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印染过程中对织物含水率的准确测量,实现在线实时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和ARM7微处理器的织物含水率在线检测系统,讨论了测量原理及方法,并与烘箱法进行了比较,得出系统检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织物测湿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立秋 《染整技术》2009,31(7):50-52
主持人:经济染整涉及到工艺参数在线测控的变量很多,下面讨论织物高湿度的测量,讨论织物含水率高的非接触测量. 李清:目前织物高含湿量在线非接触测量一般应用微波传感器. 微波是波长为1 mm~1 m的电磁波,可以细分为三个波段: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微波既具有电磁波的性质,又不同于普通无线电波和光波的性质,是一种相对波长较长的电磁波.微波具有下列特点: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微波技术在纺织品水分测量中的应用,对其湿度测量原理进行了分析。设计出一种基于微波的非接触式织物含水率的测量系统。并以PLC为处理器对织物的含水率进行了测量。同时用传统的称重法对织物的含水率进行了测量。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拟合出了不同织物含水率的拟合直线,并对实验中所出现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于棉麻布,牛仔布和细棉布含水率的有效测量范围分别在30~50%,30~55%,35~70%。并且棉麻布的测量误差最小,并且在±1%以内。  相似文献   

4.
探讨微波投射技术用于检测织物含水率的方法和效果.针对国内大多数纺织企业现有的检测方法大多为人工检测,且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的现状,设计出一种基于微波透射法的含水率检测系统.利用所建立的检测系统对细棉布、牛仔布和棉麻布含水率进行了测量,最后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对所检测到的数据进行训练,并与传统称重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检测精度高,达到了预期目标.认为:该系统具有实时性好、非接触、检测精度高、可实现在线检测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陈政  李鹏飞 《染整技术》2009,31(11):5-9
织物的含水率是染整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应用微波技术检测物质的含水率,能在线实时准确测量,且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不易受到物质的颜色、结构等的影响,并可检测物质内部的含水率。本文从微波测湿的原理出发分别介绍了系统软、硬件构成及功能。并与烘箱法比较,分析了误差,进一步验证了微波测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江苏印染》2009,(7):50-52
主持人:经济染整涉及到工艺参数在线测控的变量很多,下面讨论织物高湿度的测量,讨论织物含水率高的非接触测量。  相似文献   

7.
织物的含水率是染整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应用平行板电容技术检测织物的含水率,能在线实时准确测量。它是根据不同含水率的织物介电常数的差异,去影响平行板电容传感器的内部电容量,由可编程电容-数字转换器AD7746和嵌入式微控制器STM32F107实现数字化及多种软件功能。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的织物有各自对应的介电常数,依据此可以检测织物内部的含水率。系统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江坚 《印染》2011,37(1):33-36
介绍了拉幅定形机的在线检测系统,包括织物纬密或线圈检测,织物纬斜检测与控制,定形时间和温度控制,织物含湿率检测,废气湿度控制,以及热回收和废气净化系统.通过在线检测和相应的工艺参数控制,在保证织物品质的前提下,可实现拉幅定形机的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满足低含水率果蔬粉在线检测需求。方法:基于微波透射原理,设计了一套果蔬粉含水率在线检测系统。系统分为进料模块、检测模块、卸料模块和控制显示模块,并进行相应硬件和软件设计。以胡萝卜粉为试验物料,由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含水率微波透射和国标法检测比较,以评价装置检测性能。结果:该装置检测每份样品的含水率耗时约7.33 s,准确度为98.2%,重复性为0.15%。结论:基于系统设计的装置能够实现低含水率果蔬粉的在线、连续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解决纺织品在纺织印染过程中水分含量无法实时精确控制的问题,提升纺织产品综合性能,对现阶段纺织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因含水率过高、过低而引起的产品缺陷、设备磨损问题以及纺织品含水率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进行了介绍。阐述了纺织品含水率测量的7种方法,即烘箱法、电阻法、电容法、近红外光谱法、中子法、核磁共振法、微波法,分析了各个测量方法的特点、精度、适用范围以及最新进展,并对纺织品含水率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随着工艺要求、测量精度的不断提高,微波法由于其在线、实时、非接触、高精度测量等优点,逐渐成为纺织品含水率测量的主要测量方法。目前对于微波法测量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测量时需标定每一种纺织品的含水率曲线,这就需要大量的实验样品以及数据库。但是纺织品的种类繁多、编织结构多样,很难做到对所有纺织品含水率曲线的标定,因此,应从纺织纤维的微观机理、混合物介电常数等方面去进一步研究,解决微波法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美湿卡TM烘干过程控制的原理和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段新顺 《染整技术》2006,28(5):41-44
论述了染整烘干过程中湿度控制的意义和原理.介绍了美湿卡刑烘干过程湿度控制方案.包括布面湿度(回潮率)和排气湿度在线检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微波的粮食水分检测密度无关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使用微波法测量粮食水分的过程中,传统算法往往需考虑粮食密度对水分测量值的影响。然而在线检测粮食密度较为困难,因此相应加大了水分测量的难度。为了提高粮食水分检测中的测量精度,消除粮食密度对水分测量值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透射法的粮食水分检测密度无关算法。本算法引入密度不相关算子,测量值密度无关的同时,该算法可以作为标准补偿算法,适用于不同种类粮食的水分在线检测,保证了水分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分析异形涤纶织物的吸湿性能,本文选取三叶形涤纶织物和普通涤纶织物,采用自制的实验装置,模拟不同温度、湿度条件,测定了三叶形涤纶织物和普通涤纶织物的吸湿特性和芯吸效应。分析了环境温度、湿度对织物吸湿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织物的经纬向芯吸高度及芯吸速率。研究结果表明:织物的含水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湿度的增大而增大;三叶形涤纶织物的吸湿速率和平衡含水率都比普通涤纶织物大,特别是低温高湿情况下优势更明显;三叶形涤纶织物的液态水传递性能优于普通涤纶织物,芯吸速率比普通涤纶织物高,经向织物芯吸能力优于纬向织物芯吸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防水透湿织物及其防水透湿机理。与其他薄膜相比,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得的电纺膜作为防水透湿层压织物功能膜有很大优势。电纺膜具有可控性,可以通过改变纺丝液的原料和纺丝工艺条件制成不同性能的薄膜,进行层压后使层压织物具有不同水平的防水透湿性。综述了用于防水透湿织物中的电纺膜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防水透湿层压织物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干爽涤纶织物透气透湿性能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6种干爽(导湿快干)涤纶织物透气性、透湿性能的测试分析,可以看出:影响织物透气性的主要因素是纱线的组成和织物的紧度。纯涤纶织物,不论其截面形状如何,透气性都差,涤、棉交织物中,涤纶含量越高,透气性越差;纱线越粗,织物的经纬向密度越大,织物的紧度越大,透气性越差;织物的透湿性能与组成纱线纤维的种类,纱线的粗细及经纬纱的密度有关。棉的含量越高,透湿性越好,五叶涤纶丝Coolfibre(CF)与棉交织的织物的透湿能力要优于涤纶DTY与棉交织的织物。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评价织物的散湿功能,获得性能优异的热湿舒适性产品,探究了纺织品散湿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出汗速度、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及纤维组成、纤维形貌、织物结构等内部因素。然后从散湿性能测试的国际标准及测量指标、室温散湿测试、加热散湿测试3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最新研究进展,研究了现有检测标准与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最后指出,应该通过搭建可模拟真实人体微气候与外界环境的热湿检测装置,系统地分析环境因素与织物性能对散湿的影响,研究散湿过程的传热传质机制,为织物性能优化与舒适性面料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孙潇  代向慧  许晓敏  潘建君  闵洁 《印染》2021,(4):16-21,27
为制备一种温度响应型智能调湿织物,采用丙烯酸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酯在聚乳酸(PLA)非织造布表面通过热处理引入不饱和双键,在紫外光照射下引发聚丙烯酰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AAM/PNIPAAM)互穿网络水凝胶体系接枝于PLA非织造布表面。分析接枝后织物的化学结构、形貌,探究PNIPAAM用量在不同温度下对织物透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LA非织造布表面不饱和双键预处理-紫外光接枝两步法可以成功实现温敏性互穿网络水凝胶与PLA非织造布的接枝,所构建的织物表面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互穿网络中PNIPAAM质量分数为4.5%、AAM质量分数为10%时,接枝织物在24℃下的透湿量为1731 g/(m2·d),在38℃下的透湿量高达3601 g/(m2·d),赋予PLA非织造布温度可控的智能透湿性能,将其应用于伤口敷料领域可在低温低透湿性时保持伤口湿润、高温高透湿性时降低创面温度。  相似文献   

18.
以单层多孔薄棉织物为对象,分析并建立其热风干燥过程中的热质传递机理及数学模型,得到织物在烘干过程中含水率与温度的变化规律,并采用MATLAB APP designer设计了棉织物传热传质数值计算软件,简易又直观地显示了各干燥段干燥时间与温湿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薄棉织物在干燥过程中,内部温度与含水率的梯度基本可忽略不计,薄棉织物恒速段干燥时间占总时间的70%以上,但在结束恒速干燥段后内部仍有一定的吸附水含量。可为印染热定形机的风道结构设计和棉织物热定形工艺参数的设定提供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萌  朱方龙 《纺织学报》2018,39(8):52-57
为研究低热流辐射环境下织物内的水分传递特征,借助红外成像仪及干燥理论方法分析了织物内部水分蒸发过程以及水分蒸发对织物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在加热阶段,织物干燥速率和温度快速提高,水分含量缓慢降低;在中间阶段,织物干燥速率保持稳定,温度缓慢升高,水分含量快速下降;在最后阶段,织物干燥速率降低,水分含量缓慢减少。含水率较高的织物其隔热性能较好,但含水率低于20% 时,其隔热性能快速下降,致使织物表面温度快速上升。通过拟合水分干燥速率等数据,采用Page、Niwton 及Henderson 3种经典干燥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织物水分扩散机制。结果显示,Page 模型比较适合于描述低辐射热下织物内水分的动态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