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常国栋  武敏 《物理测试》2006,40(2):53-56
某焦化厂煤调湿蒸汽回转干燥机管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开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EDS能谱等手段对失效钢管进行取样分析。根据宏观和微观断口形貌、显微组织、钢管的腐蚀坑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确定了钢管失效原因为应力腐蚀开裂。裂纹起源于钢管表面的点蚀坑,应力来自于钢管承受冷热交替时产生的热应力。  相似文献   

2.
电站锅炉水冷壁管腐蚀疲劳断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锅炉水冷壁开裂管样断口特征和断裂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裂纹源区于腐蚀坑,在扩展区可见疲劳弧线、腐蚀产物和腐蚀坑,局部区域可见疲劳条带和二次裂纹;在锅炉启停过程中,准解理型和韧窝型断口形貌特征交替出现;水冷壁管的腐蚀疲劳失效为交变温差应力与腐蚀介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某石油钻杆在油田使用过程中发生早期刺穿失效。运用理化检测技术对失效的钻杆进行宏观形貌、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分析和硬度测定。结果表明,钻井过程中在腐蚀介质的作用下,在钻杆内壁起刺处首先形成腐蚀坑,在复杂交变应力载荷作用下,钻杆表面腐蚀坑底部形成微裂纹并迅速扩展,最终导致钻杆发生腐蚀疲劳失效。为预防此类失效的发生,要严格控制钢管轧制工序,选用合适轧制工具尺寸,提高钢管内外壁表面质量,避免钻杆在油田使用时再次发生腐蚀疲劳失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输电线路压接金具错位型缺陷引发的失效案例进行调研,发现因耐张线夹铝管尾部与钢锚未压合致铝管内钢芯锈蚀引发的事故很多。针对两起线夹失效案例,结合宏观、脱锌与腐蚀坑检查等试验分析,和基于试验结果的仿真分析,研究了错位型缺陷及其引发的腐蚀对钢芯应力恶化、断裂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管尾部与钢锚未压合,钢管口钢芯应力为正常时的3.1倍,不足以使钢芯断裂。密封不良引发钢管口钢芯缝隙内腐蚀,产生蚀坑和裂纹,当蚀坑深度达到0.5mm时,蚀坑内最大应力为正常时的8.3倍,达到钢芯的抗拉极限。蚀坑的出现与扩展使得管口钢芯应力状态迅速恶化至断裂。研究结果对防范和诊断类似事故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PVC反应器三通接管法兰泄漏失效,进行了宏观、微观形貌及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以及应力校核,结果表明,法兰的失效模式为应力腐蚀开裂.由于法兰含碳量偏高,含铬偏低,硬度偏高,热影响区晶粒粗大,导致材料抗应力腐蚀能力下降,最终法兰在氯离子和局部应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6.
某弯管发生刺漏现象,为明确该弯管开裂原因及失效机理,本文采用宏观分析、理化性能、微观分析、腐蚀模拟试验等手段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弯管开裂失效机理为硫化氢应力腐蚀,失效的主要原因为,该弯管热煨弯工艺不合理,导致弯曲段产生大量的马氏体组织,马氏体组织硬度较高,对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较为敏感;该弯管输送的天然气中含有...  相似文献   

7.
渣土车的钢板弹簧(52CrMnBA)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多片板簧片断裂或开裂失效。采用宏观裂纹分析、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及能谱分析、硬度检测、化学成分检测等手段对失效板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板簧失效模式为起源于表层腐蚀坑处的疲劳断裂。板簧在使用过程中表面防护层脱落,基体裸露在大气环境下,表层产生许多腐蚀坑,导致应力集中,裂纹从腐蚀坑底部萌生,裂纹萌生后,板簧在大应力作用下发生了疲劳断裂。板簧的硬度偏低也导致了板簧的疲劳寿命降低。板簧表面腐蚀坑内的腐蚀产物主要为铁的氧化物,在腐蚀坑与基体交界处发生了Cr元素的富集。  相似文献   

8.
应力腐蚀开裂(SCC)是化工设备腐蚀失效的主要形式。文章分析缩合反应釜应力腐蚀开裂的原因,提出预防缩合反应釜应力腐蚀措施。  相似文献   

9.
Q235B 钢含硫污水罐的腐蚀开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某炼油厂原料水罐Q235B钢腐蚀开裂失效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宏观形貌、金相组织和断口观察以及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测定等手段,分析Q235B钢腐蚀开裂失效的宏观和微观行为。结果 Q235B钢在污水罐罐顶形成的湿硫化氢环境中发生沿晶型应力腐蚀开裂。腐蚀过程中,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氢渗入基体,导致微裂纹的萌生。腐蚀产物在基体表面积聚,其自身体积膨胀以及涂层的闭塞作用对基体形成非常大的拉应力。结论结合应力分析和环境分析,Q235B钢含硫污水罐的腐蚀开裂失效机制为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应力来源于氢渗透和腐蚀产物膨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分析、金相检验和断口扫描等方法对不锈钢开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管表面氯离子的富集,引起了钢管承受张应力部位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11.
常压塔顶316L不锈钢换热器管束的腐蚀失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 通过宏观、金相观察、X射线衍射及SEM等方法分析了炼油厂常压塔顶316L不锈钢换热器管束的腐蚀形态及原因.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组织基本合格;由氯离子产生的孔蚀以及由应力和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导致的应力腐蚀是两种主要腐蚀失效形式.  相似文献   

12.
对冷凝器内不锈钢波纹管的早期失效,本文运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等手段对波纹管的材质、微观组织和腐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波纹管为点状穿壁破损泄漏,在破损口周围材料中存在沿晶腐蚀和点蚀现象,材料中存在的夹杂物是形成破损通道的主要原因,环境腐蚀和管壁偏薄加速了波纹管破损泄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金相和电子探针等手段分析了离心浇注不锈钢管断裂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不锈钢管”鼓包”状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晶间腐蚀导致的蠕变断裂。此外,管材中发达的柱状晶低倍组织和较为严重的孔隙和裂缝等铸造缺陷的存在加速了钢管的开裂。  相似文献   

14.
氯离子和直流电流密度对X65钢的腐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兆玲  杨任继  陈浩 《表面技术》2017,46(8):254-258
目的通过浸泡实验和腐蚀图像表征方法研究氯离子和直流杂散电流共同作用下X65钢的腐蚀特征。方法通过浸泡实验,在不同氯离子浓度和直流电流密度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失重法计算X65钢的均匀腐蚀速率。通过三维显微镜对浸泡后的腐蚀形貌进行观察,确定其主要腐蚀形态和发展规律。结果在不同的氯离子浓度下,X65钢的均匀腐蚀速率基本不变,误差主要来自于腐蚀产物清洗不彻底和环氧树脂吸水的差异性。而腐蚀速率与直流电流密度成正比,氯离子主要作用是使试片形成不同的局部腐蚀特征,破坏了试片表面的均匀腐蚀,而加剧了局部腐蚀,但对整体的腐蚀速率基本没有影响。结论引起管道腐蚀失重的主要因素为流出管道的直流电流密度,而与所处环境无关。低氯离子浓度是导致局部腐蚀的主要原因,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大,腐蚀逐渐向均匀腐蚀转变。直流电流密度造成的腐蚀以均匀腐蚀为主。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X)和显微维氏硬度计对某开裂的不锈钢焊接管进行了失效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该不锈钢管局部补焊区域存在残余应力,补焊造成附近组织晶界敏化,协同环境中存在S离子和Cl离子等腐蚀性介质,故在补焊位置发生应力腐蚀沿晶开裂。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行设计的焊管实物管段腐蚀试验方法和装置研究了内胀成形和外控成形两种X6 0螺旋缝埋弧焊管在含H2 S的NACE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 ,焊管在H2 S介质中的损伤表现为母材表面氢鼓泡及应力腐蚀裂纹 ;随着施加应力的提高及残余应力的增大 ,H2 S腐蚀倾向增大 ;在H2 S介质中和外加应力及残余应力的共同作用下 ,焊管的氢损伤机理既有氢致开裂 ,又有氢致应力腐蚀 ,应力不但促进氢致应力腐蚀 ,同时也促进氢致开裂过程 ;试验结果说明改进焊管焊缝表面质量、降低残余拉应力、控制工作应力是改善和控制焊管H2 S腐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光学显微镜、电子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化学方法对渔船海水冷却装置20#碳钢管腐蚀破损事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生腐蚀损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材料热处理不当,导致晶粒粗化,出现脱碳层,且处基体中氯离子聚集,引起孔蚀所致。  相似文献   

18.
Methods of optical in situ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reflectometry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at localized corrosion defects (pitting) emerging on a pipe steel in a neutral solution simulate a neutral underfilm solution. The initial stages of this process were studied. The density, mean radius,and dimensions of corrosion spots (or pits) were determined. It was shown that the defects grew mainly into a depth that exceeded 100 μm after several hours and attained 600 μm after 33 days of corrosion tests. Similar behavior may lead to corrosion cracking under the cyclic mechanical stresses.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realizable in steel in the event of localized corrosion defects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possibility of determining the danger of corrosion cracking initiation under stress of pipe steel was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both opt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data.  相似文献   

19.
通过合金成分设计,轧制、热处理工艺的探索,开发了低合金高强度海洋软管用钢,其屈服强度大于600 MPa且满足抗氢脆、抗氢致开裂、抗应力腐蚀开裂性能,并通过全浸腐蚀实验对该钢的海水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低C、低Mn并复合添加耐蚀元素Cr、Mo和采用合理的热轧、冷轧、调质处理工艺,可获得满足抗应力腐蚀开裂性能的600 MPa级高强钢。耐蚀元素的添加使实验钢具有良好的耐海水腐蚀能力,腐蚀稳定状态下的平均年腐蚀速率为0.11 m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