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辊间磨损均匀为目标采用倒推计算思想,可直接一次性同时算出工作辊、支撑辊的辊型,避免了通常采用的矩阵方法中需反复迭代计算求解辊凸度的过程.经生产实践表明,该方法计算出的辊型生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杜文军  马庆民 《钢管》1991,(4):47-53
新型组合辊采用辊身、辊圈,压盘三部分组合的方式,使磨损严重部位处的有效厚度增加,提高了耐磨性。同时,各部分可以更换,避免了整体报废。  相似文献   

3.
《模具工业》2019,(7):60-62
以卧式轧机芯辊为研究对象,将产品高度进行分组,对芯辊工作部位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出芯辊工作时的失效极限,根据强度校核结果指导工艺设计,选择合理的轧制力,避免芯辊因轧制力过大而产生弯曲、断裂,延长芯辊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三段式齿辊采用齿部辊身单独铸造,避免了热节产生,解决了整体式齿辊缩孔、缩松等工艺难题;而上、下辊径采用组织致密的锻件,使得整体性能大大提高。同时,内部创新采用贯流机构,保证了冷却水均匀冷却,减少使用时产生裂纹、漏水等问题,延长了齿辊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基于Deform的钼板轧制用轧辊辊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钼板轧制过程中,撕裂轧废现象严重等问题,对钼板轧制常用的典型轧辊辊形,如直线廓形轧辊、CVC轧辊辊形以及SMART Crown轧辊辊形,从辊形曲线设计、轧制应力、破坏情况进行比较,提出一种优化设计的辊形以避免或减少边裂现象.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辊形轧辊施加给钼板轧制应力是现有生产轧辊的168%,而破坏值却是4种辊形...  相似文献   

6.
张明生  孙腾飞 《轧钢》2017,34(2):74-75
平整机组工作辊划伤现象是热轧平整工序常见的一类问题,本文分析了工作辊划伤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控制措施,避免了实际生产中工作辊划伤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辊筒进行表面处理、附加阻尼装置和采用隔振措施,不但减少了辊筒的振动和噪声而且抑制了辊筒振动能量向支架、地基传递,避免二次结构声。试验结果表明这三个方面的措施都是有效的,但组合起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动力显式有限元法辊弯成形全流程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辊弯成形是大位移、大转动、有限应变的过程,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征,成形规律难以通过传统“试错法”把握。为避免成形缺陷,降低开发成本,采用有限元法对辊弯成形进行全流程仿真,可以准确预测辊弯成形过程中应力-应变分布与变化规律,辅助工艺设计与产品开发。采用动力显式算法,可以缩减计算规模,避免隐式算法的迭代收敛问题等限制,容易实现大规模并行计算,减少计算时间。通过对槽型件的辊弯成形进行全流程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刘福龙  许升军 《轧钢》2003,20(2):60-61
通过对高线悬臂式轧机辊环安装固定中锥形套的受力分析,计算了加压工具的加压值,从而避免了加压过大造成崩辊,加压过小造成松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铬铸钢离心轧辊断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某公司热带连轧机R2粗轧高铬钢离心球芯复合工作辊出现的辊身断裂事故,通过对高铬钢离心球芯复合轧辊的特性分析、断口形貌分析、断口外层和芯部组织金相分析、外层不稳定相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测定、轧辊在使用过程中的热应力计算等系列工作,得出造成辊身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轧辊使用过程中,烫辊时间不够,致使轧辊外层与芯部温差过大,导致热应力断裂。避免热应力断裂的主要措施是根据辊温情况合理烫辊。  相似文献   

11.
冷轧辊的失效分析及其修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喜来 《轧钢》2002,19(3):45-47
介绍了冷轧机轧辊存在划伤、粘辊及剥落 3种失效方式 ,重点分析了轧辊剥落的产生机理 ,并提出轧辊失效的预防措施及冷轧支撑辊失效后的修复方法。实践证明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铸造热轧带钢工作辊的剥落失效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在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工作辊剥落失效的主要形式,包括马鞍形剥落、带状疲劳剥落、结合层处脱落、辊肩脱落等。预防措施主要是避免轧辊产生应力集中和轧制过载、避免轧制事故如带钢与轧辊粘钢、制定合理的轧辊磨削工艺、减少轧辊材料中的参杂物等。从而为建立良好的轧辊利用和管理制度提供借鉴,以消除剥落,提高轧辊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陈竹立 《钢管》2014,43(5):71-74
对重力浇铸和离心浇铸轧辊进行了比较,指出离心复合轧辊具有组织均匀致密、硬度高且变化小、力学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详细分析了PQF连轧管机组的轧辊失效原因,提出了预防轧辊失效的方法:加强轧辊检查,合理控制轧制节奏,预热轧辊,控制换辊周期等。  相似文献   

14.
荆其臻  孟庆华  王允强 《轧钢》2000,17(5):36-39
通过分析我国中厚板轧机工作辊的使用情况,指出其辊耗和国外工业先进国家的差距。论述了中厚板轧机对工作辊的技术要求。并针对工作辊易出现的故障,从轧辊制造和轧辊使用维护方面,探讨了降低辊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姚强  悦中福 《物理测试》2008,26(5):45-0
 介绍了冷轧支撑辊及工作辊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论证了轧辊自动超声波检测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在预防轧辊早期失效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a precise understanding of roll failure genesis is complex, the microstructure of a broken roll can often unravel intrinsic deficiencies in material quality responsible for its failure. This is especially relevant in circumstances when, even under a similar mill-operating environment, the failure involves a particular roll or a specific batch of rolls. This paper provides a micro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he cause of premature breakage of a second-intermediate Sendzimir mill drive roll used at a stainless steel sheet rolling plant under the Steel Authority of India Limited. Microstructural issues influencing roll quality, such as characteristics of carbides, tempered martensite, retained austenite, etc.,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through optical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lectron-probe microanalysis, image analysis, and x-ray diffractometry. These are discussed to elucidate specific microstructural inadequacies that accentuated the failure. The study reveals that even though retained austenite content is low (6.29 vol%) and martensite is non-acicular, the roll breakage is a consequence of intergranular cracking caused by improper carbide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7.
徐亮  王章岭  李欢  刘鸿明  王智锋 《轧钢》2018,35(6):93-94
针对酸轧机组生产过程中频繁出现的轧机工作辊爆辊事故,从轧辊使用周期、生产过程控制、轧辊材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了轧辊失效机理,并对轧辊失效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据此制定了预防轧辊表面剥落的应对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了轧辊爆辊事故的发生,使得爆辊事故发生率锐减,辊耗由2015年的1.12kg/t降低到0.49kg/t,辊耗损失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8.
冷轧辊双频感应淬火工艺诀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武钢冷轧薄板厂冷轧辊双频感应淬火再硬化工艺技术,详细阐述了其热处理工艺诀窍,并在掌握冷轧辊传统检测工艺标准的基础上对冷轧辊淬火失效问题提出了新见解,解决了冷轧辊淬火过程中出现裂纹的质量问题,进而把轧辊质量提高到进口辊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秦小龙  王洪鹏 《轧钢》2022,39(5):122-125
针对某热轧厂1 580 mm生产线精轧出口层流辊道内冷辊频繁发生操作侧轴承失效问题,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核算了内冷辊受热轴向膨胀后操作侧轴承侧向间隙。结果表明:操作侧轴承侧向间隙满足使用要求,轴承失效和辊筒受热膨胀无关;操作侧轴承失效的直接原因是轴套制造精度低导致骨架油封失效、内冷辊高速旋转“吸水”效应,使冷却回水进入轴承座内部,进一步造成润滑不良进而造成轴承失效。为此,对内冷辊回水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在操作侧轴承座端盖和水套之间增加法兰,延长轴套及安装轴套的轴头,在轴头和轴套之间增加O型密封圈。改进后两年的使用周期内没有发生过轴承失效故障。  相似文献   

20.
冯延青  孟树志 《轧钢》2003,20(4):49-50
介绍了热轧板带生产中所使用的高镍铬离心复合轧辊的性能指标和失效形式;分析了其失效原因后指出:通过选择合适的轧辊强度、硬度和韧性指标,调整轧制条件,并采用轧辊超声波检验技术,可有效防止轧辊的非正常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