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制备了由食品级吐温80(Tw80)与聚甘油蓖麻醇酯(PGPR)稳定的水包油型复合维生素纳米乳液,对其粒径、分散度、包封率、抗氧化能力以及体外生物可给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维生素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为(84. 1±3. 2) nm,分散度为0. 106±0. 013。维生素A、维生素E的包封率分别为(93. 67±1. 93)%、(94. 05±2. 18)%,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实验表明复合维生素纳米乳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经过包裹后的复合维生素纳米乳液中维生素A的生物可给率为(87. 41±2. 89)%,维生素E的生物可给率为(80. 63±3. 47)%。复合维生素纳米乳液使脂溶性维生素在食品领域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薄膜-超声法,对二氢杨梅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卵磷脂和胆固醇比为6.2:1(g:g),卵磷脂和二氢杨梅素比为4.1:1(g:g),超声时间为34min,缓冲液pH为7.0,在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8.58%。此法制备二氢杨梅素脂质体具有操作简便可行,脂质体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加姜黄素溶解度和稳定性,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姜黄素纳米粒;采用粒径测定仪、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表征,采用UV法测定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特性。制备的纳米粒呈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为(61.52±2.76)nm,平均包封率为(89.95±3.57)%,平均载药量(5.62±1.02)%;XRD结果表明,姜黄素以无定型状态或分子状态包载在纳米粒中;体外释放结果表明姜黄素的纳米粒具有明显缓释作用。该纳米粒制备工艺简单,其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可控,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长链结构酯具有低热量,在体内不易积累脂肪等功能,其纳米乳液在食品加工中广泛使用。采用超声乳化技术制备中长链结构酯纳米乳液,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乳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对其稳定性及体外消化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制备中长链结构酯纳米乳液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400 W,乳化剂质量分数3%,中长链结构酯质量分数为6%,所得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为85 nm±1.43 nm。吐温80制备的纳米乳液具有良好的pH值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乳液经体外消化后粒径显著增加,中长链结构酯纳米乳液的消化速率较茶油纳米乳液快,且最终游离脂肪酸的释放率达到70.58%。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二氢杨梅素的稳定性和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采用二氧化硅物理吸附的方式制备二氢杨梅素固体自微乳。二氧化硅和液体自微乳质量比≥0.6时,制备得到白色疏松粉末状的固体自微乳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制得的固体自微乳中二氢杨梅素质量分数为(0.30±0.03)%。X射线衍射分析与红外光谱分析显示,二氢杨梅素以无定形或溶解态存在于样品中,液体自微乳以物理吸附的形式吸附进二氧化硅孔洞。体外释放结果表明,液体和固体自微乳的释放时间延长,可持续释放8 h以上,二氧化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二氢杨梅素的释放,起到缓释作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表明,固体自微乳的主要消化部位在肠道。经模拟胃肠消化后,自微乳中二氢杨梅素的生物可给率由原料的34.01%提高到70%以上,表明自微乳可提高活性物的肠道吸收利用。液体自微乳固体化后二氢杨梅素的生物可给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这是由于液体自微乳不能及时从二氧化硅的孔穴中溶解释放,二氧化硅固体化可延长二氢杨梅素的消化吸收。固体自微乳可改善二氢杨梅素的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富含绿茶叶籽油和分提椰子油的特种油脂纳米乳液,研究了主要因素表面活性剂含量、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超声制备的纳米乳液平均粒径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制备条件并对纳米乳液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表面活性剂含量2.2%、超声功率351 W、超声时间12 min,所得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183.00±1.58)nm。所制备的纳米乳液在pH6~8、热处理温度40~80℃条件下以及5、27℃的长期贮藏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纳米乳液体系显著提高了绿茶籽油和分提椰子油的体外消化率,游离脂肪酸释放率最终达到87%。  相似文献   

7.
以脂醇比、脂药比和超声时间为自变量,以包封率、粒径、电位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评价法对二氢杨梅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得到较佳的工艺参数为:脂醇比为7︰1(g/g);脂药比为3︰1(g/g),超声时间为35 min。此条件下制备的二氢杨梅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120 d以内各评价指标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法制备姜酮酚纳米乳液,选用两种乳化剂(吐温85或卵磷脂),以乳液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DI)为标准,以乳化剂用量、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芯材质量分数为变量,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使用吐温85制备乳液的最佳条件是:乳化剂用量为1%Tween 85、超声功率250 W、超声时间15 min、姜酮酚质量分数为0.1%。使用卵磷脂制备乳液的最佳条件是:乳化剂用量为1%卵磷脂、超声功率350 W、超声时间15 min、姜酮酚质量分数为0.2%。所制得的姜酮酚纳米乳液为水包油(O/W)型,经反复测量可知2种乳液粒径分别为(144.1±3.76) nm和(241.4±2.12)nm,姜酮酚的包封率分别为(96.5±2.51)%和(87.47±1.84)%,可以较好地将姜酮酚包封在其中。在4,25℃下贮藏35 d,结果姜酮酚纳米乳液在低温环境下贮藏稳定性较好。试验结果为脂溶性营养物的包埋保护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选用食品级原材料和功能性油脂,制备了一种用于负载白藜芦醇的复合营养纳米乳液,并对其进行了包封率、粒径及形貌的表征。此外,考察了纳米乳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体外模拟消化情况。又将其加入到不同厂家的牛奶和乳制品中,初步评估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婴儿配方营养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酸败和提高其消化吸收,该研究以调和油为油相、乳清蛋白为壁材,将乳化剂溶于油相,超声法制备成纳米级乳化液,利用喷雾干燥法将纳米乳液制备成微胶囊粉末。以乳液粒径为响应值,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乳化剂添加量、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等因素对乳液粒径和喷雾干燥产品表面含油率的影响,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卵磷脂(PC)质量分数5.0%、超声功率660 W和超声时间20 min,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84.37±0.64)nm,微胶囊表面含油率为5.82%,依据此响应面模型数据可有效指导试验操作。喷雾干燥后的产品品质较好,在体外消化模拟试验中,在禁食和喂食状态下纳米乳液的游离脂肪酸释放量均高于未处理调和油。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水提重结晶法从藤茶中分离纯化得到二氢杨梅素样品,利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其结晶形态,并采用细胞内抗氧化能力评价法(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 assay,CAA)对二氢杨梅素的细胞内抗氧化能力(CAA)进行研究,同时在体外模拟人体胃肠消化环境,测定了二氢杨梅素体外结合胆酸盐的能力。结果表明:利用多次重结晶法对二氢杨梅素进行分离纯化,可得到高纯度的二氢杨梅素样品,得率为43%。细胞内抗氧化试验中二氢杨梅素的EC50值为6.17±0.08μmol/L,CAA值为74.90±0.90μmol QE/100μmol,表明其具有很强的细胞内抗氧化能力。二氢杨梅素对胆酸钠(SC),甘氨胆酸钠(SGC),牛磺胆酸钠(STC)都有较强的结合作用,结合量分别为1.24±0.02、0.97±0.06、1.06±0.002μmol/m L,由结果可知,二氢杨霉素对游离胆酸钠的结合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2.
以刺槐豆胶和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采用交联法制备BSA-刺槐豆胶-壳聚糖缓释纳米微球。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不同戊二醛浓度、载体与BSA质量比、水相:油相体积比及交联时间对纳米微球制备的影响,对纳米微球进行红外光谱、热重、元素分析、动态光散射及形貌等表征,并测定体外释放性能。结果表明,纳米微球最佳制备工艺为:戊二醛浓度1.25%,载体与BSA比为20∶1,水相与油相比6∶1,交联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纳米微球包封率为62.32%±0.39%,载药量3.45%±1.43%。形貌分析表明,纳米微球尺寸分布均一,平均粒径约为80nm。纳米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在模拟小肠中释放最快,胃中次之,大肠中最慢。  相似文献   

13.
山梨酸纳米防腐颗粒的制备、表征及其缓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陶  丁武 《食品科学》2014,35(10):57-61
为扩大山梨酸在肉品保鲜上的应用范围,克服其水溶性差的缺陷,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山梨酸壳聚糖纳米防腐颗粒。以颗粒粒径与包封率为参考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壳聚糖质量浓度、三聚磷酸钠质量浓度、交联时间、山梨酸质量浓度、搅拌时间等因素对颗粒粒径与包封率的影响,确定最优制备工艺。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对颗粒进一步表征,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山梨酸壳聚糖纳米粒的最佳工艺为壳聚糖质量浓度1 mg/mL、三聚磷酸钠质量浓度0.5 mg/mL、交联时间30 min、山梨酸质量浓度 1 mg/mL,该条件下山梨酸颗粒平均粒径为337.2 nm,包封率为74.3%;红外光谱表明壳聚糖与山梨酸静电吸附,山梨酸被包封;透射电镜图表明所制颗粒大小均匀,呈规则球形;缓释实验表明:24 h山梨酸的释放量为50%,纳米防腐颗粒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体外消化对包埋葡萄皮花色苷(anthocyanins,ACNs)W_1/O/W_2型乳液控释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W_1/O/W_2型乳液粒径约为(149.33±1.44)nm,并且呈双峰分布,ACNs的包封率为(82.99±2.38)%。体外口腔消化对W_1/O/W_2型乳液液滴结构无明显影响。经口进入模拟胃消化后,W_1/O/W_2型乳液因蛋白质水解失去双层结构,释放的W1/O液滴聚集在一起而使粒径显著增加(P0.05)。经胃进入模拟肠道消化后,W1/O液滴破碎,平均粒径(d150 nm)显著减小(P0.05),此时具有最高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W_1/O/W_2型乳液能有效地保护ACNs免受体外口腔和胃消化的影响,并可靶向地在模拟小肠内传递和释放。  相似文献   

15.
研究载体油种类和体积分数对纳米乳液稳定性和槲皮素生物利用度的影响。以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MCT)和长链甘油三酯(long-chain triglyceride,LCT)为油相,梨小豆蛋白为乳化剂制备槲皮素负载型纳米乳液。通过光散射粒径分析、Zeta电位、物理稳定性、游离脂肪酸释放率和槲皮素生物利用度探究乳液稳定性。结果表明,与LCT-纳米乳液相比,由MCT制得的槲皮素纳米乳液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和更慢的槲皮素降解速率,油体积分数为5%时,MCT-纳米乳液粒径((152.80±1.73)nm)小于LCT-纳米乳液((180.42±1.98)nm)。通过模拟胃肠道模型测得槲皮素的生物保留率在MCT-纳米乳液体系中得到了极大改善。该信息可以促进设计更有效的槲皮素强化的递送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含甘油解猪油的食品在贮藏过程中易被氧化的问题,向甘油解猪油中加入二氢槲皮素,制备负载二氢槲皮素的甘油解猪油微乳液,通过体外模型测定该微乳液的还原力以及对DPPH、ABTS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探讨含二氢槲皮素甘油解猪油微乳液的体外抗氧化性,同时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测定其消化性。结果表明:该微乳液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及DPPH、ABTS、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且还原力及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随着二氢槲皮素负载量的增加而升高,相关性显著;该微乳液经胃消化2 h后二氢槲皮素的保留率为79.25%,说明该微乳液能有效保护二氢槲皮素实现靶向性肠道输送,在肠道消化2 h后,微乳液的游离脂肪酸释放率达到73.85%,二氢槲皮素生物利用率达33.3%。综上,负载二氢槲皮素的甘油解猪油微乳液在食品工业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以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银离子(DMY-Ag+)纳米乳液体系(以下简称乳液)为研究对象,并探究其对浮游态和生物被膜态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抑制情况.在二氢杨梅素和银离子共同作用下,浮游态白色念珠菌和生物被膜态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增殖均受到纳米乳液的抑制,乳液通过改变细胞表面的特性,破坏菌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制备载尿酸酶(Uricase,UOX)聚乙二醇-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graft-poly(ethylene glycol),HA-g-PEG)/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beta-cyclodextrin,HPCD)自组装空心纳米微球(HA-g-PEG/HPCD self-assembly hollow spheres encapsulated uricase,UHPHD),并研究其体外稳定性。制备UHPHD,并测定其包封率、粒径及Zeta电位。再分别从最适温度、最适pH、热稳定性、贮存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抗胰蛋白酶水解能力初步考察游离UOX和UHPHD的差异。结果:UHPHD的包封率为(62.17±2.94)%,粒径和Zeta电位分别为(299.60±13.05)nm和(-45.10±2.75)mV。UHPHD和UOX最适温度均为40℃,最适pH均为8.5。体外稳定性结果显示,UHPHD的体外稳定性明显高于UOX。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体外模拟消化,研究超声及高压均质制备的β-胡萝卜素纳米乳液的消化规律。结果表明:胃模拟消化过程中,两种方式制备的β-胡萝卜素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均显著增大(P0.05),这与乳液界面吸附的部分大豆蛋白被胃蛋白酶酶解有关,且两种纳米乳液均发生了絮凝现象;小肠模拟消化过程中,两种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和浊度皆降低,且ζ电位呈负增加;经胃肠消化后,两种纳米乳液的游离脂肪酸释放率显著高于单纯的β-胡萝卜素溶于油相,且均大于100%,说明磷脂酰胆碱与油相在肠消化过程中均发生了消化。比较β-胡萝卜素的生物可利用度得知,超声处理制备的纳米乳液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较高。研究结果为超声及高压均质处理用于制备β-胡萝卜素纳米乳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番茄红素是一种功能性脂溶类胡萝卜素,但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及生物利用率。采用乙醇注入-探头式超声法制备番茄红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并对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呈粉红色悬浊液,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后其包封率为(90.84±0.41)%,载药量为(2.56±0.01)%,粒径为(126.48±3.87)nm,多分散指数为0.188±0.028,Zeta-电位为(-48.53±2.40)mV;4 ℃条件下贮存30 d后番茄红素包封率为(84.49±0.44)%,粒径为(135.48±7.31)nm。结果表明采用乙醇注入-探头式超声法制备的番茄红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可提高番茄红素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