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金花菌"的数量是评价茯砖茶品质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快速准确的检测茯砖茶中"金花菌"的数量,本研究利用茯砖茶中的"金花菌"颗粒较大,颜色为金黄色,清晰可辨,与其它杂菌和茶基质差异较大的特性,设计出了一种自动、快速检测茯砖茶中"金花菌"数量的方法,首先对茯砖茶进行任意面切割,并利用高分辨率拍照设备获取茶切割面图像,然后利用Image Pro Plus软件中的图像处理系统对茶切割面图像进行处理,之后采用自动计数系统对茯砖茶中"金花菌"的数量进行统计,并以人工直接计数结果为参考,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与人工直接计数法无显著差异,检测结果可靠。因此,该方法可以有效快速准确的检测出茯砖茶中的"金花菌"数量,从而达到在线快速准确地评价茯砖茶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茯砖茶“发花”过程中代谢物特征及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发花0 d、7 d和14 d三个时间点代谢物丰度进行测定,将代谢物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茯砖茶发花不同时期样本存在较大代谢差异,共检测到1 316个物质信号峰,其中发花0 d和7 d、7 d和14 d以及0 d和14 d之间筛选出的代谢差异物分别为260、229和506个,这些物质属于生物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黄酮类、茶多酚及儿茶素、有机酸及其衍生物等。进一步对影响茯砖茶品质和功能的主要代谢物质进行分析发现,发花改变了茯砖中茶多酚及儿茶素、黄酮和氨基酸等主要代谢物的组成,降低了茯砖茶的苦涩味,促进了醇和口感和红浓汤色的形成,且肉毒碱、异喹啉、相思子碱、长春质碱等生物碱在发花过程中的上调有助于提升茯砖茶降脂、降压和抗炎等功效。发花是改变茯砖茶代谢谱的关键过程,对于形成茯砖茶独特的品质和保健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这为揭示茯砖茶风味和保健功能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杜仲叶茯砖茶加工过程中活性成分及微生物多样性,对杜仲叶茯砖茶不同加工阶段样品活性成分质量分数进行测定,进一步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各样品微生物多样性,并与10 种活性成分质量分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杜仲叶茯砖茶加工过程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整体上均呈下降趋势。曲霉属(Aspergillus)为加工过程中的优势真菌,在原料至气蒸与成型阶段,其相对丰度逐步下降,进入发花阶段后丰度迅速上升,发花4 d相对丰度达95.58%,发花8 d及之后所有阶段相对丰度均在99.99%以上,为绝对优势菌群。杜仲叶茯砖茶加工过程中细菌群落种类丰富,分为7 个门、47 个属,其中的优势细菌属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雷尔氏菌属(Ralstonia)和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原料至发花8 d阶段,细菌群落多样性较高,雷尔氏菌属为此过程中的优势细菌属,从发花12 d起,细菌群落多样性下降,结构趋于稳定,红球菌属相对丰度大幅上升,为发花后期及陈化阶段的优势细菌属。属水平上主要菌群丰度与活性成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糖、游离氨基酸、多酚、绿原酸、京尼平苷和桃叶珊瑚苷质量分数均与曲霉属菌群丰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Apiotrichum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黄酮质量分数与曲霉属、Apiotrichum丰度分别呈显著负相关(P<0.05)和极显著正相关(P<0.01)。红球菌属丰度与水浸出物、多糖、总黄酮、游离氨基酸、多酚、绿原酸、京尼平苷质量分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质量分数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本研究加深了对杜仲叶茯砖茶加工过程中活性成分含量变化和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为杜仲叶茯砖茶品质形成和提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茯砖茶多酚类物质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茯砖茶为原料通过热水浸提、树脂吸附分离得到茯砖茶多酚类物质,并采用酶动力学和荧光猝灭分析方法探讨了茯砖茶多酚类物质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茯砖茶多酚类物质对胰脂肪酶有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IC50)为0.81 mg/mL,抑制类型为可逆非竞争性抑制,其抑制常数Ki为2.56 mg/mL。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茯砖茶多酚类物质对胰脂肪酶具有荧光猝灭效应,与茯砖茶多酚类物质的结合可能造成了酶结构的改变,从而降低了酶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添加不同体积分数的茯砖茶汁到豆浆中,以植物乳杆菌B1-6为生物凝固剂制备新型益生菌茶豆腐,考察益生菌的生长情况。结合质构分析、持水力以及感官评定的结果,确定茯砖茶汁添加量为2.5%为宜。同时通过测定益生菌茶豆腐的亚铁离子还原力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 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添加茯砖茶对益生菌的生长、益生菌豆腐的质构、持水力以及感官有显著提高作用,且添加茯砖茶可以显著增强益生菌豆腐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7.
为探究绞股蓝茯砖茶特征性代谢物的变化及其潜在功能,该研究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绞股蓝茯砖茶代谢物进行分析;进而对绞股蓝茯砖茶与传统茯茶的差异性代谢产物进行鉴定、分类,并对产生途径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体外试验评价绞股蓝茯砖茶的降脂、降糖的功效。结果表明:与传统茯砖茶相比,绞股蓝茯砖茶中共发现10 类142 种显著性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包括38 种脂质和类脂分子、29 种有机酸及其衍生物、19 种有机杂环化合物和15 种苯丙烷和聚酮类等。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发现,绞股蓝茯砖茶差异性代谢物主要集中在脂类代谢通路、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氨基酸代谢通路等方面。绞股蓝茯砖茶体外降血脂作用是同浓度的辛伐他汀药物的17.88%~36.52%,体外降血糖作用是同浓度的阿卡波糖药物的13.63%~58.18%。该研究探讨绞股蓝茯砖茶的代谢物特征及其潜在的降血脂和降血糖活性,为开发功能性茯砖茶产品,推动茯茶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茯砖茶由多种微生物发酵而成,属于我国特有的黑茶,其风味独特,长期饮用有益于人体健康。我国茯砖茶的主要产区有陕西、湖南、浙江、贵州等,不同产区茯砖茶中均有大量金花菌群的存在,但地域环境可影响茯砖茶金花菌群的组成,而金花菌群及其组成又与茯砖茶品质风味和功能活性息息相关,金花菌的数量也是茯砖茶品质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对于金花菌群的分类鉴定大多是通过形态学或转录间隔区序列或18S rDNA等单一的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种属鉴定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且只通过某一种鉴定方法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茯砖茶中金花菌群的鉴定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从而影响茯砖茶地标性产品的评判。本文对茯砖茶中优势菌群的研究现状、金花菌的分类鉴定现状进行综述,为茯砖茶中金花菌的鉴定、金花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茯砖茶的标准化生产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复原乳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5%的茯砖茶,接种由嗜热链球菌ys14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1.1480按1∶1组成的酸奶发酵剂,在42℃下发酵6h制得茯砖茶酸奶,并考察茯砖茶对酸奶的感官品质、理化特性和乳酸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茯砖茶和酸奶良好的融合,并具有茯砖茶独特的风味。另外,在发酵过程中茯砖茶的添加没有抑制乳酸菌代谢产酸。与对照酸奶样品相比茯砖茶酸奶的粘度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其脱水收缩值有所下降。茯砖茶酸奶中嗜热链球菌ys14菌数较对照组有显著(p<0.05)增加,但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1.1480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广西轻工业》2015,(9):1-3
对茯砖茶的名称来历、贸易地位进行简单介绍,追溯茯砖茶起源的地点和时间。从茯砖茶的流通、制作两方面概述茯砖茶的发展,传统茯砖茶主要通过四条行销路线传播到世界各地,叙述茯砖茶原料、制作工艺和技术发展历程,重点分析茯砖茶制作工艺的"发花"过程。  相似文献   

11.
经过招募、筛选、培训及评估测试,构建了由10人组成的茯砖茶感官评价小组。为优化茯砖茶感官评价条件,选择一种市售茯砖茶并按不同的茶水比、冲泡时间、入口温度准备样品,依据响应面法设计试验共得到18个样品。对18个茯砖茶样品的香气及滋味特征进行描述词的收集,确定了11个感官描述词。对茯砖茶样品的感官属性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可有效区分样品感观差异的描述词:滋味整体、酸、甜、苦、涩、香气整体以及苦丁香。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出在茶水比较低、冲泡时间较短的条件下评价小组的稳定性较好,综合考虑风味和香气强度响应值,得出茯砖茶感官审评的最优评价条件为:茶水比1∶100(g∶mL),冲泡时间5.00min,入口温度5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茯砖茶滋味品质特征及其与主要内含成分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以来自陕西、浙江、湖南三省的15个茯砖茶为材料, 采用感官审评法、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 TAV)分析法、主要内含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了茯砖茶滋味品质评价方法。结果 在感官审评结果中15个茯砖茶滋味可分为醇和、平和、粗淡3种类型。15个茯砖茶样品的水浸出物含量在21%~38%之间、茶多酚含量在3.0%~9.5%之间、咖啡碱含量在2.2%~7.7%之间、氨基酸含量在0.9%~1.5%之间、可溶性糖含量在2.5%~5.5%。TAV分析结果显示儿茶素组分、咖啡碱及氨基酸对茯砖茶的苦涩滋味和醇甜滋味有显著贡献(TAV>1), 其他内含成分对茯砖茶滋味品质具有修饰作用(0.1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在传统手筑茯砖茶加工中添加不同比例茶树花,探究茶树花对茯砖茶品质的改善作用,拓展茶树花资源的利用方式。通过感官审评、理化成分分析、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茶树花试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茶树花比例在5%到14%时,茶树花茯砖茶外型金花更为茂盛,颗粒饱满硕大,颜色鲜亮,香气和滋味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随茶树花添加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大幅提高,可溶性糖最高达14.4%,水浸出物最高达31.5%。香气方面,酯类物质在纯茯砖茶占比最高。随茶树花增加,酯类含量下降但比重仍最高,醇类、酮类物质占比渐增。并在茶树花茯砖茶中筛选出马鞭草烯醇、a-紫罗酮等主要来源于茶树花的特征物质。总体来说,茶树花茯砖茶综合品质优于纯茯砖茶。茶树花的添加提高了茯砖茶香气的丰富度,使其品质有提高,在8%及11%添加量时茯砖茶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桑叶茯砖茶总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对桑叶茯砖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OH清除率、ABTS~+清除率和还原力等为指标,考察桑叶茯砖茶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33%、液料比为25 mL/g、提取时间为2.3 h、提取温度为90℃,在该最佳条件下,桑叶茯砖茶总黄酮得率为2.37%。抗氧化实验表明,24μg/mL桑叶茯砖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89.8%,与Vc相当,ABTS~+的清除率为99.8%,清除效果较Vc好;0.28mg/mL桑叶茯砖茶总黄酮对.OH清除率达79.7%,而相同浓度Vc对.OH清除率为28.8%,显著低于桑叶茯砖茶总黄酮,0.28 mg/mL桑叶茯砖茶总黄酮还原力为1.263,和Vc接近。结论:该优选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桑叶茯砖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桑叶茯砖茶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冠突散囊菌是茯砖茶生产过程中产生"金花"的优势菌种,也是形成茯砖茶独特品质的主要因素?冠突散囊菌的安全性已被广泛认可,它在茯砖茶的国家标准中是理化指标之一。冠突散囊菌能分泌多糖、他汀类等物质,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可能参与到调节血脂、调理肠胃的机制中。多项研究发现,茯砖茶具备一定的健康功效,且一些研究发现茯砖茶在调节血脂血糖、调理肠胃等方面的功效强于其他黑茶,提示冠突散囊菌很有可能参与到茯砖茶的健康功效的机制中,但还需更系统深入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六大茶类:红、绿、黑、青(乌龙)、黄、白,是世界上茶品类最齐全的国家,其中黑茶占有重要份量。黑茶原料一般成熟度较高,外形较大,多用来制作砖茶,如茯砖、黑砖、花砖、花卷(千两茶)、康砖、青砖等。在整个紧压茶系列中,茯砖茶在产量、销量上均占有较大优势。黑毛茶将茶叶资源加以完整、充分地利用,既延长了茶叶加工产业链,又创造了经济价值。在砖茶多样的品质工艺中,茯砖茶的加工是典型的体现和代表。  相似文献   

17.
在湖南黑茶系类产品中,茯砖茶的加工过程最复杂、时间最长,茯砖茶因其独特的风味和保健功效也是最受消费者喜爱的黑茶。本文对近年茯砖茶的加工工艺及其保健功效进行综述,并对茯砖茶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从而为茯砖茶的加工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杜仲叶茯砖茶中的绿原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绿原酸含量,优化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降血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仲叶茯砖茶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90 W,乙醇体积分数39%,提取时间50 min,液料比25∶1(m L∶g),提取温度60℃,在该最佳条件下,杜仲叶茯砖茶绿原酸得率为2. 446 1%,与模型预测值基本吻合,表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体外降血糖实验发现,1. 4mg/m L杜仲叶茯砖茶绿原酸对α-胰淀粉酶的抑制率为83. 26%,0. 18 mg/m L杜仲叶茯砖茶绿原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96. 80%,体现了较好的降血糖活性。抗氧化结果表明,当杜仲叶茯砖茶绿原酸质量浓度为24μg/m 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97. 94%,相同质量浓度Vc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6. 90%,略低于绿原酸,当杜仲叶茯砖茶绿原酸质量浓度为0. 28 mg/m L时,其还原力为1. 75,显著高于Vc,说明杜仲叶茯砖茶绿原酸抗氧化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黑毛茶不同产区发花对茯砖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产区特定的气候环境影响茯砖茶发花微生物群落结构、代谢及风味物质的形成。以同批湖南黑毛茶为原料,分别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茯砖茶主产区(陕西、湖南和浙江)同时期制作茶样,研究黑毛茶在不同产区发花对茯砖茶品质的影响。感官审评表明:陕西和湖南产区加工的茯砖茶"金花"数量明显高于浙江产区,"菌花香"明显;但湖南和浙江产区加工的茯砖茶均略带青涩味。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茶多酚、酯型儿茶素、儿茶素总量及咖啡碱在湖南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含量较高;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在浙江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保留量较多;有机酸在陕西产区的茯砖茶中含量较高。从3个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共分离鉴定出57种香气成分,对茯砖茶"菌花香"具有重要贡献的萜烯醇、烯醛类和酮类等化合物含量在不同产区加工的茯砖茶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同产区花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结构、代谢方向及作用方式可能不同,对茯砖茶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茯砖茶、青砖茶、黑砖茶是黑茶中的重要类别,利用蒸馏萃取提取茶叶香气物质,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 三者的香气成分,并分析3 种黑茶的香气成分以及感官差异性。结果表明:茯砖茶菌花香明显,检测出的(E,E)- 2,4-己二烯醛等烯醛类物质对其有积极作用;青砖茶有浓郁樟木香,与柏木脑(14.82%)有直接关联;而黑砖茶香 气平和,检测出的少量香气成分(49.81%),与审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