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杨梅果实中天然抗氧化物质对人类健康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抗氧化活性的大小已成为衡量果实采后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维持和提高果实采后抗氧化能力已成为果实采后贮运保鲜研究中的热点。糖代谢是果实采后主要的生理活动之一, 与果实采后花色苷和酚类物质的代谢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简要介绍了杨梅果实的抗氧化特性, 重点综述了糖代谢调控果实采后抗氧化活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糖代谢调控杨梅果实采后花色苷和酚类物质合成代谢机制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
张雨  贠建民  毕阳  王霆  何奎 《食品科学》2021,42(21):285-291
新鲜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含水量高,采后呼吸代谢旺盛,贮藏期间极易发生开伞、褐变、萎蔫等劣变现象,严重影响金针菇采后销售。为此,本文概述了金针菇采后失水、形态劣变、褐变、营养风味损失、微生物侵染的主要表现及产生原因,综述了近年来金针菇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低温保鲜、臭氧保鲜、1-甲基环丙烯保鲜、气调保鲜、生物保鲜剂保鲜及复合保鲜技术,以期为开发食用菌新型绿色安全保鲜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龙眼是中国南方重要的亚热带特色水果,其果实成熟于高温季节,采后极易发生果皮褐变、果肉自溶及病原菌侵染所致果实腐烂等品质劣变,是限制龙眼果实采后保鲜期的主要因素。本文就龙眼果实采后品质劣变(果皮褐变、果肉自溶、病原菌侵染导致果实变质腐烂),热处理、紫外线-强效应波长(UV-B)辐照处理、二氧化氯处理、壳聚糖处理、低温贮藏、气调冷藏、微生物生物保鲜等龙眼果实采后处理及保鲜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延缓采后龙眼果实品质劣变、延长龙眼果实保鲜期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如何维持/增加果蔬采后抗氧化活性是当前果蔬采后贮藏保鲜研究的热点问题,光辐射技术作为当前一种新兴的物理保鲜方法,对果蔬采后抗氧化活性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本文首先简要综述光辐射技术主要的光源类型及可能的保鲜机理,重点阐述光辐射对果蔬采后抗氧化物质(VC、多酚类物质、类胡萝卜素)和抗氧化活性的调控作用,并对其可能的调控机制进行解析;最后就目前光辐射技术在果蔬采后贮藏保鲜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营养价值丰富,不但可作为健康食品,其富含的生物活性物质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保健价值。因此,主要分析食用菌采后贮藏过程损失的主要因素,阐明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并对食用菌防腐保鲜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采后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当前世界上产量最高、销售最广的食用菌之一。因其具有呼吸旺盛、含水量高等特点,采后贮藏极易失水、开伞、褐变、腐烂,严重影响其食用品质和经济价值,目前仍以鲜销为主。本文针对双孢蘑菇产生腐烂褐变的主要原因,对其保鲜方法(低温冷藏、气调保鲜、辐照保鲜、化学涂膜保鲜和生物源涂膜保鲜)进行分析比较,为其采后贮藏绿色安全保鲜方法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葡萄在采后贮运物流过程中极易发生由病原微生物和生理代谢失调引发的腐损变质,严重影响着葡萄的贮藏品质。1-甲基环丙烯(1-MCP)是一种乙烯受体抑制剂,在葡萄采后贮藏保鲜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着重叙述了1-MCP应用于葡萄保鲜的研究进展,归纳分析了近年来1-MCP处理对葡萄外观品质、呼吸强度、质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影响,以及1-MCP结合其他理化手段在葡萄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及其对葡萄品质影响的作用机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能够为1-MCP在葡萄贮藏保鲜上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花菜是我国传统的特色蔬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其采后极易衰老腐烂。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鲜黄花菜衰老的生物学变化、生理生化代谢机制、影响因素及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深入认识鲜黄花菜衰老机制、提高采后鲜黄花菜贮藏保鲜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种类众多、营养价值丰富,在人类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然而,水果、蔬菜、食用菌和甘薯等农产品在采后易受病原真菌感染而发生腐烂变质,导致品质下降,贮藏期缩短。目前,主要通过化学杀菌剂来控制农产品采后腐烂,但化学杀菌剂的长期重复使用会导致病原菌抗药性增加、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天然醛类化合物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尤其是针对农产品采后真菌病害的防治,具有绿色安全、快速有效等优点,在农产品保鲜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天然醛类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对农产品采后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与抑菌机制,以及在农产品采后真菌病害防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农产品采后保鲜中应用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天然醛类化合物在农产品保鲜中更深层次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葡萄是我国五大水果之一,其贮藏保鲜对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葡萄采后呼吸作用、水分代谢、激素调节、褐变等方面分别论述了近年来葡萄采后生理研究的进展,并从冷藏、气调贮藏、保鲜剂应用、臭氧处理等几个方面对葡萄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葡萄的贮藏保鲜与生产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海参体壁自溶机制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参作为海产品中的名贵滋补品,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却极易受到外界刺激而迅速自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海参体壁的组成及其在自溶过程中的变化,以海参内源酶为研究基点综述了引起海参自溶的原因和海参自溶的控制技术,并针对海参自溶的研究策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海参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食疗养生功能。在市场流通和贮藏过程中,海参自溶和微生物生长易导致品质劣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明确海参贮藏保鲜过程中内源酶和微生物的作用机理,是阐释海参品质变化的核心,对设计开发新型海参贮藏保鲜技术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是关乎海参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概述海参贮藏保鲜机理,归纳海参相关保鲜技术,提出深入研究的建议,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予以展望,以期为海参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褐变是影响香菇的食用品质的主要原因,为深入了解香菇在贮藏期间褐变发生的规律和成分的变化,本实验以新鲜香菇为原材料,研究了贮藏期间,香菇的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酚、还原糖含量,褐变度(BD值)及Vc含量的变化,分析了上述指标对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总酚和PPO活性与褐变度显著相关;还原糖和Vc的含量与香菇的非酶促褐变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黑皮鸡枞菌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珍稀食用菌,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其子实体含水量高、没有表皮保护,故在常温贮藏过程中极易腐烂变质。低温冷链和采收方式可影响黑皮鸡枞菌的贮藏品质。本实验选择在冷链温度条件下(10 ℃)以切和拔两种方式采收的黑皮鸡枞菌为材料,探究其在贮藏过程中感官、营养、生理和风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采收方式对黑皮鸡枞菌品质的影响明显;采收方式为拔的黑皮鸡枞菌的质构、颜色、味觉值均是优于切处理组,切的采收方式在前期更能够抑制乙烯的释放,在后期样品有更高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且多酚含量、黄酮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味核苷酸含量、呈味氨基酸含量、等效鲜味浓度(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和C8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均为切处理组相对优于拔处理组。综上,在冷链温度条件下,采收方式为拔的黑皮鸡枞菌有相对更好的感官品质;采收方式为切的黑皮鸡枞菌具有更优的营养风味,适合于即买即食。本实验可为解决黑皮鸡枞菌贮藏期间品质劣变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的研究热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生产食用菌的菌丝体和生理活性物质一直是食用菌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用菌在液体环境条件下菌丝体生长和产物产出的认识进一步深入,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热点。本文就液体发酵条件、液体深层发酵动力学、菌丝形态学等方面对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研究热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其以后的研究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两种商业采收期(未开伞成熟度与开伞成熟度)的香菇(Lentinus edodes)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在15℃贮藏过程中开伞度、质量损失率、呼吸强度、水分含量、抗坏血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整个贮藏中,开伞成熟度香菇伞盖直径变化率、呼吸速率分别是未开伞成熟度香菇的1.5~2.5、1.2~1.8 倍;贮藏至第7 天时,水分含量仅为未开伞成熟度香菇的0.5 倍,抗坏血酸含量下降量比未开伞成熟度香菇高出21.8%;并且贮藏期间,未开伞成熟度香菇的SOD、POD 及CAT 活性始终高于开伞成熟度香菇(P < 0.05)。结果表明,与开伞成成熟度香菇相比,未开伞成熟度香菇具有较好的耐贮性品质及较高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自然资源因其在开发新的生物活性物质方面的巨大潜力而备受关注。食用菌分布广泛,营养物质丰富,具有抗炎、抗肿瘤、抑菌等多种药理作用。萜类物质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是天然物质中最多的一类,大量研究表明食用菌中的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医药行业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主要对食用菌中萜类物质的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及抑菌等生物活性进行综述,并对食用菌的开发利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总蛋白酶活力为指标,研究3 种自制南极磷虾肉糜(虾肉糜)5 ℃冷藏过程中蛋白水解酶的稳定性,并以蛋白质组分、汁液流失率为指标,结合感官评价,研究其自溶特性。结果表明:在冷藏过程中,虾肉糜所含的消化腺蛋白酶稳定性较高,未充分漂洗的虾肉糜受到持续的水解;虾肉糜的自溶特性主要表现为盐溶性蛋白、碱溶性蛋白的降解和水溶性蛋白的增加,且汁液流失率增大和感官品质劣化。未漂洗虾肉糜的自溶现象尤为显著,不宜冷藏保存,而2 次漂洗虾肉糜在冷藏过程中自溶特性不显著,虽然存在一定的蛋白质组分变化和汁液流失率增加现象,但感官品质未大幅下降,因而适宜于短时间内在5 ℃进行冷藏保存。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ability of a hydrophilic extract prepared from edible mushroom (Flammulina velutipes) to stabilize fresh color of bigeye tuna (Thunnus obesus) meat was evaluated to compare it with certain other antioxidants. The fresh color shelf life of bigeye tuna meats, to which were added as 1, 3, or 5 mL of mushroom extract to 100 g of minced bigeye tuna meat, prolonged duration of ice storage by more than 2, 4, and 6 d, respectivel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tuna meat without mushroom extract. The addition of 5 mL of mushroom extract to 100 g of minced bigeye tuna meat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adding ascorbic acid sodium salt (500 ppm) or α‐tocopherol (500 ppm) with regard to oxidation of lipid in the tuna meat. The color change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ipid oxidation as well as metmyoglobin formation in the tuna meat. These results clearly show that the mushroom extract is a potential antioxidant, which has the ability to stabilize fresh color of tuna meat during ice storage.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优质稻储藏入库前含水量,本研究以不同水分梯度(11.5%、12.5%、13.5%、14.5%、15.5%、16.5%)的优质稻为研究对象,通过放入15、20℃进行模拟储藏。研究储藏过程中其整精米率、发芽率、发芽势、脂肪酸值、峰值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准低温下储藏,含水量为12.5%~14.5%范围内整精米率较好,含水量为14.5%以下,其发芽率、发芽势较好,含水量为12.5%~15.5%都能保证脂肪酸值在较好水平,含水量对稻谷糊化特性影响较显著,含水量较低时峰值黏度较低,含水量升高峰值黏度逐渐升高;准低温以下温度储藏对优质稻整精米率、发芽率、发芽势影响不大,温度越高脂肪酸值、降落数值增加越快,RVA糊化特性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高峰值黏度变化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