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原花青素是莲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癌、抗肥胖、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已成为近年来活性物质研究的热点之一,在食品和医疗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该文对目前莲中原花青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归纳总结了莲中原花青素的组分构成,论述了莲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分离工艺和检测分析方法,并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简述了莲中原花青素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莲中原花青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归纳发现,莲中含有较丰富的原花青素,以在莲房中含量最高,且以B型二聚体为主。莲原花青素具有天然抗氧化活性功能,能够有效抑制食品油脂氧化及食品中亚硝酸盐、丙烯酰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等有害物质形成。文中还指出目前尚无针对莲中原花青素的检测标准体系,其提取分离工艺和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该综述为今后莲中原花青素性质研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生物化学方法抽取的莲茎杆纤维为试验材料,研究其纵向和横截面结构形态,分析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测定了莲茎杆纤维的力学性能、吸湿放湿性能和耐酸碱性能等基本性能。通过对莲茎杆纤维结构性能的探索与研究,为莲茎杆纤维的开发利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新型环保纺织品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新的原料。  相似文献   

3.
针对真空包装的鲜莲在冷藏过程中产生的胀袋问题,探究以姜黄素为光敏剂、LED灯为光源的光动力技术对真空包装鲜莲胀袋现象的控制效果及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光照45 min、姜黄素浓度为1.5 mmol/L的光动力处理能有效抑制鲜莲的酸败胀袋现象。同时,光动力技术对胀袋鲜莲的灭菌效果达到99%,并且理化性质与质构特性分析显示光动力技术处理后对鲜莲的品质特性影响不大。文章采用新型冷杀菌技术,有效解决鲜莲胀袋问题,为莲子及其副产品的开发、包装和储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对影响黄花倒水莲多糖提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黄花倒水莲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2.4 h、提取温度82℃、液料比30∶1 mL/g。在该条件下,黄花倒水莲多糖的提取率为3.28±0.09%,与理论预测值3.31%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以建宁鲜莲为原料,研究溶剂酸碱、碱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鲜莲结合酚得率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极性部位结合酚的抗氧化性能。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其结合酚提取工艺,并结合总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法对鲜莲结合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鲜莲结合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2.8?mol/L、料液比1∶25(g/mL)、水解时间3.7?h,在此条件下,实测结合酚得率达(8.483±0.063)mg/g(以鲜莲干质量计),此外,通过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得出鲜莲结合酚具有较强的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能力,其中以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相的抗氧化能力较强,且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结合酚浓度与其抗氧化活性呈明显的线性关系。综上所述,鲜莲富含结合酚类成分,而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珍珠莲果冻加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珍珠莲的无花果果肉为原料,加工生产珍珠莲果冻的工艺,所开发出的珍珠莲果冻,口感细腻滑爽,风味极佳,且不含任何防腐剂,是一种纯天然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7.
利用聚类分析法对太空莲36号、太空莲3号、建莲等10个莲子栽培种的质量进行了分析比较,从磷脂含量、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及平均粒重四方面,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将10种不同莲子分成5类。莲子类间质量差异明显,且以第五类(杂交莲8236、太空莲36号、建莲)质量为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莲纤维的吸湿性能,通过实验测试,分析莲纤维结构与吸湿性能的关系。在标准状态下,测定了莲纤维的吸、放湿特征曲线,并由此推出莲纤维在达到吸、放湿平衡过程中,回潮率对时间的回归方程以及吸、放湿速率方程。结果表明:莲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放湿性能,其吸、放湿回潮率均高于棉纤维和亚麻纤维;莲纤维的吸湿速率最高,亚麻居中,棉纤维最低;3种纤维的放湿速率比较接近,莲纤维略高于棉纤维和亚麻纤维。  相似文献   

9.
莲纤维的吸湿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莲纤维的吸湿性能,通过实验测试,分析莲纤维结构与吸湿性能的关系。在标准状态下,测定了莲纤维的吸、放湿特征曲线,并由此推出莲纤维在达到吸、放湿平衡过程中,回潮率对时间的回归方程以及吸、放湿速率方程。结果表明:莲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放湿性能,其吸、放湿回潮率均高于棉纤维和亚麻纤维;莲纤维的吸湿速率最高,亚麻居中,棉纤维最低;3种纤维的放湿速率比较接近,莲纤维略高于棉纤维和亚麻纤维。  相似文献   

10.
莲纤维的热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莲纤维的热学性能,采用热重和差热分析方法测试了莲纤维的热学特征,同时还测试了莲纤维热收缩率和极限氧指数。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莲纤维的TG曲线有2个失重阶,在160℃左右开始热分解,主失重温度约为260℃;莲纤维的DSC曲线呈现出双熔融峰,较高熔融峰为324.7℃,较低熔融峰为377.7℃;莲纤维的沸水收缩率和干热空气收缩率分别为0.36%和0.3%,莲纤维的燃烧特征与棉、麻纤维类似,极限氧指数为17%-19%。  相似文献   

11.
莲纤维的物理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莲纤维的基本物理性能,为莲纤维织物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对莲纤维的密度、线密度和回潮率等基本物理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表明:莲纤维的密度为1.1848 g/cm3,远比棉、苎麻及羊毛的密度小,与蚕丝、腈纶接近;莲纤维的线密度为1.55 dtex,远小于苎麻、蚕丝,与棉纤维及棉型化纤的线密度较接近,说明莲纤维较细,有利于成纱强力和条干均匀度,可纺高支纱;莲纤维回潮率为12.32%,比棉、蚕丝高,比羊毛、粘胶要低,与苎麻接近,说明莲纤维具有很好的吸湿性。  相似文献   

12.
莲纤维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开发莲纤维织物提供理论依据,初步研究了莲纤维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单次拉伸性能、定负荷拉伸弹性和摩擦性能。结果表明:莲纤维的初始模量为146.81cN/dtex,比棉、羊毛和蚕丝的初始模量高,与苎麻接近;莲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44 cN/dtex,要优于棉、羊毛、蚕丝,仅次于苎麻;而断裂伸长率为2.25%,与苎麻相近,比棉、羊毛和蚕丝小。在小应力下,莲纤维的弹性较好;莲纤维的静、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5541、0.3203,属于手感较涩糙的纤维。  相似文献   

13.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莲芯粒度、莲芯添加量及食盐添加量对莲芯面条的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莲芯面的最佳配方为:莲芯粒度80目、莲芯添加量为面粉量1.4%且食盐添加量为2.0%;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是:莲芯添加量〉食盐添加量〉莲芯粒度,其中莲芯添加量和食盐添加量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而莲芯粒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显著。此外,莲芯添加量、莲芯粉碎粒度及食盐添加量3个因素并不会显著影响面条吸水率。  相似文献   

14.
使用莲丝抽取机器制备获得莲丝纤维,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形态结构观察及化学成分分析。得到:莲丝纤维平均细度为2.29 dtex、CV值为2.8%;结晶度为46.7%、晶粒尺寸为2.33 mm;平均回潮率9.04%,为莲丝纤维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天然纤维素长丝——莲纤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洪亭 《中国纤检》2010,(21):84-87
莲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莲纤维在莲秆内呈螺旋状排列,单纤维长度很长,是天然纤维素长丝。探索莲纤维的制取方法,将为新型纤维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6.
任美  夏延斌 《食品与机械》2016,32(5):157-161
以甲基莲芯碱为研究对象,通过总还原力测定及·OH、O_2~-·及DPPH·清除能力试验和Schaal烘箱试验对莲子钻芯粉中甲基莲芯碱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VC为对照时,甲基莲芯碱表现出良好的总还原能力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其对·OH、O_2~-·和DPP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达62.79%,76.23%,93.57%;甲基莲芯碱的不同添加量对菜籽油的抗氧化效果均有剂量效应关系,且0.1%甲基莲芯碱0.02%TBHQ0.05%VE,与VC、柠檬酸的复配对菜籽油的抗氧化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且与柠檬酸复配效果最佳,VC次之。  相似文献   

17.
以带壳鲜莲为研究对象,于4℃贮藏条件下,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净光合速率、多酚氧化酶(PPO)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力、莲壳色差及感官质量变化为评价指标,研究柠檬酸、EDTA-Na2及海藻酸钠不同配比复合膜对带壳鲜莲的护色保鲜效果,采用正交设计筛选保鲜效果较佳的保鲜剂配方。结果表明:复合膜的优化配方为柠檬酸0.3%,EDTA-Na20.015%,海藻酸钠2.5%。经该复合涂膜剂处理后,带壳鲜莲的贮藏品质明显提高,鲜莲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P0.01),SSC和色泽(L*、a*、b*)变化显著减缓(P0.01),W值变化不显著(P0.05),PPO酶活性显著受抑(P0.01),POD酶活性受抑不显著(P0.05),但对这两种酶类的活力高峰有一定延迟作用,从而提升带壳鲜莲的贮藏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利用扣莲生产的剩余产物(莲子头),开发一种营养丰富的即食莲泥制品。在对莲子头主要成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纤维素酶进行酶解,并优化莲泥的酶解工艺和产品配方。结果表明,莲子头中纤维素含量是其他部位的1.8倍,是影响莲泥质构和口感的主要因素;纤维素酶酶解的最优工艺为:莲泥pH 4.5~5.0,底物浓度为45%,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2 000 U/g,酶解温度为55℃,酶解时间为3 h;产品配方优化研究表明,添加色拉油12%、牛奶8%、白砂糖18%、银耳全粉0.8%时,即食莲泥感官评价最佳,为95.5分。  相似文献   

19.
 以食用藕的荷叶茎杆为原料,采用河水浸渍和碱煮脱胶的方法制取莲纤维。对莲纤维的组成成分、回潮率、密度、线密度、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合IR、XRD、SEM等测试方法,对莲纤维的组成成份和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取的莲纤维组成成分与黄麻相似,属于天然纤维素纤维。得出最优的碱煮精制工艺为:NaOH质量浓度10g/L、温度100℃、时间3h。精制莲纤维具有一定的纺纱性能,平均直径317μm、线密度55.8 dtex、强度1.76cN/dtex、强度变异系数40.2%、断裂伸长率7.84%,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和增强。  相似文献   

20.
研究莲原花青素对面包焙烤品质、抗氧化能力、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面包,添加不同量(0.25%、0.50%、1.00%和2.00%)的莲原花青素显著增加了面包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能力(P0.05),且抗氧化活性与莲原花青素添加量呈正相关;2.00%莲原花青素面包在180 min内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量显著少于其他各组面包(P0.05);莲原花青素的添加也影响了面包的焙烤品质,面包的硬度显著增加(P0.05),1.00%和2.00%莲原花青素面包的比容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面包的色泽和风味也因莲原花青素的添加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面包中添加莲原花青素能够起到膳食补充抗氧化剂和延缓淀粉在体内消化的效果,为莲原花青素在主食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