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2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系统喷嘴的改进,克服了炉膛内烟气反窜现象和螺旋给煤机"堵煤"现象,保障了锅炉正常、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中心给煤机在防止电站锅炉给煤系统原煤仓棚煤、堵煤中的应用。通过中心给煤机在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系统应用实例,阐述了中心给煤机在防止原煤仓棚煤的作用,同时总结中心给煤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详细阐述了锅炉给煤系统自动投入带来的影响,为今后更好发挥中心给煤机的作用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1 循环倍率和飞灰份额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影响 锅炉选型时,用户应根据燃用煤种,确定循环倍率。循环倍率R的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循环灰量与给煤量之比。它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时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的大小与燃烧效率、适用煤种、受热面吸热量分配及锅炉的整体布置有关。实验数字表明:循环倍率大小与煤的低位发热量成正比,也就是说燃用低位发热值高的优质煤时,为了防止炉膛温度过高结渣.需要增加进入燃烧室的灰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容积采用经验比较法适应性差的问题,采用幂函数规律拟合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数据。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吨汽有效容积、煤的挥发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吨汽有效容积的概念。结果表明:吨汽有效容积与燃用煤种的挥发分是影响炉膛容积的重要因素。为使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达到80%以上,吨汽有效容积(用y表示)与煤的挥发分(用x表示)应满足:y≥7.78x-0.136。  相似文献   

5.
YG—75/3.82—M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无烟煤的运行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忠学  宋连华 《工业锅炉》1997,(3):39-40,51
1.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锅炉设备节能、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循环流化床锅炉依靠其独特的燃烧方式.适应了形势的需要。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循环流化床锅炉为流化燃烧方式,燃料适应性比较广.可燃用烟煤、褐煤、无烟煤、煤外石等。我国的煤种分布较广.有很大一部分是劣质煤及难燃型煤,层燃炉燃用此类煤种时,存在着火困难、负荷量不足、燃烧效率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使用流化床燃烧方式则解决了此类问题.同时也为流化床的燃烧调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无烟煤就是一个实例。无煤烟具有挥发价较低、…  相似文献   

6.
CFBC锅炉炉内多重内循环燃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闫澈  姜秀民 《热能动力工程》1995,10(3):158-161,185
本文论述了由CFBC锅炉炉膛下部密相区内循环燃烧技术与炉膛上部稀相区空间循环燃烧技术所构成的炉内多重内循环燃烧技术的原理与结构。应用本技术所设计完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效率高、体积小、成本低、磨损轻、动力消耗低、运行稳定、操作方便、负荷调节范围广、煤种适应性强等优点,是工业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理想炉型。长期的运行实践证明,炉内多重内循环燃烧技术是适用于矮小燃烧空间的工业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理想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7.
党黎军 《锅炉技术》2004,35(6):32-34
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机多点给煤系统出现的问题,既有系统和设备设计本身先天不足的因素,也有对系统运行方式选择不当的原因。配煤口设计不能满足均匀给煤需要是主要原因之一。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正确的系统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8.
相比传统炉型,大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炉膛宽深比大幅增加,炉膛下部床温在沿宽度方向上的分布特性对锅炉性能的影响更加显著。为明确炉膛下部床温的影响因素,在大型电站CFB锅炉上设计并完成了5个不同工况下的床温调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炉膛出口在宽度方向上的非对称布置导致左右侧炉膛的流动状态偏差较大;两侧墙受热面的冷却作用是侧墙附近存在明显床温梯度的主要原因;低负荷工况下调节各播煤口给煤量的效果要优于高负荷工况;在给煤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给两侧给煤机出力留出一定的裕度,以满足局部床温调节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已被运行实践证明是可靠的洁净煤燃烧技术.目前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可靠性的一个问题是给煤的堵煤问题.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燃烧过程及煤颗粒进入炉膛后与气体、床料的混合过程,探讨了系统简化、性能可靠的前墙给煤的可行性,研究了这一给煤方式对燃料在床料中的混合效果及燃烧效率的影响.提出焦炭失活和气固混合欠佳是燃烧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前墙给煤不会导致燃烧效率的下降,可靠性提高,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因给煤方式不当而出现的运行问题,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压与负压两种给煤方式与煤质适应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煤种对循环流化床焦炭燃烧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和床料的宽筛分特性,特别在燃烧模型中引入了煤种通用理论,数值分析了煤种对焦炭燃烧反应速率的影响.数值分析得到温度和煤种热态实验的温度吻合良好,改进后的模型能够准确反应不同煤种在不同粒径下的焦炭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2.
流化床燃烧煤的成灰磨耗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循环流化床燃烧条件下,煤的成灰磨耗特性是影响床的流化特性和锅炉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将煤在床内爆裂和燃尽引起的尺寸减损和颗粒的磨耗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利用静态燃烧然后冷态流化的方法,得到成灰与磨耗参数,提出煤种的本征成灰数据概念,认为煤种的本征成灰数据应视为只与煤种本身特性有关的燃料特性参数,建议将其作为设计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数据。  相似文献   

13.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炉膛物料浓度分布直接影响炉膛内的传热特性和锅炉负荷。基于CFB锅炉炉膛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建立了密相区以上区域的物料浓度数学计算模型。以1台1 060 t/h CFB锅炉为研究对象,数值计算分析不同煤种、给煤粒度分布、流化风速、分离器效率及床压降对炉膛物料浓度分布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CFB锅炉运行中,针对不同煤质,可以通过优化给煤粒度分布和床压降来调节炉膛上部的物料浓度分布,低挥发分煤种的给煤粒度分布中细颗粒的比例要大一些。分离器性能越好,床质量越好,在相同的流化风速和床压降下,炉膛出口处物料浓度随d50、d99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何鹏  尤奎 《节能技术》2012,30(2):186-188
分析了奇瑞汽车有限股份公司动能公司的WHG-75/3.82-Mx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先后对煤筛分机、给煤机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造。改造后的锅炉在运行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循环流化床煤着火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不同煤种在循环流化床(CFB)条件下的着火温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流化床条件下煤着火燃烧的特点,并对流化床煤的着火温度进行了公式拟合,提出了简单的计算方法。对燃烧无烟煤的CFB锅炉,建议采用启动煤点火。  相似文献   

16.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高、煤种适应性强、污染少,已被人们普遍公认。将现有的链条锅炉改为高、低混合循环流化床锅炉,其原锅炉的锅筒、对流器、省煤器、空予器、钢架可基本不作改动,只需变动炉膛部分的受热面、主燃烧设备、部分炉墙、鼓引风机、制煤系统。 湖南省节能中心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高、低混合流速循环流化床锅炉,已成功地应用在衡东火电厂、石门县火电厂、辰溪县火电厂、涟源钢铁厂、重庆澎水火电厂等30余台锅炉,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改造前后的经济效益分析 1、衡东火电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不同给煤方式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特性的影响,论文基于fluent软件,搭建了循环流化床炉膛模型,对炉膛内的燃烧特性以及燃烧成分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利用GAMBIT软件对130 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进行网格划分,分别对前墙给煤和前后墙给煤条件下的锅炉燃烧过程进行模拟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前墙给煤方式下,炉膛燃烧温度过渡平滑,分布较为均匀,炉内燃烧充分且较为稳定。中小型锅炉应多采用前墙给煤。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燃烧效率高、煤种适应性强和大气污染物SO_2、NO_x排放低等优点,近十年来在国内外都受到极大的重视,发展十分迅速,它是重要的高效清洁燃煤实用技术。 由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研制的低携带率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它采用了平面分离器等技  相似文献   

19.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高效率、低污染和良好综合利用的燃煤技术,由于它在煤种适应性和变负荷能力以及污染物排放上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其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降低循环流化床飞灰可燃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高效、低污染、煤种适应性广等优点 ,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但目前国内流化床锅炉普遍存在着飞灰含碳量高 ,锅炉燃烧效率达不到设计值的问题。概述了影响飞灰含碳量的主要因素如煤种、煤的粒径及循环系统运行状况等。在对现有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高的原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 ,提出了降低飞灰含碳量 ,提高燃烧效率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