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采用磁性固相净化材料(mSPE)对牛奶样品进行净化,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对牛奶中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方法。牛奶样品使用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沉淀蛋白,8 mL乙腈提取,10 mg磁性HLB净化材料净化,5%乙腈-水、乙腈进行淋洗和洗脱,使用UPLC-MS/MS检测牛奶中阿维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和多拉菌素四种药物。在0.2~200.0 μg/L药物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5)。该方法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和多拉菌素的检测限为0.2 μg/kg,定量限为0.5 μg/kg;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检测限为0.5 μg/kg,定量限为2.5 μg/kg,回收率为82.3%~ 88.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3%~4.19%。本文建立的mSPE前处理技术,同现行国标GB 31659.4-2022相比,极大的提高了样品前处理效率,缩短了样品检测的时间,降低了检测成本,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所建立的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均可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31650-2019中规定的牛奶中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限量的要求,可应用于定量检测牛奶样品中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为mSPE前处理方法的广泛应用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建立同时检测牛乳中4 种驱虫药物(吡喹酮、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碱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UPLC ACQUITY BEH C18柱,以0.1%甲酸-乙腈(A)和0.1%甲酸-5.0 mmol/L乙酸铵(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方式检测。结果表明:4 种驱虫药物在5~1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6,加标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76.4%~113.3%,相对标准偏差(n=6)为2.4%~10.6%。吡喹酮、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的检出限分别为1.0、2.5、2.5、2.5 μ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以同时检测牛乳中吡喹酮、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残留。  相似文献   

3.
建立以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同时检测10种食品中的阿维菌素类药物(包括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依普菌素、莫西丁克和塞拉菌素6种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的确证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45℃旋蒸蒸干,再用乙腈-水(1:9,V/V)溶液复溶,PEP-C18混合固相萃取柱净化,氮气吹干后用乙腈定容,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电喷雾正离子(ESI+)、多反应模式下监测;结果表明,6种药物在5~250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3个添加水平下,6种药物的回收率在60%~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2%~8.9%。6种药物的定量限(RSN≥10)均达5.0μg/kg,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河北省设施黄瓜农药残留状况和居民的膳食摄入风险情况。方法 对采自主产区的90份设施黄瓜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分别通过%ADI 和%ARfD 进行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借鉴英国兽药残留委员会兽药残留风险排序矩阵进行风险排序。结果 检测的87种农药中有26 种农药检出残留,检测的90份样品的阳性样品比率为100.0%。不同人群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在0.00%~17.58%之间,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在0.06%~54.29%之间。根据残留风险得分,高风险农药有3种,即阿维菌素、联苯菊酯和毒死蜱。结论 河北省设施黄瓜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仅有1个样品农药残留超标。农药残留对居民的膳食摄入风险均很低,没有健康风险。建议优先登记盐酸吗啉胍等抗病毒药物在黄瓜上的使用,并制定盐酸吗啉在黄瓜上的MRL值。  相似文献   

5.
芹菜农药残留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芹菜样品的农药残留风险, 为生产上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及制订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基地30份芹菜样品, 检测68种农药残留, 分别运用风险系数法、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评估法、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cute reference dose, ARfD)评估法、风险矩阵排序法进行芹菜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结果 芹菜农药残留合格率为70.00%, 超标农药为甲拌磷、二甲戊灵、阿维菌素、对硫磷。甲拌磷、对硫磷、阿维菌素和二甲戊灵的风险系数R﹥2.5, 为高风险农药, 其余农药为低风险。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及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风险矩阵排序位于前五位的分别是甲拌磷、对硫磷、阿维菌素、异丙威、联苯菊酯。结论 芹菜种植中农药残留超标率较高, 其中甲拌磷风险最大, 其次为对流磷和阿维菌素等, 应重点监控芹菜种植中这些农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慈溪市葡萄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葡萄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工作,为葡萄食用、农药残留监管和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08~2013年对慈溪市生产的169批次葡萄样品进行了23种农药残留定量检测分析,分别用%ADI和%ARf D进行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用ADI值、大份餐和体重等参数计算最大残留限量估计值(eMRL)。结果近6年葡萄农药检出率为24.85%,超标率为0.59%。检出的7种农药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为0.010%~1.34%,平均值为0.23%;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 D)为0.98~28.30%,平均值为8.90%。葡萄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很低。结论检出的7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均过严,建议将敌敌畏、乙酰甲胺磷、百菌清、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腐霉利等7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定为0.5、3.5、2.5、2.5、2.5、2.5、11 mg/kg。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定量检测牦牛肉中阿维菌素残留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方法,以羧基化铕微球作为荧光标记物,与阿维菌素鼠单克隆抗体G10703进行共价偶联后喷涂于释放垫上,将阿维菌素抗原和羊抗鼠免疫球蛋白G分别包被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线(T)和质控线(C),制备免疫层析试纸条;利用牦牛肉样本阿维菌素添加量和对应的T线与C线荧光信号峰值比值(T/C)拟合得到四参数标准曲线,建立牦牛肉中阿维菌素残留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并对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精密度和稳定性等进行评价,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对所建立方法的性能进行确证。结果表明:本方法对牦牛肉中阿维菌素的定量限为1.0 μg/kg,加标回收率为86.9%~105.2%,与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及依普菌素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00.0%、73.1%、42.6%和97.5%,批内变异系数为5.4%~9.5%,批间变异系数为7.5%~11.2%,该方法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均较高,且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8.
试验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牛奶中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药物残留的方法。确定了从牛奶中提取两种菌素药物的处理条件并优化了质谱的测定参数。两种药物在2~1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其回归标准曲线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8 5~0.999 6,对照品添加回收率在70.8%~93.1%%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n=6)为2.91%~5.28%,检测限为1.0μg/kg。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确主产区广西、广东、福建及海南杨桃中农药残留状况,评估其农药残留风险,为杨桃安全生产及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在主产区采集的70份杨桃中105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并对检出的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进行评估及风险排序。结果 在70份杨桃中共有53份样品检出农药残留,检出率为75.7%;检出的农药共有18种,检出最多的前三位是多菌灵、甲基毒死蜱、啶虫脒,检出率分别为42.8%、17.1%、15.7%;检出农药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值为2.03%;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值为5.89%,所有农药残留风险值均低于100%,风险很低。杨桃中高风险农药是灭多威、3-羟基克百威、三氯杀螨醇3种。结论 主产区杨桃中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很低,在杨桃安全生产和消费、质量安全监管中应对高风险农药重点关注,建议加快对杨桃中使用农药的登记和最大残留限量的制修订。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阿维菌素·虫螨腈复配剂在青菜上的残留特性,评估其膳食摄入风险。方法对上海市松江区冬季与夏季不同生长季节及露地与大棚不同种植环境下青菜上进行阿维菌素·虫螨腈残留试验,通过串联质谱法检测有效成分在青菜上阿维菌素·虫螨腈的残留量,并对其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阿维菌素及虫螨腈在青菜上的降解趋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原始沉积量平均值分别为0.315~0.418mg/kg、1.422~3.446 mg/kg,消解半衰期分别为0.88~2.30 d、4.36~5.02 d。最后一次施药3 d后阿维菌素及虫螨腈最终残留量均低于相应最大残留限量值。各类人群通过青菜摄入阿维菌素及虫螨腈的风险商最大值均远低于1,风险概率均低于100%。结论消解时间、环境因素及施药浓度均对虫螨腈的残留有显著影响(P0.05),而影响阿维菌素消解残留的主要因素为消解时间。在推荐使用浓度下(45~60 g a.i/hm2), 20%阿维菌素·虫螨腈在青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5 d。  相似文献   

11.
调查长春市市售蔬菜的农药残留水平,并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2021年在长春市地区共采集352个蔬菜样本,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76种农药残留分析,并评估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结果表明,蔬菜样品中, 183个样品(51.99%)未检出农药残留, 169个样品(48.01%)含有农药残留, 16个样品(4.55%)残留超过最大残留限量(MRLs)。共检出28种不同农药残留, 10种农药残留超过MRLs。检出频率前三位的农药残留为腐霉利、啶虫脒、多菌灵。在韭菜、芹菜、菠菜、茄子、豇豆、葱中发现超过MRLs的样本。4个季度中,农药超标风险为第一季度>第四季度>第三季度>第二季度。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养乐果的%ADI为108.33%,慢性摄入风险不可接受;克百威的%ARfD为291.67%,急性摄入风险不可接受。其余各类农药的急性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值均小于100%。长春市市售蔬菜中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但超标率较低,整体合格率高,但存在不同程度慢性和急性摄入风险,建议相关部门加大监测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河北产区桃中农药残留水平和风险状况。方法 在河北省采集70份桃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与分析,对检出农药残留行急性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并利用风险排序矩阵对农药残留风险大小进行排序。结果 70批次桃样品共检出农药残留33种,农药残留检出率为100%,个别样品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现象,超标农药为多菌灵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桃中检出农药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在0.00%~1.06%之间,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 )在0.00%~11.34%之间。根据农药残留风险排序结果,高风险农药共有5种,其中毒死蜱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5.7%和18.6%。结论 河北地区桃样品中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但94.3%的样品中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限量标准,桃中农药残留急性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多菌灵、毒死蜱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桃中应重点关注的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残留农药对新疆红枣质量安全的危害水平及其排序,本文以新疆10县市产出的124份红枣样品为研究对象,并对37种农药残留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通过急性、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分析,探讨了残留农药对红枣质量安全的危害水平;并采用风险矩阵,对残留农药进行了风险排序。结果显示,样品中残留11种农药;残留农药的% ADI(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值远小于100%;10种农药的% ARfD值(急性膳食摄入风险)也远低于100%;较其他残留农药,哒螨灵、毒死蜱、苯醚甲环唑、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6种残留农药风险值相对较高,均大于12.05。结论:新疆红枣残留农药的膳食风险较低,哒螨灵、毒死蜱、苯醚甲环唑、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为需重点关注的农药。  相似文献   

14.
设施栽培草莓中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河北、山东、安徽和辽宁五个设施栽培草莓主产区的120个样品为研究对象,进行88种农药残留分析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利用风险排序矩阵对检出农药进行风险排序,并计算最大残留限量估计值。结果表明,120个草莓样品中农药检出率为100%,共检出50种农药,其中23种农药在我国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了草莓中最大残留限量值,均未超标;检出农药的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分别为0.0005%~33.02%(平均值1.39%)和0.01%~72.51%(平均值5.51%),均小于100%;根据农药风险得分排序,检出的农药可划分为4类,其中高风险农药仅有1种,为水胺硫磷,中风险农药有6种,占12.5%,以低风险以下农药为主(41种),占85.4%;建议尽快制定或修订草莓中阿维菌素、敌敌畏和多菌灵等45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广东省10个城市市售龙眼中农药残留现状并开展膳食暴露评估,为龙眼生产的合理用药及龙眼中农药残留限量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采购来自广东省10个城市的200份龙眼样品,对其中的50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统计分析农药残留数据,采用风险熵值进行龙眼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 200份龙眼样品中,检出农药20种,其中检出率最高的农药为多菌灵,高达33.00%(66/200)。84.00%(168/200)的样品检出农药残留,27.50%(55/200)的样品检出2种及以上多种农药残留。检出的20种农药的慢性膳食暴露量占每日允许摄入量的比例(%ADI)均低于9.00%,在0.00%~8.56%之间;急性膳食暴露量占急性参考剂量的比例(%ARfD)均低于100.00%,在0.02%~70.00%之间。根据残留风险得分,检出残留的20种农药可划分为高风险(5种)、中风险(7种)、低风险(8种)3类。结论 广东省10个城市龙眼中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较低,正常食用龙眼不会对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不同产地甜瓜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状况,探明其残留风险。该研究以2020年广西,海南、河北、辽宁、江苏、吉林132份甜瓜样品为研究对象,参照DB65/T 3970-2017《蔬菜和水果中1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开展了样品中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水平的定量分析,比较了不同产地甜瓜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差异,进而开展了各产区残留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急、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和风险排序。甜瓜样品中残留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中脱落酸残留样品占比最高为72.13%,其次是多效唑、矮壮素、氯吡脲、烯效唑,残留样品占比分别为11.48%、9.29%、4.37%、2.73%。残留的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在0%~0.119 7%,平均值为0.015 2%;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在0%~9.714 1%,平均值为0.669 2%,均远低于100%,处于安全水平。风险排序得分,无高风险植物生长调节剂,且不同产地残留样品风险得分不同。综合残留样品占比、急、慢性膳食风险评估及风险得分来看,eMRL建议制定修订多效唑、矮壮素、烯效唑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分别为9、4、1 mg/kg,且脱落酸和多效唑的残留风险相对较高,建议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17.
济南市市售蔬菜中农药残留及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济南市市售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评估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慢性膳食暴露风险。方法对2010—2012年济南市市售蔬菜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分析,以2002年山东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的蔬菜摄入量及JMPR制定的ADI为参数,应用国际每日膳食摄入评估法对济南市居民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共监测样品675份,有机磷类农药(乐果和乙酰甲胺磷)的检出率为3.93%(13/331),超标率为2.11%(7/331);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甲氰菊酯和氯菊脂)的检出率为9.91%(21/212),超标率为6.60%(14/212);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抗蚜威和异丙威)的检出率为7.58%(10/132),超标率为5.30%(7/132)。经评估各类农药的摄入量均小于ADI。结论济南市市售蔬菜农药残留量在安全限制之内,居民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慢性膳食暴露风险小,但农药残留超标现象普遍,应规范和加强农药的使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河北省番茄和黄瓜中杀菌剂农药的残留状况及居民的杀菌剂膳食摄入风险。方法基于2017年河北省11个地市番茄和黄瓜2种蔬菜的农药残留抽检数据,并根据我国不同人群的摄入量和体重数据,运用EXCEL软件,以%ADI值和%ARf D值评估番茄和黄瓜的慢性和急性膳食暴露风险。结果 108份番茄和108份黄瓜的残留分析表明,61.1%的番茄、77.8%的黄瓜中含有杀菌剂残留,其中44.4%的番茄和61.1%的黄瓜有多种杀菌剂残留。慢性膳食暴露评估结果显示:8种杀菌剂中,风险大小顺序为腐霉利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烯酰吗啉甲霜灵嘧菌酯;不同人群的风险程度依次为2~10岁11~17岁18~59岁60岁。急性膳食暴露评估结果显示:4种杀菌剂中,番茄的腐霉利和吡唑醚菌酯膳食摄入风险远高于烯酰吗啉和多菌灵,黄瓜的腐霉利膳食摄入风险远高于烯酰吗啉、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同一农药,不同年龄组人群之间,随着年龄的增加,农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呈下降趋势。结论河北省番茄和黄瓜中杀菌剂残留对居民不同人群杀菌剂残留的膳食摄入风险较低,各人群中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2~10岁儿童年龄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需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以两年度新疆主产区127个甜瓜样品为研究对象,在完成甜瓜中60项农药残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慢性、急性膳食暴露评估,对其膳食风险水平进行评估,同时采用英国兽药残留委员会兽药残留风险排序矩阵,探讨高风险残留农药种类。结果显示:甜瓜样品中检出苯醚甲环唑、毒死蜱、啶虫脒、多菌灵等10种农药残留,检出率在0.79%~22.05%;残留农药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值和不同人群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值均远低于100%,毒死蜱、苯醚甲环唑和虫螨腈风险得分分别为24.03,18.12,18.05,高于其他种残留农药,样品存在农药残留的现象;但其膳食风险不高,毒死蜱、苯醚甲环唑和虫螨腈为高风险残留农药,需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并评估农药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随机采集主要叶菜类样品682批,采用NY/T761-2008方法检测65种农药残留,分析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并结合我国居民蔬菜消费情况,用%ADI和%ARfD分别对农药残留进行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暴露评估。结果 叶菜类蔬菜合格率98.97%,蔬菜检出率6.74%,农药检出率7.78%,超标率1.03%。超标农药为水胺硫磷和毒死蜱。%ADI和%ARfD膳食摄入风险均远小于1。结论 叶菜类蔬菜中各农药残留量风险均在安全范围内,农药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很小,水胺硫磷、毒死蜱是潜在的风险因子,应加强防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