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以药食两用材料桑叶和葛根为原料,利用低温烘焙技术研制一种营养丰富的饼干。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分别选取葛根粉添加量、全脂奶粉添加量、桑叶粉添加量以及木糖醇添加量4个因素进行论证和试验,确定最佳桑葛无糖饼干的工艺及配方。结果表明:桑葛无糖饼干的最优方案为低筋面粉25 g、木糖醇8 g、黄油8 g、葛根粉添加量20 g、泡打粉0.6 g、全脂奶粉添加量10 g、全蛋液10 g、桑叶粉添加量5 g;烘烤温度为面火65℃,底火55℃,烘烤时间6 h,此条件下桑葛无糖饼干口感细腻香酥,无裂纹杂质,色泽均匀,有特殊的桑叶清香且带有淡淡奶香。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夹心海苔碎料副产物粉为主料,藕粉、大米粉、燕麦粉、炒米粉为辅料,开发夹心海苔副产物冲调粉产品。结果表明,夹心海苔副产物冲调粉的最优配方为夹心海苔副产物粉52.5 g、藕粉添加量20 g、大米粉添加量10 g、燕麦粉添加量10 g、炒米粉添加量7.5 g。该冲调粉的适宜冲调参数为冲调水温100 ℃、料液比1∶10(g/mL)(冲调粉/水)。利用最优配方制备的冲调粉感官品质高,色泽均匀,冲调后清香味纯正、甜淡适中、口感细腻、流动性好。与市售黄豆冲调粉和黑豆冲调粉相比,该冲调粉在水中的分散性更优,冲调后的稳定性更高,冲调后能够耐受更高的离心力作用而不分层、沉淀。  相似文献   

3.
以紫薯粉、魔芋粉为主要辅料,研制紫薯魔芋硬糖。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研究木糖醇、葡萄糖浆、紫薯粉和魔芋粉添加量对紫薯魔芋硬糖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硬糖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木糖醇3 g,葡萄糖浆15 g,紫薯粉1.2 g,魔芋粉0.2 g,水20 g。糖体呈紫色,色泽分布均匀,外形完整,甜味纯正,坚硬而脆,不粘牙,具有紫薯风味。  相似文献   

4.
为丰富魔芋食品的种类,以魔芋粉和菠菜粉、红枣粉、香蕉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木糖醇和奶粉,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魔芋复合果蔬代餐粉。通过感官评价方法,结合结块率、溶解性等物性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魔芋粉及其他各辅料的添加量,并在该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配比。结果表明,魔芋复合果蔬粉的最佳配方为:魔芋粉6.0 g,菠菜粉1.6 g,香蕉粉4.0 g,红枣粉3.5 g,奶粉20%,木糖醇20%。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发口感良好、苦荞风味突出、富有营养保健价值的苦荞曲奇饼干。方法以低筋粉、苦荞粉为主要原料,以黄油、糖霜和白砂糖、鸡蛋、全脂奶粉、芽苗粉等为辅料,以苦荞曲奇饼干的感官品质为评价标准,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优化苦荞曲奇饼干的原辅料配比,确定饼干最优配方,并测定其营养及功能成分。结果苦荞曲奇饼干最佳配方为:低筋粉65g、市售苦荞粉33g、苦荞芽苗粉2g、黄油45g、糖霜17.5 g、白砂糖2.5 g、鸡蛋25 g、全脂奶粉6 g、食盐0.3 g、复配膨松剂0.2 g。成品饼干总黄酮含量为0.12%,膳食纤维含量为2.08%。结论制作的苦荞曲奇饼干呈浅褐黄色,口感酥松细腻,营养丰富且具有苦荞独特风味,为苦荞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营养丰富、香酥可口、甜度适宜,具有豆渣和黑米风味的焙烤类食品,以豆渣粉、黑米粉、木糖醇为原料制作豆渣黑米曲奇饼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定和硬度为指标对豆渣黑米曲奇饼干进行配方优化。得到豆渣黑米曲奇饼干的最优配方(以低筋粉添加量100 g为基准):豆渣粉添加量为15%,黑米粉添加量为10%,黄油添加量为150%,牛奶添加量为70%。在此配方下饼干的感官评分为93.7,硬度为1 882 g。  相似文献   

7.
以莜麦粉、苦荞粉为原料,木糖醇为辅料,开发高纤维杂粮降糖代餐粉。以产品的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原料的烘焙时间和烘焙温度,然后从原料配比、木糖醇添加量、粉碎粒度三个方面对代餐粉配方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原料预处理的最佳烘焙条件为:莜麦155℃30 min,苦荞140℃25 min;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72.0%莜麦粉、12.0%苦荞粉、16.0%木糖醇,且原料混合后过120目筛时,代餐粉感官品质最佳,具有冲调性好、口感细腻及风味独特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以葛根粉、玉竹粉及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研制酥性饼干。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葛根玉竹酥性饼干的最佳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葛根玉竹酥性饼干最优配方为葛根粉添加量13%、玉竹粉添加量11%、油脂添加量50%、木糖醇添加量45%,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96.89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葛根玉竹酥性饼干感官评分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木糖醇添加量>油脂添加量>葛根粉添加量>玉竹粉添加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以生牛乳为原料,添加黑米粉、黑豆粉、黑芝麻粉以及紫薯颗粒的"黑色"谷物酸奶的研究与开发。以感官评分、黏度及发酵时间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黑米粉、黑豆粉以及黑芝麻粉的添加量为0.4%、0.4%和0.6%,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黑米粉、黑豆粉和黑芝麻粉的最优添加量为0.4%、0.3%和0.7%。以成品酸度、pH、黏度以及感官评分为指标,研究发酵温度对酸奶质量的影响,结果为发酵温度为42℃,酸奶整体质量最佳。以产品保质期内后酸、黏度、pH以及感官评分为指标,研究发酵终止酸度对酸奶质量的影响,结果为发酵终止酸度是750T时,酸奶整体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0.
研制以燕麦为基料的降糖代餐粉的配方并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先将燕麦粉、脱脂乳粉、全胚芽黑苦荞茶粉、葛根粉、苦瓜仁粉、藕粉、木糖醇、甜菊苷磨成极细粉后混合调配,然后以该产品的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研制出降糖代餐粉的配方,最后再测定出该配方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固定其他成分的量,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全胚芽黑苦荞茶粉添加量、葛根粉添加量、苦瓜仁粉添加量对降糖代餐粉的感观指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曲线法对降糖代餐粉配方进行优选,得到降糖代餐粉的最佳配方。研究结果表明:全胚芽黑苦荞茶粉添加量8.0 g,葛根粉添加量16.0 g,苦瓜仁粉添加量10.0 g时,降糖代餐粉的感官品质最佳,此配方中葛根素含量2.68 mg/g,芦丁含量4.76 mg/g。该降糖代餐粉口感滑腻香甜,营养丰富,能够辅助降糖,可作为高血脂及糖尿病人群的辅食。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刺葡萄酒的品质,以刺葡萄酒为试材,经不锈钢罐、不同产地及类型的橡木制品陈酿6个月后,检测刺葡萄酒的总糖、总酸、挥发酸等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通过橡木制品的陈酿,刺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橡木制品陈酿刺葡萄酒对其残糖和总酚含量影响较大,对刺葡萄酒的总酸、挥发酸、pH无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法国中度烘烤橡木片陈酿的刺葡萄酒中残糖含量最高(4.85 g/L),显著高于对照(4.33 g/L)及其他组(P<0.05),总酚含量为0.90 g/L,感官评分最高为85.1分;德国中度烘烤橡木片陈酿刺葡萄酒的总酚含量最高(1.03 g/L),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残糖含量为4.42 g/L,感官评分为81.0分。综合可知,法国中度烘烤的橡木片陈酿的刺葡萄酒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2.
以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ham)为真空冷冻干燥菌种,以菌种存活率、椪柑橘瓣降解时间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保护剂添加量、菌液浓度和预冻时间对棘孢木霉真空冷冻干燥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其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保护剂添加量为20%、菌液浓度为1×10~8个/mL、预冻时间为24 h,在此工艺条件下菌株的存活率达到81.25%,橘瓣降解时间最低达到31 min。工艺优化后使得菌种存活率和菌株活性都保持较高水平,其发酵液降解橘瓣所需时间较短,该工艺可用于棘孢木霉的冻干处理。  相似文献   

13.
利用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对燕麦进行固态发酵,以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燕麦固态发酵条件,并对燕麦发酵过程中黄酮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动态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燕麦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 ℃,基质pH值6.0,接种量0.5%,发酵时间7 d,在此最优发酵条件,燕麦黄酮含量最高,为58.13 mg/g,较优化前提高41.06%;黄酮含量的变化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冠突散囊菌发酵燕麦提高了燕麦生物活性成分,为燕麦再加工提高附加值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评鉴贵州特色黔苦5号全麦荞茶(QB5T)营养与抗氧化、免疫调节功效,为区域性荞麦饮品研发与推广提供科技支撑。以贵州特色黔苦1号全麦荞茶(QB1T)、贵州特色黔苦5号全麦荞茶(QB5T)为材料,应用福林酚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QB1T、QB5T的多酚、黄酮含量进行测定,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1-2-picryl-hydrazyl,DPPH)法、2, 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 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 ABTS]自由基清除法、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 ability of plasma,FRAP)法测定抗氧化能力,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模型,测定QB5T醇提物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器官、细胞免疫影响。结果表明:QB5T感观及冲饮特性较优;营养价值较高,碳水化合物占69.50 %,蛋白质含量达20.12 %,多酚、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QB1T(P<0.05),分别为25.72、20.06 mg/g;总黄酮主要为芦丁(18.23 mg/g)、山奈酚(660.00 μg/g)和槲皮素(412.33 μg/g)。QB5T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显著优于QB1T,且浓度为100 μg/mL时,对ABTS+·、DPPH·清除率分别达59.53 %、75.02 %,仅次于VC,而FRAP值(255.24 μg FeSO4·7H2O eq/mL)显著优于VC(231.72 μg FeSO4·7H2O eq/mL)。采用QB5T醇提物灌胃免疫低下小鼠,小鼠各项免疫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高剂量组的胸腺指数(4.98 mg/g)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脾脏指数(7.77 mg/g)、IgG含量(1 095.65 mg/100 mL)、IgM含量(175.23 mg/100 mL)、血清血溶素水平(OD450值为0.49)、耳肿胀率(121.62 %),吞噬率(53.12 %)则均表现为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研究5?种木槿花卉及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其中的活性物质成分,以期为木槿深加工及其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5?个品种木槿花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木槿原种、粉紫重瓣木槿花、薰衣草薄绸木槿花、紫玉和雅致木槿,各品种木槿花的抗氧化活性排序与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排序基本一致,其中木槿原种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达到了17.33?mg/g和12.68?mg/g,且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总还原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1.58?mmol/g和6.82、17.96?mg/g。木槿花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与花青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木槿原种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正丁醇的总还原能力(6.16?mmol/g)最高,且对DPPH自由基(15.50?mg/g)和ABTS自由基(40.71?mg/g)清除效果最好。从木槿原种正丁醇萃取物中初步鉴定出8?种抗氧化物质,分别为山柰酚-O-六碳糖-C-六碳糖苷、芹菜素、山柰酚-O-六碳糖-C-六碳糖苷同分异构体、芹菜素-C-二糖苷、芹菜素-葡萄糖芹糖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芹菜素-7-O-芸香糖苷、矢车菊素-3-丙二酰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16.
以贵阳青棒豆为试材,研究3种保鲜剂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二氧化氯缓释保鲜剂浓度过高加快腐烂外,涂膜处理和大蒜精油缓释保鲜剂均能显著抑制贵阳青棒豆腐烂率的增加;3种保鲜剂处理均能显著抑制失重率增加,贮藏5d时3种保鲜剂对贵阳青棒豆的呼吸速率影响不显著,贮藏10、15d时3种保鲜剂处理均促进呼吸速率;3种保鲜剂处理均显著抑制纤维素的增加,维持豆荚的L*和a*;天然固体保鲜剂有效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otal soluble solid,TSS)、抗坏血酸的增加。其中,天然固体保鲜剂对贵阳青棒豆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7.
研究超声波-酸解改性的麦麸粉不同添加量对面粉粉质特性、面团拉伸特性、面粉糊化特性以及面团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改性麦麸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呈上升趋势,稳定时间和粉质指数则先上升后下降;面团的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阻力、拉力比数随酸改性麦麸粉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延伸性和拉伸面积呈下降趋势,对面团的拉伸特性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峰值黏度、最低黏度、衰减值、最终黏度、回生值、糊化温度及峰值时间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质构特性结果表明,面团的硬度、弹性、黏附性、咀嚼性、内聚性和回复性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综合得出,酸改性麦麸粉添加范围6%~9%可以改善面粉粉质及质构特性。  相似文献   

18.
绿茶粉添加对黑色冲调粉抗氧化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绿茶粉添加对黑色冲调粉抗氧化及消化特性的影响,在黑色冲调粉中加入绿茶粉,比较不同梯度的添加量对黑色冲调粉抗氧化特性和体外消化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绿茶粉添加量的增加,黑色冲调粉表现出抗氧化性增强,淀粉水解率下降的趋势。添加绿茶粉的黑色冲调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和总还原力的吸光度分别为97.29 %、12.34 U/g、0.715。绿茶粉添加有助于提高黑色冲调粉的抗氧化能力、降低消化特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冷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非热杀菌技术,已引起全球科学家的关注。该技术具备低温、短时、破坏性小、无残留等优点,目前在食品杀菌中已得到快速的发展。与传统的热杀菌技术相比,能够极大地减少食品杀菌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耗,改善产品的色泽和风味,有效地解决热敏性食品的杀菌难题。该文综述了冷等离子体的杀菌机理、食品表面及包装材料的杀菌、净化废水、表面去污等领域应用研究进展,为冷等离子体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丰富褐藻胶降解酶产生菌的来源,该研究以褐藻胶为唯一碳源,从长兴岛采集的腐烂海带中筛选能够高效降解褐藻胶 的菌株,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筛选和鉴定获得一株能够高效降解褐藻胶的 水莱茵海默氏菌(Rheinheimera aquimaris),编号为E-10,其产褐藻胶降解酶活力为14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