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花生和大蒜中乙草胺的残留分析方法.方法 试样中的乙草胺用甲醇提取,经乙草胺免疫亲合柱净化后,用气质联机方法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分析检测.结果 最低检测限为5 ng/g.在10、20、40 ng/g 3个添加水平,花生试样的平均回收率为94.6%~106.3%,相对标准偏差为4.7%~8.9%,大蒜试样的平均回收率为97.2%~105.2%,相对标准偏差为3.8%~7.4%.结论 方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符合定量要求,前处理方法重复性好,速度快,可以用于花生和大蒜实际样品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2.
在肉兔饲料里用5%、10%和15%留兰香茎叶粉替代相应苜蓿草粉探讨留兰香茎叶粉对肉兔生长性能和屠宰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留兰香茎叶粉组和10%留兰香茎叶粉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有改善向好的趋势(P>0.05),15%留兰香茎叶粉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3个组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均有提高的趋势(P>0.05)。添加10%留兰香茎叶粉替代苜宿草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饲用大曲时肉兔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肉兔腹泻率和死亡率降低;0.3%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3%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试验组料肉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血液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0.1%组、0.2%组经济效益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88%、6.39%.饲用大曲在肉兔饲粮中适宜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4.
天然蒜粉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0头断奶杂交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添加3%大蒜粉的试验日粮与对照日粮(以麸皮替代大蒜粉)。经40d的饲料试验表明:大蒜粉的添加可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10.5%,降低料肉比8.5%,试猪仔猪阶段头均多获利13.9元。研究结果肯定了提油后的大蒜粉仍然可作为一项极好的非常规饲料源在仔猪日粮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4):98-104
该文旨在探讨不同比例秸秆替代全株四棱豆对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 TMR)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按质量分数设10%、20%、30%、40%四个秸秆替代组,青贮35 d后测定其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30%和40%替代组显示良好的发酵品质,pH值较低(4.2左右),乳酸含量较高,氨态氮/总氮低于10%替代组。10%替代组和30%替代组的pH值在有氧暴露第9天显著(P<0.05)上升,20%和40%替代组的pH值在整个有氧暴露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变化,10%替代组的乙酸产量最少,各组间乙酸含量都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综合考虑,40%替代组具有良好的发酵品质且有氧稳定性高,同时从秸秆最大化利用的角度出发,用40%秸秆替代发酵TMR中四棱豆最为适宜,可用于奶牛饲料的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油菜秸秆替代棉籽壳栽培食用菌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油菜秸秆替代棉籽壳栽培糙皮侧耳菌的可行性,从而提高油菜秸秆的利用率,减少秸秆燃烧引起的环境污染。方法本试验以棉籽壳为对照组,设置6个替代比,通过油菜秸秆替代棉籽壳后菌丝的生长速度、生长状况、子实体的产量及品质,研究油菜秸秆替代棉籽壳栽培糙皮侧耳菌的可行性。结果随着油菜秸秆替代比例的增加,菌丝的生长速度先增加后减小,且替代比例大于40%时菌丝生长较稀疏;20%的替代比例时子实体的产量最高,随着比例的继续增加,产量成减小的趋势,但40%时与对照物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增加替代比例时,子实体产量显著减小;油菜秸秆替代棉籽壳后,子实体的总糖含量有所增加,水分与文献报道相符。结论用40%的油菜秸秆替代棉籽壳可促进菌丝的生长且不影响子实体的生长和产量,因此,用40%的替代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柠条锦鸡儿不同加工处理和替代玉米秸秆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对照组粗料为玉米秸秆,试验2、3、4组粗料分别用粉碎、切碎和揉碎的柠条锦鸡儿替代玉米秸秆(比例50%),试验5、6、7组粗料分别用粉碎、切碎和揉碎柠条锦鸡儿完全替代玉米秸秆,结果表明:日增重以试验7组最高,粗料采食量以试验5组最高,增重1 kg精料消耗以试验7组最低;柠条锦鸡儿揉碎处理对绵羊的增重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8.
日粮纤维源对四川白鹅腿肌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日龄健康的四川白鹅120只,随机分为苜蓿组、黑麦草组、燕麦草组和花生秧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实验期共70d,探究不同纤维源日粮对鹅腿肌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秧组肌肉的pH24 h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黑麦草组肌肉色度值(C)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但色调值(H)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1);苜蓿组、黑麦草组、燕麦草组肌肉的剪切力值无显著差异(P>0.05);花生秧组肌肉的蒸煮损失率和滴水损失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黑麦草组肌肉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花生秧组和苜蓿组(P<0.05);花生秧组肌肉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1);苜蓿组和黑麦草组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燕麦草组和花生秧组(P<0.01);苜蓿草组肌肉的缬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黑麦草组(P<0.01);花生秧组肌肉的苯丙氨酸含量最低,苜蓿草组氨基酸总量最高;除缬氨酸外,各组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均大于1,对于化学评分而言,除赖氨酸外,其他氨基酸评分均小于1,必需氨基酸指数以苜蓿组最大,花生秧组最小。饲以苜蓿源纤维有利于提高四川白鹅肌肉品质及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王敬勉等人在文中介绍饲料酶的主要原料是秸秆.秸秆主要有稻草、麦草、玉米秸、红薯蔓、豆蔓及花生秧等.秸秆原料结构紧密,通过预处理,破坏它的紧密结构,使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暴露出来,以便被微生物利用. 为了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和抑制杂菌的生长,筛选了中草药.通过抑菌试验,筛选出3种中草药煎剂,它们对痢疾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肝炎病毒、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而对畜禽的肝、胆、肾、胃、肠具有保护和有利作用. 在肉鸡饲料中加入4%饲料酶,增重可提高9%;在猪饲料中加入7%饲料酶,增重可提高3.5%,经济效益提高10.7%;在肉牛饲料中加入精料的20%,增重可提高11.2%,经济效益同时提高11.2%. 在我国农村秸秆极其丰富,又有较多的剩余劳动力,集中建立饲料酶制剂厂,再返销给农民饲喂家禽及牲畜,可较好地利用资源,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摘自LYCY.2001-05-01)  相似文献   

10.
不同饲料添加剂对克氏螯虾生长和虾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益生素、大蒜粉和"益生素 大蒜粉"替代土霉素添加到克氏螯虾日粮中,观察它们对克氏螯虾生长性能和虾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益生素、大蒜粉和"益生素 大蒜粉"组只均增重比土霉素组分别高3.14%(P>0.05)、12.11%(P>0.05)和17.94%(P<0.05);克氏螯虾体增长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成活率是益生素组比土霉素组高;饵料系数各试验组间差异都不显著(P>0.05).益生素、大蒜粉和"益生素 大蒜粉"组的出肉率比土霉素组分别高0.50%、11.82%和16.83%(P>0.05);大蒜粉、"益生素 大蒜粉"组虾黄率比土霉素组分别高4.46%和5.44%(P>0.05),益生素组比土霉素组低1.95%(P>0.05);虾肉的水分含量各试验组都比对照组低(P>0.05);虾肉蛋白质含量、pH1、pH24蒸煮损失和嫩度差异都不显著(P>0.05);益生素、大蒜粉和"益生素 大蒜粉"组虾肉滴水损失分别比土霉素组低8.10%(P>0.05)、6.77%(P>0.05)和22.18%(P>0.05);益生素、大蒜粉和"益生素 大蒜粉"组虾肉熟肉率分别比土霉素组高3.12%、1.11%和4.34%,差异都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研究玉米秸秆经纤维素分解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处理后的化学成分变化以及对肉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12月龄左右的西门塔尔牛3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混合精料+玉米秸秆,精粗比45∶55),试验组分别以0.5%、1.0%和1.5%的纤维素分解酶处理玉米秸秆替代基础饲粮中的玉米秸秆进行为期70 d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分解酶处理玉米秸秆后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粗蛋白质含量增加显著,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降低显著,1.5%的纤维素分解酶处理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显著低于1.0%的纤维素分解酶处理组。1.0%、1.5%的纤维素分解酶处理组西门塔尔牛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经济效益提高显著(P<0.05)。适宜的纤维素分解酶添加水平为1.0%。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紫花苜蓿草粉在纯种杜洛克猪中的适宜添加量,考察了苜蓿草粉替代部分杜洛克猪全价日粮对其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生长阶段,5%、10%的替代水平使得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料肉比下降;对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不显著.在肥育阶段,苜蓿草粉替代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10%替代组略低于对照组.苜蓿草粉替代部分日粮均降低了饲料成本.在生长阶段,所有处理组每1 kg增重饲料成本均低于对照组,最低的是10%替代组;在肥育阶段,10%替代组每1 kg增重成本低于对照组(P>0.05).苜蓿草粉对社洛克猪生长阶段全价日粮的适宜替代水平为5%、10%,肥育阶段为10%.  相似文献   

13.
蒽酮-硫酸法测定大蒜多糖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大蒜多糖含量方法,本研究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大蒜多糖含量并对其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蒽酮-硫酸法测定大蒜多糖含量的精密度实验RSD值为2.1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13%、RSD值为1.17%(n=3).用本方法测定大蒜籽中多糖含量为31.46%(W/W).本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完全能满足常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4.
研究建立了一种用C18固相萃取柱联用离子交换混合反相固相萃取柱的双柱固相萃取技术来提取、净化和富集浓缩花生和花生酱中赭曲霉毒素A,再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技术.花生中赭曲霉毒素A的回收率在86.7%~107%之间,总体平均回收率为95.5%,平均RSD为5.30%;花生酱中赭曲霉毒素A的回收率在77%~99.1%之间,总体平均回收率为87.1%,平均RSD为6.66%.  相似文献   

15.
1、鱼涡头公社冲口生产队用温室育蔗秧,1976年1月23日育秧,24天后育成2片叶壮秧移栽,亩产1.6万多斤,比直接下种增产39.了%。  相似文献   

16.
木薯代替玉米对鹅饲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28日龄四川白鹅96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进行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组、木薯替代35%玉米饲粮组、木薯替代55%玉米饲粮组、木薯替代75%玉米饲粮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2.30、39.19、39.38和39.82 g,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鹅的胴体肉用性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用木薯饲粮喂鹅会造成经济效益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烤烟不同间作对烟草黑胫病防控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选择适宜的烤烟间作防控烟草黑胫病,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间作花生、黑麦草、大蒜对土壤烟草黑胫病菌数量、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不同间作的土壤烟草黑胫病菌数量和病情指数趋势相同,均表现为烤烟间作大蒜<烤烟间作黑麦草<烤烟间作花生<烤烟单作,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控效果表现为烤烟间作大蒜>烤烟间作黑麦草>烤烟间作花生。烤烟间作大蒜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控效果显著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白皮大蒜和紫皮大蒜精油成分及生物活性差异,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皮大蒜和紫皮大蒜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测定两种大蒜精油的可挥发性成分;用对倍稀释法研究两种大蒜精油对几种常见病原菌的抑制活性;采用小叶碟法测定两种大蒜精油对斜纹夜蛾的拒食活性;并检测白皮、紫皮大蒜精油对ABTS、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白皮大蒜精油鉴定出26种成分,占精油的95.79%;紫皮大蒜精油鉴定出22种成分,占精油的94.26%,主要杀菌物质大蒜辣素和大蒜新素在紫皮大蒜(59.34%)中的含量比白皮大蒜(50.11%)多;两种大蒜精油对实验用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紫皮大蒜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板栗疫病的抑制效果比白皮大蒜好;白皮大蒜和紫皮大蒜精油对斜纹夜蛾24h平均拒食率分别为52.97%和100%;白皮大蒜精油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紫皮大蒜精油,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9.
陈泽 《肉类工业》2000,(11):43-43
近年来 ,国内、国际肉兔市场不断升温 ,发展肉兔的养殖的前景看好。肉兔是节粮型食草动物。养殖肉兔不需要很多的粮食作饲料。在肉兔的日粮中 ,一般仅需要2 0 %~ 30 %的粮食。如果肉兔日粮精料的比例过大 ,不仅不能养好肉兔 ,还会使肉兔多病。肉兔养殖的投资少 ,产肉量高。肉兔的繁殖能力极强 ,一只母兔一年可产仔兔 35~ 4 2只 ,3个月龄宰杀 ,可年产兔肉 50~ 60kg ,高于其它家畜。也就是说 ,一只母兔的年产肉量 ,可达母体的 2 0倍。养肉兔与养鸵鸟比较 ,投资 10万元左右购买1只母鸵鸟 ,一年能提供 50只肉鸵鸟 ,每只年产肉 4 5kg ,共…  相似文献   

20.
选择30日龄健康齐卡兔72只,分别饲喂添加乳酸芽孢杆菌制剂为0%、0.02%及0.05%的日粮,研究其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7~90日龄,B、C组的平均日增重与A组相比分别提高7.98%和15.16%,差异均显著(P<0.05);C组比B组平均日增重提高6.64%,差异显著(P<0.05),B、C组的料重比与A组相比分别降低2.83%和3.40%,差异均显著(P<0.05);C组比B组的料重比降低0.58%,差异不显著(P>0.05).B、C组的成活率一致,比A组提高4.54%,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