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洋河酒厂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分离得到20株酵母菌,经筛选得到2株耐性较强的酵母菌J-9和J-10,并对其生理生化特性和发酵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糖、酒精和盐均抑制2株酵母菌的生长,J-10无论在糖的抑制浓度、高盐浓度或发酵性能指标都相对优于J-9;2株菌的较适发酵温度为30℃,pH值为3.0~4.5时生长良好;产酒精能力分别为5.6%vol和6.3%vol。  相似文献   

2.
以分离自青海的97株野生酵母菌株为材料,通过杜氏管发酵法初筛出35株发酵力强、有香味的酵母菌株,对其抗性和发酵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5株酵母菌对SO2具有高度的抗性,大部分菌株在SO2浓度为600 mg/L时仍可正常生长并发酵;有7株耐NaCl高达120.0g/L,菌株QXN2在160.0 g/L的浓度下仍可正常生长并发酵;但大多数菌株的酒精耐受力弱,仅有6株可耐12%vol的乙醇,但已不能发酵产气;部分酵母菌株的耐温性较高,如菌株QHL4、QXS1、QJD12可耐受55℃高温;pH耐受范围在2.5~12.0之间,大部分菌株可在600 g/L的葡萄糖溶液中生长,其中9株仍可发酵产气.这9株发酵力较好且产香酵母的酒精发酵结果表明,4株产酒精度为0,具有浓郁的芳香;4株产酒度在2.1%vol~2.4%vol之间,且残糖较低,有浓郁果香.优良酵母菌株有望应用于面包生产、无醇饮料的开发、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耐高温产酒精酵母菌,以贵州省茅台镇酱香型酒厂的第四轮次酒醅为实验材料,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筛选出37株酵母菌,从37株酵母菌中通过热致死温度、TTC染色法获得1株耐高温且高产酒精的J18菌株,对其在最高发酵温度的耐乙醇、耐酸、耐糖及发酵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18菌株的最高发酵温度为44℃,耐乙醇浓度18%vol,最适生长pH值为5.5;最适生长葡萄糖浓度为35%,最适发酵条件下发酵力为4.881 g/100 mL。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和26S rDNA测序,确定该菌株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相似文献   

4.
以从内蒙古各旗县果园的果实和土壤中分离得到的200株酵母菌为出发菌株,经四级筛选最终得到一株酒精耐受力为16%vol的菌株K1-2,并对该菌株的发酵特性与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酵母菌的最适生长pH值为5.5,最适生长温度为28 ℃,最高可耐受600 mg/L的SO2,在葡萄糖含量为60%的条件下仍可生长。发酵5 d后糖醇转化率可达68.45%,产酒精度为6.4%vol,表明该菌株是一株具有良好酒精耐受性与发酵性能的酵母菌株,除拥有较高的耐SO2与耐高糖能力以外,还具备较强的产酒精能力,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菌种的性能是决定果酒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利用甘蔗汁为培养基,对4种酵母菌株分别进行摇瓶发酵,通过酒精和残糖测定,筛选到一株适合甘蔗蔗汁发酵生产甘蔗果酒的酵母菌株32481。发酵特性实验表明,根据生长曲线确定酵母种子液接种龄为19h;菌株32481最高耐受乙醇含量为18%vol、耐受糖浓度为36°Bx,最佳发酵初始糖度为26°Bx;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28℃、pH 4.5。在此发酵条件下所得甘蔗果酒的酒精度为13.4%vol,糖利用率为60.38%,出酒率为40.66%,发酵效率为79.58%。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为了筛选适合废糖液进行酒精发酵的优良酵母菌种,对来自废糖液和苹果皮中天然存在的酵母菌进行富集培养和分离,通过TTC显色法、杜氏管发酵法、二氧化碳失重法三级筛选选出合适的菌株,通过镜检和生长曲线以及发酵七天的还原糖、总酸和酒精度的测定来进一步检验入选菌株的发酵性能。结果表明,富集和分离的185株菌经过三级筛选选出的D7酵母菌发酵性能优良,发酵7d的酒精度达到了11.6%vol,明显高于对照菌的10.4%vol,并且其对数期和稳定期都较长,是废糖液酒精发酵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7.
从葡萄上筛选出1株适合赤霞珠葡萄酒酿造的高产酒精酵母菌,命名为M222.用这株酵母菌发酵试验,其发酵酒的酒精含量可以达到12.7%vol,符合低度果酒的要求,此酵母菌对酒精度的耐受程度为15%vol,能够耐受SO2的浓度为400mg/L.  相似文献   

8.
以实验室保藏的2株耐糖酵母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诱变法对这2株酵母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耐高糖且具有高发酵度的酵母菌株并进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紫外诱变条件为30 W紫外灯,照射距离50 cm,对于酵母CX1菌株照射时间为(60~150)s,而CXJ-1菌株照射时间为(120~150)s;诱变后菌株的耐糖特性和产酒精特性均有提高,菌株CX13对糖、SO_2、pH及酒精的最大耐受浓度分别为65%、500 mg/L、1.5、14%vol。且菌株发酵度比工业菌株提高6%,酒精度提高1.4%vol,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菠萝果酒酿造酵母菌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4株酵母菌在菠萝汁中的生长特征以及发酵过程中的总糖、还原糖、总酸和酒精度等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对菠萝酒进行感官评定,筛选出酿造菠萝果酒的优良菌株.结果表明,4号酵母菌生长繁殖快,发酵性能优良,能耐高酒精和高糖,该酵母菌在菠萝汁中发酵7d后总糖为11.524g/L,还原糖为4.471g/L,总酸为4.75g/L,pH值为4.64,酒精度为18.096%vol,感官评定得分94分.确定4号酵母菌(威尔)是菠萝果酒酿造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0.
以枣庄长红枣发酵液和枣园土壤为酵母菌株的分离源,经过富集培养和多次划线分离纯化,来获得优良的枣酒酿造酵母菌株。经过酵母菌株的产气性能和产酒精性能比较,以及耐酒精、耐酸、耐糖、耐SO2等耐性试验,得到了发酵性能较强的酵母菌株Z03、Z13、Z34。经过染色,镜检观察其细胞形态和芽殖方式,确定为酵母菌,经WL培养基培养后观察,初步鉴定其属于酵母属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将这三株酵母与活性干酵母按照枣酒发酵工艺程序进行发酵,发酵出来的枣酒经感官评定和理化检测,最终筛选出适合枣酒发酵酵母菌株Z13和Z34,其酒精度为9.5%vol和10.8%vol。  相似文献   

11.
多耐性酒精酵母菌的选育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酵母spc1,Y14,S16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和筛选,获得了3株对温度、乙醇浓度、pH耐性有所提高的正向突变株UVs,UV14,UV16;以这些菌株为出发菌株,进行三轮原生质体融合,最终获得了能耐受48℃,19%vol乙醇浓度和耐酸(pH 2.6)的酵母菌TY33.该突变株对温度和耐酒精能力分别提高了17.1%和58.3%.该菌株在35℃下发酵72h酒精产量为101.58g/L,比出发菌株spc1在35℃发酵液中最高乙醇浓度83.82g/L提高了21.1%.  相似文献   

12.
吴华昌  肖辰  邓静  谭文其 《中国酿造》2012,31(3):111-115
为获得乙醇耐受性较高的酵母菌,通过富集培养,从白酒窖池的酒糟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耐18%vol乙醇浓度的菌株A2。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2℃,最适pH值为4.5。通过正交试验得出A2的最优发酵条件为葡萄糖浓度20%(w/v),温度34℃,pH值为4.5。发酵72h后,发酵液酒精浓度达到9.5%vol。  相似文献   

13.
该文首先对比不同酵母菌酿造咖啡渣酒的产气、产酒精和产香能力,而后探究氮源的种类和浓度对酵母菌酿造咖啡渣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备筛的4株酵母菌中,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D254产气能力、产酒精能力和发酵液的感官评分都较佳,适用于酿造咖啡渣酒;氮源的加入能有效解决咖啡渣酒发酵迟缓的问题,提高酵母菌生物量、酒体酒精度,降低残糖含量;其中添加0.20%磷酸氢二铵作氮源时效果最好,生物量由1.21 g/L增加至1.73 g/L,酒精度由7.3%vol增加至9.6%vol,残糖由19.52 g/L降低至5.73 g/L,且所得咖啡渣酒具有咖啡特有的芳香,酒体柔和协调。  相似文献   

14.
该实验从红提葡萄发酵过程中分离出酵母菌株,并对其耐受性进行研究,旨在提高红提葡萄酒酿造品质。通过培养不同发酵时期菌株,并用肉眼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其菌落和细胞形态,再测定其发酵能力、耐糖性、耐酸性、耐酒精度。结果表明,共分离出酵母菌140株,经菌落形状和细胞形态鉴定后,获得典型的三类共6株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加入分离菌株比自然发酵可多发酵1.6%葡萄糖,多产生0.78% CO2和0.82%vol的酒精,且发酵趋势和安琪酵母、自然发酵过程一致;以安琪酵母为对照,对6株菌进行耐糖性、耐酸性、耐酒精度试验,得出综合耐受性较好的酵母菌株为A3、B7和C1。  相似文献   

15.
白酒酒曲中9株酵母菌的分离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地白酒酒曲中成功分离出9株酵母菌,依次命名为Y-1~Y-9。比较了这9个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耐高温能力和耐酒精能力等特性。结果表明:分离的9株酵母菌上述特性差别较大,其中,Y-4各方面均表现突出,该菌株能利用木糖在内的多种糖源,在45℃下生长良好,能耐14%的酒精度。对橘子汁为原料进行的发酵实验表明,上述菌株均能以橘子汁为原料生产酒精,其中,Y-4发酵能力最强,发酵84h后,CO2失重为12.913g。综上所述,Y-4是一株极具潜力的燃料乙醇生产工程菌株。  相似文献   

16.
耐高渗酵母选育及其在葡萄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醇、高糖、高硫等条件会影响酵母菌的生物活性。为筛选出耐高酒精度、高糖度、高SO2浓度的葡萄酒酿造优良菌株,该实验采集葡萄酒糟、黄酒糟、酒醅,经过富集筛选分离纯化得到8株酵母菌,经高酒精度、高糖度、高SO2耐受试验后初步筛选出2株菌株,一株耐高糖,在含糖量60%条件下21.5 h仍可启动发酵;一株耐高酒精度,在酒精度20%vol条件下21.3 h仍可启动发酵;2株菌株均可在300 mg/L SO2条件下在6.7 h启动发酵。经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两株菌分别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膜醭毕赤氏酵母(Pichia membranefaciens)。在浓缩葡萄汁初始糖含量28%条件下接种酿酒酵母,高泡期补料至含糖量34%接种膜醭毕赤氏酵母,20 ℃发酵15 d,得到的葡萄酒酒精度为18.1%vol。  相似文献   

17.
冬枣果酒酿造酵母的分离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冬枣表皮和自然发酵的冬枣汁中的野生酵母菌进行了筛选。经过菌种富集培养和多次平板稀释分离培养、划线分离纯化培养得到88株菌,采用杜氏管发酵法,CO2失重比较法等从中筛选出一株能耐受12%vol酒精和25°Bx糖度,发酵性能优良的酵母菌株命名为TN9#,经初步鉴定TN9#菌株属于酵母属的酿酒酵母,可作为冬枣酒发酵专用菌种或冬枣果酒专用菌种选育的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18.
以西藏林芝八一镇采购青稞酒曲为样品,对酒曲中的产酸、产酒精酵母菌进行分离、鉴定及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菌株Y1、Y7为脲酶阴性菌,使MRS培养基变黄,能利用多种氮源和碳源;菌株Y8、Y10为脲酶阳性菌,能发酵多种糖类。根据个体形态、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菌株Y1、Y7为产酸酵母菌,菌株Y8、Y10为产酒精酵母。进行了不同条件对酵母菌产酸和产酒精能力的影响实验及耐受性实验,并分析产酸酵母菌和产酒精酵母菌的发酵性能。其中,菌株Y1、Y7的产酸量分别为145.06 μg/mL、128.59 μg/mL,菌株Y8、Y10酒精度分别为2.84%vol、2.31%vol。  相似文献   

19.
对固定化酵母进行选育,得到3株酿酒酵母编号分别为SLS、SYA、SJY和1株自絮凝酵母FJY。以木薯为原料,对固定化酵母浓醪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自絮凝酵母菌株FJY的乙醇生产能力最高,在发酵86 h后,最终酒精分达到15.7%vol,残总糖1.35%,甘油产量比其他3株酵母菌株低20%。  相似文献   

20.
基于浓香型白酒回糟酸度高、残糖含量高的生产现状,通过平板划线纯化、WL培养基形态观察及显微镜观察对中高温大曲中酵母菌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TTC培养基染色筛选、差异酸度培养基筛选适用于回糟发酵耐酸性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回糟发酵小试研究。结果表明:中高温大曲中筛选得到的菌株dq1在pH 3.0时生长活性较强,产酒精能力为0.87%vol,鉴定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具有耐受pH 3.0、高温(48 ℃)、酒精度6%vol 的酿酒特性,发酵小试中回糟还原糖利用率提高了14.9%,有效提高了糟醅中酒精含量和回糟出酒率,为浓香型白酒回糟发酵提供优势酵母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