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研究茶树资源"黄金菊"对绿茶、红茶的适制性,为江西省茶树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茶树品种宁州2号为对照,检测"黄金菊"茶树资源制成绿茶、红茶后的游离氨基酸(amino acids, AA)、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TB)、咖啡碱(caffeine, CAF)、没食子酸(gallic acid, GA)、表没食子儿茶素(epicatechin gallate,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epicatechin gallate,ECG)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等成分含量变化,对成茶进行感官审评并评分。结果茶树资源"黄金菊"制成绿茶咖啡碱含量在4.13%~4.26%之间,茶多酚含量在20.67%~21.89%之间,氨基酸含量4.16%~4.54%之间。制成的红茶水浸出物集中在43.21%~44.03%,咖啡碱为4.11%~4.42%,茶多酚为24.67%~25.81%,氨基酸为2.21%~2.53%。儿茶素组分制成绿茶、红茶之间差距很大,但均与对照品种相当,感官审评结果显示,黄金菊茶树资源制成绿茶、红茶得分与对照品种相当。结论黄金菊茶树是红茶、绿茶兼制的茶树品种资源,制成绿茶成品品质结果稍逊于对照品种宁州2号,制成红茶品质优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高液相色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分析了7种滁州绿茶的儿茶素组成,并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法(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assay,TEAC)评价了7种绿茶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7种滁州绿茶的儿茶素含量均较丰富,其中阳春白雪一级儿茶素含量最高,为78.93 mg/g。7种绿茶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含量在24.28~33.89 mg/g之间,是含量最丰富的儿茶素单体。除此之外,滁州绿茶中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G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的含量也较高。抗氧化活性实验证明,总儿茶素、EGCG和ECG的含量与滁州绿茶抗氧化能力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江西11种名茶中的5种儿茶素(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并通过测定茶叶样品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还原抗氧化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4项体外抗氧化指标,比较11种江西名茶的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茶叶中5种儿茶素含量有较大差异,总儿茶素含量大部分差异不显著,绿茶和白茶总儿茶素和各种儿茶素含量总体比红茶高;各种类型茶叶均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能力,总体趋势也是绿茶和白茶强于红茶。从抗氧化、防衰老的角度来说,推荐消费者优先选择井岗翠绿、浮瑶仙芝等绿茶,资溪白茶、靖安白茶等白茶。  相似文献   

4.
以初制的绿茶、红茶和乌龙茶为原料,在速溶茶加工过程的浸提工序阶段添加没食子酸(GA),研究其对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没食子酸可显著提高速溶乌龙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的含量,但降低了速溶红茶、速溶绿茶中儿茶素类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信阳红红茶的酚类成分及其抗氧化能力,该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等方法对9个信阳红红茶中8种儿茶素、6种黄酮类、2种酚酸和水解单宁等酚类成分以及3种嘌呤碱进行定量检测;并采用5种不同方法分别检测分析红茶茶样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全部或部分信阳红红茶中共检出除没食子儿茶素外的所有酚类成分和3种嘌呤碱。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9个信阳红红茶中部分茶样之间茶多酚、3种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7种儿茶素、没食子酸、3种黄酮类(花旗松素、槲皮素和山奈酚)、可可碱和水解单宁含量存在极显著性(P<0.001)差异,以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SSA)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信阳红红茶中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最高,其次依次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等儿茶素。芦丁、花旗松素和木犀草素为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其含量分别为1.39 mg/g~1.79 mg/g、0.59 mg/g~0.74 mg/g和0.53 mg/g~0.75 mg/g。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儿茶素、没食子酸等酚类成分以及茶黄素与FRAP、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存在显著(P<0.05)或高显著(P<0.01)正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红茶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研究江西特色茶树资源的生化成分,以“黄金菊”、安吉白茶、福鼎大白茶等茶树为试验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对不同茶叶中儿茶素组分和氨基酸组分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黄金菊”茶中儿茶素组分和氨基酸组分比较丰富,没食子酸酯儿茶素(gallate catechin,G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atechin gallate,CG)含量分别为0.05%、1.21%、0.53%、0.99%、7.91%、0.23%、2.63%、0.01%;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组分,分别比安吉白茶、福鼎大白茶多检出1、3种氨基酸,检测出的成分含量与安吉白茶比较接近。试验结果说明,"黄金菊"茶树中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丰富,同时特征成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不同时期茶树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时间采摘的福鼎大白茶鲜叶氨基酸(amino acids,AA)、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咖啡碱(caffeine,CAF)、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表没食子儿茶素(epicatechin gallate,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epicatechin gallate,ECG)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等生化成分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福鼎大白茶鲜叶中儿茶素组分总含量在12.1 mg/g~18.7 mg/g之间,其中样品4 EGCG含量最高,3月份采摘一芽二叶鲜叶儿茶素品质指数最高为15.66,其儿茶素苦涩味指数也是样品中百分比最高的,儿茶素的品质指数与苦涩味指数、氨酚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测定糕点及饼干中儿茶素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使用UPLC完成糕点及饼干中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G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等7种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测定。最佳色谱条件为以Phenomenex Kinetex-C_(18)(2.1 mm×100 mm,2.6μm)色谱柱,0.1%甲酸水和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78 nm。结果在1.0~100 mg/L范围内,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校正曲线方程的线性良好(相关性系数0.9941~0.9998),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0.2 mg/L。糕点及饼干的加标回收率在82.2%~109%,相对标准偏差为2.3%~9.3%。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且回收率较高,适用于糕点及饼干中茶多酚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陕西不同产区(安康、汉中和商洛)绿茶中茶氨酸(theanine)、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咖啡碱(caffeine,CAF)、表没食子儿茶素(epicatechin gallate,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epicatechin gallate,ECG)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含量进行分析比较。方法:绿茶经热水提取后采用HPLC测定上述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5%三氟乙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190nm和280nm。结果:3个产区中6种组分的含量在0.325~47.061mg/g之间,产区间各组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汉中绿茶中GA的平均含量最高,安康绿茶中茶氨酸、CAF、ECG、EGC、EGCG的平均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工夫红茶自然发酵工艺下,红茶品质的形成与儿茶素的氧化规律,以汝城白毛茶[Camellia sinensis(L.) O.Kuntze CV.ptilophylla]春季一芽一叶为原料,采用传统工夫红茶工艺自然发酵技术,对发酵过程中工夫红茶感官品质的变化和儿茶素氧化规律及氧化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审评不同发酵阶段样品感官品质,并计算样品儿茶素苦涩味指数,结果表明,发酵6 h和8 h综合品质最好,汤色红亮,滋味浓醇,儿茶素苦涩味指数小,因此,在自然发酵条件(室温20℃)下,工夫红茶的生产以发酵6~8 h品质最好。儿茶素氧化规律分析表明,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和简单儿茶素均呈下降趋势。7种儿茶素组分随着发酵的进程均呈下降趋势,发酵12 h后,其中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 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 EGC)含量降至0或痕量。儿茶素氧化动力学曲线表明,自然发酵过程中儿茶素组分的氧化速度依次为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  相似文献   

11.
为提供含硒茶的正确饮用方式,以红茶、青茶和绿茶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茶叶和茶汤中硒元素的定量分析方法,并揭示室温(25±2)℃下沸水浸泡的茶叶茶汤中硒元素溶出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茶叶和茶汤中硒元素检测的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和线性关系均符合定量分析方法学要求。所选红茶、青茶(乌龙茶)和绿茶中的硒元素含量分别为104.27、149.48 μg/kg和179.93 μg/kg。在室温(25±2)℃下,当茶水比为1∶200(g/mL),用沸水浸泡时,红茶、青茶(乌龙茶)和绿茶中硒溶出率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20、60 min和120 min,溶出率分别为68.31%、65.44%和67.51%。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水温有规律下降的同时,茶汤中硒的质量浓度也以不同速率下降。当浸泡时间达到5 h时,红茶和青茶中硒的质量浓度分别下降到10.09 μg/kg和 10.35 μg/kg,而绿茶中硒的质量浓度为 83.31 μg/kg。  相似文献   

12.
选用‘毛蟹’、‘丹桂’、‘九龙袍’、‘矮脚乌龙’4个乌龙茶树品种新梢为原料,分别蒸青固样并加工成绿茶、黄茶、白茶、红茶。所制茶样通过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分析其茶类适制性。结果表明:用‘毛蟹’试制的绿茶,其氨基酸含量在4个品种中最高,为2.02%,酯型儿茶素含量为10.27%,仅低于九龙袍;用‘毛蟹’试制的黄茶,其水浸出物含量、氨基酸含量和咖啡碱含量分别为40.91%、2.13%、3.96%,均高于其它3个品种;用‘毛蟹’试制的白茶,其水浸出物含量在4个品种中最高,为44.32%,茶多酚含量为24.28%,仅低于矮脚乌龙;用‘矮脚乌龙’试制的红茶,其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儿茶素总量和茶黄素含量均为4个品种中最高,分别为40.17%、23.34%、3.18%、0.42%。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毛蟹’制绿茶、黄茶和白茶品质均优,‘矮脚乌龙’制红茶品质优,‘丹桂’制白茶品质较优。综上,‘毛蟹’品种茶类适制性强,适制绿茶、黄茶和白茶,‘矮脚乌龙’适制红茶,‘丹桂’适制白茶。  相似文献   

13.
绿茶、红茶和乌龙茶抗氧化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研究了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抗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能有效的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诱导的鲁米诺化学发光,并且随着发光体系中绿茶、红茶和乌龙茶浓度的升高,发光强度呈现下降趋势即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对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茶的功能及罐装茶饮料的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研究非常活跃作为茶叶重要的活性成分的茶多酚类物质的生理功能,并介绍了罐装茶饮料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食品工业》2006,(5):46-46,48
<正>中国茶文化渊源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茶的盛行,最有功绩的当属陆羽,这位茶圣及其著作《茶经》将茶的地位提高到了修身养性的高度,而其中茶具文化又是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用茶叶多酚氧化酶生物传感器测定茶多酚(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盔  刘仲华 《食品科学》2006,27(7):95-98
从鲜茶叶中提取多酚氧化酶,与氧电极偶合制成酶传感器,以焦性没食字酸子酸为底物,研究了激活剂浓度、缓冲介质、体系pH、操作温度等对响应性能的影响,测得对茶多酚响应的酶动力学方程为R(mV/S)=17.35C/(3.058+C)(C:g/L),米氏常数为3.06g/L,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5~9.4g/L,用于茶叶样品与茶多酚制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的相符。从而为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建立了一种生物传感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茶籽油及茶皂素加工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钟科贤 《中国油脂》2002,27(5):92-95
对茶籽的压榨、浸出、精炼及茶皂素的浸出、精制等加工技术作了综合性的概述。  相似文献   

19.
乌龙茶艺     
品一杯香茗,赏一段茶艺,听一曲雅调,此乃人生一大乐事,由此看来我也算是个幸运儿了——得以工作休闲两不误,茶艺茶香共享之。今天为我们表演茶艺的是一品古道茶楼的李享林小姐。在开演前,她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中国茶艺的四精髓:纯、雅、礼、和——纯即纯真、雅即高雅、礼即礼数、和谓和谐。整个乌龙茶艺的表演如行云流水,让人酣畅淋漓、一爽到底,赶紧随我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20.
茶间道     
茶道,绵绵中外,穿梭古今。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千世界。茶道人生,带您一起品味茶苦茶香……雪夜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不枉人间住百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