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双  王向阳   《中国食品学报》2019,19(10):190-196
目的:快速找到青菜冷处理的临界点温度。方法:使用叶绿素荧光仪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不同温度冷水处理的青菜。结果:青菜叶片用冷水处理1 min,在-4℃检出低温伤害,显示处理时间不够。冷水处理青菜10min,可以判断冷害温度,而不足以激发显著的冷激反应。在0℃时,ETR和qP下降极显著,Y(NO)显著上升。在2℃时,所有荧光参数正常,属于安全温度。处理30 min时,2℃处理的NPQ和q N显著上升,有明显的冷激反应。0℃处理30 min后K+溶出极显著上升(P0.01),说明细胞膜渗漏加剧,青菜在0℃下贮藏可能有冷害。0~2℃处理Ca2+溶出显著上升,说明已引起细胞壁的变化。Na+溶出随温度下降而下降,0℃处理Na+的溶出最少。结论:ETR和K+溶出可作为冷害指标,NPQ和q N可作为冷激温度和时间的指标。0℃冷水处理10 min或30 min均可以检出低温伤害,青菜在0℃下长期贮藏可能有冷害,2℃处理30 min有冷激反应,在该温度可以安全贮藏。1℃是两者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2.
吴朝霞  高跃  黄姗  张琦  徐亚平 《食品科学》2012,33(17):193-197
通过考察胡桃醌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的作用来研究胡桃醌的抑菌机理。采用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胡桃醌作用于大肠杆菌后,测定培养液中的相对电导率、蛋白质质量浓度和细胞内外K+、Na+含量的变化,并结合透射电镜图来分析胡桃醌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的影响。结果表明:胡桃醌能够改变大肠杆菌细胞膜的渗透性,大量带电离子和蛋白质外漏;菌体细胞内外K+、Na+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变化显著。透射电镜观察,经胡桃醌作用后菌体细胞被破坏,细胞膜变薄,细胞个体之间界限变模糊,内容物流出。并且,随胡桃醌质量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的破坏越显著。显示胡桃醌的抑菌活性与其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的破坏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酪蛋白酸性乳浊液中研究了Na+、K+、Ca2+等正离子及Cl-、H2PO4-、HPO42-、SO42-等负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底部d3,2和离心沉淀率随Na+、K+、Ca2+、Cl-、SO42-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随H2PO4-、HPO42-质量浓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Na+、K+质量浓度对底部d3,2和离心沉淀率的影响较小,Ca2+的影响较显著。表观粘度随正离子和负离子质量浓度增加均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当Na+、K+、Cl-质量浓度为0.005%,H2PO4-、HPO42-质量浓度为0.015%,乳浊液稳定性较好,而Ca2+影响其稳定性较明显,最好不添加。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甜瓜果实的细胞膜透性变化及K+、Na+和Ca2+的外渗率。结果表明,甜瓜果实在2℃和5℃贮藏条件发生冷害,其细胞膜透性增加,且温度越低增加越大,表明对膜的伤害越严重。K+的外渗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Na+外渗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1d后贮藏温度越低Na+外渗率越大;Ca2+的外渗率极低,且温度和贮藏时间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应力松弛模式研究了一价离子(K+和Na+)和二价离子(Ca2+和Mg2+)对高酰基结冷胶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酰基结冷胶凝胶的应力松弛行为符合Peleg经验模型。离子浓度和离子种类对高酰基结冷胶凝胶应力松弛行为影响显著,平衡弹性模量(EA)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呈马鞍形趋势变化,且其与凝胶硬度呈现较好的正相关(R=0.943~0.983),表明EA可以用来表征高酰基结冷胶凝胶的强度。相对于一价离子(K+、Na+)而言,二价离子(Ca2+、Mg2+)形成的凝胶强度更高,且用量更少。在相同离子浓度下,Na+形成的凝胶比K+形成的凝胶强,Ca2+形成的凝胶则比Mg2+形成的凝胶强。在16000 g下离心10 min,高酰基结冷胶凝胶保水性均在95%以上,与离子浓度基本无关,保水性能优异。高酰基结冷胶应力松弛机制是体系内部物理交联点的移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芦笋多糖对肿瘤小鼠红细胞离子通道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了肿瘤动物模型,分高、中、低剂量腹腔给予芦笋多糖7 d,采集并制备红细胞悬液,用试剂盒结合分光光度计测定肿瘤小鼠红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采用Fluo-3/AM、MQAE、BCECF-AM荧光探针染色,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小鼠红细胞内[Ca2+]、[CI-]、[H+]浓度的变化。结果:芦笋多糖能升高肿瘤小鼠红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降低肿瘤小鼠红细胞内[Ca2+]浓度,增强红细胞阳离子通道转运活性。芦笋多糖能够降低肿瘤小鼠红细胞内[CI-]浓度,增强红细胞阴离子通道转运活性。芦笋多糖还能够降低肿瘤小鼠红细胞内的[H+]浓度,升高红细胞内pH,维持红细胞酸碱平衡。结论:芦笋多糖通过提高肿瘤小鼠红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功能,稳定细胞内环境,从而有助于保护红细胞膜结构,维持红细胞发挥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揭示超高压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大肠杆菌O157:H7细胞膜的损伤。研究了200、400、500 MPa不同压力对大肠杆菌O157:H7的灭活作用,通过对菌体细胞核酸类物质、钾离子和镁离子泄漏量、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摄入量、细胞膜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变化的分析研究,评价不同超高压处理压力对大肠杆菌O157:H7膜损伤效应。结果表明,经200、400 MPa压力处理5 min后,大肠杆菌O157:H7菌落总数由初始8.8(lg(CFU/m L))分别下降至8.2(lg(CFU/m L))和6.3(lg(CFU/m L)),500 MPa压力处理后,大肠杆菌O157:H7全部死亡。压力升高,细菌细胞内核酸类物质、K+、Mg~(2+)离子泄漏量、PI摄入量均显著增加,细胞膜上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Ca~(2+)/Mg~(2+)-ATP酶对压力的敏感性更强,500 MPa处理组该酶活性几乎完全丧失。超高压处理引起大肠杆菌O157:H7细胞膜产生显著损伤,细胞膜上Ca~(2+)/Mg~(2+)-ATP酶的失活是导致大肠杆菌O157:H7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刘丽凤  孟祥晨 《食品科学》2009,30(1):104-107
冷冻干燥是乳酸菌和益生菌干燥的主要方式,冷冻和干燥两个过程都会影响菌体细胞的存活性,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冷冻和干燥过程对婴儿双歧杆菌的损伤作用。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菌体在冷冻干燥过程中的微结构,通过溢出胞外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评价冷冻和干燥后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通过测定冷冻和干燥后胞内Na+和K+浓度的变化研究离子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婴儿双歧杆菌在冷冻干燥过程中的形态、细胞膜通透性和胞内离子浓度变化程度随冻结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冷冻干燥过程使菌体出现细胞质浓缩、质壁分离、菌体皱缩以及破损现象,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大,使胞内Na+、K+ 浓度显著下降,并伴随比例失调。  相似文献   

9.
以‘久保’桃为试材,利用微酸性电解水(SAEW)结合1%Ca(NO_3)_2对果实进行浸泡处理,分析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口感、腐烂率、相对电导率和出汁率等生理指标,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监测处理后果实内部细胞结构以及Ca~(2+)和K~+含量变化,同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水分迁移变化。结果表明,SAEW结合Ca(NO_3)_2处理优于单一SAEW或Ca(NO_3)_2处理,能明显地抑制桃果实硬度和口感下降,减少腐烂率,降低细胞膜透性的增加,提高对Ca2+吸收,稳定细胞壁和膜系统完整以及细胞间质水,抑制胞内外水散失,从而维持较高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油菜幼苗离子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宝杂油1号和本课题组选育品系南盐油11号为材料,比较了100和200mmol·L-1NaCl胁迫10d对两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系)幼苗生长及其离子吸收和分配的效应。结果表明,盐胁迫明显抑制油菜幼苗的生长,其中南盐油11号的耐盐性明显高于宝杂油1号。盐胁迫导致植株盐分(Na+、Cl-)含量上升,地上部Na+、Cl-积累明显高于根系;植株体内K+、Ca2+含量明显降低。盐胁迫下,维持体内较高的K+/Na+、Ca2+/Na+比率,维持较高的SK,Na、SCa,Na(离子吸收和运输的K+、Ca2+、Na+选择性比率)是南盐油11号耐盐性高于宝杂油1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20%淀粉浆中添加不同量的Na+、Ca2+,研究它们对耐高温淀粉酶酶解淀粉的影响,结果表明:Na+、Ca2+对耐高温淀粉酶的酶解效果均有提高作用,最佳添加量分别为2.61mmol/kg和0.50mmol/kg。此外对Na+、Ca2+与溶液电导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Ca2+的浓度与溶液的电导率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测定粉浆电导率来指导Na+、Ca2+的添加。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细胞能量代谢酶对牦牛前部肱三头肌(TB)、中部背最长肌(LD)、后部股四头肌(QF)3个部位肉成熟过程中Caspase-3活力及品质变化的影响,以15头甘南牦牛为研究对象,按照伊斯兰方式进行屠宰,于0~4℃,风速0.5 m/s条件下成熟,在成熟过程中不同时间点(0 h,2 h,4 h,12 h,1 d,2 d,3 d,5 d,7 d,9 d)测定Na+/K+-ATPase活力、Ca2+-ATPase活力、Caspase-3活力及剪切力、MFI、肉色、p H值及蒸煮损失等指标。结果表明,TB的Na+/K+-ATPase活力在宰后2 d达到最高值,LD和QF的Na+/K+-ATPase活力在宰后1 d达到最高值;宰后12 h,LD和QF的Ca2+-ATPase活力达到最高值;宰后2 d,TB的Ca2+-ATPase活力达到最高值;宰后12 h,LD的Caspase-3活力达到最大值,而TB和QF的Caspase-3活力在宰后12 h显著增大(P0.05),且在宰后1 d达到最大值;TB、LD和QF的Na+/K+-ATPase活力、Ca2+-ATPase活力与Caspase-3活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剪切力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MFI值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性;与肉色指标L*值、a*值和b*值的变化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p H值和蒸煮损失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外源性胰岛素原C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离体红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及红细胞内Ca2 浓度的影响。方法取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肝素抗凝,分离红细胞,生理盐水重新悬浮,加外源性C肽,分别测定细胞膜上的Na -K -ATP酶活性和细胞内Ca2 浓度。结果外源性C肽的加入可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的Na -K -ATP酶活性,并降低红细胞内的Ca2 浓度。结论胰岛素原C肽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的红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蔬菜中的Na+、NH4+、K+、Mg2+、Ca2+5 种阳离子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在优化条件下利用离子色谱仪同时测定蔬菜中Na+、NH4+、K+、Mg2+、Ca2+ 离子的含量。结果:影响5 种阳离子同时提取工艺的因素顺序为提取时间、提取功率、溶剂量,提取时间和提取功率对试验有显著性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0min、提取功率160W、溶剂量25mL。对Na+、NH4+、K+、Mg2+、Ca2+5 种阳离子做加标回收实验,得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9.2%、89.9%、82.7%、87.3%、84.2%。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质量浓度的单癸月桂酸甘油酯的抑菌活性及其抑菌机理进行研究。采用滤纸片法对单癸月桂酸甘油酯进行细菌敏感性测试;二倍试管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光电比浊法测定抑菌效果;二乙酸荧光素(FDA)染色实验研究其对细菌膜通透性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菌胞内蛋白含量、细菌细胞壁脂多糖(LPS)含量、细菌菌悬液离心后上清液中核酸物质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细菌菌悬液离心后上清液中胞内内容物K+、Ca2+、Mg2+含量;扫描电镜观测细菌表面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单癸月桂酸甘油酯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G+)、枯草芽孢杆菌(G+)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破坏其细胞膜及细胞壁,对大肠杆菌(G―)的抑制作用主要是引起细胞壁外膜LPS外泄。  相似文献   

16.
阳离子对CMC溶液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MC具有典型的聚电解质效应,外源性离子强度及离子种类会使其流变性质产生影响.本文通过高级旋转流变仪详细研究了不同盐(包括一价阳离子Na+、K+及二价阳离子Ca2、Mg2+)及不同离子强度(离子浓度为0%~1%)对CMC水溶液流变特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Na+、K+、Ca2+及Mg2+明显影响CMC溶液的零剪切粘度、黏度、剪切稀化指数、黏度衰减特性及黏弹性特性(包括弹性模量G,、黏性模量G”及损耗正切tan (ddlta)),并从微观结构上进行详细解析.同时,通过对CMC溶液进行频率扫描,研究了低频区与高频区的弹性模量与黏性模量随阳离子添加量的变化规律.另外,本文应用浊度仪及色度仪分别测定CMC溶液的浊度以及色度(包括L、a及b),研究了阳离子及其不同浓度对CMC水溶液浊度及色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海藻酸钙纤维所含Ca2+与Na+、K+等离子的交换而导致纤维溶胀甚至溶解的现象.用不同条件下的KCl溶液、NaCl溶液分别处理海藻酸钙纤维,通过处理后纤维增重率的变化及处理液所含Ca2+含量的变化,探讨离子交换对海藻酸钙纤维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值对海藻酸钙纤维溶胀性影响显著,在pH7,温度60~ 65℃,质量分数25%(相对纤维质量)的盐溶液中浸泡20 min时具有最大溶胀性.浸泡纤维后的处理液所含Ca2的浓度与纤维溶胀性变化趋势一致,并且K+溶液处理对海藻酸钙纤维溶胀性能的影响高于Na+.研究表明海藻酸钙纤维的溶胀主要是由于处理液中Na+、K+等离子与纤维所含Ca2的交换导致基于钙离子复合而成纤维的复合结构解体所致.  相似文献   

18.
研究冬枣采后成熟过程中,果实硬度、呼吸强度、细胞壁物质和不同细胞壁多糖组分的单糖含量的变化。在不同的贮藏阶段(0 d和60 d)提取果实的细胞壁物质和8种细胞壁多糖组分,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部分细胞壁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果实硬度缓慢下降,呼吸强度逐渐升高。后熟过程中果肉细胞壁多糖组分量减少,贮藏前、后Na2CO3-1、CDTA-1和KOH-1溶性多糖量的减少率均呈显著差异(P0.01),其中Na2CO3-1和CDTA-1溶性果胶细胞壁多糖减少尤为显著,表明冬枣果肉软化与CDTA和Na2CO3溶性多糖组分的降解密切相关。Na2CO3和CDTA溶性果胶多糖的单糖组分中,富含阿拉伯糖。贮藏前、后阿拉伯糖降解明显,表明支链的降解促进了果实的软化。半纤维素组分(KOH-1、KOH-2、KOH-3细胞壁多糖组分)在成熟过程中下降,但贮藏前、后KOH溶性半纤维素多糖分子质量峰值几乎没有变化,推测其参与果实软化的进程较复杂。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二倍稀释法和牛津杯法测定太白韭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等分析太白韭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外金属离子含量、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含量、电导率、细胞壁完整性、菌体超微结构等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太白韭乙醇提取物的化学组成,探讨其抑菌机理。太白韭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15 mg/mL。用太白韭乙醇提取物处理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外K+、Ca2+、Na+、Mg2+离子含量显著增加,胞外蛋白质、核酸、多糖含量显著升高,菌体培养液电导率也显著增大。太白韭乙醇提取物能够严重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形态,使部分菌体之间出现粘连、聚合现象。在太白韭乙醇提取物中共检出大蒜素和蒜氨酸2种含硫类化合物,尿苷、β-胸苷、腺苷和2'-脱氧腺苷4种含氮类化合物,以及芦丁、山柰酚、槲皮素和异鼠李素4种黄酮类化合物。太白韭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可能与其中所含芦丁、槲皮素、大蒜素、山柰酚等化合物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通过测定最小抑菌剂量(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生长曲线,评价松油烯-4-醇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抑菌能力;随后通过碱性磷酸酶活力、电导率测定,二乙酸荧光素染色实验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评价松油烯-4-醇对细胞壁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测定DNA、总蛋白与胞内钠、钾离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酶活力,来进一步探究松油烯-4-醇对细胞内大分子及细胞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油烯-4-醇对荧光假单胞菌的MIC为2μL/mL;松油烯-4-醇可有效破坏荧光假单胞菌的细胞壁,破坏程度随剂量的升高而增强;松油烯-4-醇会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导致细胞内离子的外渗;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松油烯-4-醇能对细胞膜产生不可逆的破坏;凝胶阻滞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松油烯-4-醇会使大分子的DNA泄露;通过测定总蛋白含量与Na+、K+-ATP酶活力可知,松油烯-4-醇能降低细胞内蛋白质的含量并能阻滞蛋白质的表达与ATP酶的合成,造成细胞凋亡。综上,松油烯-4-醇有望成为新型水产品保鲜剂,本实验可为拓展天然防腐剂在水产品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