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膳食纤维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量研究证实,膳食纤维改性后理化性质具有明显优越性,能更好发挥其生理功能。该文综述化学处理法、机械降解处理法、微生物发酵与酶法和混合处理法在膳食纤维改性中应用进展,阐明改性膳食纤维发展前景,旨在为今后膳食纤维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纤维素-木聚糖复合酶分别对马铃薯渣膳食纤维进行改性,研究酶法改性对膳食纤维理化性质和单糖组分的影响。单糖测定结果表明,3种酶法改性后膳食纤维中均含有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木糖5种单糖,但不同酶法改性膳食纤维各单糖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酶法改性后膳食纤维的持水力、结合水力、溶解度强弱次序均为复合酶改性>木聚糖酶改性>纤维素酶改性;持油力和阳离子交换力的强弱次序均为复合酶改性>纤维素酶改性>木聚糖酶改性,复合酶改性后膳食纤维理化性质明显优于其他酶法改性。复合酶改性后膳食纤维持水力、持油力、结合水力、溶解度、阳离子交换力分别为6.29 g/g、2.89 g/g、5.99 g/g、32.28%、0.60 mL/g,与原膳食纤维相比较分别提高了115.22%、16.73%、27.18%、45.27%、173.18%。马铃薯渣膳食纤维改性前后均具有糖类特征官能团,在某些波长处出现相似吸收峰,吸收峰的强度和面积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温高压、蒸煮、超声三种手段分别对小米水溶性膳食纤维进行物理改性,以探究不同物理改性对小米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小米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化学基团无明显变化,表面出现裂痕,结构疏松多孔,有团聚现象,热稳定性上升,持水力、水膨胀力、持油力、结合脂肪能力均得到提高,其中经超声处理后四种能力提高最为显著(P<0.05),分别提高101.82%,36.67%,63.86%,33.08%;通过测定处理后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总抗氧化能力,发现经超声处理后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总抗氧化能力较强(P<0.05)。综上所述,三种物理改性手段均对小米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及结构特性具有一定影响,其中经超声处理后的小米水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性质改善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改性葡萄皮渣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和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姝颖  郭晓晖  令博  明建 《食品科学》2012,33(15):171-177
以酿酒葡萄皮渣为原料,并以葡萄皮渣中的膳食纤维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微粉碎和挤压超微粉碎技术对其进行改性处理。通过测定改性前后葡萄皮渣膳食纤维的组成、物化性质及纤维颗粒的形貌结构变化,研究不同处理对膳食纤维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改性处理均能有效增加葡萄皮渣膳食纤维中水溶性纤维的含量,并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显著改变。其中超微粉碎处理有助于增强膳食纤维的阳离子交换能力与抗氧化活性,而挤压超微粉碎处理则有利于提高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及阳离子交换能力,但其抗氧化活性则显著降低。形貌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改性后纤维颗粒的粒度急剧减小,但其主要成分及化学结构基本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改性豆渣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结构及其益生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渣膳食纤维为对象,分别采用高速剪切、复合酶解、高速剪切协同酶解改性豆渣膳食纤维,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构以及益生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改性方法均能显著改善豆渣膳食纤维的持水性、膨胀力和持油力(P<0.05).改性后的豆渣膳食纤维可溶性组分增多,粒径减小,微观结构变得疏松多孔;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  相似文献   

6.
以茶树菇膳食纤维(DF)为原料,比较改性前后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得率以及理化性质,采用纤维素酶和高温高压对膳食纤维改性。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两种最佳改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改性茶树菇DF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纤维素酶用量1.5%,酶解时间2.0 h。在最佳改性条件下,茶树菇SDF得率为4.9%。高温高压改性茶树菇DF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30,改性温度125℃,改性时间50 min。在最佳改性条件下,茶树菇SDF得率为6.8%。纤维素酶改性和高温高压改性均能改善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高温高压法处理的膳食纤维在持水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力、葡萄糖吸收力上要优于纤维素酶法。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两种改性方法使膳食纤维结构表面积明显增大且表面疏松多孔,与理化分析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对采用绿色木霉发酵改性的苹果渣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苹果渣膳食纤维显示较佳的理化性质,膨胀力为6.25mL/g,持水力为4.53g/g。改性苹果渣膳食纤维在pH 2.0条件下对NO_2~-吸附率可达98.8%,可以将NO_2~-浓度降低至3.5μmol/L,有效避免该物质对人体产生危害。吸附胆酸钠的测定结果表明,3g改性苹果渣膳食纤维对胆酸钠的吸附率可以达到72.8%,对降低血清胆固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程明明  黄苇 《现代食品科技》2016,32(38):247-253
本实验以西番莲果皮膳食纤维为原料,采用干法超微粉碎和湿法超微粉碎进行改性处理,并对改性后的膳食纤维进行形貌观察和理化性质测定。电镜扫描结果显示经两种方式改性后,膳食纤维的组织结构都有破坏,且湿法更严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改性后的膳食纤维羟基所在峰位均发生一定的蓝移,促进了羟基基团的暴露;X衍射结果显示改性后的膳食纤维晶区并未发生改变;膳食纤维改性后,持水力、膨胀力、水溶性和SDF溶出率都有所增强,尤其是经湿法改性持水力由6.739 g/g提高到20.085 g/g,增加了198.04%;但改性对阳离子交换能力影响不大;膳食纤维改性后,对脂肪酸、胆固醇、亚硝酸根离子和胆酸钠的吸附能力都有提高,且湿法强于干法。整体而言,这两种超微粉碎法对膳食纤维的改性都有效果,并且湿法对多数指标的改性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强于干法。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膳食纤维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以米糠膳食纤维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酶解法对米糠总膳食纤维进行改性,并重点对高温-酶解的条件进行优化,最后测定改性后米糠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和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通过高温-酶解法制备得到的米糠总膳食纤维含量达85.33 g/100 g;高温-酶解的最佳条件为:复合酶中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1.5∶1,复合酶的添加质量为米糠质量的2%,酶解时间为1.5 h,酶解温度为50℃;通过高温-酶解改性后米糠膳食纤维的持水性和溶解性提高,表明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增加,且葡萄糖吸收能力增强,具有一定的降血糖的功能。综上得出,通过高温-酶解改性的米糠膳食纤维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具有一定的降血糖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具有良好功能性质的小麦麸皮膳食纤维,分别对挤压膨化改性、纤维素酶解改性和挤压-酶法改性的小麦麸皮膳食纤维的结构及性质进行测定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改性方法都可改变膳食纤维的微观结构,挤压改性的膳食纤维呈块状,酶解改性膳食纤维表面凹凸不平,而挤压-酶解改性膳食纤维表面出现孔状结构;改性后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溶解性和黏度以及对脂肪、胆固醇、亚硝酸根离子的吸附能力都相应提高,且挤压-酶解改性后各物性指标更优于挤压改性和酶解改性。因此,挤压-酶解法是一种较好的小麦麸皮膳食纤维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膳食纤维具备独特生理功效与其物理特性的关系,对抗氧化膳食纤维研究状况及应用做了系统分析,综述了目前膳食纤维的复合改性方法及提取和加工等生产工艺对膳食纤维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膳食纤维的分类、结构及理化特性,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膳食纤维改性方法及其理化特性的相关文献,并对膳食纤维理化特性及其改性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合理摄入膳食纤维对机体健康至关重要。为了开发兼顾营养、感官与健康的膳食纤维强化食品,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分离提取与改性研究广受关注。大量研究运用物理作用力、化学反应或酶解等手段,对样品组成、结构以及性质进行改造,以强化其在食品加工与营养健康方面功能特性。改性产物作为添加成分对于食品的加工过程、产品品质及健康功效方面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各类膳食纤维强化产品的开发。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改性及应用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调控膳食纤维功能特性、开发高品质健康功能食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羧甲基化改性对无籽刺梨渣膳食纤维性质的影响,本文采用羧甲基化法改性无籽刺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Rosa sterilis Soluble Dietary Fiber,R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Rosa sterilis Insoluble Dietary Fiber,RIDF),对比分析了无籽刺梨渣膳食纤维改性前后以及羧甲基化总膳食纤维(Carboxymethylated Total Dietary Fiber,CTDF)不同混合比例的理化和功能性质。结果表明:改性后,羧甲基化可溶性膳食纤维(Carboxymethylation Soluble Dietary Fiber,CSDF)、羧甲基化不溶性膳食纤维(Carboxymethylation Insoluble Dietary Fiber,CIDF)膨胀力、持水力、持油力、吸湿性、阳离子交换力、亚硝酸盐吸附力和葡萄糖吸附力均显著增大(P<0.05),CSDF/CIDF混合比例1:3时取代度为0.53±0.02,综合理化、功能性质为最优混合比例。红外光谱分析可知CSDF、CIDF羧甲基化修饰成功;电镜扫描分析可知两种膳食纤维结构疏松、存在大量褶皱和片状物质,CSDF/CIDF混合比例1:3时孔洞和片状结构更多;差示扫描热分析可知改性后,CSDF、CIDF贮藏稳定性均提高,CSDF/CIDF混合比例1:3热熔解温度最高为145 ℃。综上,羧甲基改性后,无籽刺梨膳食纤维性能均优于改性前且综合各项性能后,CSDF/CIDF混合比例1:3为最佳混合比。  相似文献   

15.
以红松松仁膜衣为原料,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对IDF进行木聚糖酶改性,制备改性可溶性膳食纤维(Modified soluble dietary,MSDF)和改性不溶性膳食纤维(Modified insoluble dietary fiber,MIDF),测定葡萄糖、胆固醇、胆酸钠吸附能力及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结果表明:MSDF的葡萄糖吸附能力较SDF显著提高,且MIDF的葡萄糖吸附能力较IDF极显著提高;模拟胃环境,改性后的膳食纤维的胆固醇吸附能力均有提高,且MSDF显著高于SDF;MIDF胆酸钠的吸附能力极显著高于IDF,可达60.73mg/g,是IDF的2.98倍;MIDF的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高于IDF,且120 min时趋于稳定,可达21.69%,较IDF显著提高了7.24%。因此,木聚糖酶可提高松仁膜衣膳食纤维的功能性质,且木聚糖酶改性是一种适合松仁膜衣膳食纤维改性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16.
膳食纤维根据溶解性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与不溶性膳食纤维.一些食品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低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因此将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变成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改性方法成为人们研究的目标.众多方法之中,在添加外源酶的作用下对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酶法改性可以有效地增加膳食纤维溶解性.酶法改性后,膳食纤维的单糖组成、官能团、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