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产耐酸性α-淀粉酶菌株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产耐酸性α-淀粉酶黑曲霉菌株AS-Y的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经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影响产耐酸性α-淀粉酶的菌株产酶量的主要因素为含水量>接种量>附加氮源>Ca2+.固体发酵条件中,水∶麸皮为1∶1,麸皮量为15 g,接种量为4 mL,温度为30 ℃~32 ℃.发酵培养基中,麸皮∶硫酸铵为1∶0.05,CaCl2为0.01 g.在上述最佳的发酵条件下,确定其固体发酵时间为60 h~72 h,酶活达到286.64 U/g.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固态发酵条件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PZ301合成酸性α-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态发酵最佳培养基组成:麸皮7.0g,葡萄糖0.07g,淀粉0.21g,(NH4)2SO40.07g,起始pH 4.2;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5℃,料水比为1∶1,接种量3mL(孢子浓度为107个/mL)。在上述条件下培养72h,酶活力可达19.6IU/g干培养基。另外还测定了PZ301固态发酵中生物量的变化,PZ301菌株的生物量和耐酸性α-淀粉酶在72h时均达到最高,这表明耐酸性α-淀粉酶系同步合成型酶。  相似文献   

3.
黑曲霉产α-转移葡萄糖苷酶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对产α-转移葡萄糖苷酶的黑曲霉U菌株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麸皮和水的质量比为1:1较好,35℃培养48h时产酶量及酶活较高;U菌株生长的最适pH值为6.0;麸皮中的碳源和氮源可以满足该菌株产酶的需要,可以不外加碳源和氮源.  相似文献   

4.
发酵秸杆生产耐高温纤维素酶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绿色木霉110发酵秸秆生产纤维素酶上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和扩大试验,确定了绿色木霉固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干料:水=1:1,原料配比(稻草:麸皮)为6:4,容器装料量7%,接种量3%,培养温度38℃,发酵周期72h,试验因素的影响顺序为水分〉原料配比〉装料量〉接种量。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酶酶活超过25300U/g。  相似文献   

5.
从富含淀粉质的土壤中筛选到1株耐酸性α-淀粉酶的产生菌株ZY8,经初步鉴定为黑曲霉。并对其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产酶适宜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50g/L,柠檬酸氢二铵20g/L,KH2PO43g/L,CaCl20.1g/LF,eSO4.7H2O0.01g/L,MgSO4.7H2O1g/L。以2%的接种量在30℃、120r/min、初始pH4.0的条件下培养72h,酶活力达到19.86U/mL。酶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耐酸性-α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为70℃,最适反应pH值为2.0~5.0,在90℃高温处理20min酶活力仍然保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6.
陈雄  王金华  李世杰 《食品科学》2005,26(10):54-57
首次利用固体发酵对筛选得到的一株克鲁维酵母S120高产菊粉酶的发酵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麸皮是菌株S120产酶的最适基质,10%菊芋粉和0.5%硫酸铵有助于产酶;优化培养条件为:在300ml三角瓶中装料量20.0g,含水量为66%(V/W),起始pH5.7,培养温度34℃,接种量3.9%(V/W),发酵72h,菊粉酶酶活为118.28U/g(干重)。菌株S120菊粉酶的合成属于延续合成型,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微小毛霉产凝乳酶的固体发酵奈件.方法:研究了固体发酵中的固液比,考察了碳氮源、无机盐及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起始pH、接种量等对产酶的影响.结果:培养基固液比为1:0.8,产酶最适培养基为:麸皮10g、水8g、硝酸铵1 g、氯化钙0.08g;最佳产酶条件为28℃、接种量为10%、培养72h、起始pH6.5.结论:微小毛霉诱变菌株HL-1可高效产凝乳酶.  相似文献   

8.
木聚糖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酿造大曲中,筛选诱变出1株木聚糖酶高产菌株U6-5,菌体固态发酵产酶条件研究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麸皮50g,花生壳粉30g,玉米芯粉20g,NH4NO3 0.5g,水110mL,接种量3‰,最适发酵温度28℃~30℃,培养26h-28h,木聚糖酶活力达到6105U/g。该木聚糖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储藏性能。  相似文献   

9.
张镜  李炜东  肖琼娜 《食品科学》2010,31(23):294-299
PS0312 菌株是具有特殊生物学特性的青霉菌株。以三角瓶固体培养研究不同条件与菌株产淀粉酶的关系,以及温度与pH 值对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S0312 菌株以麸皮30.04%、大豆饼粉3.70%、谷壳3.70% 及55.56% 蒸馏水组成的培养基固体发酵湿麸曲淀粉酶产量最高。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以培养基pH3、108 个/mL的种子液接种量1.8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96h 产淀粉酶量最大。PS0312 菌株产淀粉酶在pH2.0~10.0 内具较高活性,酶活大小与pH 值的关系成双峰形;pH3 的条件下酶活性最高,相对酶活100%;pH9 的条件下酶活次之,相对酶活84.98%。酶反应最适温度为60℃,90℃条件下相对酶活为39.06%。研究表明:PS0312 菌株发酵产淀粉酶是一种在强酸、强碱条件下都具有较高的酶活性和耐高温的特殊的酸性、中温淀粉酶,可在较宽的温度与pH 值范围下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筛选自芝麻香型白酒高温大曲中的1株高产淀粉酶扣囊复膜孢酵母的产酶条件和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分析,优化得到菌株最佳产酶条件:原料添加量20 g,含水量51%,接种量18%,发酵温度24℃,在此条件下,经72 h固态发酵,淀粉酶活力达到12 297 U/g,比优化前提高了约63. 96%;进一步对菌株所产淀粉酶性质进行初步研究,该淀粉酶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作用p H值为4. 0。实验结果表明,所筛选菌株产淀粉酶能力较强,性能优良,且所产淀粉酶能够适应大曲发酵的酸性高温环境,具有应用于高温大曲生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均匀试验对双酶协同作用进行了玉米糖化条件、发酵条件的研究,得出最佳糖化条件为:糖化温度64℃、α-淀粉酶添加量0.0435g/20g玉米粉、糖化酶添加量0.0742g/20 g玉米粉、pH 5.7、糖化时间6h,还原糖含量可达119.96g/L;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7℃、接种量10%、发酵时间48 h,添加麸皮量为30g/100g玉米粉,乳酸得率136.92g/L.  相似文献   

12.
以麸皮为主要原料,采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诱变菌株SL2—111进行聚半乳糖醛酸酶固态发酵,培养物最高酶活力可达到2695u/g(鲜曲)。产酶最适培养基为:麸皮15g,柚皮粉1.5g,(NH4)2SO4 0.8g,Ca—Cl2 0.075g。最佳产酶条件为:28℃,pH6.0,培养72h。成曲的最佳浸提条件为:以0.1mol/L,pH4.0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为浸提剂,在30℃下浸提5h。  相似文献   

13.
高产α-转移葡萄糖苷酶菌株的选育及其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转移葡萄糖苷酶是生产低聚异麦芽糖的关键酶。本文成功选育一株高产a-转移葡萄糖苷酶菌株ASP-2。并对该菌株进行了固态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麸皮和水的质量比为1:1,35℃培养48h时产酶量及酶活较高,ASP-2菌株生长的最适pH值为6.0,碳源和氮源不是该菌株在此培养基中产酶的必需元素,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可以不用。  相似文献   

14.
固态发酵生产细菌α-淀粉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国内α 淀粉酶生产常用菌株BF7658变异菌种 ,直接以麸皮为原料固态发酵法生产α 淀粉酶 ,得到较适宜的条件为 :培养基初始含水量 (质量分数 )为 60 % ,起始 pH自然 ,液体接种量为 5mL/kg ,3 7~ 3 9℃培养 4 8~ 60h ,三角瓶培养产酶水平可达 1 2 4 8U/ g ,浅盘培养平均产酶可达 1754U/ g .固态发酵生产细菌α 淀粉酶产酶水平为液体深层发酵法的 4~ 5倍 ,并且成本低廉 ,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  相似文献   

15.
安琪超级酿酒干酵母在酒精浓醪发酵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安琪超级酿酒干酵母,以玉米、木薯为原料的酒精浓醪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①液化条件:耐高温α-淀粉酶10~20μ/g,60~70℃润料30min,90~95℃液化90min;②糖化条件:糖化酶100~200u/g,无糖化;③pH:4.0~5.0;④发酵温度:30~35℃;⑤酵母接种量:实验室小试接种量为原料的0.2%,中试接种量0.05%~0.1%,大生产接种量在0.02%~0.05%。采用双酶法连续发酵工艺,要求原料粉碎细,料水比适当(1:2.3~2.5)。(小凡)  相似文献   

16.
以豌豆为原料,对豌豆制作酸豆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浸泡液和浸泡时间的选择,得出最佳浸泡条件为:采用0.5%的NaHCO3溶液,按干豆重3倍的量加入,常温浸泡16h;针对豌豆淀粉含量高,豆浆易分层的特点,加入α-淀粉酶对其进行酶解处理,以α-淀粉酶加入量、酶解温度和处理时间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酶解条件为:加入0.07%α-淀粉酶,在85℃水浴处理40min;最后对豌豆酸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乳酸菌接种量5%,加糖量5%,发酵5.5h。  相似文献   

17.
董基  刘钊 《食品工程》2012,(1):34-37
以桔粉为原料,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发酵菌株,采用液体发酵法生产纤维素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了麸皮和蛋白胨的比例(C/N)、装液量及接种量3个因素对产酶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发酵产酶的工艺条件为:添加桔粉80 g/L,麸皮和蛋白胨质量比为1∶2、250 mL三角瓶装30 mL Mandels氏营养液、接种量3 mL,于30℃下培养72 h,纤维素酶产量达到1885.71 U/g。  相似文献   

18.
产纤维素酶菌株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绿色木霉固态发酵培养基的酯比、接种量、氮源、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等条件,通过测定其所产纤维素本科的CMC和FPA酶活,找出该菌株最佳的产酶条件,即:秸秆粉:麸皮为2:1,固液比为1:3,添加(NH4)2SO4为氮源,添加量为2%,接种量5%,30℃培养84h左右为宜。CMC、FPA酶活分别达到372IU/g和69IU/g。  相似文献   

19.
绿僵菌Ma83固态发酵几丁质酶和部分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Ma83菌株产几丁质酶的固态发酵条件和粗酶液的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 ,当以麸皮∶蚕蛹粉为 3∶1作为培养基 ,最适氮源为1%NaNO3,起始pH为 6 5 ,发酵温度为 31℃ ,接种量为 2mL液态种子时酶活力最高。此外 ,添加稻壳对Ma83产几丁质酶有促进作用。该菌株在生长 2d时 ,酶活力达 33 9U /g干培养基。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 5 0℃ ,最适反应 pH为 6 0 ;不同温度保温 1h后 ,酶的半失活温度为 42℃。不同 pH值的缓冲溶液中 (2 5℃ )放置 1h后 ,酶在pH 5 0~ 6 0条件下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20.
高产纤溶酶霉菌固体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伟红  李佳  王影  张锦玉  李玉 《食品科学》2008,29(1):207-211
从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中筛选出一株具有纤溶酶活性的霉菌菌株,初步鉴定为枯青霉,经诱变后纤溶酶活力为660U/g.本实验以其为出发菌株,对该菌株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产酶最佳条件为:m(麸皮)∶m(豆粕)=1∶3,自然pH值,加水量0.75ml/g物料,MnSO4·H2O和(NH4)2SO4加量分别为0.25%和1.4%,接种量17.5%,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2h,在该条件下固体培养纤溶酶活性平均达到873.76U/g,比优化前提高了213U/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