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红曲红色素光稳定性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市售红曲红色素粉进行了分离 ,得到红色色素、桔红色色素和黄色色素 ,其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 4 90± 5nm ,374± 5nm/4 90± 5nm ,36 7± 5nm。在固定光源、固定照射距离的条件下对红色色素的光稳定性进行了测定 ,确定出了最适合的初始光照色素浓度为 0 .0 1% (吸光度为 1.0 89) ,最适合的色素液厚度为 4 .5mm ,光照 1h红色素的保存率为 35 %  相似文献   

2.
各类载体对红曲红色素光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溶性蛋白类载体为目前市场销售红曲红产品中主要载体,可使红曲红色素光稳定性由35.6%提高到54.6%,海藻酸钠、明胶和β-环状糊精作载体可使红曲红色素光稳定性由35.6%分别提高到66.5%、66.3%和60.6%。  相似文献   

3.
红曲红色素光稳定性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市售红曲红色素粉进行了分离,得到红色色素、桔红色色素和黄色色素,其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90±5nm,374±5nm/490±5nm,367±5nm。在固定光源、固定照射距离的条件下对红色色素的光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确定出了最适合的初始光照色素浓度为0.01%(吸光度为1.089),最适合的色素液厚度为4.5mm,光照1h红色素的保存率为35%。  相似文献   

4.
桑果红色素的提取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桑果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桑果红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80nm,较适宜的提取剂为乙醇,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剂体积分数为80%,提取剂pH值为6,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2h。该色素耐光、耐热、抗氧化、抗还原性强,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蔗糖、食用香精、维生素C以及质量浓度小于0.1g/dL的金属离子Mg^2+、Al^3+、Ca^2+、Cu^2+、Fe^3+等对色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海南野生仙人掌果实中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的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为利用仙人掌果开发天然色素提供理论依据。红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为:70%的乙醇溶液作为溶剂,提取温度为50℃,提取体系的料液比为1:20,提取pH5.0,提取时间1h。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仙人掌果红色素在pH3-5时红色素较稳定,色素随着光照的天数、氧化剂、还原剂浓度增加稳定性变差,红色素对金属离子Na^+、Mg^2+较稳定,而对Zn^2+、Sn^2+、Fe^3+、Cu^2+、Pb^2+较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木棉花红色素的提取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木棉花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应用,结果表明,采用0.5%的38%HCl-95%乙醇作为提取剂,按1:6(质量:体积)的投料比,在常温下浸提4小时,木棉花红色素有较大的提取率。将木棉花红色素应用于饮料和白酒着色,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枸杞子中食用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刘咏  罗建平 《食品科学》2005,26(5):168-170
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枸杞子红色素的最佳条件及产率,并分析了枸杞了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在90℃下采用85%乙醇,以1:4物料比,用索氏提取器连续提取3次,每次1.5h条件下红色素产率最高;(2)枸杞红色素为水溶性色素,耐光性、耐高温性好,在酸性介质、还原剂以及常用食品添加剂等条件下有较好的稳定性,是可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的天然植物色素。  相似文献   

8.
酒度对红曲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曲红色素在不同酒度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以光照、pH值、温度等因子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光照、酒度降低是影响红曲红色素色泽稳定性的主要因素,pH值在4.0~7.0,温度在-4~50℃间红曲红色素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离与分析甜菜红色素成分.方法通过HPLC法探讨甜菜红色素在不同洗脱液(乙腈-甲酸、乙腈-乙酸)浓度、不同柱温下0DS柱上的色谱行为;通过LC-ESI-MS和UV光谱鉴定甜菜红色素成分.结果推导出甜菜主要红色素成分间分辨率与酸浓度、乙腈浓度、柱温间的相互关系方程为YRe=6.3931-0.3868Xc-0.2155Xac-0.0384Xt(乙酸)和YRe=5.0501-0.0249Xc-0.1444Xac-0.0236Xt(甲酸);获得了甜菜红色素主要单组分制备物,其主成分为甜菜苷和异甜菜苷,此外,还鉴定出17-脱羧-新甜菜苷等组分.结论色谱分离关系方程和主成分表征对甜菜红色素具有质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纯化的紫荆花红色素的稳定性和理化性质。方法用分光光度法。结果紫荆花红色素属花色苷类,最大吸收波长526nm,易溶于水等极性溶剂,不溶于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其水溶液颜色随pH值变化而变化,酸性条件下呈红色,PH〉10时呈褐色;耐光性、耐热性较好;蔗糖、抗坏血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添加剂对其影响较小,过氧化氢、亚硫酸钠对其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苯甲酸钠超过0.5%时色素保存率明显降低;金属离子Na^+、Mg^2+、Zn^2+、Al^3+对其稳定性无影响,Cu^2+、Fe^2+影响较小,Fe^3+可使其变为褐色。结论紫荆花红色素稳定性较好,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Pigments of Monascu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A chemically defined medium with glutamic acid as nitrogen source was devised for the culture of two species of Monascus (M. ruber and M. purpureus), resulting in optimum production of their pigments and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s (both free and complexed) were compared. Structural data on two major complex pigments in aqueous solution were obtained by IR, UV, NMR and MS. They were free pigments linked to glutamic acid by amino groups, where nitrogen replaced the pyronoid oxygen.  相似文献   

12.
该文研究红曲橙色素与红曲黄色素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和柱层析法,筛选红曲橙色素和红曲黄色素的提取溶剂。结果表明,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2∶1)与石油醚∶二氯甲烷(体积比2∶1)明显提高红曲橙色素与红曲黄色素的提取率。该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定量红曲橙色素与红曲黄色素的分析方法,在10 μg/mL~5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  相似文献   

13.
以红色红曲菌M7为菌株,采用pH 3的两步发酵法,结合结晶分离步骤,制备高纯度红曲橙色素,并以红曲橙色素和氨基酸为前体物,利用亲氨基反应在体外进行红曲红色素的化学半合成。结果显示,在该发酵条件下,所产生的色素在300 nm~600 nm范围内只有一个吸收峰,最大吸收波长为472 nm,表明该色素产物的主要成分为红曲橙色素,产量达(7.9±0.2)×104U/L;结晶分离步骤能显著提高红曲橙色素的纯度,当向70%乙醇的色素提取液中加入0.5倍体积的水进行结晶分离时,每升发酵培养基可获得(0.63±0.04)g高纯度红曲橙色素晶体,含红斑红曲素和红曲玉红素两种橙色素组分,未检出桔霉素;体外亲氨基反应成功合成色氨酸和谷氨酸衍生红曲红色素,且橙色素向2种衍生红曲红色素的转化效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用Fuleki法测定美人蕉鲜花色素的含量,高达75.0-160.3mg/100g(鲜重)。发色物是花色甙。在酸性条件下对热、光较稳定,易加工。LD_(50)属无毒级,但Aems试验呈阳性。  相似文献   

15.
超细涂料轧染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小梅  房宽峻  张霞 《印染》2007,33(7):1-3
在超细涂料液中加入阳离子改性剂,对纯棉织物进行轧染染色。探讨了改性剂、粘合剂浓度对超细涂料染色的影响。试验表明,与传统的焙烘方式相比,添加改性剂的超细涂料采用汽蒸固色,能提高织物的染色深度和鲜艳度,降低粘合剂用量;较佳的汽蒸条件为102℃×10min;染中深色时,改性剂和粘合剂的最佳用量分别为30g/L和15g/L。  相似文献   

16.
玉米黄色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玉米黄色素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玉米色素的分析方法研究、功能研究、制备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18.
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 of Beet Pigm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20.
玉米黄色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本文综述国内外有关玉米黄色素相关研究进展,包括玉米色素的分析方法研究、功能研 究、制备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