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采用PCR法扩增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肠毒素基因以了解该菌肠毒素基因携带情况,比较食物中毒和食品监测来源菌株中肠毒素基因检出率差异.方法 合成sea、seb、sec、sed和see五种肠毒素基因特异性引物,用常规PCR方法扩增食物中毒和食品监测来源菌株中各自肠毒素基因,同时采用mini-VIDAS检测食物中毒来源菌株中肠毒素.结果 110株菌株中有30株检出肠毒素基因,检出率为27.3%,肠毒素基因阳性菌株均只检出1种肠毒素基因.其中来自2起食物中毒的14株菌株均检出seb型肠毒素和相关基因,检出率为100%.来源于食品监测样本的96株菌株中有16株检出肠毒素基因,检出率为16.7%,包括sea型4株、seb型2株、sec型4株、sed型6株.结论 在宁波市食品监测中所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携带的肠毒素基因主要有sea、seb、sec和sed四型,而seb型肠毒素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所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一起涉及多所幼儿园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可疑食品和致病因子进行溯源调查,为今后类似事件的防控和处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PCR法、质谱技术等快速检测技术,结合分离培养、酶联免疫法(ELISA)等传统鉴定方法对3所幼儿园采集的32份样品开展病原检测。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事件进行调查,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致病因子进行分子溯源分析。结果 3所幼儿园共有幼儿568名,62名病例,患病率为10.92%。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腹泻等。从10份生物标本和某配餐公司统一配送的2份留存的拔丝肉松蛋糕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糕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量分别为2.0×107 CFU/g、1.4×107 CFU/g,11株分离自病例和蛋糕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检出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基因(sea)和A型肠毒素(SEA)。PFGE指纹图谱为同一带型,提示病例和食品的分离株为同一来源。结论 本起暴发事件是由配餐公司统一配送的拔丝肉松蛋糕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肠毒素导致的3所幼儿园的食物中毒,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配餐食材的监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一起疑似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学分析,为明确食物中毒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采用ELISA方法对可疑食物进行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同时对可疑食物和患者呕吐物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运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血浆凝固酶试验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病原菌进行同源性分析,以ELISA方法对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肠毒素检测,用PCR方法对肠毒素基因进行分型。结果食物和患者样品中分别分离出2和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PCR方法及ELISA方法对肠毒素分型结果显示,其中12株同时存在SEA、SEB、SED、SEE 4种肠毒素及相关基因,PFGE聚类分析显示,其中12株产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本起食物中毒事件为具有独特肠毒素表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实验室调查过程中,肠毒素检测结合病原菌溯源分析可以为相关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在食源性微生物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细菌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依然是影响人类公共健康和食品安全的最大问题之一。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引起许多严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引起化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也是引起食品污染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种重要细菌。食品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后,不仅会腐败变质,而且部分菌株产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SEs)而引起食物中毒,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所以,对SEs的研究以及快速、精确的检测和筛查,成为关键环节。本文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生物学性状、致病.洼、检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当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主要致病因子肠毒素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乳制品是人类营养的重要来源,但原料乳品在制备过程中会被有害微生物污染。生鲜牛乳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患乳房炎病牛本身带菌的污染或在牛乳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等。生鲜牛乳是乳制品的主要来源,原料乳品的污染会造成乳制品的污染,从而危害消费者的健康。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的污染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人体后会引起食物中毒,因此,采用多重PCR检测原料乳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主要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基因、耐热核酸酶基因和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BLAZ)基因3个毒力基因,以控制原料乳品的微生物污染,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为临床诊断和现场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本实验依据国家标准GB4789-2010、GB17012-1997等方法,对食物中毒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培养,结果 6份腹痛、腹泻病人的呕吐物标本中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份可疑牛奶中有7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食物中毒标本及分离的阳性菌株作肠毒素定性测定,13个阳性菌株C型肠毒素检出率100%。结论:该中毒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C型肠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检测和溯源分析,为此类事件的处置和判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例和从业人员肛拭子以及留样食品样品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对分离株进行肠毒素检测、药物敏感性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子分型和溯源。结果 从9份病例肛拭子、1份从业人员肛拭子及3份留样食品样品中分离到1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人源分离株产A型和E型肠毒素,3株食源分离株产A型、D型和E型肠毒素。13株分离株均对青霉素耐药,PFGE条带相似度为100%,MLST分型均为ST6型。结论 本起事件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加工企业、食堂等的宣传教育和管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根据A、B、C和D肠毒素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和鉴定肠毒素基因型,并进一步克隆肠毒素基因。结果表明,待检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基因为A型,序列长为774bp,编码257个氨基酸残基,同其他肠毒素A高度相似,等电点为8.85,是一种膜结合蛋白,功能结构域和三位结构预测分析发现此蛋白含有肠毒素家族结构域和肠毒素C家族结构域。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谱携带情况,探讨与食物中毒发病相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类型。方法:取食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通过PCR技术检测样本18种不同型的肠毒素基因的携带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食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主要检出sea、seb、sei、seg、sel、sem、sen等基因,其中sea基因检出率最高,达到77.27%;sei、seg、sem、sen基因具有相关性,检出率为9.09%;seb、sel基因的检出率为4.55%。结论:在食品中主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a、sei、seg、sem、sen、seb、sel等基因,其中,sei、seg、sem、sen基因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婧  张易  施春雷   《中国食品学报》2020,20(1):246-251
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一种常见人类病原菌,可通过各种途径污染食品,引发食物中毒。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的分泌会大大增加其侵袭性和致病力。通过对比肠毒素基因的携带及其表达情况,有助于进一步分析肠毒素表达的环境条件,为产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范和控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本研究采用PCR和3M^TMTecra^TM微孔板法分别检测33株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中5种传统肠毒素SEA^SEE基因的携带及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该批金黄色葡萄球菌中SE基因的检出率为100%,携带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为seb(48.48%,16/33)和see(9.09%,3/33)。而其中SE蛋白得到表达的菌株仅为63.64%(21/33),这表明不是有SE基因携带就一定可以有相应毒素蛋白的表达,可能还需相应的系统调控和适宜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查明一起学校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提出有效控制措施防止事态蔓延,为类似食源性疾病的调查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现场流行病学、食品卫生学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开展病例主动搜索、个案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食品、外环境和病例的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以判断本次事件的可疑餐次和食物。结果 通过开展主动搜索,共搜索到21例病例(疑似19例,确诊2例),学生罹患率为12.96%(21/162)。临床症状主要是呕吐(95.24%, 20/21)、腹痛(66.67%, 14/21)、恶心(66.67%, 14/21)、腹泻(57.14%, 12/21)。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可疑食物为10月16日晚餐的剩米饭(OR=18.18,95%CI: 2.05~161.38)。在1例病例的肛拭子和另外1例病例的呕吐物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B型肠毒素。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事件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B型肠毒素所致,可疑食物为10月16日晚餐中食堂提供的剩米饭。米饭在常温下放置5 h左右且食用前未彻底加热是本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学校食堂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H (SEH) is predicted to be involved in staphylococcal food poisoning. To characterize SEH-producing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olates from staphylococcal food poisoning cases in Japan,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H production and coagulase serotype, which is an epidemiological marker, and compared the properties of SEH production with those of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A (SEA) and B (SEB). SEH production was determined by a newly developed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ighty-six (59.7%) of 144 isolates from staphylococcal food poisoning cases produced SEH. Seventy-one of the SEH-producing isolates simultaneously produced SEA, SEB, or both. All SEH-producing isolates belonged to coagulase type VII, which was the predominant type, representing 99 (68.8%) of 144 isolates. The amount of SEH produced in brain heart infusion was almost the same as the amount of SEA and approximately 10-fold lower than that of SEB. SEH and SEA were produced mainly during the late exponential phase of growth, whereas SEB was produced mostly during the stationary phase. The production levels of SEH and SEA were gradually affected by decreases in water activity, but the production of SEB was greatly reduced under conditions of low water activity.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SEH-producing S. aureus isolates are of high prevalence in staphylococcal food poisoning cases. Given the uniqu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se isolates, SEH and SEA probably are responsible for food poisoning.  相似文献   

13.
根据编码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sea基因、编码耐热核酸酶的nuc基因为目的基因,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水产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双重PCR-DHPLC检测方法。以30株参考菌株进行特异性实验,除所试8株金葡菌出现目的片段和阳性吸收峰外,其余菌株均未检测到目的片段与阳性吸收峰,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实验结果表明,检测灵敏度达到菌液浓度50CFU/mL,比普通的凝胶电泳高一个数量级。利用建立的双重PCR-DHPLC检测方法对240份水产品进行检测,共检出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9.2%,其中含有肠毒素基因有8株,占总样本的3.3%,与国标法检出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实验证明,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DHPLC方法不仅可以特异、灵敏、简便快速且高通量的实现对水产品中金葡菌的检测,而且也可通过对肠毒素基因的分析,方便地判断出该菌株致病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14.
The presence of Staphylococcus intermedius in food remains unclear because routine laboratory analysis does not discriminate between S. intermedius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a major cause of food poisoning. Both species share many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coagulase and thermonuclease production. In both species, some strains can produce enterotoxin and therefore can be the cause of food poisoning outbreaks. Although the ID32 Staph System (bioMérieux, SA, Marcy l'Etoile, France), based on a miniaturized 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gives satisfactory results for discriminating between these two species, some rapid molecular PCR-based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identify S. aureus specifically, but they do not identify S. intermedius. Here, we developed a rapid, accurate, and discriminative multiplex PCR method that targets species-specific sequences in the nuc gene, which encodes thermonuclease in the two species. The test includes an internal positive control that targets a highly conserved region of 16S ribosomal RNA gene (rDNA). A total of 116 strains were used to validate our test. The test gave no signal on the following Staphylococcus species: S. epidermidis, S. chromogenes, S. hyicus, S. warneri, S. xylosus, S. lentus, and S. sciuri. It allowed a 100% successful discrimination between S. aureus (44 strains tested) and S. intermedius (57 strain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origins.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4—2014年北京市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提出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4年的食物中毒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468起,报告发病总人数为7 199人,死亡1人。食物中毒事件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2014年趋于平稳,高峰主要集中在8、9月份。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责任单位主要是餐饮单位(143起,1 739人)和企事业单位食堂(118起,2 145人),事件数和发病人数均排在前两位。主要致病因素为细菌、有毒植物和化学物。细菌性因素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18.36%,38/207)、金黄色葡萄球菌(13.53%,28/207)、变形杆菌(12.56%,26/207)等为主,有毒植物因素主要是菜豆(89.14%,156/175),化学性因素主要以亚硝酸盐(76.09%,35/46)为主。结论应开展预防有毒植物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加大对餐饮单位和集体单位食堂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2000年~2003年广西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掌握广西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流行原因,为采取针对性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对2000年~2003年广西各地食物中毒报表与专题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2000年~2003年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105起,进食17915人,中毒3557人,中毒发病率19.85%,死亡34人,分别占同期广西各类食物中毒起数的22.83%,中毒人数的38.29%和死亡人数的27.64%;4~10月份是中毒高发月份;66.71%的中毒和100.00%的死亡人数集中在西北部的河池、百色以及中心城市南宁、柳州、桂林市;中毒原因主要是农村家庭聚餐、饮食服务单位、集体食堂制作的食物因原料(重点为肉类、谷类及制品)污染或加工不当、生熟交叉污染等所致;病原体构成第一位是沙门菌,其它依次为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副溶血弧菌、椰毒假单胞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而进食人数发病率最高的是椰毒假单胞菌(98.61%),其次是沙门菌(38.58%)、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34.48%),最低的是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为10.65%;死亡病例全部系椰毒假单胞菌所产生的毒素污染酵米面所致。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广西食物中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食源性致病菌(毒素)引起的进食人员中毒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广西西北部农村、饮食业和学校集体食堂等是细菌性食物中毒防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2014年3月19日顺义区某工地食堂,多人午餐后短时间内陆续出现胃部灼烧感、恶心、呕吐等症状到医疗机构就诊。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人员为查明致病原因,控制疾病发展,减小疾病造成的危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合食品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对致病原因进行调查,同时开展溯源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头晕、胃部灼烧感,潜伏期为18 min,符合化学性物质造成中毒的特征;19日午餐为可疑餐次;厨师午餐制作前5道菜所用"盐"状白色粉末为引起本次中毒可疑物质;对白色粉末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氟硅酸镁。结论本次事故是一起厨师误将工业化学品当食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人数32人。  相似文献   

18.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其引起的食物中毒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子。目前共发现22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或类肠毒素(SEA-SEE、SEG-SET、SElU、SElU_2和SElV),其中具有催吐活性的被定义为肠毒素,没有催吐活性或者尚待验证的被定义为类肠毒素(SEl)。传统肠毒素SEA~SEE被报道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肠毒素类型,但是大多数新型肠毒素或类肠毒素与食物中毒的关系还没有被真正认识。本文对近几年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与食物中毒的关系、肠毒素的表达调控以及肠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更好地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新型肠毒素致病性,为今后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