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摘要几丁质酶(Chtinase,EC3.2.1.14)能够催化水解N-乙酰-D-葡萄糖胺糖苷键,降解几丁质,得到用途广泛的几丁二糖或N-乙酰葡萄糖胺。通过对几丁质酶的特点、理化性质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介绍,展望了其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几丁质酶是一种专一性降解几丁质的水解酶.在工业上,几丁质酶可用于制备功能性甲壳低聚糖.结合平板透明圈法和摇瓶发酵测酶活力的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几丁质酶的菌株L012,酶活力为0.75 IU/mL;采用离子色谱法对菌株L012产几丁质酶的酶解产物进行分析,初步确定产物中有氨基葡萄糖、乙酰氨基葡萄糖以及聚合度小于10的寡糖.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纯化微生物产几丁质酶的方法步骤繁琐、不易控制、得率较低。经过实验探索得出一种较简单、快速、并可批量处理的几丁质酶纯化法。将含有几丁质酶的发酵上清液与胶体几丁质混合后离心,几丁质酶随胶体几丁质沉降而与其他成分分离,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再用蒸馏水重悬,放入30℃恒温箱温育72 h,胶体几丁质被完全水解,从而得到纯几丁质酶。此纯化方法条件温和,可保证纯化后的酶保持其生物活性。SDS-PAGE检测及比色法对其纯度检测表明几丁质酶纯化回收率达到88.53%。  相似文献   

4.
Pseudomonas sp.TUC13变温发酵生产几丁质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不同温度(25℃-41℃)对菌株Pseudomonas sp.TUC13菌体生长和产几丁质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TUC13发酵生产几丁质酶的变温控制策略,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变温发酵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选、经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TUC13变温发酵产几丁质酶的最佳温度控制方案为:发酵初期温度控制在37℃条件下培养,55h后改为30℃继续培养至发酵结束。采用优化后的变温培养工艺,发酵液几丁质酶酶活性达到1737.1U/mL,较采用恒一温度(29℃)发酵几丁质酶酶活峰值提高16.6%。  相似文献   

5.
产几丁质降解酶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板透明圈法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产几丁质降解酶菌株L12酶活力为0.63U/mL。通过产酶条件优化,初步确定了该菌株较适产酶培养基和摇瓶发酵条件。条件优化后酶活力提高约1.6倍,达到1.06U/mL。  相似文献   

6.
海洋环境中有总量巨大的几丁质资源,细菌为主的海洋微生物能用产生的几丁质酶将长链几丁质水解为可利用单体,从而海洋维持碳氮循环的平衡,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同时,工业上利用几丁质酶制备N-乙酰-D-氨基葡萄糖和几丁寡糖具有较大应用价值。迄今为止,研究者已鉴定了30多种海洋细菌所产的几丁质酶。本文着重介绍海洋几丁质的结构和来源、几丁质酶的作用方式和海洋细菌来源几丁质酶的催化性质,并且分析了几丁质酶在农业、医药和食品领域的应用。几丁质酶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工业酶制剂。  相似文献   

7.
几丁质酶(EC 3.2.1.14)是一类能够催化水解几丁质结构中β-1,4糖苷键的水解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多种生物中。植物几丁质酶的高水平表达能够增强植物对害虫、病原菌和环境胁迫的抵抗能力。最近的研究表明,来源于植物性食品的几丁质酶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过敏原,与乳胶-水果综合症密切相关。致敏性植物几丁质酶的潜在健康危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总结了致敏性植物几丁质酶的分布、结构、分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致敏性植物几丁质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以期为食品中致敏性植物几丁质酶的分离、结构鉴定、过敏原性评价和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海洋是自然界几丁质主要来源地,滋养出种类繁多可降解几丁质的微生物,因此从海洋中筛选产高活性几丁质酶的细菌,是获得高产几丁质酶微生物的有效途径。该文以胶体几丁质为唯一碳源,从渤海滩涂筛选到一株具有降解几丁质特性的细菌Y-8,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几丁质酶酶学性质。Y-8菌株经分子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发酵上清液经SDS-PAGE及蛋白质谱分析,发现其存在2种几丁质酶,分别为Chi1几丁质外切酶,氨基酸残基数为848,理论分子质量为87.6 kDa; Chi2几丁质内切酶,氨基酸残基数为1 054,理论分子质量为112.9 kDa。Y-8所产生的几丁质酶能够高效降解胶体几丁质,获得单一产物N-乙酰氨基葡萄糖,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45℃保温1 h,仍能保持70%以上活性;最适pH为6.0,在pH 4.0~9.0、37℃保温1 h后相对酶活性保留55%以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10 mmol/L的Mn2+能使几丁质酶活性提高362%,而EDTA以及SDS、吐温-20、吐温-80对酶活力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几丁质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丁质酶的用途非常广泛,综述了几丁质酶的底物--几丁质,以及其分布和来源,重点讲述了微生物几丁质酶的分类、合成条件、应用、研究进展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拮抗性酵母几丁质酶的纯化、性质及抗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番茄果实表面分离到一株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它在几丁质诱导下能产生较高活性的几丁质酶。采用硫酸铵盐析、DEAE-纤维素(DE32)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dexG-100分子筛柱层析,获得了凝胶电泳均一的几丁质酶。用SDS-PAGE测得该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400;以胶体几丁质为底物的Km和Vmax分别为6.91mg/mL和12.95μmol/min;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50℃和7.0。在50℃条件下,酶蛋白在pH5.0~9.0较为稳定;抗菌活性实验表明,该酶对供试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几丁质酶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几丁质酶(Chtinase,EC3.2.1.14)能够催化水解N-乙酰-D-葡萄糖胺糖苷键,降解几丁质,得到用途广泛的几丁二糖或N-乙酰葡萄糖胺。通过对几丁质酶的特点、理化性质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介绍,展望了其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几丁质脱乙酰酶(CD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对几丁质脱乙酰酶(CDA)的研究概况,包括酶的微生物来源、性质、酶的底物特性、酶的生物学功能和酶的基因等,并对CDA潜在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高效利用虾蟹壳资源,推动壳聚糖的几丁质脱乙酰酶法生产,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1 株高产几丁质脱乙酰酶的红球菌菌株11-3进行基因组测序,并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包括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直系同源群集(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COG)、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注释,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注释以及几丁质降解相关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发现,红球菌11-3的基因组为6 089 866 bp,共5 904 个编码基因,GC含量为70.514%。经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注释共识别了165 个基因,包括59 个碳水化合物酯酶基因,42 个糖基转移酶基因,36 个糖苷水解酶基因和28 个辅助氧化还原酶基因,其中,鉴定出1 个几丁质脱乙酰酶基因(gene4907),4 个几丁质酶(EC 3.2.1.14)基因(gene1286、gene1287、gene3810、gene4754)和2 个壳聚糖酶(EC 3.2.1.132)基因(gene4921、gene5362)。gene4907与已报道的几丁质脱乙酰酶基因的序列一致性为26.60%~32.43%,为一种新的几丁质脱乙酰酶。因此,红球菌11-3菌株在几丁质资源的开发领域具有极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碳源对苏云金杆菌HD224菌产几丁质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八种碳源对苏云金杆菌HD224菌产几丁质酶的影响。几丁质为其最适碳源,2.0%粉末几丁质最有利于产酶,而同浓度的胶体几丁质其诱导效果远不如粉末几丁质。N-乙酰葡萄糖胺和葡萄糖的存在使HD224菌的产几丁质酶系统完全受到了抑制。麦芽糖、乳糖、淀粉和蔗糖使其产酶量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而麸皮的加入使菌株的产酶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从高温紫链霉菌Z16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酸性耐热几丁质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粗酶液经硫酸铵沉淀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得到电泳级纯酶,酶活力回收率为22.3%,纯化倍数为12.7倍,比活力由2.9U/mg提高到36.8U/mg。SDS—PAGE和凝胶过滤测定纯酶的分子量分别为41.6ku和40.8ku,表明该酶为单亚基蛋白。酶学性质测定结果表明,该几丁质酶为酸性酶,最适pH为4.0,在pH3.0~6.0时保持较高的酶活力。该几丁质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且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在55℃和60℃时的半衰期分别为267min和132.9min。该几丁质酶能够水解胶体几丁质,水解产物主要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几丁二糖以及少量的几丁三糖。该酶优良的酶学特性使其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豆科植物几丁质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丁质酶是植物抗真菌基因工程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综述了豆科植物几丁质酶的性质、功能及其基因特性。豆科植物几丁质酶是抗植物真菌病害最有意义的蛋白之一,事实表明,提高几丁质酶在转基因食品及作物中的表达量可有效减少植物致病菌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几丁质酶(chitinase)是一类可催化几丁质水解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寡聚体或单体的糖苷水解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与病毒)及动植物中,因其特殊的生理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医学应用、废弃物处理及环境保护等领域。文章综述了微生物几丁质酶的来源与分类、发酵条件、酶学性质及应用领域,以期为几丁质酶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以一株产几丁质酶细菌Chitinolyticbacter meiyuanensisSYBC-H1为材料,对几丁质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通过硫酸铵沉淀、DEAE-cellulose阴离子交换介质和SephadexG-100分子筛层析柱处理其所产几丁质酶,获取纯度为95%以上的几丁质酶。酶学性质表明,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6.5,在50℃以下较为稳定,在pH值为5.0时最稳定,β-巯基乙醇有利于防止半胱氨酸氧化而增加几丁质酶稳定性,EDTA可增加该酶稳定性,Na+,K+对几丁质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Zn2+,Mn2+,Fe2+,Fe3+对几丁质酶有较大的抑制作用。SYBC-H1几丁质酶可把虾皮水解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水解率为21.8%。  相似文献   

19.
植物几丁质酶纯化、测定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几丁质酶是植物体中能够水解几丁质多聚体的一种致病性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proteins)。近年来对于几丁质酶的研究报道中,大量新型的植物几丁质酶被分离纯化,并建立了不同的酶活测定方法,在几丁质酶的结构及分类方面也逐步有了系统的研究。从几丁质酶的结构及分类,分离纯化以及已建立的酶活测定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几丁质酶在农业、食品生产及药用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产几丁质酶的研究概况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产生几丁质酶的微生物种类、生态分布,微生物几丁质酶的类型、酶学性质、作用机理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且认为几丁质酶系的研究与开发在农业、工业、食品、医药等领域展现出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