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纸层析、紫外一可见扫描及气相色谱结合的方法,对黑米色素的分子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样品91-53黑米色素为水溶性花色苷类化合物,由矢车菊花色素-3-鼠李糖苷和芍药花色素-3-阿拉伯糖苷等5种色素化合物组成,其颜色呈玫瑰红色,可以作为一种具有天然保健功能的色素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黑米色素的吸收光谱及色差分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晴  陈勇 《食品科学》1999,20(7):12-16
测定了黑米及黑米色素的吸收光谱和CIELab值。经分析,黑米中花色苷主要品种3′甲花翠素-3-0葡萄糖苷,两种黑米中花色苷含量为84.2mg/100g,284.2mg/100g,黑米色素中花色苷的含量为23.9%(以3′甲花以素-3-0葡萄糖苷计)。测定了pH值,乙醇,NaCl等对黑米色素的吸收光谱和CIELab影响较大,蔗糖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黑米色素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以黑米品种紫香糯为原料,提取黑米色素的方法及工艺条件,并对黑米色素的性质进行了初探。将黑米色素应用于饮料和米酒的着色,取得了3个月黑米基本无变化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黑米,黑大豆,黑芝麻中天然色素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本文比较了黑米、黑大豆、黑芝麻中天然色素特征,组成成分,理化性质等,结果表明,3种原料的色素均表现出黄酮类花色苷化合物的光谱特征吸收,都具有苯骈吡喃环的母核结构;在化学组成上均可分离出水溶和醇溶2类组分;对光,温、pH及金属离子类的反应较为敏感,各色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稻米种皮颜色与其生物抗氧化性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以7份白米、9份红米和12份黑米为材料,,测定总黄酮含量,并分析三类稻米黄酮含量的差异性;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了12种黑米对碱性Na2OS2O4体系产生O2-的清除效果,并分析清除率与12种黑米种皮色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种皮颜色的三类稻米的黄酮含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性,从高到低为黑米-红米-白米;12种黑米对O2-的肖除率随种皮颜色的加深而提高,二者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提示稻米种皮颜色越深其生物抗氧化物质含量越高,生物抗氧化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6.
<正>9.5.1杂色粮谷中花色苷黑米、红米和白米种子在长时间储存过程中,其发芽能力会逐步丧失;但相对而言,黑米可维持较长时间而不丧失发芽能力,见图19,这与其所含抗氧化物质量直接有关。在黑米和红米种子中含有矢车菊色素-3-葡萄苷(C3G)、飞燕草色素-3-葡糖苷(D-3-G)和锦葵色素-3-葡糖苷(Mv-3-G)等花色苷,这些花色苷等物质有较强抗氧化能力,因而使谷物种子发芽能力得以保持较长时间。有关花色苷C3G等抗氧化等功能详见前述花色苷部分。  相似文献   

7.
黑米中微量营养元素Fe,Zn,Cu和黑米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黑米中微量元素Fe、Zn、Cu的含量与分布,及光、温度和几种常见金属离子对黑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表明,黑米中Fe和Zn的含量分别为38610~(-5)和36010~(-6);主要富集于黑米色素中。Cu的含量均低于1010~(-6)。黑米色素水溶液(pH=3)于温度70~100℃中,随着温度升高和延长加热时间,吸光值明显降低。光照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随时间延长而增大。Fe~(2+)、Fe~(3+)和Sn~(2+)明显的影响色素的稳定性,而Ca~(2+)、Na~+、Cu~(2+)、Zn~(2+)的作用较小,Al~(3+)和Mg~(2+)可提高黑米色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黑米红色素的提取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天然色素黑米红的提制方法及其主要性质。其工艺流程为:黑米皮→脱脂→蒸烘→浸提→过滤→浓缩→成品。该工艺简便易行、设备投资少、色素产品质优价廉,还提得糠油等副产品。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以安徽特产黑米为原料,利用液化酶、糖化酶进行液化和糖化,利用蛋白酶进行蛋白质分解,利用活性干酵母进行酒精发酵生产黑米酒的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同时对原料黑米色素提取液和黑米酒色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且讨论了新工艺生产的黑米酒色素的稳定性;考察了黑米色素与黑米酒色素分别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值,提出了黑米色素和黑色酒色素的最大吸收值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黑米色素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黑米色素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本试验从还原能力、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米色素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对羟基自由基、DPPH均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同时对超氧阴离子也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对羟基自由基最大清除率为90.42%;对DPPH自由基最大清除率是84.68%。黑米色素作为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天然色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黑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稻种资源,它的特殊颜色使其具有抗氧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功能。因此针对黑米色素的组成成分、鉴定方法、稳定性、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研究证明,黑米色素成分主要为花色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黑米色素的检测方法以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应用性最好;稳定性的研究证明黑米色素在酸性、低温和避光的条件下有助于黑米色素的保存;针对黑米色素的提取和纯化方法应用较多的分别是溶剂提取法和大孔树脂纯化法。黑米色素成分和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将会促进黑米色素的利用和黑米的精深加工。  相似文献   

12.
核桃黑米香菇酱油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内首次采用脱脂核桃蛋白为主要原料,首次采用核 桃饼、黑米、香菇新型原料配方组合,不添加大豆,经过微 生物发酵,生产出核桃黑米香菇酱油,并且采用特殊生产 工艺,添加了核桃小分子多肽浓缩液,产品富含核桃多 肽、香菇多糖和黑米色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能够补肾益 肝、增强肌体免疫力、抗癌、降低血压,与传统酱油不同, 是一种完全新型的功能型酱油。黑米中含有极具药用价 值的天然黄酮类色素--黑米色素,色泽紫黑,酱油中不 再添加人工合成色素。该酱油保持了酱油的传统风味,酱 香浓郁,风味独特,成本低廉,为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黑米色素的性质和光降解动力学方程,以及黑米色素的光稳定化剂对色素的辅助成色和护色的影响。结果表明,黑米色素光降解服从零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添加黄酮化合物及改性黄酮化合物可使黑米色素对比光稳定性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天然色素的提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对化工色素食品的添加剂已逐步受到限制。取而代之的是安全无毒的天然色素。近年来,天然色素的开发有了较大的发展,除原来允许用于食品使用的姜黄,甜菜红,叶绿素铜钠盐,辣椒红,红曲米色素,胡萝卜素等外,最近又研究开发出玉米黄,高粱色素,萝卜红,玫瑰茄,栀子黄、茶色素、靛蓝、高梁红、黑米色素、红花色素等色素。我国天然色素产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全国的天然色素总产量已达十余万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焦糖色素(即糖色)、栀子黄、栀子蓝、姜黄、苋菜红、辣椒红、茶色素等等。  相似文献   

15.
黑米资源丰富,黑米色素是黑米中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之一。黑米色素主要是花青苷类色素,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文章综述了黑米黑色素的提取工艺和生理活性功能研究进展,以期为黑米黑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黑米色素在碳酸饮料中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黑米中的黑米色素为主要原料,配制可乐型碳酸饮料。通过吸光度的变化研究了常用的几种食品添加剂对黑米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工艺配方中影响黑米色素的稳定性的重要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糖度、酸度、酸的种类、VC是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生产工艺最佳配方参数为磷酸与柠檬酸的质量比为8:41,采用60℃、35min的低温长时杀菌对色素稳定有利。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以安徽特产黑米为原料,利用液化酶、糖化酶进行液化和糖化,利用蛋白酶进行蛋白质分解,利用活性干酵母进行酒精发酵生产黑米酒的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同时对原料黑米色素提取液和黑米酒色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且讨论了新工艺生产的黑米酒色素的稳定性;考察了黑米色素与黑米酒色素分别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值,提出了黑米色素和黑色酒色素的最大吸收值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黑米天然黑紫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特种稻黑米品种的糙米果皮中,含有大量的天然黑(紫)色素。本文研究了这种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方法、化学结构及其稳定性,并对其药理作用和应用前景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天然色素的提取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各国对化工色素食品的添加剂已逐步受到限制,取而代之的是安全无毒的天然色素。近年来,天然色素的开发有了较大的发展,除原来允许用于食品使用的姜黄、甜菜红、叶绿素铜钠盐、辣椒红、红曲米色素、胡萝卜素等外,最近又研究开发出玉米黄、高粱色素、萝卜红、玫瑰茄、栀子黄、茶色素、靛蓝、高梁红、黑米色素、红花色素等色素。我国天然色素产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全国的天然色素总产量已达十余万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焦糖色素(即糖色)、栀子黄、栀子蓝、姜黄、苋菜红、辣椒红、茶色素等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天然色素黑米红的提制方法,主要性质及其应用。其主要工艺流程为:黑米皮—→脱脂—→蒸烘—→浸提—→过滤—→浓缩—→成品。该工艺简便易行、设备投资少、产品质优价廉、还提得糠油等副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