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GIS技术和灾害学理论,从形成洪水灾害的社会经济易损性和自然环境危险性出发,综合评价了抚顺市新宾县的洪水灾害风险。结果表明:新宾县洪水灾害风险呈现从干流向两边递减的变化趋势,风险区主要集中于西南部,以浑河南杂木段、二道河和刘家河的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2.
旱灾风险分析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对旱灾机理和风险理论的认识,明确了旱灾风险的内涵;从旱灾形成机制的角度,提出了旱灾风险结构,并从干旱危险性、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易损性和旱灾灾情4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旱灾风险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3.
以桂林市区作为研究区域,首先综合考虑了洪水灾害的危险性、易损性及社会的抗灾减灾能力,利用GIS与加权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然后利用模型对桂林市区的洪水灾害风险进行了分区评价和分析;最后利用自然间距分类法将桂林市洪水灾害风险分成低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风险评价结果与评价区域内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可供桂林市防洪减灾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区域的防汛需求,主要从洪水灾害的危险性、敏感性和易损性3方面建立洪水灾害风险区划模型,综合考虑研究区域的汛期暴雨日数、暴雨强度、高程、高程标准差、河网密度、湖区缓冲区、GDP、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类型等9项影响指标,用蒙特卡罗法辅助层次分析法分析确定指标权重值,通过ArcGIS的地图代数功能对各个指标图层归一化处理,计算得到研究区域的洪水灾害风险区划图。区划结果显示:鲁南片的高风险区位于南四湖周边区域、枣庄市局部地区;鲁北片的高风险区位于聊城城区、黄河以北沿线;胶东片的高风险区位于济南市周边以及半岛东部局部地区。通过与历史洪涝灾情资料进行比对,发现上述区划结果符合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区划结果对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洪水防治和决策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洪水灾害评价指标危险性、暴露性、易损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4因子的分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湖州市下辖区县进行了风险评估,给出各区县的风险指标。并分析了各区县的风险类型和风险程度,为今后制定防洪规划、合理分配防洪减灾力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辽宁省辽阳市洪水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在量化评价中,通过综合考虑案例研究区域洪水灾害风险特点及实际情况,基于可操作性、科学性、系统性及目的性原则,将辽宁省辽阳市洪水灾害风险划分为"目标层""一级因素层"和"二级因素指标层"三层,然后结合洪水灾害的暴露性、危险性以及易损性特点,针对辽阳市六个宏观维度的27项微观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据此对该研究区范围内的洪水灾害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和定性描述,旨为相关风险防控方案的制定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是洪灾评估和管理的重要内容.综合考虑致灾因子、自然以及社会的作用,从洪水灾害危险性以及社会经济易损性两个角度出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采用易、快的因子叠加分析法对研究区(湖北省)进行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实现各种指标定量描述和综合,得出湖北省洪水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洪水灾害风险性比较大的区域,集中在江汉平原的襄樊盆地的大部分平原核心地区,与实际情况能较好地符合,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我国浙江省作为研究区,以其县域作为基础的计算单元,从洪水灾害系统理论出发,构建洪灾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因子指标体系对宏观区域上的洪灾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洪水灾害风险的原理,结合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和易损性、区域防灾力等要素选取了巧个风险评价指标,并为各风险因子及其基础指标分配了权重。根据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和风险分级方法,对研究区的洪灾风险等级及风险类型做了定量化分析。经计算,浙江省高等级的洪灾风险集中分布于浙北的冲积平原区和浙东的沿海丘陵平原区,在浙西的金华衡州盆地也有高等级洪灾风险呈点状分布。评价结果可用于指导浙江省的洪水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措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冰雹灾害风险评估的相关理论,选择冰雹多发地区的祁连山东端天祝藏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并基于天祝县和周边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历史灾情资料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探索和研究县级冰雹灾害风险区划的技术方法。通过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载体易损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4个指标,建立了冰雹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利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得到了天祝县冰雹灾害风险区划。结果显示:天祝藏族自治县冰雹灾害风险南高北低,其中华藏寺、东坪、石门、打柴沟大部及炭山岭和赛什斯的局部发生冰雹灾害的风险最高;哈溪、朵什、西大滩次之;松山的东部、旦马、祁连西南部为冰雹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10.
以锦屏二级水库为例,利用DAMBRK和一维水动力模型模拟多种组合工况下水库溃坝和洪水演进过程,并对计算得到的溃口流量及下游洪水演进结果进行分析。根据溃坝洪水模型计算获得的水库下游地区洪水淹没情况,综合考虑洪水的危险性、暴露性和易损性,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库下游8个重要乡镇进行了洪水风险评价,评价结果可以为该流域进行安全应急预案制定、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等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旱灾害系统的不确定性,从系统论角度提出了水旱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灾损敏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这4个子系统组成的水旱灾害风险系统及其定量表征。从方法论角度,提出了由水旱灾害危险性分析评估、脆弱性分析评估、损失风险分析评估、风险评价、风险决策分析这5类方法组成的水旱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并归纳分析本文作者以往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体系具有通用性和有效性,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中具有参考应用价值;今后亟须进一步解析该方法体系的物理成因机制,进一步丰富、发展、完善这些水旱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特别是基于水旱灾害损失风险形成过程的损失风险曲线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与防灾减灾能力四大风险要素对深圳河流域内陆侧的洪涝风险进行分析,构建以雨、洪、潮叠加的复杂致灾因子危险性和高度城市化带来的高易损性为特征的沿海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修正熵权法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到洪涝的危险性风险、易损性风险和综合风险区划。结果表明:福田区西南部至罗湖区西南部是极高危险性与极高易损性的统一体,在防洪减灾中应予以较全方位的重点防护,其他低易损性且高危险性地区只需根据主导的危险性因子给予有所侧重的防护措施;构建的沿海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政府防灾减灾规划与防洪应急响应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亦可为防灾资源分配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估洪灾损失,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选取淮河流域发生洪水灾害较频繁的安徽省几个典型城市作为研究区域,以2007年洪灾为例,在洪水灾害理论的基础上,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载体易损性3个方面,选取了7个洪灾损失影响因子,建立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洪灾损失影响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降雨量、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防洪标准对洪灾损失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脆弱性曲线定量揭示灾害危险性强度与承灾体损失程度的关系,链接灾害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灾害经济影响评估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支撑。当前研究提出了多种洪涝灾害脆弱性曲线,多为基于案例的实证性研究,缺少系统性的理论整理。本文在回归分析理论框架下,对脆弱性曲线模型进行一致性的考证。明晰了损失率脆弱性曲线与损失状态脆弱性曲线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两种脆弱性曲线10种不同构建形式的基本假设、优缺点、适用性、拟合方法及选取标准。同时,利用湖北省恩施市“7.17”洪灾调研数据,构建商业停滞损失脆弱性曲线模型,对理论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建议:损失率脆弱性曲线可以更好地链接损失评估与资产计算,在有准确的损失率数据情况下选用。其中,简单线性模型和双对数模型具有更好的参数可解释性,可优先考虑。损失状态脆弱性曲线更容易对应风险分级与对策分类,在损失率数据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时选用。其中,Lognormal模型具有更好的理论适用性,建议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深圳市暴雨洪涝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城市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已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灾害系统理论,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防灾减灾能力等因素,从危险性和易损性两大风险要素出发,利用ArcGIS技术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洪涝频发的深圳市进行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区划,最终生成以100 m×100 m为基本评价单元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分...  相似文献   

16.
论抵御''98洪水与洪水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嫩江和松花江流域也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从抵御’98洪水中得出,必须改变单纯的抵御洪水的观念,要对洪水实行全过程风险管理.进行洪水风险管理,最主要的是制定针对洪水灾害的政策.并进一步分析了蓄滞洪区的管理,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1)控制和减少人口;(2)加强安全设施建设;(3)绘制洪水风险留,建立和完善避难的预报和预警系统;(4)建设分蓄洪控制工程;(5)严格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调整产业结构;(6)实行洪水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溃坝洪水风险受环境-荷载-人多种因素影响的不确定性,将不同洪水要素(水深、流速)联合考虑,分析洪水致灾的危险性。运用HEC-RAS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模拟溃坝洪水演进过程,从洪水到达时间、淹没范围等维度分析承载体的暴露度。针对人口分布与地理位置特征,基于人体失稳试验数据的统计规律、建筑物损毁标准进行承灾体脆弱性分析,提出基于灾害系统理论的溃坝洪水风险分析方法和溃坝洪水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可用于评估水库大坝失事风险,划分溃坝淹没区人口风险等级,为水库大坝突发事件应急救助和人口转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illustrate a framework for flood risk mapping at pan-European scale produced by the Weather-Driven Natural Hazards (WDNH) action of the EC-JRC-IES. Early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flood risk index maps. We assess several flood risk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occurrence of flood disasters. Among the causal factors of a flood disaster one is triggering a natural event in the form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and consequently extreme river discharge and extreme flood water levels. The threatening natural event represents the hazard component in our assessment. Furthermore exposure and vulnerability are anthropogenic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also to flood risk. In the proposed approach, flood risk is considered on the light of exposure, vulnerability and hazard. We use a methodology with a marked territorial approach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flood risk. Hence, based on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s, risk is the product of hazard, exposure and vulnerability. Improvements on datasets availability and spatial scale are foreseen in the next phases of this study. This study is also a contribution to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need for communication tools between the natural hazard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the political and decision making players in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19.
洪灾损失评估是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的重要内容。针对农作物洪灾风险评估的研究,以辽宁省法库县三面船等村镇农作物评估为例,选取有代表性的农作物水稻、玉米作为损失评估的研究对象,利用多因素参数统计模型进行洪灾易损性建模分析,绘制相应易损性曲线,借助ArcGIS软件对淹没水深进行分层,根据易损性评估模型进行损失评估计算,为政府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