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成熟度烟草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烟草叶片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成熟叶肉细胞细胞器丰富,有8~9个周壁叶绿体,为巨大的长椭圆形,基粒片层清晰,有淀粉粒,少量脂滴。衰老后叶肉细胞叶绿体由长椭圆形趋于圆形,基粒片层逐渐变得杂乱至模糊不清。不同成熟度叶片超微结构变化明显,主要表现在叶绿体片层结构整齐程度、线粒体个数和嵴数以及细胞核核液浓度上。  相似文献   

2.
为解析烟草对CMV的抗病细胞学机制,以抗病品种台烟8号和感病品种NC82为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比两品种在接种CMV后发病过程中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接种CMV后,台烟8号发病症状多为花叶,NC82发病症状多泡斑和深绿、褪绿区域相间;(2)对比NC82轻微花叶和泡斑的超微结构发现,二者叶绿体类囊体片层都减少,但泡斑症状细胞内线粒体嵴和CMV颗粒密度都高于轻微花叶症状细胞,说明泡斑的细胞病变程度重于花叶症状;对比NC82和台烟8号的深绿和褪绿区域细胞超微结构发现,深绿区域的叶绿体形态较完整,而褪绿区域的叶绿体严重变形、类囊体片层紊乱、淀粉粒畸形或消失,说明褪绿区域叶肉细胞病变程度重于深绿区域;(3)对比所有病变叶片中过氧化物酶、自噬小体及内膜系统结构发现,台烟8号在CMV侵染后,其三者形态结构都比NC82的更规则有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抗CMV烟草品种的抗性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烟草腺毛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显微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烟草叶面腺毛的形态变化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将腺毛发育过程划分为生长期、成熟期和分泌期3个阶段.生长期腺毛进行旺盛的细胞牛长和分裂活动,细胞质浓厚,线粒体叶绿体丰富,基粒片层清晰;成熟期腺毛形态发育完成,细胞数目稳定,叶绿体内基粒片层消失,嗜锇颗粒逐渐增多、增大,表明细胞开始进行活跃的物质合成和转化;分泌期腺毛细胞黏性增大,叶绿体降解,嗜锇颗粒进入细胞质并转运至液泡中积累,细胞开始降解,细胞质稀薄,大最嗜锇物质聚集在质膜附近.  相似文献   

4.
选用6种不同类型茶树品种一芽二叶鲜叶固定样,以Folin-Ciocalteu(福林酚)法测定其茶多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儿茶素、咖啡碱和没食子酸含量,三氯化铝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比较了不同品种茶叶鲜叶的主要抗氧化成分含量的差异。并通过分析其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亚硝基以及羟自由基(-OH)的实验研究,探讨了龙井群体种,龙井43号,云南群体种,云抗10号,安化群体种,槠叶齐6种不同茶树类型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安化群体种的茶多酚(23.66±0.02%)和儿茶素(12.84±0.11 mg/mL)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龙井群体种,龙井43号,云南群体种,云抗10号,安化群体种,槠叶齐6个品种类型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安化群体种的抗氧化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5.
以‘板叶’荠菜为实验材料,采用100 μmol/L褪黑素浸泡处理10 min,研究2 ℃贮藏期间褪黑素处理对荠菜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观察荠菜叶片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00 μmol/L褪黑素处理明显降低了贮藏期间荠菜的呼吸速率,抑制了荠菜叶绿素的降解,减少了活性氧自由基的积累,同时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等抗氧化酶活力以及抗氧化物质含量;在贮藏第18天,褪黑素处理荠菜的呼吸速率较对照降低了17.3%,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18 倍和2.23 倍,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力比对照明显提升;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褪黑素处理组荠菜叶片的叶绿体形状和基粒片层结构维持较好。结论:褪黑素处理能够有效抑制贮藏期间荠菜黄化,维持荠菜品质以及叶绿体结构完整,提高荠菜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乙醇(6ml/kg,5h)处理显著降低了4℃贮藏期间鲜切西兰花失重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促进了抗氧化酶SOD、CAT的活性.对鲜切西兰花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研究表明,乙醇对叶绿体外膜及内部基粒片层结构均起到保护作用,减小了贮藏期间叶绿体的破坏程度,显著延缓了叶绿体结构的解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NaCl和Na2SO4溶液对烤烟叶肉细胞超微结构以及对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对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处理下烤烟叶肉细胞进行观察,并检测其抗氧化酶活性。  结果  在低浓度盐溶液(100 mmol/L NaCl和50 mmol/L Na2SO4)处理条件下,烤烟叶肉细胞壁厚度有所减小,细胞内各细胞器无明显变化。中等浓度NaCl(200 mmol/L)处理条件下,烤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背膜边缘模糊,嗜锇颗粒增多,淀粉粒含量减少;线粒体内出现空泡,嵴减少,部分膜结构边缘模糊;细胞核核仁密度降低,核膜凹凸不平。中等浓度Na2SO4(100 mmol/L)处理条件下,叶绿体基粒片层间空隙增大;线粒体形态饱满,但内膜凹陷;细胞核染色质分布均匀,但核仁边缘模糊。高浓度NaCl(400 mmol/L)使烤烟叶肉细胞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失去完整性;线粒体结构瓦解,几乎没有完整结构的嵴。高浓度Na2SO4(200 mmol/L)处理条件下,叶绿体肿胀,变为球形,内膜及部分基粒片层溶解,淀粉颗粒进一步减少;线粒体内膜溶解,基质密度降低;细胞核核仁解体,甚至溶解消失。随着NaCl和Na2SO4浓度的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增强;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等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先降后升之后再降低。  结论  烤烟对Na2SO4溶液的耐受能力强于NaCl溶液。   相似文献   

8.
NaCl 胁迫对烤烟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NaCl 胁迫条件下烤烟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NaCl 胁迫下烤烟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分析了烤烟应对NaCl 胁迫时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未胁迫处理的叶绿体结构完整,形态未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发生明显改变,线粒体内外膜完整,核液浓度较高,大液泡结构清晰,细胞质与细胞壁结合紧密;盐胁迫处理后,叶绿体基粒片层松散、变形,失去清晰结构,整体结构紊乱,与自然衰老的叶肉细胞相比,未见明显的被膜破裂,线粒体膜内陷、破裂,外膜部分受损,细胞核液浓度降低,出现明显的异染色质化,核膜部分破损、界限模糊,液泡所占细胞比例变小,发生质壁分离。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烟叶显微与超显微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不同烟区与不同土壤改良措施下的差异,为优质烟叶的栽培提供科学的依据,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地域及不同土壤改良措施下烟叶显微与超显微结构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烟叶显微结构与超显微结构变化一般规律:细胞从排列紧密到疏松,最终细胞收缩、解体.前期叶绿体内淀粉粒较多,中期减少,后期增多.叶绿体高基粒片层逐渐减小.嗜锇颗粒呈加速增多的趋势.不同烟区及不同土壤改良措施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后期,栅栏组织细胞出现收缩与海绵组织细胞间隙扩大及细胞的降解的程度不同;叶绿体高基粒片层、嗜锇颗粒、淀粉粒的数量差异大.施草炭的细胞大幅度收缩,细胞间隙扩大,各处理的比对照都有相对较多的孔隙;施用饼肥的嗜锇颗粒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处理,纯施化肥的最少.施草炭、施饼肥比对照的叶绿体高基粒片层多.纯施化肥的叶绿体内淀粉粒后期迅速增大超过其他3处理.不同地域和不同土壤改良措施下烟叶从糖类物质合成向脂类物质合成转变的程度不同,烟区土壤改良措施能够进行有效调节.  相似文献   

10.
以龙井43、浙农117、福云6号以及恩施本地群体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恩施玉露茶的品种适制性。结果表明,利用龙井43品种制作的恩施玉露茶外形和内质综合品质最好,其次是浙农117,本地群体品种制作的恩施玉露茶色泽较花杂,而福云6号品种加工的玉露茶香低味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酸胁迫对不同烤烟品种幼苗生长的影响。  方法  以云烟116和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研究不同酸度(pH 4.0、pH 5.0和pH 6.0)对烤烟幼苗根系、叶片亚细胞结构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结果  相较于对照(pH 6.0),酸胁迫条件下,烤烟幼苗根系活力降低,根系发育缓慢甚至受到抑制;叶绿体和线粒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增加。相较于pH 5.0,处理6 d后,pH 4.0处理烤烟幼苗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尖数均下降;叶绿体膨胀变形,基粒片层扭曲,线粒体空洞化,无结构清晰的嵴,MDA含量增加,SOD、POD和CAT的活性均降低。  结论  酸胁迫抑制烤烟幼苗根系发育,损伤叶片亚细胞结构及抗氧化酶系统,且随着pH下降,烤烟幼苗受损程度更高。云烟116受到酸胁迫影响较大,云烟87表现出较强的耐酸性。   相似文献   

12.
卜贵军  郑小江  王学东  崔琳  李英  吕薇 《中国油料》2010,(2):285-289,299
喷施草甘膦后研究大豆莽草酸、叶绿素以及叶片超微结构变化,揭示草甘膦对大豆伤害的机理。喷施草甘膦后,大豆品种东农42叶绿体内产生嗜锇颗粒,片层结构变得稀薄,淀粉粒减少;由于叶绿素含量降低,东农42莽草酸积累;随后叶绿体变形裂解,细胞膜从细胞壁上脱落,细胞瓦解。相比之下,GTS40-3-2叶肉细胞的液泡、叶绿体、叶绿体片层、淀粉粒等先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后恢复;叶肉细胞出现嗜锇颗粒,表现为先增多,后减少,大约1周后消失;莽草酸含量几乎没有变化,叶绿素先下降后恢复,恢复过程需要2周左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不同茶树品种鲜叶加工平阳黄汤的适制性.方法 通过比较9个茶树品种制作的平阳黄汤样,测定分析茶样的主要成分、茶汤色度,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9个平阳黄汤茶样感官品质综合得分排序为:黄金叶>醉金红>平阳特早>嘉茗1号>中黄3号>龙井43>群体种>云抗14号>御金香.汤色得分与色度L*、b*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两种试材东农42及其矮化突变体HK808,不同生长期外部形态建成及内部解剖学结构分析表明,两种试材的株高差异是由第5 ~13节间差异决定的.根部解剖学分析表明,东农42的导管面积显著大于HK808,导管面积与导管数量的动态曲线存在着互补的关系;HK808的根皮率显著高于东农42.两种试材茎部的导管面积及数量、薄壁细胞面积及数量均呈显著差异,维管束数目较稳定无差异.两种试材叶柄部各项解剖学指标比较分析结果与茎部相似;叶部东农42的叶片厚度及导管面积显著大于矮化突变体,HK808叶片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显著大于东农42.两种试材电镜观察表明叶肉细胞叶绿体大小、叶绿体基粒片层数及片层形态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指导茶农合理选择径山茶适制品种,优化品种结构,对茂绿、中茶108、浙农139、浙农113、龙井43、乌牛早、迎霜、龙井长叶、白叶一号和鸠坑群体种等10个品种加工的径山茶的感官品质、理化成分、香气成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良种均能较好的满足径山茶的品质要求,乌牛早、中茶108和龙井长叶制得的径山茶香气较高并具有栗香、嫩香或花香,茶汤中也透漏出其香气特点,滋味的鲜爽度和醇度较好,具有明显的品质优势,审评总分较高。  相似文献   

16.
朱荫  邵晨阳  张悦  林智  吕海鹏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23):241-246,254
龙井茶是我国传统的历史名茶之一,也是我国典型的地理标志茶类产品。为了查明不同茶树品种龙井茶香气成分的差异,采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了6个茶树良种(龙井长叶、龙井群体种、龙井43、乌牛早、迎霜以及鸠坑群体种)制成的龙井茶的香气成分组成情况。结果表明,分别从龙井长叶、龙井群体种、龙井43、乌牛早、迎霜以及鸠坑群体种龙井茶中鉴定出了57、36、41、37、39和50种主要香气成分;尽管不同茶树品种龙井茶的香气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基本都以芳樟醇、(Z)-己酸-3-己烯酯、柠檬烯、茉莉酮、α-柏木烯、β-紫罗兰酮等为主。不同茶树品种龙井茶香气化合物种类的组成特点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龙井群体种中有比较丰富的酯类香气成分,而龙井43中有较高的醛类香气成分;此外,迎霜中有比较丰富的杂环化合物类香气成分,龙井长叶中有比较丰富的酸类香气成分,而鸠坑群体种中具有比较丰富的醇类香气成分等。  相似文献   

17.
在逆境下,茶树叶绿体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剧,会积累较多丙二醛,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活性氧代谢改变,致使抗氧化酶活性升高,一些毒害类物质(O_2~-、H_2O_2等)增多,一些非酶抗氧化性物质减少;并且叶绿体的类囊体和基粒片层等超微结构也发生变化。同时,通过施用抗坏血酸等外源物质能一定程度上减轻逆境对叶绿体造成的损伤。然而,有关茶鲜叶中的叶绿体在加工中的变化特征研究相对较少,不利于深度解析机械胁迫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茶树叶绿体的生理生化响应特征的阶段性研究文献综述,阐明水分胁迫、光照胁迫、氟胁迫等非生物胁迫对茶树叶绿体的影响。本文进行乌龙茶加工中叶绿体的理化特征研究,期待从细胞器水平上研究乌龙茶加工原理。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翠碧1号"品种烟叶在打叶复烤过程中存在大片率过高、复烤后片烟颜色转深明显等问题,分析了"翠碧1号"烟叶力学特性,确定了其典型力学特征,并根据其典型力学特征研究制定了打叶复烤加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与其他品种烟叶相比,"翠碧1号"烟叶具有油分较充足(黏附力较大),韧性较强(拉力和穿透力较大)以及结构较为疏松(剪切力较小)的典型力学特性。(2)"翠碧1号"烟叶打叶复烤二润出口含水率不宜高于17.0%,复烤单区最高热风温度不宜超过75℃。(3)基于"翠碧1号"烟叶典型物理特性,建立了以"低含水率打叶、低强度复烤"为核心的"翠碧1号"品种烟叶打叶复烤加工技术:二次热风润叶方式由"水+蒸汽"调整为"蒸汽",二润出口含水率由18.5%调整为17.0%,片烟复烤段单区最高热风温度由75℃降至70℃,片烟复烤段各干燥区热风温度总和降低35℃。(4)在打叶经济效益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翠碧1号"烟叶打后片烟结构均匀性得到优化:上部和中部烟叶的大片率分别降低1.9百分点和2.4百分点;中片率分别提高1.3百分点和3.3百分点;碎片率分别降低0.2百分点和0.1百分点;出片率分别提高0.39百分点和0.04百分点;成品综合得率分别提高0.21百分点和0.58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不同茶树品种桐柏玉叶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南省茶树良种繁育场龙井长叶、龙井43、平阳特早、白毫早、乌牛早等5个茶树品种制成的桐柏玉叶茶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叶绿素等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龙井长叶含茶多酚量最高,滋味比较浓;平阳特早含氨基酸含量最高;白毫早水浸出物含量最高,滋味比较浓厚;平阳特早所含的叶绿素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苗期烟草响应低温胁迫的光合生理机制,对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和K326进行了低温胁迫0 h(CK)、3 h、6 h、12 h、24 h和48 h处理,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光合作用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组织结构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显著降低,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显著升高;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升高,PS 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 Ⅱ潜在活性(Fv/Fo)、PS Ⅱ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 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 Ⅱ)、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降低;冷敏感品种K326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比显著降低,叶片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叶绿体发生形变,基粒片层排列松散,淀粉粒增大,嗜锇颗粒增多。低温胁迫下,红花大金元较K326具有较强的耐受性,苗期烟草叶片厚度减小和叶绿体超微结构受损是导致光能转化效率和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