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收集主要浓香型产区烟叶,测定其化学成分并对其风格品质特征进行评定,研究了产区间烟叶的差异及烟叶化学成分与风格品质特色的关系。结果表明,烟碱、总糖、糖碱比对烟叶感官品质特征的影响较大。劲头的强弱与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烟碱和总氮的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烟叶的甜感、香气质、香气量、余味均与还原糖、总糖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烟碱和总氮呈负相关关系,随着钾含量的增加,烟气的细腻度、余味评分有增大趋势,刺激性也会变小。烟气的刺激性随氯含量的增加有变大的趋势。烟气的香气质、细腻度、余味均与糖碱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刺激性与其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初烤烟叶外观质量与主要化学成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通过初烤烟叶外观质量量化评分建立与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成熟度与两糖比和糖碱比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正相关.油分与氮碱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还原糖和烟碱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身份与氮碱比和两糖比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负相关,与还原糖和总氮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叶片结构与烟碱、淀粉、蛋白质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和糖碱比呈显著(P<0.05)负相关,与还原糖和两糖比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正相关.色度与氮碱比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与总糖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初步建立了初烤烟叶外观质量与主要化学成分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因型烤烟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含量的相关分析,发现总糖与类胡萝卜素类呈显著正相关,总氮与类胡萝卜素类呈显著负相关,烟碱与类胡萝卜素类呈极显著负相关;钾与棕色化产物类呈极显著正相关,总氮和烟碱与棕色化产物类呈极显著负相关;总氮和钾与茄酮呈显著正相关,烟碱与茄酮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烟碱、总糖和钾对类胡萝卜素类、棕色化产物类和茄酮的直接影响最大;常规化学成分经蛋白质对类胡萝卜素类的间接影响最大,烟碱对棕色化产物类和茄酮的间接影响最大.协调好化学成分,有利于提高香气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云南宣威初烤烟叶外观质量性状与内在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探索烟叶外观品质因素与其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采集了云南宣威中部烟叶样品127份,进行了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鉴定,并测定了其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云南宣威烟叶颜色、油分与其主要化学成分相关性较强,而成熟度、身份与其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次之.随烟叶颜色加深,烟碱含量增加,烟叶淀粉含量降低;随烟叶油分增加,总糖含量降低,淀粉含量提高.烟叶成熟度、颜色、身份与其感官评吸质量相关性较弱,烟叶油分与其感官评吸质量相关性较强.烟叶颜色对烟气浓度的直接贡献最大;烟叶油分对烟叶香型得分、烟气成团性、烟气干燥感、甜度、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和评吸总分的直接贡献最大;烟叶成熟度对烟气柔和性和刺激性的直接贡献最大.在云南宣威,身份"适中一"至"适中"、油分"有"至"有+"的烟叶内在质量最好,油分多少是影响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烤烟上部叶片质量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烤烟上部叶片质量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以全国8个主产烟区122份B2F烟叶样品为材料,对样品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烟叶总糖、还原糖与身份、平衡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成熟度、含梗率、叶片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总植物碱、总氮与成熟度、含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身份呈极显著负相关;烟叶感官质量各个指标与平衡含水率、总糖、还原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植物碱、总氮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认为,烟叶成熟度、身份、叶片厚度、含梗率、平衡含水率与化学成分的关系较为密切,烟叶化学成分对感官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雪茄烟叶质量特征随叶位的变化趋势,提高烟叶工业可用性,系统分析了6个雪茄烟叶品种每个叶位鲜烟叶、晾制后原烟和发酵后烟叶的质量等级、外观质量和常规化学成分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烟叶着生部位上升,晾制后颜色呈现出黄褐色-浅褐色-褐色-红褐色变化;主支脉逐渐增粗,叶片厚度、油分和光泽均逐渐增加。叶位由下至上,烟叶中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和氯含量逐渐增加,钾、镁含量逐渐减少。烟叶烟碱、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间及与6个外观质量指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钾、镁与外观质量显著负相关。综合外观质量和内在化学成分,可将不同叶位的烟叶划分为4个质量不同的叶位组,分别为P1~P3、P4~P10、P11~P14、P15~P16。其中P1~P3、P15~P16主要产出茄芯烟叶;P4~P10主要产出茄衣和茄套烟叶,整株烟的大部分茄衣烟叶产于该叶组;P11~14主要产出茄套烟叶,可少量产出茄衣烟叶。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黑龙江、吉林两省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其吸食品质的关系,分析了两省126份初烤烟叶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鉴定了吸食品质.结果表明:两省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呈现"一高三低"的特征(糖含量较高,烟碱、总氮、氧化钾含量较低);氧化钾、氯离子、总氮含量是影响两省烤烟烟叶吸食品质的主要因素,氧化钾含量低于1.5%或氯离子含量超过0.6%,吸食品质显著下降;总氮含量不宜超过1.8%;未见糖含量与吸食品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清甜香型烤烟外观特征(质量、区域)及其与内在质量的关系,选取中部C2F等级烟叶作为研究材料,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对取自西南高原生态区四川凉山、攀枝花,以及云南曲靖、大理、文山、普洱、红河、临沧、昭通、丽江、楚雄等11个产地的烤烟C2F烟叶样品的外观特征(质量、区域)及其与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烟叶外观特征(质量、区域)为底色白,厚度中等,蜡质感弱,叶片较柔软~柔软,叶面叶背色差小,叶尖叶基身份差小、少量偏中,光泽亮,叶面组织细腻~较细腻,颜色深浅为桔黄;颜色桔黄,烟叶成熟,叶片结构疏松为主、部分尚疏松,身份中等、少量稍厚,油分有,色度中~强。各指标表现较稳定。(2)烟叶外观特征(质量、区域)与常规化学成分总体关系一般,其中颜色深浅与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厚度与烟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颜色与氮碱比、糖碱比呈极显著负相关。(3)烟叶外观特征(质量、区域)与感官质量总体关系密切,其中叶面叶背色差、蜡质感与清甜香,叶面叶背色差与香型、飘逸、细腻柔和程度、余味,厚度与浓度、木质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厚度、蜡质感、叶面叶背色差、颜色深浅是影响清甜香型烟叶风格及质量的关键外观质量特征指标。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烤烟不同基因型间质体色素含量差异及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基因型烟叶中质体色素含量差异显著。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叶绿素a仅与总糖呈显著性正相关;叶绿素b与烟碱呈显著性负相关,与总氮含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类胡萝卜素与总糖呈显著性负相关,但与烟碱和总氮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对总糖、烟碱和总氮的直接影响最大,类胡萝卜素对总糖、烟碱和总氮的间接影响最大。由此可见,通过对烤烟质体色素代谢进行合理调控,有利于协调烤烟化学成分,提高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黑龙江、吉林两省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其吸食品质的关系,分析了两省126份初烤烟叶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鉴定了吸食品质。结果表明:两省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呈现“一高三低”的特征(糖含量较高,烟碱、总氮、氧化钾含量较低);氧化钾、氯离子、总氮含量是影响两省烤烟烟叶吸食品质的主要因素,氧化钾含量低于1.5%,吸食品质显著下降,氯离子含量超过0.6%,吸食品质显著下降;总氮含量不宜超过1.8%;未见糖含量与吸食品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烟草栽培品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分光光度法探讨了不同施钾水平对根际氮细菌、氮古菌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旺长期,烟草根际反硝化作用菌和硝酸还原菌与施钾水平呈负相关,且当N:K2O=1:2.1时,氮素有效性较高,相比对照提高了20.9%,利于烟草生长。晚成熟的上部叶总氮、烟碱含量升高,糖含量降低,烟叶质量受到影响,但在N:K2O=1:3.5~4.2时总氮含量显著降低,此时根际脲酶活性同样显著降低。揭示出施钾水平不仅会直接影响烟草根际氮细菌、氮古菌的群落结构,还会影响土壤氮素有效性、土壤酶活,进而影响氮营养的供应和烟草品质。建议前期适量施肥,并在打顶后追施钾肥,改变根际钾环境,提高烟草品质。   相似文献   

12.
影响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明确影响上部烟叶感官质量最主要的化学成分。  方法  测定国内外6个产地共107份上部烟叶样品主要化学成分,评价其感官质量,分析化学成分指标与感官质量总分的关系;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主产烟区8032份上部烟叶样品的3项主要化学成分。  结果  ① 简单相关分析显示,总糖、还原糖含量与感官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氮、烟碱含量与感官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②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显示,影响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的最主要化学成分为总氮、总糖、烟碱。③国内多数主产烟区上部烟叶总氮含量均高于国外上部烟叶,总糖、烟碱含量接近于或者高于国外上部烟叶。  结论  要提高上部烟叶感官质量,应着重控制总氮含量,协同控制烟碱含量和提高总糖含量。   相似文献   

13.
以烤烟品种云烟85、云烟87、南江3号、晚花K326为供试材料,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烤后原烟物理性状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厚度与总氮含量(相关系数为0.936)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厚度与烟碱含量(0.674),填充值与总糖含量(0.645)、钾含量(0.690),单叶重与烟碱含量(0.666)、总氮含量(0.684)均呈显著正相关;含梗率与烟碱含量(-0.687)呈显著负相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叶片厚度的增加和填充值的降低,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呈降低趋势,总氮含量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四川攀西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对其吸食品质的影响,以指导特色优质烟叶的开发,检测了2007 - 2009年种植生产的共计112份烟叶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对其香型风格特征和常规评吸质量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①烟叶的清香特征彰显程度越高,吸食质量越好;②清香特征彰显程度较高的烟叶,其烟碱和总氮含量相对较低,钾氯比相对较高;③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是影响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主要化学成分;④攀西烟叶的烟碱和总氮适宜含量分别为1.4% -2.0%和1.4% - 1.8%.为进一步彰显攀西烟叶的清香风格,应适度控制烟叶的烟碱和总氮含量.  相似文献   

15.
烤烟物理特性与常规化学成分及外观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简单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方差分析,研究了125 份烤烟烟叶物理特性(9 项)与常规化学成分及外观质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项物理指标之间以叶片厚度与叶质重关系最为密切,其相关系数r=0.808;叶质重、填充值和质量燃烧速率与常规化学成分及其派生值间的相关性最显著.叶片厚度、叶质重与总钾、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且都与钾的相关性最高,而质量燃烧速率则相反,与总钾含量、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平衡含水率与填充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烟叶拉力与化学成分间的关系不显著.烤烟物理特性方面,叶质重对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最大,与烟叶颜色、身份和色度指标均有显著差异,而与成熟度、叶片结构和油分指标间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氮钾用量对烤烟中部叶焦油释放量及其重要化学性状的影响,在吉林延边州试验点安排了两因素三水平氮钾互作试验,测定并分析了烤烟中部叶重要化学性状及烟气中焦油释放量的规律。结果表明,吉林延边地区在施N 45 kg/hm2,K2O 180 kg/hm2时,烤烟中部叶焦油释放量最低;施氮量固定,施K2O量在90~180 kg/hm2范围内增加,焦油释放量降低,但过量施用K2O有使焦油释放量升高的趋势;施K2O量固定在90 kg/hm2和180 kg/hm2时,随施氮量减少焦油释放量降低;烤烟中部叶焦油释放量与烟碱、总氮呈显著正相关,与纤维素、还原糖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烟碱和总氮对焦油释放量有较大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综合研究表明,吉林延边地区可以通过适当的氮钾配施以及调控部分烟叶化学性状来达到降焦减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探明马杜罗茄衣发酵过程中烟叶外观颜色的变化。  方法  本文以"海南3号"茄衣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厚度烟叶,发酵过程中颜色变化,并结合其内在化学物质的变化进行了相关分析。  结果  (1)不同厚度茄衣烟叶发酵过程中颜色参数值(L*、a*、b*、C)都呈现一致的下降趋势,其中尤以明度值L*下降最为显著。(2)随着发酵时间增加,茄衣中总糖、烟碱和质体色素含量逐渐降低;还原糖与钾含量呈单峰变化;总氮与氯含量波动上升。(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颜色参数与各类质体色素含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多项化学成分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中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的降低以及总氮的升高,明度值L*呈降低趋势;而总糖和叶绿素b含量的降低,则引起饱和度C的降低和色相角H°的升高。  结论  茄衣烟叶颜色与化学成分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发酵促进马杜罗茄衣颜色转深。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中间香型烟叶特色彰显度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对国内不同中间香型产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及派生值与中间香型特色彰显度进行了简单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烟碱和钾氯比与中间香型特色彰显度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两糖比、蛋白质、氮碱比、氯、总氮和糖碱比与中间香型特色彰显度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烟碱、总氮、氯、蛋白质和糖碱比直接影响中间香型特色彰显度,两糖比主要间接影响中间香型特色彰显度,氮碱比和钾氯比对中间香型特色彰显度的影响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减轻保山烟区因大量施用速效氮肥可能引起的面源污染,研究了缓释肥减氮施用对保山烟区土壤理化性质、烤烟品质和氮素平衡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不施肥(CK)和单施化肥(T1)相比,缓释肥(T2)及其减氮处理(T3)使团聚体粒径趋于集中,提升了表层土壤速效养分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T2与T3相比,速效养分无显著变化;(2)与CK相比,施肥处理增加了烟叶中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和钾含量;与T2相比,T3降低了总糖、还原糖、总氮、钾和烟碱含量,增加了钾氯比和糖碱比;不同施肥处理间烤烟评吸质量档次差异不显著;(3)T2、T3较T1提高了氮肥农学利用率(RE)、农学效率(AE)和偏生产力(PFP),T3提高显著(p<0.05);T3较T1和T2显著降低了氮素表观淋失率(LLR)(p<0.05);T2、T3氮素稍有盈余,T1氮素稍有亏损。综上所述,缓释肥可以在减氮基础上保持氮素平衡利用和烤烟品质,可考虑在保山烟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