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源抗氧化剂是一种天然的食品防腐剂,因其天然、高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品保鲜和加工中。主要从植物源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和常见植物源抗氧化剂在水产品保鲜和加工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就复合植物源抗氧化剂在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中的应用研究作一概述,为选择最佳的保鲜和加工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周谨 《针织工业》2016,(8):60-63
阐述了天然植物染料的基本特点及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介绍了天然植物染料抗菌原理及测试方法,综述了天然植物染料染色与抗菌整理一浴研究进展,指出了天然植物染料对纺织品染色与抗菌整理一浴具有功效性、广谱抗菌性、环保性、安全性、适应性、前瞻性等优点,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天然甜味剂植物的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天然甜味剂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本文主要介绍天然甜味剂的种类,近10种天然甜味剂植物的特性、采收处理及加工方法和天然甜味剂植物的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2):245-252
超高压或高静压加工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食品加工技术,是目前食品高新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简单阐述了超高压技术的部分应用原理,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超高压提取植物天然活性成分方面的研究,并且对超高压技术在提取植物天然活性成分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5.
在中式培根加工中用天然植物提取物T10 PLUS替代亚硝酸钠,以添加亚硝酸钠的常规产品作为对照,研 究天然植物提取物替代亚硝酸钠对产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期内,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品均呈现较好的红 度值和外观色泽,而亚硝酸钠的护色作用比天然植物提取物稍佳;添加亚硝酸钠产品的抑制酸败和抗氧化能力略 强,但与添加天然植物提取物的产品无显著差异;亚硝酸钠表现出略优于天然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但在产品冷 藏的25 d内差异不显著;亚硝酸钠组产品的色泽指标更佳,其他指标未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生物防腐剂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主要介绍了来源于植物、微生物及动物的天然生物防腐剂抗菌特性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虞德勋 《食品科学》1983,4(7):38-38
我国幅员辽阔,植物资源丰富,又有悠久的烹调和食品加工的历史,对从植物中提取天然的食用色素,有着广阔的前景。黄栀子、紫草是两种药用植物,在医疗上广泛使用,是从植物中提取天然食用橙红色素和玫瑰红色素的原料。黄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果实中含有栀子素(黄酮类)、果胶、鞣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植物甾醇天然来源、存在形式及食品加工对其影响,以利于控制食品加工条件,最大限度地使甾醇得以保留。  相似文献   

9.
花粉是蜜蜂从植物花朵中采集的天然营养食品,是植物的精华,包含各种营养成份及微量元素,因此花粉被称为全面的天然营养库。原花粉可以直接食用,也可加工制作各种饮料、食品等。  相似文献   

10.
一、基本概念 可可脂是一种乳黄色的硬性天然植物油脂,由于原料紧缺,在实际生产中,人们常用其它植物油脂,经过精炼,氢化,分馏等一系列加工制作,使它的各种特性发生变化,在物理性能上,化学组成上与天然可可脂基本接近,这种人造的可可脂称它叫代可可脂。  相似文献   

11.
亚硝胺是一类强化学致癌物,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可由亚硝化试剂和胺类化合物在弱酸性条件下反应形成。本文综述了加工肉制品中亚硝胺的形成机理、形成影响因素以及其对人体的潜在危害(致癌性和致突变性),进而从肉制品加工的角度着手,重点探讨了植物源天然提取物(天然果蔬提取物、天然香辛料提取物、中草药提取物)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以及对亚硝胺形成的阻断作用,为抑制规模化肉制品加工生产中的亚硝胺形成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蒸汽爆破预处理在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蒸汽爆破(steam explosion,SE)是一种典型的物理-化学预处理技术,通过高温高压蒸汽瞬间释压破坏细胞壁结构,促进植物活性成分释放。由于加工技术的制约,许多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副产物难以进一步利用,而这些副产品含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将蒸汽爆破技术引入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原料预处理中,可以明显改善天然活性成分提取率和增强功能活性。该文综述了蒸汽爆破技术原理与装备及其在植物活性成分提取和大分子物质改性中的应用,以期为加强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形,增强营养成份,防止食品变质,适应加工工艺需要而加入副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提取物质。食品添加剂的品种繁多,按其原料和加工工艺不同,可分为合成和天然两大类。化学合成类主要是通过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合成反应所得的物质:天然类添加剂是指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代谢物质为原料经加工提纯而成。食品添加剂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型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及其抑菌性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食品发生腐败变质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常采用的防腐措施就是添加食品防腐剂.食品防腐剂是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剂,要求具有无毒、少残留、高效、对人体无害等特点.食品防腐剂分为化学防腐剂、天然防腐剂和复合型防腐剂.天然食品防腐剂按其不同的来源又可分为植物源天然防腐剂、动物源天然防腐剂以及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等类型.天然植物源食品防腐剂由于其本身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主要对六种新型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 (即香辛料提取物、中草药提取物、芦荟提取物、竹叶提取物及荸荠皮提取物) 的抑菌成分、抑菌机理和抑菌性能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旨在为我国新型、安全、高效、天然植物源食品防腐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郭玉宝  裘爱泳  徐霞 《中国油脂》2003,28(10):36-39
血脂过高引起的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植物甾醇因其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而倍受关注。论述了植物甾醇的天然来源、存在形式及食品加工对其影响,以利于控制食品加工条件,最大限度地使甾醇得到保留。  相似文献   

16.
肉与肉制品在日常膳食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随着消费者对天然防腐剂的青睐,天然植物多酚凭借其独特的抑菌和抗氧化效果,目前已成为肉品科学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总结近几年出现的新型天然植物多酚提取物及其防腐机制,围绕多酚的抗氧化和抑菌功能阐述其在生鲜肉及其制品保鲜方面的具体应用,并从物理、化学和加工技术等层面介绍可用于提高多酚稳定性的有效措施,旨在为植物多酚类物质在肉类工业的广泛应用及其绿色制造技术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植物鞣剂是制革工业中应用最早的鞣剂之一。早在2500年前的埃及古墓中就已发现了植物鞣革。1794年,化学家色古尹(seguin)首先用植物浸膏来进行鞣革,成为最早的植物鞣剂制造者。后来在19世纪中叶,R.Lepetit将植物浸膏进行亚硫酸化处理,形成了直至今天仍使用的天然植物栲胶的主要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天然食品防腐剂是从生物体内提取加工而成的物质,其来源天然,或本身即为食品的组分,具有安全、高效的防腐特性。分别介绍了几种微生物来源、动物来源及植物来源的天然新型防腐剂的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并指出了目前天然防腐剂的应用缺陷及发展前景,为其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烂糊白菜 烂糊白菜,老年保健菜肴。 烂糊白菜,是江苏菜中较有名的传统名菜,不仅是冬季的应时菜,而且特别宜于老年人食用。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烂糊白菜具有两大营养特点:一是热量较低,二是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素。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老年人由于食量和活动量的减少,排便的条件反射也趋向迟钝,再加其它一系列生理上的因素,常常容易引起生理性便秘。而植物纤维素在消化道中滞留,能刺激肠胃壁的蠕动,有助于消化,有利于通便,  相似文献   

20.
植物内源性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存在于天然植物组织中,可以催化高酯果胶脱甲基酯化生成低酯果胶,进而影响果蔬硬度、出汁率等质构及加工品质。一方面,为了避免贮藏期间出现果蔬汁浑浊沉淀、果蔬罐头中果肉变软、调味酱(如辣椒酱)中皮肉分离等不良品质,会在加工过程中抑制PME活性;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果蔬汁出汁率、生产低酯果胶等,也可在食品中添加外源PME。目前,对于通过激活内源PME来改善食品加工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综述重点讨论促进植物内源性PME催化作用的因素与机制及其在果蔬贮藏加工中的应用,为植物内源性PME在果蔬加工中的充分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