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梯度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梯度功能材料是基于一种全新的材料设计概念合成的新型复合材料,本文叙述了梯度功能材料的概念和开发背景,着重介绍了梯度功能材料的研究内容和现状以及在航天、核能、电子、光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展望了这种新材料今后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2.
蒋民华 《功能材料》2004,35(Z1):11-20
功能晶体材料是光电功能材料的主体.本文概述了功能晶体材料从天然晶体到人工晶体,从电子材料到光电子材料的发展历程,并着重探讨了今后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3.
加强发展军用功能材料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下的局部战争是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电子、信息、激光、红外、计算机和航天等高技术发展都是以先进材料特别是功能材料为基础,本文简要地介绍基于光、磁、电、热和声等功能的转换、储存和控制的部分功能材料,指出其应用背景、国内外发展概况和研究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半导体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作为现代信息社会基础的半导体材料和器件极其重要的地位,进而同顾了近年来半导体光电信息功能材料,包括半导体微电子、光电子材料,宽带隙半导体材料,自旋电子材料和有机光电子材料等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半导体信息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现代电子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研究了世界现代电子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向,着重讨论了现代电子学由分子基电子学向分子电子学的发展,现代电子功能材料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与前景。  相似文献   

6.
“十五”863纳米材料专项在纳电子材料与器件技术、重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环境友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与技术、纳米特种功能材料等国际高技术竞争的热点领域均取得创新性突破。部分成果步入产业化前夜。[编按]  相似文献   

7.
从电子材料到光子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光子材料是信息技术的基础材料。结合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和通讯为主)的进步来考察从电子材料到光电子材料和光子材料的发展。在下一世纪(兆元世纪),电子材料和光子材料仍奖是全信息科技的架构材料,两者还有天然分工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王占国院士日前在第八届科博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上透露,新材料产业“十一五”规划将重点发展17类新材料。首先是硅基微纳电子材料。其次是半导体固体照明工程材料与器件。第三是平板显示材料与器件。此外,“十一五”我国还将发展光电子材料、全固态激光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功能陶瓷材料、超级钢材材料与技术、航空航天用关键材料、核能工程材料、高速铁路以及汽车用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海水淡化材料与技术、纳米材料与技术以及超导材料。  相似文献   

9.
梯度功能材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伟彪  龚家聪 《功能材料》1993,24(3):277-281
梯度功能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其特点是界面的成分和组织连续变化,使材料的热应力大为缓和。本文叙述了梯度功能材料的进展以及在航天、核能源、生物医学工程、电子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和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0.
前言现代材料科学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薄膜材料的迅速发展。可以说所有先进技术的发展都与薄膜材料的应用有关,特别是功能薄膜材料。大规模集成电路、大型计算机及电子光学、电子学的大部分关键装置都得益于薄膜材料的使用。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功能薄膜或特殊薄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而人们对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给予了高度重视,各国不借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对制备薄膜材料的技术进行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microlayer composite material by the electron beam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EBPVD) technique was briefly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2.
以腐殖酸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热处理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电化学测试系统对该材料的形貌、微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腐殖酸基石墨化材料呈现出较为规整的石墨片层结构,且随着石墨化温度的升高,所得材料的石墨化度也越来越高。腐殖酸基石墨化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石墨化温度为2 800℃所制备的石墨化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356.7 mAh/g,充电比容量为277.6 mAh/g,首次充放电的库仑效率为77.81%,在1C和2C倍率下50次充放电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分别高达99.4%、95.9%,是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13.
陈彬  万红  华叶 《材料导报》2017,31(7):108-113
高功率微波源用收集极用于接收束波耦合作用后的强流电子束,是影响高功率微波源稳定性和寿命的关键部件。收集极在强流电子束的轰击下会产生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韧致辐射等物理效应,将引起微波品质的降低。电子束的能量沉积在收集极上会产生显著的温升效应,从而导致收集极效能下降甚至结构失效,同时材料在强流电子束的轰击下会发生蒸发而污染腔室,降低系统绝缘性。在讨论分析强流电子束轰击材料所产生的物理效应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高功率微波源用收集极材料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矿渣粉煤灰制备胶凝材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一种利用矿渣和粉煤灰制备胶凝材料的方法(矿渣和粉煤灰的比表面积为500m2/kg).研究了二水石膏和激发荆的质量分数对该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运用扫描电镜分析了该胶凝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当矿渣、粉煤灰、二水石膏和激发剂的质量比为80∶5∶10∶5时可制备出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的胶凝材料,这对矿渣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辐射固化技术由于满足"4E"原则而被誉为绿色技术,在诸多应用领域都显示了自身的优越性,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紫外/电子束(UV/EB)辐射固化技术在近年采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为了让研究人员对辐射固化材料的研究有一个全面了解和系统认识,充分拓展辐射固化材料的应用领域,从辐照源、化学体系、固化机理、应用等方面综述了紫外线固化和电子束固化的共性及区别.简单介绍了我国辐射固化材料的发展状况,展望了辐射固化材料的发展前景,对辐射固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促进辐射固化材料的发展,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6.
以碳球为硬模板,通过溶剂热与NH3后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合成出了具有陀螺状结构形貌的Ga0.97N0.9O0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谱(EDS)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柑橘皮渣 / 淀粉基可降解复合缓冲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淀粉基材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柑橘皮渣共混挤出,制备可降解复合缓冲包装材料,通过对半径膨胀率、表观密度、压缩强度、扫描电镜、吸湿率和红外光谱性能的分析,对比材料之间存在的结构差异,探索柑橘皮渣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柑橘皮渣的添加降低了淀粉基复合材料的表观密度及压缩强度;柑橘皮渣质量分数为30%和50%的试样能较快达到吸湿平衡状态,且吸湿量低于纯淀粉材料;质量分数为30%的试样具有最大的半径膨胀率,并呈现最佳的泡孔状态。  相似文献   

18.
SiC因其宽的禁带宽度、高的电子饱和速度、大的临界击穿场强、高的热导率和热稳定性等特性而成为制作高频、大功率和耐高温器件的理想材料。综述了SiC材料的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研究方法和结果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9.
定形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制备与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真空浸渗的方法,将棕榈酸和十六醇的低共熔物(PA-HD)与膨胀珍珠岩(EP)结合,制备一种新型定形相变材料(PA-HD/EP).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显示相变材料PA-HD进入到珍珠岩的孔道结构中.棕榈酸和十六醇的低共熔物在膨胀珍珠岩的最佳浸渗量为58.0%(质量分数,下同),在此浸渗量下,即使是没有进行包覆,PA-HD也不会在发生相变时从EP中渗漏.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获得PA-HD/EP的熔点为41.49℃,相变焓值为122.9J/g.通过在PA-HD/EP中添加10%石墨,改善材料的导热性能.该复合相变材料可以很好地与普通建筑材料进行结合,进一步制备成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Fe3O4颗粒,并以其作为导电颗粒,与聚偏氟乙烯按不同比例混合,用精密阻抗分析仪(Agilent4294A)测试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复合材料中Fe3O4含量的变化,复合材料发生渗流效应,适当调节Fe3O4的含量,就能得到具有较好介电性能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