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食品添加剂》2020,(1):172-178
膳食纤维被称为人类的"第七种营养素",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竹笋中得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对人体健康颇有益处。该文从竹笋膳食纤维的组成成分、改性原因及改性方法进行了剖析与总结。目前为止,竹笋膳食纤维的主要改性方法有化学法、酶改性法、发酵法、高压均质法、双螺旋挤出法、超微粉碎法和联合改性等,各种改性方法均有优缺点,本文对上述几种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综述,以期为竹笋膳食纤维的研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高膳食纤维含量食品的需求和青睐度越来越高。为提高天然膳食纤维的品质,膳食纤维改性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备受关注。其中,挤压是实现食品原料中膳食纤维改性最为理想的技术之一。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溶解性、持水力、膨胀力以及微观结构4个方面,综述了膳食纤维在挤压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同时,综述了挤压温度、机械剪切强度和含水量3个主要挤压因素对膳食纤维特性的影响规律。最后对膳食纤维挤压改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挤压技术在膳食纤维改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膳食纤维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量研究证实,膳食纤维改性后理化性质具有明显优越性,能更好发挥其生理功能。该文综述化学处理法、机械降解处理法、微生物发酵与酶法和混合处理法在膳食纤维改性中应用进展,阐明改性膳食纤维发展前景,旨在为今后膳食纤维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黄山地区采摘的新鲜春笋皮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再经高压蒸煮法改性,制备出春笋皮水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最终考察指标为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确立的最佳改性条件为:高压蒸煮时间22 min、料液比1∶55、高压蒸煮压力0.05 MPa、NaOH溶液浓度1.1%。改性后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得率为17.99%。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改性后的春笋皮膳食纤维表面表观结构较为疏松,呈颗粒状且带有孔隙,表面积增大。  相似文献   

5.
膳食纤维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膳食纤维是不能被人体消化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及木质素的总称,由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IDF)组成。SDF组成比例是影响膳食纤维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膳食纤维改性技术是提高SDF含量,提升膳食纤维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理功能的关键技术。本文结合当今国内外研究结论,从物理、化学、生物和联合处理四个方面就膳食纤维改性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了改性对膳食纤维品质的影响,旨在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膳食纤维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膳食纤维改性后具有更加优越的理化性质,通过对膳食纤维改性方法以及改性后理化性质的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膳食纤维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小麦麸皮为原料,研究微波功率、微波时间、酶添加量、酶处理时间对膳食纤维化学特性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同时测定了改性后膳食纤维的抗氧化和还原能力特性。结果表明:微波-酶法对麦麸膳食纤维改性效果明显,改性后膳食纤维样品分子量明显下降,单糖组分不变但比例发生较大变化,傅里叶红外测定证明酚类活性物质的存在,膳食纤维组分没有发生变化,示差扫描量热法测定得出改性膳食纤维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通过该试验改性的膳食纤维具有较高的抗氧化特性,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具有良好功能性质的小麦麸皮膳食纤维,分别对挤压膨化改性、纤维素酶解改性和挤压-酶法改性的小麦麸皮膳食纤维的结构及性质进行测定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改性方法都可改变膳食纤维的微观结构,挤压改性的膳食纤维呈块状,酶解改性膳食纤维表面凹凸不平,而挤压-酶解改性膳食纤维表面出现孔状结构;改性后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溶解性和黏度以及对脂肪、胆固醇、亚硝酸根离子的吸附能力都相应提高,且挤压-酶解改性后各物性指标更优于挤压改性和酶解改性。因此,挤压-酶解法是一种较好的小麦麸皮膳食纤维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9.
《粮食与油脂》2017,(6):22-26
以小麦麸皮为原料,研究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酶添加量、酶处理时间对膳食纤维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同时测定了改性后膳食纤维的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膳食纤维分子量显著下降,单糖组分不变但组分含量比例变化较大;傅里叶红外测定表明,改性膳食纤维的组分没有改变,与单糖组成结果相符合;示差扫描量热法测定表明,改性后膳食纤维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抗氧化特性测定表明,改性膳食纤维具有较好的生物特性,为膳食纤维深层次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量的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具有控制人体体重、改善肠道功能、清除有毒物质等生理功能,对人体的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我国物产资源丰富,可利用的膳食纤维资源开发潜力大,制备高生物活性的膳食纤维产品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膳食纤维的制备、性能测定及改性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了膳食纤维的提取和脱色的方法和特点,归纳总结了代表膳食纤维主要性能的测定方法,并就膳食纤维的改性技术进行探讨,为膳食纤维制备工艺的优化、产品生物活性的提高等未来研究提供帮助和参考。本文还就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谷物膳食纤维的制备、改性、检测方法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尽管近几十年来谷物膳食纤维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对其定义、检测、改性方法、生理功能的体内验证及其作用机制等基础研究以及其工业应用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膳食纤维具有调节胃肠道和预防慢性疾病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被誉为第七大营养素,但不同膳食纤维功能特性不同,因此,高活性膳食纤维的研发以及应用于食品加工和作为保健(功能)食品成为目前食品行业关注的热点。豆渣是大豆加工副产品,富含膳食纤维,但主要是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极低,导致豆渣口感较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受限。本文综述了不同膳食纤维功能特性及比较了不同改性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对豆渣膳食纤维中SDF的影响,为不同来源IDF的改性及豆渣膳食纤维的加工利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膳食纤维根据溶解性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与不溶性膳食纤维.一些食品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低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因此将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变成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改性方法成为人们研究的目标.众多方法之中,在添加外源酶的作用下对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酶法改性可以有效地增加膳食纤维溶解性.酶法改性后,膳食纤维的单糖组成、官能团、结构...  相似文献   

14.
[1]:刺梨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山区和丘陵地带,因刺梨富含多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以及黄酮、多酚和膳食纤维,成为贵州省推动“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刺梨主要以开发饮料为主,刺梨果渣是刺梨经榨汁后得到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一种优质膳食纤维原料。膳食纤维素有“第七大营养素”之称,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两者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刺梨果渣膳食纤维的提取、改性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刺梨果渣膳食纤维提取改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展望,以期为刺梨果渣膳食纤维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谷物膳食纤维对慢性代谢性疾病,如肥胖、Ⅱ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结肠癌等具有预防作用。在典型红肉膳食结构中补充膳食纤维,在提高膳食营养、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的同时,可抑制胆碱成分向三甲胺的转化进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等潜在疾病的发生。膳食纤维分子结构特征和介观性质会影响其微生物可利用性和作用方式,并影响其在机体内发挥干预功能,因而多元强化方式的定向改性理论和技术及构效关系的建立对于目标膳食纤维产品的获得至关重要。基于谷物膳食纤维补充与调节肠道菌群和宿主效应的“精准饮食”研究将颠覆传统的红肉膳食营养原则,为 “健康中国”的实施提供坚实健康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的方法,改性豆渣不溶性膳食纤维,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以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考察指标,分别对高温蒸煮改性、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改性工艺进行研究,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改性工艺。结果显示,在优化的高温蒸煮结合纤维素酶酶解改性的反应条件下,即固液比为1:20 g/mL、酶解温度为45℃、酶底比为0.3%、酶解时间为4 h、pH值为5.0时,改性后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31.89%,明显高于单独采用高温蒸煮法(130℃、60 min)改性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10.85%)。  相似文献   

17.
肠道微生物与人体长期共生,且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膳食纤维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间接影响其在肠道中的代谢产物,进而影响人体的健康与疾病。肠道微生物与膳食纤维密切合作,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膳食纤维的定义、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膳食纤维的最适摄入量、肠道微生物及其生理功能、膳食纤维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膳食纤维及肠道微生物对肥胖、炎症、结直肠癌、妊娠合并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为通过调整膳食纤维治疗疾病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瞬时高压处理后膳食纤维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经不同压力处理后的大豆膳食纤维对面包质构、口感及储藏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经高压处理后膳食纤维的面包其内部组织更致密均匀、咀嚼性更强、储存期增长,但面包硬度增加、弹性降低,且采用140MPa处理后的膳食纤维可获得较好的外观、组织特性及保存期。  相似文献   

19.
膳食纤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系统而简要介绍了膳食纤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其中包括其组成与分类、分离制备、理化性质、分析鉴定、生理功能、改性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膳食纤维的分类、结构及理化特性,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膳食纤维改性方法及其理化特性的相关文献,并对膳食纤维理化特性及其改性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