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新建城市(区),传统的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模式难以适应城市总规阶段交通规划的需要,因为出行生成和分布预测阶段所必需的条件无法满足.在吸取国内相关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居民出行发生、出行吸引及出行分布的内在规律,提出一种面向新城区的简捷实用的预测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多模式复合交通网络进行有效的方式划分,能够提高交通分配和交通需求预测的准确性。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合了出行者个人和交通网络特性的多模式复合交通网络方式划分的两阶段模型,并基于上海中心城区交通调查数据,通过算例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阶段模型中的第一阶段,小区1~6的单一出行方式和组合出行方式的选择概率分别为39.3%和60.7%,拆分的公交—轨道组合出行方式的选择概率为46.42%,单一和组合出行方式的选择概率更为精确;而第二阶段,小区1~6公交—轨道组合方式的OD矩阵被拆分为公交出行和轨道出行2种单一方式OD矩阵,其支持常用交通规划软件的运行与仿真。  相似文献   

3.
西安作为国务院正式批复的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节点城市,特殊的区位优势和政治地位决定了解决交通"城市病"的迫切性。基于西安市11个辖区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和交通状况感知的问卷调查得出,随着"互联网+交通"的出现,本地居民在出行方式上的选择日趋多元;时间、经济性和安全性成为影响居民出行选择的三大因素;公众认同共享出行方式但表示有条件支持,显示出交通新业态仍有发展空间。结合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提出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共享出行为补充"的综合交通体系,政府应优化城市功能空间布局、配置高质量交通资源、依托先进技术进行交通研判、建立健全交通政策法规、培育良好的出行文化;以交通企业为代表的行业主体应积极探索新旧交通业态的融合发展;公众则应树立主体意识,积极践行绿色低碳文明共享的出行理念,进而形成交通"城市病"治理的三方合力。  相似文献   

4.
泉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及交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力图从居民出行特征的角度诊断现状交通问题、预测未来交通发展趋势以及提出相应的交通对策.通过与国内同等规模城市在居民出行的频数、目的、时耗、方式等方面的比较,揭示了城市现状居民出行中存在的频数高、距离短、个体交通方式所占比例过大等一些与中等规模城市不相符的现象.根据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性质以及未来城市的发展规模和规划布局,对城市居民的出行趋势做出了预测,出行距离近多远少、出行方式将适当向公共汽车、小汽车转化.进一步在道路建设、公共交通发展和交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慢行交通是城市规划提倡的低碳、环保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可实现居民的短距离出行和接驳公共交通。城市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的关键节点,本文从地面慢行系统一体化、行人过街安全岛规划、公交站台一体化等方面入手,提出城市平面交叉口慢行一体化的规划,以满足交叉口慢行交通的通行需求,实现机非分离,保障慢行者的出行安全。  相似文献   

6.
我国特大城市土地利用形态与出行总量的距离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形态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模拟城市土地利用形态的不同种类,计算城市出行总量的距离分布和空间分布,总结出反映城市出行总量距离分布的二阶爱尔兰分布模型。利用这个模型.可以较快地对城市出行总量的距离分布进行测算,作为宏观研究交通发展战略的基础。还根据本研究所提出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部份特大城市的出行总量的距离分布进行了实践验证,初步验证了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交通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市民基本出行需求的重要保障。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当前形势下,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城市出行环境,推进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以哈尔滨市的公共交通为例,城市传统布局的限制、公共交通精品服务欠缺、私家车保有量上升及新手司机增多等因素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可以类推我国各大城市存在的交通共性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通过优化交通布局、发展公共交通、推进交通领域市场化改革等措施,助推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良好效果,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8.
国际性大都市交通出行方式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交通出行方式的汇总,确定两种主要的交通模式:即小汽车和公共交通. 通过对一些国际性大都市的主要交通出行方式和演变过程的分析对比,得出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方式. 从而为我国大城市的合理交通出行方式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即为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创造舒适、良好、经济的出行条件,并通过系列配套设施建设、政策管理手段,引导人们合理使用私人小汽车出行.  相似文献   

9.
城市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大量交通出行的集聚地,其高容量的开发模式给自身的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同性质的交通流对商务区交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落后的交通系统和管理方式也降低了商务区的交通运行效率.针对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点及交通问题,提出通过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减少商务区过境交通、到发交通、内部交通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冲突;通过引导和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绿色交通出行结构从总量上减少交通出行量;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及交通需求管理方法促进和完善绿色交通运转的三个方面,建设、引导和发展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绿色交通体系,从而促进城市中心商务区交通的和谐运转.结合宁波南部商务区的规划及建设情况,验证措施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十九大"报告中的交通强国政策强调城市发展需匹配绿色、舒适、智慧、共享的交通出行服务和体验,指向城市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协同发展的引导模式。共享单车是城市场所环境与人们出行活动在持续关联互动中创造出的新型交通工具。首先对北京与上海两个城市的典型场所环境中共享单车与人们出行活动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然后厘定出共享单车在当今城市运行中的三大协同性与三大孤立性特征,并指出共享单车的协同性特征在未来将会大于其孤立性特征,最后提出未来城市交通中共享单车与城市绿色出行在交互运行优化的新模式,以期对新时期中国的城市规划与交通设计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从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以满足城市各种交通方式对不同道路资源的需求为目标,对城市道路网级配进行了研究.根据各等级道路功能的区别,讨论了基于路网交叉口等级的可能出行顺序,推导了不同出行顺序下各等级道路上各交通方式的适宜出行距离;以各等级道路上的交通周转量作为交通需求,通行能力作为交通供给,进而在满足各交通方式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得到各等级道路的需求长度.以某城市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能得到合理的道路级配比例.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近百余年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大流行病,对居民生产生活以及交通出行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疫情暴发后,我国各城市、各地区均建立疫情防控机制,对进出城市的旅客和货物提出了相应管理政策,城市之间的跨界交通出行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基于2020年深港莞惠跨界交通调查成果,分析疫情对深港莞惠跨界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  相似文献   

13.
越来越多的城市交通问题给城市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研究城市交通模式成为大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分析了济南市道路系统和交通出行方式的演变,对济南市历史上三次大型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进行详细比较,指出济南市居民出行方式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济南市现状交通模式为由慢行交通主导模式向其他交通模式转变的过程。针对济南现状交通发展状况,对济南市未来交通发展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发现,单中心城市与多中心城市对交通出行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单中心城市中,当平均出行距离与出行时间超出人们可接受范围时,仅靠局部治理已无济于事。此时,应该考虑变单中心城市为多中心城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15.
居民出行产生量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民出行产生量预测是交通需求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预测结果是确定各类城市交通设施发展规模及布局规划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作用机理和居民出行产生量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居民出行产生量预测的四层BP神经网络模型,以土地利用作为输入神经元,以交通区居民出行产生量作为输出单元,以赣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交通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标定与检验,并与出行次数法和回归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不断进步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尤其是交通出行方面,私家车数量在逐年上升,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对重庆市主城区交通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了解重庆市交通现有发展状况以及交通特点,提出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国内其他同等规模城市交通缓解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具体的实例城市给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公交出行量预测的过程,在交通小区的划分基础上,分析了公交出行的特征,提出了基于交通出行总量估计公交出行量的预测思路,介绍了出行生成量预测方法的过程,总结了该方法的优点,并通过实例应用与增长率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考虑土地利用下基于结构方程的城市交通出行行为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考虑土地利用为前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利用成都市交通出行调查数据,选取出行行为作为内生潜变量,选取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和出行次数为内生显变量;选取土地利用属性、社会经济属性和家庭属性三者作为外生潜变量,用地区域类型、职业、性别、年龄等13项影响因素为外生显变量,以家庭属性下的交通出行者个体为分析单元,综合考虑个人和家庭社会经济属性,量化了内生显变量和潜变量、外生显变量和潜变量以及外生潜变量和内生潜变量三者之间的复杂影响关系,对交通出行调查的设计、交通出行行为的分析和交通需求模型的建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辅助决策提供了一种定量化分析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长三角地区城市发展和居民出行情况,使用专家调查和SP调查法,在分析各种出行方式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居民出行方式评价体系。利用数学计算,对现有的出行方式进行了综合评价,探究了长三角城市居民交通出行能源效率最优化方式,对长三角城市居民日常出行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面向老龄社会的城市交通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各城市的居民出行调查资料和老年人休闲行为调查资料,分析了老年人外出活动的空间地域分布和出行特征,归纳了老年人的出行要求,评价了现有交通系统适应性,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交通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