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常压和303.15 K条件下,以乙二醇、1,4-丁二醇和二甲基亚砜作为萃取剂,测定了正庚烷+异丙醇+溶剂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通过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评价萃取剂萃取分离正庚烷-异丙醇的性能,实验发现,分离因子远大于1,表明用乙二醇、1,4-丁二醇和二甲基亚砜分离正庚烷-异丙醇是可行的,而且乙二醇具有优异的萃取性能。利用Bachman和Hand方程检验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可靠性,拟合方程的关联指数R2均超过0.97。NRTL热力学模型能够成功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均方根偏差值为0.19~0.66。  相似文献   

2.
加盐萃取精馏分离苯中低含量正庚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高纯度苯,须除去粗苯中正庚烷等杂质,在正庚烷质量分数较低时,苯与正庚烷之间的相对挥发度趋近于1,采用萃取精馏进行分离存在萃取剂耗量过大等缺点,溶剂加盐萃取精馏克服了萃取精馏的缺点,该技术是目前学术界高度关注的方法,其在分离醇—水、酯—水等极性体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该技术应用于非极性体系的研究刚刚起步.这里采用加盐萃取精馏方法对苯-正庚烷非极性体系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盐的类型、盐的质量分数、溶剂体积比等因素对分离苯-正庚烷两组分的分离效果影响,并分析了上述因素对其相对挥发度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采用DMF为溶剂(溶剂与原料液体积比为1∶1)加KSCN(质量分数为13%)分离苯中低含量正庚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其相对挥发度在全组成范围内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相平衡釜测定了醇类、酚类和有机羧酸类萃取剂对3-甲基吡啶和4-甲基吡啶相对挥发度的影响,探讨了以对甲基苯磺酸为萃取剂,萃取精馏分离3-甲基吡啶和4-甲基吡啶的可能性,研究了萃取剂用量和3.甲基吡啶浓度对相对挥发度的影响,可以使相对挥发度从1.02提高到1.5以上,并且相对挥发度受3-甲基吡啶浓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采用苯酚做萃取剂,对甲苯-正庚烷共沸体系的萃取精馏分离过程进行模拟与优化.采用Sensitivity灵敏度分析模块分析考察了原料进料位置、萃取剂进料位置、回流比及溶剂比对萃取精馏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佳操作条件.优化结果可为甲苯-正庚烷萃取精馏分离工艺工业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丝状真菌产γ-亚麻酸后处理方法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干燥方式、萃取溶剂、萃取配比、萃取pH值、萃取时间、酯化方法等后处理方法对气相色谱检出γ-亚麻酸含量的影响,同时进行了γ-亚麻酸氧化温度的实验.结果表明,菌体宜高温烘干提取,石油醚可作为一种较好的萃取剂,适宜的萃取酸度在pH5左右,最佳配比为5.0g干菌体/100mL石油醚,萃取时间为16h,实验中操作温度宜低于50℃.  相似文献   

6.
检测了2-(二丁基氨基)乙醇(DBAE)的切换性质,对切换产物进行FT-IR分析,研究了溶剂回收的方法,以DBAE为萃取剂、CO2为触发物,对微藻Desmodesmus sp.湿藻液进行油脂萃取,研究了时间、温度、溶剂与原料比对油脂萃取得率的影响,并用GC-MS对萃取所得油脂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入和移除CO2可实现DBAE疏水性和亲水性的性质切换;在80℃通入N2时,DBAE回收率为87.5%,以体积比10∶1(水∶正庚烷)向水中加入正庚烷回收DBAE,回收率可达98.3%;80℃条件下DBAE萃取微藻油脂得率比25℃时高5~6倍,为5.64%;GC-MS结果显示油酸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38.77%,其次为棕榈酸和亚油酸,分别为20.92%和20.62%.  相似文献   

7.
以一种醇-酯复合萃取剂为对象,研究了复合萃取剂-磷酸-水体系的液液相平衡关系,测定了复合萃取剂-磷酸-水体系在25℃1、01.33 kPa下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绘制了三角相图.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复合萃取剂萃取湿法磷酸的动力学,得出了在60℃下硫酸-磷酸体系中萃取磷酸的动力学方程,为湿法磷酸的净化提供了一定的工程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隔离壁精馏塔萃取精馏制无水乙醇。在溶剂比为1.8,回流比为3:1,乙醇原料进料速度为1.6mL/min时,塔顶乙醇的质量分数达到99.5%;塔釜乙二醇的质量分数达到96.4%,可直接作萃取剂循环利用。用Aspen Plus对该工艺和二塔萃取精馏工艺对比,结果与实验相一致,塔顶组成相对误差为0.5%,塔釜组成相对误差2.4%。结果显示该工艺比现有工艺少一个塔、一个再沸器和一个冷凝器,节能12%,降低了能耗和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大豆毛磷脂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脱除大豆毛磷脂中的油脂,得到精制的大豆磷脂;并探讨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乙醇的加入量、流体流量和萃取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为:CO2流量为30L/h,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磷脂含量可由25.54%提高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三七主根为原料,进行超临界CO2萃取三七总皂苷的研究.以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比并选择原料预处理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如下:萃取温度45℃,压力35MPa,CO2流量23kg/h,夹带剂300mL,轧胚4次,轧胚机轴间距0.2mm,萃取时间2.5h,提取率10.07%.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转型中,由于利益的驱动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出现了道德约束乏力的现象,一些人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同感弱化,究其根源主要在于社会道德规范没有内化为人的内心自觉,而道德内化不力又源于人的主体意识的缺失。本文从人的主体性和道德内化的关系入手,提出发挥人的主体性是道德内化的关键,同时在道德内化过程中不断提升人的主体性。通过关注人的主体性,培养人的道德判断能力,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的自觉需求,从而自愿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2.
法律天生就具备了人性化的属性。法律人性化作为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我国随着民主、人权和法治建设的深入,特别是新时期着眼于理性与全局的和谐社会的建构,人性和人性化在中国理所当然受到格外关注。我国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司法机关如何追究犯罪、惩治犯罪的程序法,从人性化视野来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两点后方交会是交会定点中的最简单的方法 ,本文通过理论和模拟两种方法对不同的观测角、已知距离以及测角精度进行计算、比较 ,得出交会点图形的状况对点位精度有直接影响的结论 ,为特殊地区的野外测量作业提供了参考依据 .  相似文献   

14.
加速经济增长,力争实现我国经济隔几年上个台阶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然而由于存在高消费需求与低消费能力、高消费渴望与消费信心不足、巨大的消费潜力与不良的消费环境等矛盾,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增加收入以提高消费能力、培养成熟的消费观念、增加有效供给、改善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为消除消费矛盾,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常压下采用NDJ-7旋转式粘度计测定了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相关混合体系在288.15~365.15K下的粘度,包括大豆油和生物柴油,甲醇和甘油,甲醇、大豆油和生物柴油三个混合体系.结果表明:混合溶液的粘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并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对三个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进行了关联,关联结果良好,可以用来计算不同组成和不同温度下这些混合体系的粘度.  相似文献   

16.
对人体腰节以下的体型特征、人体动态状态下与裤子的结构关系进行了剖析,探讨现代低腰紧身裤关键部位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导致穿着中存在的露臀、夹裆等既不美观又影响舒适性的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转换波上下行波传播路径具有非对称性,转换点相对于共中心点的距离随着纵横波速度比、界面深度以及炮检距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转换波速度分析和叠加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抽取共转换点道集。采用简洁有效的方法来计算转换点坐标是做好共转换点选排的前提,本文在单个均匀层情况下,对已有的转换点坐标计算公式进行了模拟计算,对结果做了分析比较表明,在炮检距和深度之比较大时,迭代法相对近似公式来说,具有明显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服饰西式化走向略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民国服饰变革原因着手,讨论了这次变革对中国服装走向西式化的重大影响.具体表现为:服装的等级制度彻底消亡;中国服装在中西服饰文化交融中得到了发展,诸如造型款式上从平面走向立体,服装材料从单纯走向丰富,穿着方式从纯中式走向中西结合;而且开创了我国时装表演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政治的发展。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来源于政治改革,而和谐社会要求政治主体进行政治合作,这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力地保证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因而政治合作也间接地推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民主的概念性内涵作了广泛研究。其研究成果阐明了民主概念的内涵主要是:民主是“人民的权力”、“多数人的统治”,是一种国家形式或国家形态,是对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的制度安排,是与集中法制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是人的自主性的体现,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有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之分等等。同时归纳了其研究的4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