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增味剂(Flavor Enhancers)是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也称鲜味剂,它能使食品更加可口。 鲜味剂主要有2种不同的化学性质类别,其一是氨基酸类——L-谷氨酸及其钠盐,亦称味精;另一种是核苷酸类——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5-核苷酸的鲜味比味精更强,尤其是当5-鸟苷酸、5-肌苷酸与味精合用时,更有显著的增效协同作用,大大提高鲜味强度,一般约增加  相似文献   

2.
鲜味的精华     
1920年代,天厨味精的创始人吴蕴初通过研究日本的"味之素",发现其成分就是谷氨酸钠,并找到了工业化生产的方法。他将其命名为"味精",取"鲜味的精华"之意,从此,现代汉语词典里便有了"味精"一词。世界上具有鲜味的东西有很多,其呈鲜物质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氨基酸类,比如本文的主角——谷氨酸钠,即味精;核苷酸类,比如肌苷酸、鸟苷酸;有机酸类,比如琥珀酸二钠。在味精发明之前,人们用什么来增加鲜味呢?《养小录》里记有用干笋和干蘑菇磨成的增鲜粉,《调鼎集》中则记载了几十种"鲜汁",如卤锅老汁、  相似文献   

3.
鸡精是由鸡肉、鸡蛋、鸡骨头等是一种以新鲜鸡肉、鸡骨、鲜鸡蛋为基料,通过蒸煮、减压、提汁后,配以盐、糖、味精(谷氨酸钠)、鸡肉粉、香辛料、肌苷酸、鸟苷酸、鸡味香精等物质复合而成的具有鲜味、鸡肉味的复合增鲜、增香调味料等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的调味品,它以味道鲜美、独特开始逐渐代替味精走进了千家万户。[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调味核苷酸     
味精,象油、盐、酱、醋一样是一种大众化的调味品。在菜汤中放上一点味精,就会口味鲜美,增进食欲。您知道吗?现在有一种新型的调味品,它比味精更鲜,并且,如果在加过味精的食品中再加上一丁点此类物质,则鲜味成倍增加,这类物质就是调味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鸡精?鸡精属于哪类调味品? 鸡精是由鸡肉、鸡蛋、鸡骨头和味精、超鲜味精等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的产品,属于复合调味料。它的特点是既有鸡肉香味,又有味精的鲜味,风味独特。可用于烹饪餐饮调料和各种汤料。如果制作工艺精良、配方得当,鸡肉和味精、超鲜味精的融合,还可以产生鲜味相乘的效应,产生更浓郁、美味的复合香味。这是鸡精调味料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原因。 二、鸡精和味精的区别?鸡精是否比味精更鲜? 鸡精是复合调味料;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鸡精和味精最大的区别是鸡精是复合口味,既有鲜味,又有鸡肉香味,也可以产生鲜味相乘的效应;而味精味道单一,主要是“增鲜”。对于鸡精和味精的区别不能简单地认为孰高孰低,不是两个人比个子,1.8米比1.7米高。而主要的区别在于产品的特点、风味和用途。 三、鸡精和味精的市场现状和消费前景如何?  相似文献   

6.
虾酱、虾子酱油等调味副食品,一般用于菜肴烹饪佐料.不但具有鲜美可口的风味,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早在本世纪初,日本的小玉新太郎研究海产类的鲜味成分时指出:“鲜味是食品的一种复杂味感。”不久,随着化学水解工业的兴起,味精(谷氨酸一钠)作为鲜味佐料而大量生产。就目前所知,食品中鲜味物质大祗与氨基酸、多肽、甜菜硷(Betaine)、核苷酸(Nucleotide)、有机酸等有关,呈鲜味的成分是以谷氨酸一钠,肌苷酸及鸟苷酸为主。兹就常见的某些副食品中代表的鲜味成分,列于表1所示。  相似文献   

7.
鸡精是由鸡肉、鸡蛋、鸡骨头等是一种以新鲜鸡肉、鸡骨、鲜鸡蛋为基料,通过蒸煮、减压、提汁后,配以盐、糖、味精(谷氨酸钠)、鸡肉粉、香辛料、肌苷酸、鸟苷酸、鸡味香精等物质复合而成的具有鲜味、鸡肉味的复合增鲜、增香调味料等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的调  相似文献   

8.
臭鳜鱼发酵中滋味成分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臭鳜鱼在发酵过程中滋味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共有18种滋味成分发生相关变化,其中苹果酸、乳酸、乙酸、琥珀酸、次黄嘌呤以及鲜味和苦味游离氨基酸与发酵过程呈正相关,而Mg2+、肌苷酸、脯氨酸和色氨酸则呈负相关。在初始滋味活性物质K+和PO43-的基础上,发酵产品新增加了Na+和Cl-两种滋味活性物质;伴随酒石酸、乳酸、乙酸、苹果酸、琥珀酸等有机酸的富集,AMP、IMP鲜味和甜味的作用,滋味活性游离氨基酸的增加及味精含量的提高,发酵臭鳜鱼呈现出强烈的咸、酸、鲜、甜味,滋味更加鲜美。  相似文献   

9.
梁钜谋 《食品科学》1991,12(1):43-46
<正>味精是食品的重要鲜味剂。通常使用的鲜味剂中;谷氨酸钠(味精)、天门冬氨酸钠、肌苷酸钠及鸟苷酸钠等。味精在鲜味剂应用中  相似文献   

10.
呈味核苷酸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酱腌菜的制作,以提高产品的风味;而市售榨菜在货架期中鲜味会有较明显的下降。文章研究了榨菜中呈鲜物质在货架期含量的变化,将不同的IMP和GMP配比的呈味核苷酸用于榨菜的调鲜,并对IMP和味精的使用配比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发现:核苷酸能明显增加榨菜的鲜味,提高榨菜的品质;而GMP的不稳定性是市售榨菜鲜味下降的主要原因。0.04%的IMP和0.72%的味精复配使用能够明显提升榨菜的鲜味并能降低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11.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L-谷氨酸一钠,由于它符合呈鲜味氨基酸骨架的通式而显示鲜味。因此,在烧菜时添加味精能增加食物的鲜味。但不是味精添加越多越鲜,而是应该有一个最适当的添加值。我们的感官舌头能感受出鲜味的最低值称作感受阈值,武汉工业学院张开诚副教授研究表明,谷氨酸钠的感受阈值为0.03%,当浓度增大时,鲜味增大,浓度达到0.2%~0.8%时有最好的增鲜效果。张教授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用味精提升菜肴鲜味时,还会受到产生其他味感调料的影响。例如,烧鸡汤,食盐的添加量为0.83%、味精的添加量为0.33%时,增鲜效果较好,而如果烧鸡…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食品中使用的呈味核苷酸有5’-肌苷酸钠和5’-鸟苷酸钠,它们已伴随着味精,开始稍稍地走入市场和家庭。汤味料、强力味精、特鲜酱油中令人胃口大开的鲜味,都是它们作用的结果。 5’-肌苷酸钠,简称肌苷酸钠英文简称IMP或I,具有类似鲣鱼的鲜味,其天然存在于肉类等食品中,尤以马鲛鱼和熟鲣鱼干中含量为高。工业生产的IMP代表着肉类的鲜味。IMP通常与味精共同使用,2%的IMP和98%的味精混合,其相对鲜度为3.2(以99%结晶  相似文献   

13.
筵席上的山珍海味,脍炙人口,泌彻脾胃,除了营养丰富而外,其味也十分鲜美.鲜味物质也称鲜味剂,在珍品中含量甚微.目前我国生产的鲜味剂有两类,一类是呈味氨基酸,其中代表物就是众所周知的味精,其化学名称为谷氨酸一钠盐;另一类为呈味的核苷酸物质,其中代表物为肌苷酸和鸟苷酸.不论是呈味的氨基酸还是呈味的核苷酸,单独食用时,其味不如混合后的鲜美.所以珍品的美味都是两者混合后所产生的特殊效应.根据这个原理,商品化的“特鲜味精”也就跻足于市场,崭露头角.如味精与肌苷酸混合的商品或味精与鸟苷酸混合的商品,前者呈现水产鲜味,而后者呈现肉香鲜味.随着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人民生活水平对食品工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生产呈味核苷酸以改善食品鲜美风味的趋势将日益显得重要. 本世纪初,日本的小玉等研究海带类食品中呈味物质以来,对呈味化学的研究表明,水产类和畜肉类天然呈味核苷酸主要就是两种肌苷酸和鸟苷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酵母抽提物中的滋味成分,通过计算滋味活度值评价不同滋味成分对酵母抽提物滋味的贡献程度,计算味精当量证明不同种类鲜味物质间的协同增鲜作用。进一步设计了减除实验和添加实验确定对酵母抽提物滋味有主要贡献的成分。最后,以酵母抽提物、食盐和蔗糖为配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增鲜去腥调味料的最佳配比,并结合电子舌分析了调理前后鲢鱼滋味的变化。结果显示:谷氨酸钠、丙氨酸、5’-鸟苷酸(5’-GMP)和5’-肌苷酸(5’-IMP)对酵母抽提物的滋味贡献最大,除上述滋味成分外,天冬氨酸钠、精氨酸、酪氨酸和5’-腺苷酸(5’-AMP)也是酵母抽提物滋味的主要贡献成分;该酵母抽提物的味精当量达到184.48 g/g,表明鲜味氨基酸(谷氨酸钠和天冬氨酸钠)与鲜味核苷酸(5’-GMP、5’-IMP和5’-AMP)的协同增鲜效果显著。增鲜去腥调味料的最佳配比为酵母抽提物1%、食盐1.5%、蔗糖0.5%;经过调味料调理以后,清蒸鲢鱼鲜味显著增强,腥味减弱。  相似文献   

15.
鲜味核苷酸是现代生物工程的高科技产品,在三种呈味核苷酸中以5’—肌苷酸(简称Ⅰ)及5’—鸟苷酸的鲜味最强。核苷酸与谷氨酸钠(味精)并存时,则显示出强烈的增鲜作用,使食品的滋味更加丰富和更加可  相似文献   

16.
酵母自溶物     
《中国食品工业》1996,(10):18-19
<正> 酵母自溶物是鲜味改良剂,从市售的标准酵母自溶物的平均分析结果来看(表1),很明显,这一种物质不仅是鲜味改良剂,而且也是一种鲜味增强剂,更重要的是其本身就是一种鲜味剂。 酵母自溶物的鲜味改良作用主要是基于对鲜味有影响的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物质是与5’-核糖核苷酸结合的增鲜味氨基酸、肽以及其鲜味反应产物。 5’-核糖核苷酸的化学结构对增鲜能力是很关键的,只有5’-肌苷酸和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热风微波联合干燥过程中南美白对虾滋味物质的变化,测定了其呈味核苷酸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同时根据干燥过程中虾肉水分含量计算两者的干基含量变化,并计算虾肉味精当量.研究结果表明:虾肉干燥过程中,呈味核苷酸中肌苷酸含量最高,干制虾肉肌苷酸含量为405.96 mg/100 g,且始终高于阈值,对干制虾肉的鲜味形成有显著贡献;相比鲜样,干制南美白对虾中肌苷酸与单磷酸腺苷干基含量均显著下降;在虾肉中谷氨酸对鲜味形成有显著贡献,甘氨酸、丙氨酸与精氨酸对甜味形成有贡献,苯丙氨酸、赖氨酸与组氨酸能产生苦味;而在干燥过程中鲜、甜味氨基酸相对含量不断上升,分别从3.77%和17.03%上升到4.29%和35.84%;游离氨基酸总干基含量始终下降,但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与脯氨酸4种可以形成良好滋味的游离氨基酸干基含量上升;虾肉中肌原纤维蛋白与肌浆蛋白的干基含量均不断下降,部分分解为游离氨基酸;虾肉味精当量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在微波干燥初期(前40 s)显著下降,干制南美白对虾味精当量为3.50 g/100 g,远高于鲜虾(0.53 g/100 g),且虾肉味精当量始终远高于阈值.研究结果表明,由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引起的水分挥发与物质变化能够促进南美白对虾滋味形成.  相似文献   

18.
鸡鲜味精是一种复合型味精,它是以鲜鸡肉、鲜鸡蛋、谷氨酸钠(MSG)、呈味核苷酸以及食糖、精盐、调香料等为主要原料,采取“半温法复合工艺”加工而成。鸡鲜味精除具有鲜味浓,口感好,食用性稳定,安全可靠的优点外,而且比普通味精的生产更节约粮食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它的独特之处是具有鸡的香味、风味和鸡的营养。经测定在100克鸡鲜  相似文献   

19.
冯玲 《四川烹饪》2003,(6):44-45
鲜味在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菜肴的烹饪离不开增鲜剂。迄今为止,已发现有40余种增鲜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1.氨基酸类(如谷氨酸钠MSG)2.核苷酸类(如5'-肌苷酸钠IMP,5'-鸟苷酸钠GMP)3.有机酸类(如琥珀酸)4.复合类(如酵母提取物、HAP、HVP等)。但目前市场上的增鲜产品主要是鸡精和味精两大类。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MSG)。它是以碳水化合物(淀粉、糖蜜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再经提炼精制而成或水解植物蛋白质加工制得的产品。我国的味精生产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浙江、江苏、广东五省,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5%左右。市售味精…  相似文献   

20.
烹饪解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叫特鲜味精?据研究,天然界中呈鲜味物质存在于40多种食物中,其中最主要的呈鲜味物质有L—谷氨酸钠;L—天门冬氨酸钠;琥珀酸(丁二酸);5’—肌苷酸钠;5’—鸟苷酸钠等。谷氨酸在谷蛋白质中含量较多,天门冬氨酸存在于竹笋、酱油和酱等调味品中;琥珀酸在酿造酒及贝类中含量较丰富;5’—肌苷酸钠存在于禽、畜、鱼类中;5’—鸟苷酸钠存在于香菇等植物性食品中。根据味的相乘原理,即两种相同味感的呈味物共同使用时,味感比原有提高几十倍,若将5’—肌苷酸钠或5’—鸟苷酸钠与谷氨酸钠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可以使鲜味感出现相乘现象,成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这种协同作用在传统的中国菜肴中早已得到应用。如香菇烤鸡;北京菜肴中的菇蒸鸡;山东菜肴中的鲜菇烩鸡片;东北菜肴中的小鸡炖蘑菇,其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