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油脂酯交换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酯交换是油脂改性主要方法之一,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度。油脂酯交换催化剂有:常用酸碱催化剂、酶、固体碱、碘、金属配合物等。该文综述油脂酯交换催化剂研究进展,概述每类催化剂催化油脂酯交换研究成果及所存在缺点;指出在今后研究中,酶和固体碱催化油脂酯交换反应将成为人们关注热点。  相似文献   

2.
酯交换反应及其在开发天然油脂加脂剂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机理,影响油脂酯交换反应的因素以及酯交换反应在开发天然油脂加脂剂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酯交换技术及其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酯交换是目前改善油脂物理性质较有效的一种油脂改性技术 ,主要分两种 :化学酯交换和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化学酯交换的催化机制有两种 ,即羰基加合机制和Claisen浓缩机制 ,而脂肪酶催化的酯交换机制类似于化学催化 ,它的催化位点由Asp/Glu His Ser氨基残基组成。还概述了酯交换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 ,包括在猪油、大豆油以及棕榈油、乳脂、可可代用脂、乳幼儿用脂质、DHA以及EPA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将棕榈油硬脂(ST)与大豆油(SBO)按不同比例混合再进行酯交换反应可以得到不同固脂特征的油脂。实验发现,其中的酯交换油脂IE(70%ST 30%SBO)最适合于加工成通用型起酥油。对这种酯交换油脂的打发性、软硬度及氧化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全棕榈油基起酥油进行了比较,发现酯交换油脂的柔软度和打发性能均优于后者,但其氧化稳定性不及全棕榈油基起酥油。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大豆油和极度氢化棕榈油为原料,采用脂肪酶Lipozyme TLIM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的零反式脂肪酸食品专用油脂基料的性质。酶法酯交换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酶添加量4%(占油脂总质量)、大豆油与极度氢化棕榈油质量比4∶3。对比了酯交换反应前后混合油脂的热性质、固体脂肪含量、晶体形态和微观形态。结果表明:酶法酯交换反应后,产物熔融、结晶温度均降低;酯交换产物以β'晶型为主,晶体颗粒均匀、较小;当温度高于25℃后固体脂肪含量减小,产物在高于45℃时可全部融化。因此,酯交换油脂适用于制备烘焙型食品专用油脂基料。  相似文献   

6.
酶法酯交换与化学酯交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扼要论述酶法酯交换与化学酯交换的油脂改性方法,并比较酶法酯交换和化学酯交换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油脂酯交换与氢化两种改性方法,在产品营养成分及生理活性方面发生的不同变化及原因分析,酯交换改性的优点及其研究发展概况的介绍,指出了酿交换将成为近代油脂改性的主要手段之一.并建议用静态混合器作为酯交换的主要设备.  相似文献   

8.
酯交换反应及其在油脂工业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介绍化学酯交换、酶促酯交换以及酯交换反应机理,并详细阐述了酯交换在油脂工业 中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9.
油脂酯交换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酯交换是油脂改性主要方法之一,应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度。该文主要对油脂酯交换催化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利用含油量高、生长速度快及能净化环境的微藻转化制取生物燃料具备较大发展潜力,是实现“碳中和”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降低微藻制取生物柴油的能耗,利用湿法提取技术直接从湿藻生物质中提取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传统细胞破壁提油酯交换法、原位酯交换法及新型水热破壁提油酯交换法3种湿藻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情况并分析了各自存在的问题。传统细胞破壁提油酯交换法需要有机溶剂提取油脂和酯交换两步实现生物柴油的制备,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投入较高。原位酯交换法可实现微藻生物质一步转化为生物柴油,但存在醇消耗量过大(酸催化原位酯交换)或高温高压能耗高(超临界醇原位酯交换)等问题。新型水热破壁提油酯交换法能够在不使用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实现湿藻油脂的高效分离,但水热温度较高时油脂会与微藻其他组分反应导致油脂品质劣化,水热温度较低时难以有效破坏细胞壁导致油脂提取效率降低。绿色溶剂辅助水热法可有效降低水热温度并抑制副产物的生成,可提高湿藻油脂提取率。为实现湿藻油脂的高效、环保、低耗制备生物柴油,可进一步依托深共熔溶剂等创新绿色溶剂低耗高效绿色提取微藻油脂。  相似文献   

11.
简讯     
“酯交换法生产人造奶油中试研究”已由商业部谷物油脂化学研究所、江苏常州油厂试验完成。86年12月22日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 油脂酯交换是一种不降低油脂中的人体必需脂肪酸、不生成反式酸的油脂改性方法。这一方法具有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中试中以猪油等油脂为原料,采用独具特色的配方,经定向酯交换工艺生产人造奶油和起酥油。不但提高了这些油脂的使用价值,也为食品行业提供了价格便宜、质量好的糕点用油。这一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PVO 系列磷酸化植物油加脂剂的研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探讨了制备 PVO系列磷酸化植物油时的一些影响因素 ,通过对油脂酯交换改性反应、磷酸化反应条件等主要因素的控制 ,使得磷酸化植物油加脂剂中单酯 (MAP)含量在 85 %以上。在讨论油脂的酯交换改性反应时 ,推导出了可根据油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酯交换后羟值的增加量计算酯交换率的近似公式 ;红外光谱证明了磷酸化植物油中磷酸酯基团的存在 ;分析测试表明 :PVO系列磷酸化植物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动物油脂提取及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动物油脂的提取、精炼及深加工技术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动物油脂的研究提供参考。就动物油脂的提取技术来说,酶解法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酶解法与超声波技术相结合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在动物油脂的精炼方面,进一步优化脱胶、脱酸、脱色和脱臭工艺参数;在动物油脂的深加工方面,进一步扩大酯交换和分提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利用酯交换法制备零反式脂肪酸人造奶油基料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度氢化大豆油为饱和甘三酯,几乎没有双键,故不存在反式酸,将大豆油与极度氢化大豆油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酯交换反应可以得到不同固体特征的油脂。利用酯交换油脂代替氢化油做基料,降低反式酸,开发健康营养型的人造奶油,对酯交换油脂的固体含量(SFC)、熔点以及融化和结晶特性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的新产品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质量比为7:3的棕榈硬脂与大豆油进行酯交换反应,混合油脂中的高熔点甘三酯三棕榈酸甘油酯(PPP)的含量从27.61%降至9.50%。以酯交换油为主体,设计了5种不同塑性范围和固体脂肪含量的基料油,并以此基料油为原料制备出5种速冻专用油脂,然后将之应用于制作速冻汤圆。结果表明,当基料油中的油脂配比为酯交换油:大豆油:棕榈硬脂=84:13:3(wt%)时,所制备的专用油脂具有最佳的抗冻性能,以之制作的速冻汤圆冻裂率最低,仅为5%,而应用市售速冻专用油脂、未酯交换油脂制备的速冻专用油脂、未添加速冻专用油脂制作的的汤圆冻裂率分别为30%、20%和50%;此外,所得速冻汤圆表面细腻,光洁,有弹性,口感好,感官评分最高,表明通过酶促酯交换反应可以制备出品质优良的速冻专用油脂。  相似文献   

16.
黏度法计算酯交换反应的转化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混合液体黏度经验公式,探讨了生物柴油黏度与转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确定同种油脂不同条件下酯交换反应的转化率,还是确定不同油脂酯交换反应的转化率,利用黏度法计算均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胞外微生物脂肪酶可用作油脂酯交换的催化剂。用定向脂肪酶获得的产品是化学酯交换方法所不能得到的。其中一些产品可用于抽脂工业。用把酶涂敷于无机载体材料的方法制备酯交换催化剂。批量酯交换时,添入少量的水激活催化剂,然后与溶解  相似文献   

18.
几种固体催化剂催化油脂与甲醇酯交换反应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阎杰 《粮油加工》2005,(8):47-49
酶以及固体材料作为酯交换的催化剂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选择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固体材料作为油脂与甲醇酯交换的催化剂,对它们的催化活性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所有这些催化剂中,CaO的催化活性较强,在植物油与甲醇摩尔数比1∶6,65~66℃,催化剂CaO用量为油脂质量的2%的条件下,反应300min,转化率为95.5%。  相似文献   

19.
Lipozyme在桕脂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Lipozyme酶促酯交换的研究,证实Lipozyme非常适于在油脂改性工程中作为酯交换催化剂促进反应。通过实验研究指出,借助Lipozyme的酶促酯交换桕脂是一种极好的类可可脂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20.
脂肪酶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脂肪酶在酯交换、油脂水解和油脂加工方面的应用,展望脂肪酶催化技术在油脂工业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