Near-infrared (NIR) satellite images of the oil spill event caused by the Fu Shan Hai wreck on 31 May 2003 in the waters between Sweden and Denmark were compar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s provided by the MIKE 21 oil drift model. Assuming a skewed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 of oil parcel thicknesses, a model of the NIR image oil–water contrast reflectance was developed to characterize the expected oil slick distribution in terms of average and maximum oil slick thickness. Since MIKE 21 Spill Analysis (SA) also allows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oil volume within the oil slick, both distributions were thus compared by coincidence of 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Aqua) acquisition, which imaged the oil slick 3 days after the oil spill started. Results showed an excellent agreement in the numerical values of both the expected average and the maximum thickness. In addition, repartition of the oil volume within the slick in the usual thin (sheen) and thick (brown) parts resulted, consistent with the empirical rule of 20% and 80% of the total oil volume,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喷油泵试验台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燃油喷射量进行测量,以检查被试泵在各种转速工况下的工作性能。可通过集油量筒采集多次喷射油量,再除以喷油次数得到平均油量。采用C8051F310芯片作为主控制部件,可设计并实现喷油泵试验台集油控制器。  相似文献   

18.
佘婷  张建  程小亮  刘德峰  王竞翔 《测控技术》2022,41(11):102-106
针对目前舰船动力系统故障定位难、预判不准确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船舶动力与传动装置的油液在线监测技术。通过分析舰船动力系统的故障源,阐述了船舶动力与传动装置滑油状态监测的内容,包含油液黏度检测、油液水分检测与油液金属磨粒检测。结合黏度、水分与磨粒检测原理,设计了滑油状态监测试验。通过实船试验,验证了油液在线监测技术在船舶动力与传动装置状态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铁路系统油耗管理的严重不足,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内燃机车智能油耗监测管理系统;该系统由随车油路监测子系统和地面微机管理子系统组成;随车油路监测子系统以DSP处理器为运算控制处理单元,采用数字锁相环技术对流量计信号进行处理,能够及时反映燃油的变化情况;地面微机管理子系统以转存的数据为依据,重现燃油的消耗情况;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具有相当高的精确度和及时度,客观反映铁路各部门的运行状态,对降低铁路运行成本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南海北部油气分布的遥感探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卫星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油气资源调查与勘探,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阐述油气烃类微渗漏模型,认为油气烃类微渗漏可以导致海表烃类气体、油膜异常及喜烃类生物聚集。并以南海北部边缘盆地为例,阐明了海洋油气遥感探测的3种方法:①利用红外波段反演海表温度异常。②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检测海表油膜异常。③喜烃类生物的增加导致海表光谱异常,以及利用水色遥感技术检测海表微生物含量异常。最后,对海洋油气遥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