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木霉菌代谢产物抑制芒果炭疽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绿色木霉菌代谢产物抑制芒果炭疽菌的特性.方法:采用体外抑菌试验研究绿色木霉菌代谢产物最适抑菌浓度以及温度、pH值、柠檬酸对其抑菌作用的影响.结果:绿色木霉菌浓缩发酵液稀释1.25倍的溶液抑菌率最高;培养前期(48 h前)温度18~28℃,培养后期(48 h后)温度升高到38℃,分段控制培养温度可有效发挥绿色木霉菌发酵液对炭疽菌的抑制作用;培养基pH 5~7时绿色木霉菌发酵液抑菌效果最好;将3%的柠檬酸溶液添加到PDA培养基中,对绿色木霉菌发酵液的抑菌作用有增强效果,抑菌作用强且持久.结论:绿色木霉菌代谢产物显著抑制了炭疽病菌的生长.本研究结果为绿色木霉菌代谢产物抑制芒果采后炭疽菌控制技术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深层发酵技术制备真菌产物 ,既要有生活力强适应性广的菌株 ,也要有合适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经对金耳 980 0菌株的培养特征研究发现该菌由 2种菌丝专一性搭配生长 ,其中一种无性生殖为酵母状出芽生殖的是金耳菌丝 ,另一种是它的伴生菌 ,金耳菌丝依赖伴生菌生存。对该菌株的培养发酵条件研究表明 :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大豆。最适培养温度为 2 0~ 2 5℃ ,初始pH为 6 2 ,发酵罐最佳通气量 0 7m3 /min ,最佳搅拌转速为10 0r/min。选定发酵产物次生代谢物比例较大的多糖为质控指标 ,正交筛选出种子培养基配方和发酵培养基配方。 3 0L发酵罐试验 ,结果稳定。发酵液经后处理制成富含多糖的营养饮料  相似文献   

3.
pH值及培养时间对红菇多糖深层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增利 《食品科技》2006,31(12):21-25
对红菇深层发酵中起始pH值和发酵时间对红菇菌丝生物量,胞外多糖(EPS)、胞内多糖(IPS)、总多糖(TPS)、最终pH和多糖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菌丝生长和产物积累的最优化起始pH值和培养时间。研究结果显示:培养条件影响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培养时间显著影响着菌丝生物量,EPS、IPS、TPS、最终pH和多糖产率;培养基的起始pH显著的影响着EPS、TPS。当培养时间分别为180h、180h、120h、140h时,菌丝生物量、EPS、IPS和TPS分别达到它们的最高点(21.83±0.42)g/L、(1.351±0.117)g/L、(79.87±6.25)mg/g、(2.539±0.187)g/L;当起始pH分别为5.8、4.8、5.8、5.8时,菌丝生物量、EPS、IPS和TPS分别达到它们的最高点(19.34±0.12)g/L、(1.390±0.048)g/L、(1.98±5.06)mg/g、(2.943±0.073)g/L。结果表明:红菇深沉发酵最优化的起始pH值和发酵时间为pH6和140h,胞外多糖形成与菌丝体的生长属于偶联型。这项研究对进一步优化红菇深层发酵高效生产有价值的生物活性代谢产物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山东烟田烟草根际和根围土壤中分离到157株细菌,筛选出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有明显抑菌作用的细菌菌株7个.其中B102菌株对烟草赤星病菌抑菌作用明显,抑菌带宽度达13.0 mm.采用异步培养、对峙培养、含细菌培养等方法,测定发酵滤液及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B102菌株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主要依赖于其产生的抗高温的代谢产物,可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菌丝细胞破裂、内含物外泄,致使病菌丧失侵染能力.B102菌株代谢产物经高温及不同的pH值条件处理后仍表现出较高的抑菌活性,表明B102菌株对外界环境条件的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5.
鸡(士从)菌培养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方法研究了鸡[士从]菌的培养特性以及培养基、pH值、酵母膏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鸡[士从]菌在普通固体培养基中生长缓慢,菌落较小,在培养后期,菌株间存在3种明显的菌落类型即“菌丝型”、“孢子型”、“中间型”,产孢量和形态也有较大差异。在液体培养条件下鸡[士从]菌的生长较快,培养基、pH值、酵母膏浓度对液体菌丝生长存在很大影响。各供试菌株在液体摇床培养中的最佳培养条件基本一致:即最适pH值为4.5;酵母膏最佳质量浓度为0.2 g/dL;理想培养基为PSDYB。  相似文献   

6.
木霉T68发酵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生物量(孢子量和菌丝体)为指标,菌落直径为参考,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木霉T68(Trichoderma"T68")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木霉发酵控制参数为固体培养最佳组合为pH7、30℃、7d,碳源为蔗糖,氮源为丙氨酸.最适T68菌丝生长的液体培养基是以玉米粉和麸皮分别作为碳、氮源,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麦麸30g/L,玉米粉30g/L,葡萄糖7.5g/L,KH2PO41g/L;发酵培养时间为3d;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5.0~7.0;发酵温度为(30±1)℃;摇床转速为160r/min.最佳培养条件下菌丝干重为3.272g/L.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向日葵菌核菌生长和毒素产生的营养和环境条件,研究了在不同培养液、培养时间、培养温度、pH值、碳源、氮源条件下菌核菌生长和毒素的产生情况。结果表明,向日葵菌核菌菌丝生长和产生毒素所需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不同。有利于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液有PD、马铃薯麦芽糖培养液和Richard,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pH为4.0—8.0,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NH4Cl。含有琥珀酸钠的培养液B最有利于菌核菌产生草酸毒素,草酸毒素积累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0~7.0,最佳碳源为乳糖,最佳氮源有天门冬酰胺和谷氨酸。菌核菌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培养10d后菌丝干重和草酸含量都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8.
对经筛选的一株降解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菌株M19进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分析,从而进行菌株鉴定;以AFB_1降解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培养条件(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接种量、培养基的初始pH、培养基的装液量)对AFB_1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培养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对AFB_1降解率的影响较为显著,不同温度及不同初始pH条件下AFB_1降解率存在明显差别(P0.05),而培养时间、装液量、接种量对AFB_1降解率的影响不显著。培养温度37℃时,AFB_1降解率为90%;初始pH为5时,AFB_1降解率为95.2%。  相似文献   

9.
从碳源、氮源、温度、pH和光照等5个方面对斜生褐孔菌菌丝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斜生褐孔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适宜的pH为6.0~10.0,最佳的生长温度是28℃,在连续黑暗条件下培养有利于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方志宏 《粮油加工》2008,(9):125-126
本研究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筛选出最适合灵芝菌丝生长的温度、pH值、维生素种类以及装液量。结果表明,培养条件最优组合是培养温度28℃,pH值4.0,维生素B6,装液量30mL。  相似文献   

11.
探讨温度、初始pH值、碳源和氮源对细菌纤维素产量的影响,以确定生产菌株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条件.结果显示,木醋杆菌M096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培养条件是:发酵温度25℃,初始pH值最适范围是5.8~6.6,最佳碳源为蔗糖且最适浓度是8%,最佳氮源为牛肉膏且最适浓度是1.5%.  相似文献   

12.
以BG11为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接种量、光照、温度和初始PH值对具鞘微鞘藻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接种量、光照、温度和初始PH值处理下藻种生物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具鞘微鞘藻适合生长条件为接种量1-1.5μg Chla·cm^-2、光照强度30001ux、培养温度25℃和初始pH值7.0。  相似文献   

13.
香菇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装液量、培养基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及转速对香菇菌丝摇瓶发酵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香菇深层发酵的优化条件,即采用250mL摇瓶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为6,装液量100mL,培养温度26℃,转速125r/min,发酵14d。采用优化的发酵条件进行香菇菌丝摇瓶发酵,干菌丝体得率高达0.729g/100mL。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发酵条件(初始pH值、温度和碳源)对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88生长及胞外多糖产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菌株生长和胞外多糖多糖产生的发酵条件为:起始pH值7.0,发酵温度37°C,发酵时间为48 h.碳源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果糖为促进菌株生长和胞外多糖产生的最适合碳源.在优化发酵条件下(初始pH值7.0,发酵温度37℃和添加2%果糖作为碳源),植物乳杆菌C88活菌数在培养24 h时接近达到109mL-1,胞外多糖产量从29.86 mg/L提高到40.96 mg/L(均为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5.
香菇产抑菌活性物质液态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抑菌活性为评价指标,以接种量、初始pH值、摇床转速、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选液态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产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发酵条件是接种量7%,发酵液初始pH值为5,培养时间8d、培养温度为28℃.在此条件下,发酵液对黄曲霉的抑菌圈直径为8.9 cm.发酵液初始pH值和发酵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对酱香型大曲中高产淀粉酶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产酶条件和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结合形态学指标和16S rDNA同源序列分析对筛选获得的酱香型大曲中高产淀粉酶菌株进行鉴定,以小麦、麸皮浸提液为液体发酵培养基,研究培养温度、培养基pH值、摇床转速对其产淀粉酶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酶最适条件为:培养温度50 ℃、初始pH值6.0、摇床转速为180 r/min,其酶活力达8 667.79 U/mL。  相似文献   

17.
从茅台酒生产环境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枯草芽孢杆菌,对该菌株培养基的小麦粉浓度、初始pH值、培养温度三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确定其最适培养条件,并分析在该培养条件下所产代谢物。实验确定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小麦粉1.5%,初始pH 7.0,培养温度35℃,培养时间12 h,蛋白胨1%,酵母膏0.5%,氯化钠1%,磷酸氢二钾0.5%。利用气质联用色谱仪分析其代谢产物,检测到30多种物质,主要为酸、酯类物质。  相似文献   

18.
由松乳菇子实体经组织分离得到纯化菌丝体,对其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松乳菇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条件是PDA培养基、温度28℃、培养基pH5、无光照培养。研究发现添加马尾松不同组织的提取液对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粗壮脉纹孢菌发酵稻草粉生产纤维素酶的影响因素及稻草秸杆浓度、培养温度、初始pH值对内切葡聚糖酶活、滤纸酶活和菌体生长的影响.初始pH 4.8,培养温度30℃,稻草浓度5%,发酵时间为6 d时,内切酶酶活和滤纸酶活均最高.而菌体生长的最适条件为:初始pH 5.5,前3 d用25℃培养,后期改用30℃培养,稻草浓度为2%.  相似文献   

20.
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是对蛹虫草生长影响较大的3 种碱性氨基酸,本实验研究在蛹虫草液体发酵过程中添加上述氨基酸的不同条件对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和其中主要抗癌功能成分虫草素的影响。首先进行添加氨基酸种类、氨基酸的添加量、初始pH 值、培养温度对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和虫草素含量的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氨基酸种类>培养温度>初始pH 值>氨基酸添加量。增加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添加氨基酸种类为精氨酸,培养温度为26℃,培养初始pH 值为6,100mL PDA 发酵培养液添加精氨酸0.3g。对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氨基酸种类>初始pH 值>培养温度>氨基酸添加量。增加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最佳培养条件是添加氨基酸种类为精氨酸,培养温度为24℃,100mL PDA 发酵培养液添加0.3g,培养的初始pH 值为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